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425節
郭紹道:“你的官話說得挺好?!?/br> 郭紹很快在眾人幫助下,把精制的板甲披上,深紫色的斗篷也系上。他在戰陣上不算黃色的,太鮮艷,在特殊情況下容易引起敵兵的照顧。 黃金扣的皮帶系上腰間,郭紹提起劍佩戴上。然后才洗漱吃個半飽。 他一身整潔地走出帳篷,先站在坡上觀察了一會兒。此時天色更亮了,初春的清晨,山溝間還籠罩著乳白色淺淺的薄霧,郭紹抬頭看天,今日天氣很好。 西面山頂卻沒有舞,郭紹眺望,能看到上面有旗幟,還有人影站在上面。 戰前站在高處往的人,多半都是聯軍的統帥大將。昨天郭紹還去過那里,或許腳印現在都還在,顯然猜測著李彝殷可能也在那里,郭紹心里有種很近的感覺。 不同的人站在同一塊土地上,立場也會不同,而今李彝殷在想什么? 郭紹眺望了一陣,武將們陸續來到了中軍。禁軍以往多年的戰陣習慣,依舊保留了不少,先到主將跟前來,最后再部署一下戰陣。 來了近百人,指揮使以上的武將幾乎都到了。眾人一面觀看對面的戰陣,一面等著郭紹下令。 “昨夜已軍前議事,一切照原定部署?!惫B開口道。 這時眾將便陸續安靜下來。 郭紹道:“陣前照實情,諸將可合理地臨機決斷。不過,未經允許,不得使用銅火炮及火繩槍!諸位記清楚,用火器的訊號是《十面埋伏》;反擊的訊號是《將軍令》!” 眾將嚷嚷著紛紛應答。 郭紹頓了一下。心道,像這種擺開了決戰,是雙方你情我愿才能發生,若是黨項契丹聯軍不愿意,他們能把軍隊集中到這里來?這是個機會,郭紹盯住的是聯軍的騎兵……特別是遼軍鐵騎,因為在他眼里,只有遼軍精騎才算得上合格有組織性的騎兵軍隊! 需要引誘遼軍精騎上來了,戰爭才能真正開始。 郭紹神色變得肅然,又道:“禁軍是九州最精悍的兒郎組成,裝備吃穿,都是最好的,是無數漢人百姓的民脂民膏!” 這話頓時很嚴重了,眾將敬畏地站正了身體。以民為本,是唐朝時就有了思想,郭紹這話還是很接地氣。 郭紹朗聲道:“兒郎們翻山越嶺來到這里,不是為了出丑叫人恥笑,是為了漢家的臉面,勿負朕與黎民百姓的殷切期待。為尊嚴,為保國安民,為祖先留下的每一寸國土,愿諸位戮力殺敵!” 人們紛紛回應。 郭紹聽罷也不多說了,下令道:“備戰!” 眾將大聲喊道:“為皇帝效力!”“天佑吾皇,萬壽無疆!” …… 漫山遍野都是成隊列的軍隊。楊袞觀望著前面的氣勢,從整肅的軍容,便道:“敵人數只是咱們的三分之一,但這是場惡戰?!?/br> 許軍步騎在此地布陣的人數一共才四萬多人,而聯軍約十二萬人! 李彝殷道:“許軍先到此地,為何不選咱們占的這片山,卻要對面那片地方?” 楊袞也完全沒看明白,只道:“不過對面開闊,正能痛快戰一場!” 聯軍步騎浩浩蕩蕩,陸續到達了戰場,聲勢更大,人馬眾多橫向展開更廣,漸漸地形勢仿佛一個半弧,對許軍側面都形成了半包圍狀態。 超過十六萬人馬在這地方聚集,山溝之間喧囂異常,旌旗如云,場面十分浩大壯觀。 雙方游騎在兩山之間的山溝里已經沖突起來,時見拉弓的騎士身影在遠處視線中越過。 聯軍人數絕對優勢,楊袞和李彝殷都決定主動進攻。楊袞建議道:“正面坡最緩,前軍步軍可靠近結陣,然后從出動步兵進攻。騎兵在兩翼側后護住,按兵不動。 雖有所準備訓練,但黨項軍戰馬在火器爆響面前可能不適,先以步軍對敵步軍方陣,最是妥當?!?/br> 李彝殷雖是主力的最高統帥,但他也相信遼軍宿將的經驗,遂采納了建議。 楊袞又道:“許軍人數更少,但軍容整肅,一次攻不下,可換人馬輪流進攻?!?/br> 一番準備,黨項步軍從山坡上向前移動,他們也是一群群人組成的方陣,衣甲不一,不少人攜帶弓箭,兵器五花八門,不過一個個卻也有股子蠻勁。 橫山產鐵,黨項步軍著甲率很高,但顯然無力組織鐵匠作坊對盔甲進行加工,士卒們穿的甲雜亂不一,都是各自在家里自制的。 李彝殷依舊很有信心,確實戰陣上并非穿得好就能打,靠的還是人的勇猛! 大片的步軍向山下蔓延下去,就如同黑壓壓一片的山洪。李彝殷看著這壯觀的場面,心情激動不已,又很緊張。大伙兒來打仗,都是為了贏! 山谷之間,鼓聲和喊聲轟鳴,震動山河。李彝殷緊緊握著劍柄,用力過度指節都發白了。 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一) 遠處大量涌動的人潮、旗幟,陸續彌漫過來,一些人停在了原地,前邊一些人繼續往前,兩翼騎兵也在運動。更遠處的山坡上,步騎也在照一定章法活動。以十萬計的人山人海,仿佛一部巨大的戰爭機器,正緩慢地活動發出巨大的噪音! 在這個小農經濟、游牧為主的落后時代,無數人在戰陣上,展現出了時代的最高組織度,也集中了生產力所能及的大量資源。 郭紹站在山坡上,一言不發地觀察著薄霧深處的每一片地方??吹贸鰜?,聯軍進攻的節奏很從容……他們把一股騎兵部署在大許軍前后之間側面,監視曹彬部,集中力量在這片山溝間咬住了前軍四萬余許軍步騎,看起來情況確實不錯。 郭紹注意觀察戰場上的木樁,距離許軍前線約一千二百尺的地方,聯軍集中了超過五萬步兵,在那里列陣。光方陣就有上百個,組成了橫面寬廣,縱深很大的大陣。 而敵騎兵主力還在后面更遠處,其推進步軍兩翼的騎兵衣甲不一,有種襤褸的樣子,不像是遼軍精騎。 少頃,聯軍前鋒步兵不停息地向上坡上持續推進,兵力約莫四千,也可能是五千。山坡下方,鼓聲大噪。 “嗚……”蒼勁的牛角號齊聲響起,在風中掠過嘈雜的人群,向無數的山谷之間飛躍。 山坡上一排傳令兵左右兩只手一致地拿著兩色旗揮動,左手紅邊紅心,右手紅邊黑心。紅旗向后,黑旗向前,反復交錯舞動。 許軍正面各方陣立刻傳出了武將們的大聲吆喝叫罵聲。諸部頓時士卒交錯,前面四排拿著長槍的步兵轉身,從后面成隊列的神臂手間隙之間穿過;接著后方的披板甲戴鋼盔手拿劍盾的重步兵移動到了最前方。 敵兵拿著各種兵器,已經沿著平緩的山坡上來了,無數人將黃土踩得塵土彌漫,“哇哇啦……”怪叫聲,仿佛山間沖出來的大群野獸。 許軍將士個個瞪圓了眼睛,盯著越來越近紅著眼睛的如同野人一般披著鐵片,拿著刀槍棍棒盾牌的人群。 上面人群里一員大將大喊道:“大許必勝!” “萬歲……”眾軍的吶喊壓住了戰場上的喧囂?!昂?!”列陣整齊的重步兵提起了做工細致精良的鐵皮包木盾,手持單手劍放在了盾牌上。 中間的一股敵兵在百步內率先大叫著沖了過來,嘰里哇啦的叫聲不知何意,但人們的聲音里帶著緊張、恐懼、憤怒的吼叫。 “準備!”“準備……”諸指揮使拔劍大喊。 “哐!”一聲鑼響,中間一個指揮的神臂手舉起弓箭,也無須瞄準,“噼里啪啦……”弦響,空中一叢黑壓壓的箭雨便飛彌漫了天空。 “放!”“放……” 剎那間,橫向各處的敵兵蜂擁沖殺上來,空中箭矢上下亂飛。落下來的箭矢打在許軍的鐵盔甲胄上“叮叮當當”直響,時不時傳來一聲慘叫。 中間一處首先短兵相接,人群之間,人很多很密,便只見刀劍揮舞。實際人們揮武器很慢,都是使勁掄到一下是一下!力太小是白費勁,雙方都拿著盾,許軍還披著重甲。 “哐!”一個黨項漢子大叫著徑直拿木盾撞到了許軍的盾牌上,憑借著沖力撞得那士卒倒退了半步扎住馬步。黨項漢子立刻掄起狼牙棒揮下去,“哐當”第一聲,砸在了肩甲上,砸得那士卒一聲大叫,盾也掉了,但馬上拿起鐵劍對著那黨項木盾的空隙猛刺下去,頓時鮮血飚了他一臉。 旁邊的一個許軍士卒則被一把刀猛扎進了胸甲,大聲痛叫叫喚。 許軍前方,隊列動蕩,殺聲震天,鐵器撞擊的火花在黃塵中像金星一樣閃耀。廝殺的接觸面十分有限,不過山坡上的神臂手對接近的黨項軍步兵平射,殺傷很多。最可怕的前方拼殺的地方,但死傷最多的卻是弓箭對縱深的射殺。 前方的重步兵浴血奮戰,前面是瘋狂的敵兵,后面是密集的自家隊列,前后無路,只能拼命地奮戰! 武將在不遠處大吼:“后退一步者,斬!” 軍樂隊用橫吹鼓號奏響了激昂的曲子,各百人都有傳令兵系統的文吏,也在大聲鼓舞著士氣,武將們在叫罵,文吏在用各種高尚的詞在贊譽將士們視死如歸……但這些都無法消除將士們的流血、痛苦、害怕。 正片山坡的人群交接一線,慘叫聲、喊殺聲,比鼓樂的聲音還大。 人們口中喘著粗氣,在寒冷的空氣中冒汗,吐著白汽。精兵首先是身強力壯的漢子,因為拼死非費體力!披著幾十斤重的盔甲,步弓的力量動輒就是一石,拉幾次就有力竭之感。 一個神臂手士卒聽見“準備”的叫喊,便張弓搭箭,深吸一口氣咬緊牙關。就在這時,他看見正前方一個步兵兄弟正對著旁邊一個敵兵猛砍,前面另一個敵兵拿起長矛,全力沖了過來。瞬息之間,弓兵沒有多想,立刻調轉弓箭,“啪”地一聲就近射了過去。 那許軍步兵發現正面的敵兵額頭上忽然插了一枝箭,心下一陣后怕,回頭看了一眼,但此時神臂手隊列里“啪啪啪……”的弦響,一大群人都在射箭。 ……中軍方形大旗上寫著“許”字,在風中獵獵飛揚。郭紹及其部下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觀望著前方黃塵彌漫,腥風血雨。親兵們站在那里不用上陣,卻也身體繃緊了,瞪著眼瞧著。 不遠處的鼓號手,蹬著八字腳,緊握著鼓吹,一副準備沖殺一般的模樣。山坡上的叫喊聲響作一片,形成了“嗡嗡嗡……”的嘈雜。不遠處時不時傳來大聲的吆喝聲,其間“得令”的聲音短促有力,緊張異常。 這時一員部將轉過頭,欲言又止,終于沒有吭聲。 郭紹已經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敵兵第二批步兵成陣型地正在上前,這次人更多,或許有上萬!而前方的廝殺仍在繼續! 眼前這情況,敵兵會投入新的兵力,換下第一批人馬! 車輪戰術。 戰場上那些衣甲兵器凌亂的敵軍,仿佛野人,但顯然并非真正的原始人,不能低估其戰術。西北這邊打仗打了上千年,聯軍中有大遼的“軍事顧問”,都不是善茬,遼國是實實在在的強國,一度影響力超過中原,北邊很多遙遠的國家都把大遼當成“中國”。 郭紹看著戰陣上紛亂中有序的跡象,終于開口道:“傳令,用攻城鐵炮協助前線步軍!” “得令!” 少頃,王樸拿起印,在一張紙上一蓋,遞到一個文吏手里。很快那文吏帶著兩騎背上插著黃色三角旗的傳令兵,急匆匆地策馬奔出。 炮架上炮口碩大、炮身粗短的攻城臼炮半截埋在土里。一員武將接過軍令一看,轉手遞給一旁的軍府幕僚,當即拔出佩劍,大喊道:“陛下圣旨,鐵炮營作戰!傳令鐵炮各隊,準備開炮!” 在叫喊之中,眾軍干脆地把堵在炮口的草紙扯出來,里面早已裝填好火藥和石彈。 二十幾個黑洞洞的大炮口斜對著天空。聽到“哐”地一聲鑼響,大喊聲傳來:“放!” “轟!轟!轟轟……”如同雷鳴般的震響陸續響起,大地都在顫栗。 緩坡上,只見白煙一排依次騰起,煙霧中火焰噴射絢爛。聲勢巨大,不過石彈飛得并不快,個頭又碩大,以眼睛看得見的模樣飛向半空,憑借重量向聯軍人群里落下去。 近百斤的石頭從半空落下去,下面是隊形密集的聯軍步兵營,蔓延一片都是人。石炮隨便都能砸到人,只有數枚砸在了方陣之間的空地上。 整營鐵炮向敵兵密集人群里一輪齊射,敵兵頓時死傷數十人! 石彈落在干燥堅硬的黃土沙石之間,砸得黃土塵土濺飛,仿若爆炸的煙霧一般!有的徑直砸到了人,有的砸裂了,石塊飛濺而起,周圍運氣不好的一兩個人就會被撞傷。 不過炮擊著實讓黨項兵一陣慌亂震驚,好幾百尺外就打到他們了,一般士卒始料未及。 場面十分恐怖,黃土上,一個士卒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腦袋都碎了,血rou白漿濺了一地。另一處更是,血淋淋的肝和腸子都在血泊中。有士卒在撕心裂肺地捂著被石塊撞傷的臉頰慘叫。 黨項剛剛上前的大片方陣里,各處都產生了一些混亂擾亂,推進的速度也慢了。人們抬頭看著天。 不過許軍的炮火就響了一通,便沉寂下來,鐵炮只攜帶了一營五百人,一輪下去,清理炮膛和裝填也很麻煩。 這也是有效果的,第二批次的敵兵被炮火震驚了一會兒,打亂了輪換進攻的節奏。許軍前線打退面前的敵兵,贏得了喘息之機,各都頭、十將急忙指揮人馬成縱隊向后撤。上邊第二梯隊各指揮則以橫隊前進,指揮之間有間隙,讓前方的縱隊后撤。 郭紹依舊眺望著對面大片騎兵上方的山頭,那里站著人。兩邊相隔甚遠,卻離著一處寬闊的山谷,似乎在兩廂對望。 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二) 炮聲時停時歇,但廝殺聲一刻也沒停息。 東面緩坡上的第三軍重步兵發出一聲聲吶喊,如同堤壩一樣阻擋著成千上萬的人群猛攻。臼炮不能阻止人海的進攻,兩軍膠著殺聲震天,尸體布滿了山坡,傷兵在仰天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