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紅酥手、重生農家敗家子、小青梅(作者:何甘藍)、陳郡謝氏、渣攻情史、遠東星辰(出書版)、精神病患者的逆襲、躲不了初一、恃寵而驕(二次重生)、獨占
“???” “二郎君回來了?!?/br> “……這幫兔崽子們!”王森咬牙切齒,正要再問,已來到了劉燦的院前,霍磊彎彎腰就退到了一邊,卻是讓王森沒辦法了。他抹了一把臉,又長吸了口氣,然后抱著大無畏的走了進來,不過還沒走進門,他的腰就彎了下來,聲音更是帶著一種甜膩,“教官怎么今天想起叫我來呢,我說今早我那屋頂為什么有喜鵲叫呢,原來有這檔子喜事呢!” 劉燦橫了他一眼:“好好說話?!?/br> 王森嘿嘿的笑著,卻是越發諂媚了,劉燦抬了下眼皮:“你那襠里的東西要是不想要了,我不介意把阿草叫進來?!?/br> 饒是王森這些年已經臉黑皮厚,聽了這話也覺得脖子后面直冒冷氣,當下也不敢多言,表情卻是正經了不少。 “劉靜回來了,你可知道?” “剛才聽磊子說了?!?/br> “聽磊子說的?” 王森冷汗直冒,劉燦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坐到軟榻上:“正堂的日子好過吧?” 王森一怔,不知道怎么回答,劉燦又道:“今天中午吃的什么???” 王森眨了眨眼,見劉燦不準備換個話題,小心翼翼的道:“回教官,這不是天冷了嘛,堂里就包了些羊rou角兒,然后切了些菘菜,用麻油拌了,說起來還是從演武場里學去的?!?/br> “嗯,你吃了幾個?”這里的角兒就是后世的餃子,有的地方叫角兒,有的地方則還叫餛飩,不過不管叫什么,卻基本和后世的餃子一樣了,也是煮熟了盛在盤子里單個吃。 “四……六……”說了一個又一個,最后王森一咬牙,“二百個!” 饒是劉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聽他報出這個數字也有些黑線,現在的角兒是要比后世的小的,但兩百個……就算是兩百張皮塞到肚里也是好大一坨了,王森胖成這樣還真沒辜負這些東西。心中這么想著,不過面上還是沒露,依然淡淡的道:“好吃嗎?” 王森點點頭。 “所以就把你吃成了這個樣?你自己說說你現在走出去,有幾個相信你是從演武場出來的?是,正堂不要求你能騎多塊的馬,射多強的弓,但我要你給我交的消息你都交到了什么地方?都交到了餃子里嗎?” 王森縮著脖子不敢答話,過了一會兒才道:“教官,餃子是什么?” …… “鹽場提前完工我為什么不知道?劉靜是什么離開福祥縣的?王森,正堂的工作你若做不好,大可以換個地方,你不是說能見著我是喜事嗎?不若以后就同霍磊一樣常跟著我?” 王森頓時忘了餃子是什么,一張嘴哆嗦了片刻才道:“教官放心,我回去一定嚴查,再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想是正堂的那幫小子,因是念著二郎君這才沒太在意,以后這樣的事必不會再犯!” 劉燦看著他沒有答話,王森汗出如漿。跟在劉燦身邊是不是美事?是。天天在上峰面前晃悠,不說別的總會有幾分香火情,霍磊之前跟在劉燦身邊的石守信,現在已經獨領一軍,全權負責海上事務了,是他們這一波中混的最好的?;衾诒臼撬囊粚玫?,比他們差了三屆,要在外面見了他們那是必要低上兩個頭的,可在這里卻要他主動去討近乎,不說是他,就是趙匡胤見了他也是客客氣氣的??蛇@美差王森自忖是當不來的,不說別的,只要劉燦看他一眼,他就要少吃多少好東西??! “現在是什么時候了?” 劉燦終于開口了,他連忙道:“我來的時候是剛過到未初,現在最多也就未正過一點?!?/br> “好,明天未正的時候我要見到你的報告,否則,你就可以給霍磊換換了?!?/br> 王森連連點頭,肥胖的大腦袋愣是被他點的像小雞叨米,劉燦一直讓他點了二十多下才道:“下去吧?!?/br> 王森不敢停留,行了個禮就縮著身體溜了出去,走到門邊的時候,耳邊則又傳來劉燦漫不經心的聲音:“你那身rou也該減減了?!?/br> 他微微一僵,當下跑的更快了,路過霍磊的時候拉著他的手狠狠的搖了搖:“兄弟,你一定要堅守住??!” 霍磊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正要發問,他這邊已是馬不停蹄的躥了出去,而屋里的劉燦,則忍不住的嘆了口氣。密州好嗎?人人都覺得密州變的很好,都覺得這里是人間天堂,卻不知他們現在的發展不過是因為沒有外力的干擾罷了。 “要出去了嗎?”她思忖著,早先的王森是絕不會如此懈怠的,就算是劉靜也不會疏忽,但這一次卻讓她人都到了家才知道,這里面固然有正堂下面的人的問題,但王森這個負責人的態度也必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王森會這么懈怠也很簡單,因為現在密州,的確沒什么大事。 “大郎,節度回來了,讓您過去呢?!被衾谡驹陂T邊輕聲道,劉燦回過神點了點頭,那邊霍磊立刻給她拿了一件黑色的狼皮大氅出來,她接過,自己穿上了。她這樣的身份地位沒有個隨從丫鬟是很不像話的,但丫鬟她實在不敢留,只有選了個隨從,早先石守信還便意些,現在對霍磊卻是要處處小心。 “阿耶是在哪兒?”她一邊往外走一邊道。 “應是在書房?!?/br> 劉成是不怎么識字的,不過也喜歡呆在書房里,一來公事方便,二來也避免無謂的打擾,這些年下來他房里終是留了兩個人,對此劉家人都很平靜的接受了,就是王氏也沒有多說什么,反而把劉燦姐弟叫過去安撫了一番,過后又重點對劉燦說了一通話,大意就是劉成現在的身份地位,后院再沒有個人實在不像話了,不過她不用擔心,哪怕再有孩子呢,也大不過他們幾個。這些事王氏不說劉燦也清楚的,其實劉成一直在外面有人,不過早先是不往家中帶罷了,現在在家里找了兩個,說起來倒還方便呢。 那兩個一開始的確有些想法,不過被敲打了一番后也就懂事了,平時見了劉燦幾個小心翼翼不說,劉成只要在書房她們也不敢隨便闖入,所以后來劉成一想躲清靜,就往書房來,劉燦過去的時候劉成正閉目養神,聽到聲音,睜開眼,臉上閃過一道復雜之色。 第175章 熬菜(一) 在聽到霍磊說劉成要見她的時候劉燦就有些詫異,因為要是無事,劉成是不會叫她過去的,這倒不是說他們父女關系不和,恰恰相反,這些年下來,他們父女之間還真是難得的和睦。這種和睦既有父女之間的親昵,又有父子之間的欣賞,如果現在有個什么家庭和睦選的話,他們一定是能榜上有名的。 無事的時候,劉成會來找她,或者在一起用飯的時候說說話。在平時,他們一家總是保持著兩三天就在一起吃頓飯的頻率,這一是現在生活穩定,大家都在一個院子里,另外一個則是為了哄王氏開心。雖然下了大力氣保養,但王氏畢竟虧的太狠了,前年已經癱在了床上,雖然人員照顧得力,顧郎中也下了大力氣,到底一年不如一年,顧郎中私下也給他們透露了,王氏這身體將養著也許還能活個六七年,但也許就這一兩年的事了,若是年年平平安安的,自然能多活一些歲數,可若是一個疏忽染了風寒,或者犯了病,也是很快的。 聽了這話,劉燦和劉成只要無事,晚上就會陪著王氏吃吃飯,當然還有劉全,早先劉靜沒去福祥縣的時候也是要參加的。王氏幾乎沒什么運動,其實是吃不了什么的,但看著一家子坐在一起就高興,這兩年竟都沒出什么大事。所以,要只是說閑話,劉成不會專門叫她過來。就算有什么不方便讓王氏等人知道的,也會來找她,讓她過來一般特別是到書房,就是有事了。此時再見他臉上的神色,劉燦也就更詫異了,當下就叫了一聲:“阿耶?” “你來了,坐?!?/br> 劉成指了一下旁邊的軟榻,劉燦坐了過去,劉成看著她,半天沒有言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有件事……要讓你知道?!?/br> “嗯?!?/br> “……吳氏,有了?!?/br> “???”劉燦一怔,隨即笑了起來,“這是個喜事啊,阿耶剛才的樣子還真嚇了我一跳,既如此,我會吩咐阿劉,讓她撥兩個有經驗的媽子過去?!?/br> 早先劉家的宅院是劉燦打理的,后來就交給了石守信的母親阿劉,其實阿劉性子偏柔弱,并不太適合掌家。只是劉家真沒有太適合的人選了。劉成顯貴后,不是沒有族人找過來,雖然有的遠的都沒邊了,但有的還真能扯上些關系,對這些人劉成也不好不理,但一般都打發了出去,有幾個合用的,也安排到了外面。 見劉成后宅空虛,也不是沒有本家想伸手,但在這一點上劉燦卻是相當的警惕。其實在此時,若是后宅沒有當家主母,卻是有親戚本家來掌管,也不能就說那些媳婦婆子存了什么壞心,可劉燦實在不愿意養出個奶奶,雖說這奶奶的權利她隨時能剝奪,但自己家里,還要受別人制約,想想就別扭。 劉靜本來是最好的人選的,劉燦也存了想讓她收收心的打算,可還沒等她說兩句,劉靜就跳了起來,說什么也不干。還說自己堂堂男兒掌管后宅說出去要丟一輩子的臉了!劉燦當時真是又氣又無奈,有心說她兩句吧,自己也是女扮男裝的,卻是沒有立場,最后沒奈何,只有先托給阿劉了。 阿劉雖然性子柔弱,對劉家卻是真的死心塌地的,劉燦早先定的規矩又嚴,她只要照著辦也就出不了大錯,而且在最初還有石守信在后面幫襯,這么做了幾年也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卻是可以令劉燦放心了。 劉成看了她一眼,見她不似作偽,眉頭舒展了一些,然后猶豫了一下,才又道:“我想……提她一下?!?/br> “她有了身孕,這也是應該的。下面這個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總歸是阿耶的骨rou,我將來的弟弟meimei,出身太低,也的確沒有面子。這樣,明日找個郎中來看看,若是妥當呢,待三個月后就把這事辦了阿耶看可好?” 劉成點點頭:“也不用太大辦,她有個妹子也在,到時候讓她把那妹子一家請到府里吃一頓也就是了?!?/br> “好,阿耶放心,我會叮囑阿劉的?!?/br> 這個心事一去,劉成的眉頭徹底舒展開了,自從昨天晚上知道這個消息他就輾轉反側。作為一個男人,他也是想多有幾個孩子的,最好能多有幾個兒子,但是他又怕劉燦幾個心中不舒服,這里面他最在意的就是也就是劉燦,這個過去纏著他學箭的小女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達到了一個他不可想象的高度。 是的,現在密州節度是他;是的,所有人見了他都要叫一聲大將軍;這兩年條件好了,甚至有人慫恿他向朝廷請旨封王,而他把自己和周遭對比一下,也的確有封王的資格了……但他心中非常清楚,若沒有劉燦這個女兒,他頂了天了也就是一個指使的料,弄不好,早已沒了性命。 這樣的認知讓他驕傲,而走到今天,又讓他隱隱的有一種古怪的感覺,這種古怪的感覺不好清楚的描述出來,但,他不想讓劉燦誤會什么。所以他尷尬了一下,還是道:“無論吳氏生下的是男是女,你和阿靜阿全都是不一樣的?!?/br> “我知道的,阿耶。其實阿耶完全不必為此擔心什么,我們幾個都大了,這點道理還是懂的?!?/br> “好好好?!眲⒊梢贿B說了三個好,他搓搓手,想用什么表達一下自己的激動,可又實在想不出什么,最后倒是想起一件事來,“對了,那個趙二郎在麥芽縣做了什么,怎么你家趙叔叔今天找我來哭訴了?” “趙叔叔說什么?”劉燦很有趣味的開口。 劉成看了她一眼,總覺得她問這一句,很帶了些欣喜,他心下有些詫異,還是道:“他說趙二郎不堪使用,讓我把他調回來,我稍微問了一下,好像那趙二郎在那邊很是惹了一些非議,連帶著州府的一些人也對他有了意見?” “是這樣的,不過卻不是他做的不好,而是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阿耶不知早先大先生找我也說了這個事呢,現在很有一些人對趙二郎有看法?!?/br> “怎么說?” “阿耶還記得早先那個和尚的事情嗎?趙二郎就是去處理那個的,不過因為那個和尚,又牽連上不少人,他想調查個清楚,就有些人不太愿意了?!?/br> 劉成想了想道:“有些事過得去就行了,水至清則無魚,倒也不用太計較?!?/br> “阿耶說的是,不過這件事還必須要計較。第一,這是我密州出的第一件和宗教有關的事情,若是就這么輕輕放過,以后不知道會出什么幺蛾子;第二,我密州上下也有人是要好好敲打一番了,什么請旨封王,什么自封為王,多大個地方,幾年的經營,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雖然知道她說的不是自己,聽了這話劉成還有些訕訕的,他不禁咳嗽了一聲,劉燦回過神,啞然失笑:“阿耶不要多想,我可絕對沒有說你,不過要是阿耶真想封王的話就另說了?!?/br> “你啊你啊,都是你的理由。好吧,就算如此,也不見得非要趙二郎去做吧,換個老持穩重的不是更能壓得住場面?” 劉燦沉默了下來,劉成詫異的看著她,他能感覺到,就在這一瞬間,劉燦的表情變了,周遭的氣氛也變得完全不一樣了,他等了等,見劉燦沒有繼續解釋,開口道:“怎么,可是有什么不好說的?” “倒也不是不好說,只是……”劉燦低下頭,沉吟了片刻,最終抬頭道,“阿耶知道,契丹人已經進了開封?!?/br> 劉成點點頭,密州的普通百姓尚且不知,但對高層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有一定門路的人也都知道了,他當然更是最早知道這個消息的那一批。消息傳來,還發生過一場爭論,有幾個帶兵的當下就要求兵出密州,解救開封,他當時也有些意動,雖然這與密州的發展方針不同,但,他中原地帶又什么時候輪到契丹人來當家了?那契丹皇帝還想成為中原皇帝?萬萬不行! 這事最后還是被劉燦壓住了,當時劉燦就問了三個問題:一,石家的人是不是都死絕了;二,是密州離開封近還是太原離開封近;三,劉家是要一時的解氣,還是長久的榮耀? 石家人是不是都死絕了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大晉還是有不少兵馬在的,不說別的,遼東那里就實力雄厚,而論地利也比密州更占優勢,但河東動了嗎? 沒有,起碼他們收到的消息是沒有,那么劉家要往前沖嗎?雖然密州現在有了些底子,可要和契丹死磕,那真是賠上老底也不見得行。 “只是若真讓那契丹人坐了天下……” “他們坐不住的?!?/br> “坐不???” “坐不住?!眲N說這話的時候有些悠然,歷史證明,契丹在最鼎盛最強大的時候也沒能真正的入住中原,那位契丹中出名的帝王不僅死在了漢人的土地上,還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制成臘rou的皇帝。當然,因為她,歷史出現了偏差,后晉好像多堅持了一年,石敬瑭好像晚死了一段時間,但歷史,還是固執的在按照自己的腳步走著,所以,耶律德光還是會被制成臘rou的。 “可是又有什么新的消息,但又同趙二郎有什么關系?” 第176章 熬菜(二) 雖然跑到了密州,但劉家一直留心著中原那邊的消息,除了曹明被要求搜集各種情報外,還有一個情報系統是直接由劉燦負責的,其唯一的任務,就是及時把內陸中原的大事發送過來,因為條件限制,這個及時也不能怎么新鮮,卻總能保證中原大地十日內發生的大事,劉燦可以知道。所以劉成一聽劉燦提到中原,第一個反應就是那邊又有變化,但問過之后就知道自己問的不太對了,趙匡胤到麥芽縣已經有半個多月了,真是有什么最新消息,也不該這兩者有牽連。 “天福十年六月,陛下開元開運;元年正月,契丹前鋒趙延壽、趙延昭引兩將五萬騎入寇,兵分數路陷貝州、入雁門,長驅直入。陛下率眾親征,擋契丹與門外,當時上下振奮,以為終得英主,誰知陛下轉身回宮就納了先帝的馮夫人為妃,從此對契丹也趾高氣昂,再不逢迎;開運三年,契丹再次殺入,他仍外出游樂,建造宮室,終于今年四月耶律德光御駕親征,兵鋒直指開封,陛下派杜重威迎戰,卻不想他囤兵三十萬,最后卻全部投敵!” 劉燦慢慢的說著,這些都是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的資料,所以此時順嘴說來無比劉暢。劉成嘆了口氣,他雖說不上多么忠君愛國,到底算是大晉的臣子,而且他也的確是在石敬瑭手下顯貴的:“可惜了陛下的子嗣,沒想到那杜重威竟一仗未打的降了,咱們連去救個人出來的功夫都沒有?!?/br> 要讓他為石敬瑭盡忠,劉成是不愿的,但要讓他救個人出來保留石敬瑭的血脈,他還是愿意的,可是杜重威實在是投降的太突然了,有早先那兩次勝利,他們誰都沒想到晉遼的這第三次大戰竟是這么一個結果,等他知道消息的時候,石重貴和李氏連帶著后妃子嗣都被送往了契丹。 劉燦垂了下眼,別人不知道杜重威要投降,她卻是十分清楚的,她也知道劉成的打算,不過卻不是太贊同。從某個方面來說,她是有些敬佩石敬瑭的——此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為了自己的大業以堂堂帝王之軀受手下人拿捏,那毅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可要說到什么香火情什么忠心感恩,那就是笑話了。 石敬瑭不是漢人,她是! 石敬瑭認為只要能完成王途霸業什么都能犧牲,她不認為! 石敬瑭不知道后世的大宋是怎么樣的,她知道! 當她一次次帶著團游歷開封內外,坐著船從包公湖延水系前行,沿岸,燈光迷離,花香若隱若現,各種民家自發的團體或唱戲或唱歌,燈光幽暗處,熱情的男女依偎在一起竊竊私語……在那個時候,那個千百年前的都城在那一刻就與眼前的景象重疊了,只是那個都城更大更熱鬧。那些地陪的講解聽多了,她忍不住會想,宋朝若是燕云十六州在手又會如何? 后世有一個理論,說北宋之所以愿意給契丹歲貢,不過是因為這點錢實在不多,宋神宗熙寧十年時的國庫收入是七千多萬貫,最高的時候能達到一億六千萬貫,而給契丹的歲貢是多少呢?三十萬貫! 三十萬相比于七千萬,那真是毛毛雨,就像是一個大飯店拿出點錢給當地的地痞無賴交保險——花錢買個平安,總結下來就是,不是宋朝不打,而是沒必要打。 這個借口很美麗,也令很多人接受了,但在劉燦看來這完全是一些人的自我安慰,真實的歷史是,宋朝收不回來那塊地! 燕云十六州,周世宗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回來,可惜天不假年;趙匡胤也許能打下來,可惜也總因為種種意外只能望而興嘆;再之后趙光義也是動過這個心思的,結果呢,被契丹人打的抱頭鼠竄。再之后整個北宋重文輕武,卻是再不復當年之勇了。 關于北宋的覆滅后世有很多種說法,但若燕云十六州一直在宋人自己手里的話,又會如何? 那還會不會有靖康之恥?還會不會有崖山悲壯?也許還是會有的,可若這個美麗的強大的朝代再發展個一二百年,中國又會變成什么模樣? 是的,強大,雖然在后世宋朝被提起來就是弱宋,但這個朝代絕對當得起強大而沒有之一,四大發明里有三個發明是在這里完成的;在對遼的戰役中已經出現了最初形態的槍支;而這時候的人均gdp是多少呢?2280,美元!而更令人矚目的是,宋朝是歷史上少有的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朝代。 后世流傳甚廣的宋江等人說到底也不過是禍亂一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