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220節
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 次日下午,郭紹、王樸、李谷、左攸、黃炳廉五人在郭紹府上聚會,呆了整整一下午,晚飯也在這里吃。沒有山珍海味、也沒有昂貴的美酒,但郭紹說了一句:“菜是咱們家玉蓮下廚親手炒的,酒是賤內年前釀造的葡萄酒?!?/br> 頓時這餐飯就上升了一個層次,大伙兒細嚼慢咽,喝酒的時候也是慢慢品嘗,比在大酒樓吃東西還要享受的樣子……畢竟嘗到別人家家眷親手的手藝不容易,關系沒到那步是不可能的。特別是那推官黃炳廉,一臉受寵若驚的模樣,整餐飯都十分小心,連一滴湯都沒灑。 不過,郭紹也只花了幾貫錢。 郭紹回到起居的后園時夜色已漸漸降臨。符二妹見他回來便去沏了一壺茶,她把茶捧到郭紹手上,然后從后面摟住郭紹的脖子,說道:“夫君品品我的手藝?!?/br> 郭紹端起來抿了一口,心道:二妹釀酒不錯,泡茶的技巧比起陳佳麗確實差了點。他原本對此道沒什么興趣,不過此時的人一待客就是茶,各種茶水喝得多了,也就嘗得出來好壞來。 不過他坐著被二妹摟住,覺得后肩上軟綿綿的十分愜意,當然不會在她面前拿別的女人來比較,當下便笑道:“好喝,我享福了?!?/br> 果然符二妹十分高興,她看了一眼郭紹放在桌案上的本子,便問:“林仁肇是誰?夫君不會又惦記哪家的佳人了吧?” “咦,好像古人也常常拿佳人來比喻有才能的賢士?!惫B說道。 符二妹道:“是了,你這都知道。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那伊人就是貌美的女子,不過有的私塾先生也說是君王渴求的賢明之士……林仁肇是賢士?” “他是個武夫,但是個很厲害的武夫?!惫B耐心地說道,“樞密使王樸專門安排了密探盯這個人,王樸本人也長期注意他的事,專門制了一份卷宗。下午咱們不是在前院議事么,又提起過這個人。南唐很有名氣的武將,二妹沒聽說過?” 符二妹搖頭,隨即又笑道:“原來是南唐國的人,還真是伊人在水一方,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啊?!?/br> “有你這樣拼湊詩經的……”郭紹道,“當年淮南之役,在正陽一戰,此人有勇有謀,先帝也曾稱贊過他。從那時起王樸就開始注意此人了。你想,那時候林仁肇的職位還不高,一般的敵國中層武將怎能得先帝親口稱贊?” 符二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郭紹知道她對這個沒什么興趣,因為是自己和她談論、她才愿意聽,不然恐怕毫無興致。 她笑道:“夫君成天就只惦記著對手,我都想做你的對手了?!?/br> “也不是,我喜歡的人也會成天惦記著……沒追到手的時候?!惫B開玩笑般地說,“對手也是,沒打敗他的時候才惦記?!?/br> 符二妹嘀咕道:“那我早知道不讓你那么容易得逞了?!?/br> 郭紹忽然沉吟道:“還別說,咱們確實太容易忽視到手的女子,也容易忽視戰敗后的敵人……” ……第二天,郭紹在殿前司呆了一早上,便徑直去了樞密院。王樸和魏仁溥都十分客氣地接待,時不時就跑樞密院去的武將,恐怕除了郭紹很少見。 他向王樸討要了林仁肇的卷宗,就在樞密院找了間屋子翻看,這里的東西不太借出來。 王樸記載得十分詳細,很多關于此人的小事都寫下來了。郭紹大致看了一遍,又翻回來細看了一些他直覺有意思的地方。其中一處引起了他的注意,林仁肇曾和劉仁瞻有交情。 郭紹當然記得劉仁瞻,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敵人,都難以忘記。當年劉仁瞻防守壽州,大軍圍攻久攻不下……還被他抓住機會出城反攻,那人用兵十分嫻熟。要不是郭紹出其不意弄出火藥來炸開城墻,還真是拿他沒辦法。 不過現在劉仁瞻不是敵人了。押解回東京后雖然沒有虧待,卻一直被軟禁,畢竟還可能與南唐國發生戰爭,這等厲害的武將放回去對周軍不利。 郭紹離開樞密院后,忍不住打聽了一番劉仁瞻住的地方,當下便叫人去買了一些酒rou,帶著隨從去看望他。 劉仁瞻是個五十來歲的武將,須發花白飄逸,穿著舉止就不像是沖鋒陷陣的猛將,看起來屬于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的人。他迎到客廳門外,見禮開口就稱“郭都點檢”。 郭紹頓時明白他一直在關注形勢。當下便抱拳寒暄道:“劉公在此住得習慣、可缺什么東西?” “郭都點檢親自到訪,有失遠迎?!眲⑷收皬娜莸匦Φ?,“日子倒是挺安生,老夫這兩年都胖了不少,就是無趣了點。請!” 郭紹隨他進屋,當下趁機說道:“劉公既然覺得無趣,何不受個官當當?先帝雖已不在,太后同樣不吝封賞?!?/br> 劉仁瞻坦然道:“早先老夫已表示過心跡,劉家深受南唐國主之恩,實在無法棄主求榮。而今茍活于世罷了?!?/br> 郭紹聽罷,情知難以說服……特別是年紀較大的人,認定了的事就非常頑固。當年讓他活下來也不容易,大概也是因為人有本能的求生欲。 郭紹只好轉移話題,問道:“周軍若攻滅南唐國,劉公以為戰后大周該如何治理,可有什么諫言轉告太后?” 劉仁瞻想了想道:“不能嗜殺失民心,政令、律法、稅賦也最好不要改變太急?!?/br> 郭紹聽得這番話和王樸所說的維持現狀的權宜之計很相似,當下便拜道:“劉公雖已賦閑,今日一席話仍對南唐國軍民有德行?!?/br> 劉仁瞻又不禁說道:“郭都點檢這番話,仿佛攻南唐國如探囊取物,老夫倒是覺得恐怕沒那么容易。蜀國難在道路,南唐卻堅不在大江之險;蜀國人數十年不知兵,但南唐國斷斷續續打仗沒消停過,君臣同心同德,并非不堪一擊?!?/br> 郭紹不想在他面前吹噓,反而附和道:“國家穩固不在山川之險,而在德政人心,劉公之言甚有道理?!?/br> 劉仁瞻聽罷頗有些動容:“只嘆不能同朝為臣?!?/br> “也許會有機會的?!惫B笑道,“南唐國主若到東京為大周之臣,劉公便可與南唐國主一道歸順,不就沒有君臣恩怨之說了?” 劉仁瞻不言語。 郭紹見狀,覺得他剛才和自己挺談得來、不想破壞氣氛,當下又問:“劉公還記得林仁肇這個人?” “林虎子?!眲⑷收盎腥坏?,“此人是個好漢,不過根基太弱,起先只是閩國武將的家奴裨將,又滅了國,老夫等想提拔他也無法一蹴而就,后來潘承佑才舉薦他,有了立功的機會?!?/br> 郭紹又詳細地問:“潘承佑何許人?” 他把一些細枝末節都問了一遍,倆人談論了好一陣,郭紹這才告辭。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 虎賁軍校場上馬蹄轟鳴,塵埃之中一片羽毛在飄動,仿佛被風吹得蕩漾的蘆葦。郭紹騎著一匹黑馬沖在前頭,看起來十分矯健,一大群騎馬的將士緊隨其后。 一群數百人都穿著嶄新的盔甲,造甲坊新制甲胄,頭盔很明顯上面可以插羽毛,新交付的這一批盔甲都都給配了羽毛作為慶賀。郭紹穿在身上感覺確實比之前的甲胄舒服多了,肩膀、四肢各處鏈接部更便于活動;重量也比之前的輕便,因為不是兩層甲,而是在板甲上用鉚釘拼鑲鎖子甲。 正前方一只宰殺后的羊掛在一副木架上,外面還掛了一層胸甲。郭紹策馬沖進,及至二十余步,便取了一支長約三尺的標槍,猛地投擲過去,聽得“哐”地一聲,標槍正中板甲,戰馬的速度加上標槍出手的速度,重三四斤的標槍直接洞穿了甲胄,插到了羊rou上。 “哈!”郭紹高興地大喊了一聲,策馬轉了一個方向從靶子前方掠過。后面沖來的騎士紛紛投槍,多數沒中,不過他們還不熟練,這才投了兩三次。 一群馬兵跟著郭紹逐漸緩慢停止下來,下馬休息。董遵誨和另一個高大的莽漢上來,那大漢道:“郭都點檢武功蓋世,投槍比誰都準!” 說話的大漢叫張建奎,力氣極大善用一把大斧頭,攻蜀之戰時打巫山峽峭壁上的軍寨,十分勇猛;當時郭紹就在山下,由是記住他了。 郭紹笑著拍了大漢的肩膀一掌,發現這家伙比自己還高,說道:“不用拍馬屁,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大周軍需要張指揮這樣的猛將?!?/br> 眾人聽罷一陣哄笑。張建奎忙道:“末將從都頭直升五百人指揮,全憑郭都點檢栽培!” 郭紹道:“諸位沒投中的,無需計較,勤加練習,不出一個月必然學會。這玩意簡單,比射箭容易百倍,我親自試出來的;以前我也不會投槍?!?/br> 董遵誨笑道:“我此前還納悶,舅舅怎么到軍營里就練投槍。舅舅箭術精湛冠絕三軍,怎么棄弓學槍了!” “哈哈,箭術和投槍,我都沒用了,難道我還要親自上陣殺敵?”郭紹道,“就是想試一試,這玩意是不是中用。史彥超用的那種鐵槍,一般人沒法用。重新造的這種,顫軟木桿、頭粗腳細,長度重量適中,比較容易上手?!?/br> 郭紹回顧董遵誨道:“第三軍是騎馬步兵,諸位之前騎馬進入戰場是怎么作戰的?” 董遵誨道:“如果是一百人內,則騎馬逼近敵軍一百步左右,下馬迅速組成隊列作戰。但要是成千上萬的大陣,只能提前棄馬,先布好戰陣,在步行進入戰場;不然部署大陣太費事了,可能還沒成軍就被敵兵突襲?!?/br> 郭紹點頭道:“正是這樣。騎馬步兵的馬術、騎射都不行,本來大伙兒就是步兵,怪不得將士,也難以短時間內練成騎兵。但是裝備戰馬后增加了后勤壓力,對長途的戰略機動提升不大(馬負重走太遠會掉膘,進而折損);短途的戰術機動也局限很大,這點作用要多吃那么多糧食不上算。 所以咱們要具備一定的馬上作戰能力,在奔襲或追擊時能立刻在馬上就快速投入戰陣。這種標槍,可以在短距離上替代騎射,殺傷力還更強;最要緊的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練習就能用?!?/br> 張建雄聽罷拍胸脯道:“郭都點檢盡管放心,末將定率第二指揮勤加練習,一個月讓大伙兒都學會投槍?!?/br> “甚好?!惫B道,“第三軍第二指揮的前任指揮使,在瞿門走纖道突襲蜀軍,指揮使及以下整都將士全部戰死,這是一支勇猛忠誠的軍隊,希望張指揮繼任之后,勿失我望?!?/br> 眾人聽禁軍統帥當面盛贊他們,無不激動。 郭紹道:“咱們是騎馬步兵,武藝不如騎兵,但戰力并不一定就會差。學了投槍,還要練習槍騎兵沖鋒,憑借戰馬的速度,拿長槍猛沖,不需要任何武藝,只要勇猛的決心;第三樣,用馬刀側劈,只要一個招式。學會這三招,有時也能勉強當騎兵用,便于抓住戰機?!?/br> 郭紹說得興起,又要表演側劈動作。當下在將士們的起哄下,重新上馬,拿了一把馬刀,飛奔向校場上的稻草扎的假人,控制戰馬從稻草人旁邊掠過,郭紹俯身一刀斬落,將假人砍翻在地。 不需要什么武藝,郭紹自己馬戰就不行,但勝在剛才的動作干凈利索,姿態很好看。身后便傳來一陣叫喊:“好!好……” 郭紹策馬返回,便聽得一個士卒說道:“郭都點檢一身武藝,就算以后不做大將了,也能過得不錯哩!” 本來興致勃勃的將士們,頓時就冷場下來,張建雄頓時罵道:“狗日的,姚二牛,不會說話就別吭聲!” 郭紹轉頭看去,只見一個年輕壯漢哭喪著臉站在那里,沒敢頂嘴。心下覺得那廝可能本來是想拍馬屁,這就是拍在了馬腿上……他當然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和他計較,便裝作沒聽見。 那叫姚二牛的漢子說得沒錯,郭紹就算失勢了、理論上還能過得不錯,畢竟年輕力壯還識字,在這個時代的人口質量下很有競爭力……問題在于,他現在大權在握怎會失勢,誰會取代他?取代之后能放過他么?郭紹感覺真到了那一步,那人會掘地三尺不計代價要把自己找出來,否則后患無窮。 但是郭紹不覺得自己會失勢。平素他分析過威脅的來源,主要做好兩方面:一是防止占絕大多數的大眾忍無可忍起義全面推翻他和現在的一大群人當權者的權威;二是預先提防內部有實力的野心家,比如河東李筠這等有兵權的節度使。 現在郭紹感覺自己的狀態很好,只要自己不倒行逆施,這兩種人都不會有機會。 ……所以郭紹完全沒有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影響了心境,當下便笑道:“姚二牛說得沒錯,張指揮罵他作甚?我不是吹牛,就打鐵的手藝還沒落下,在哪里不能混口飯吃?” 眾人見他笑嘻嘻的樣子,氣氛也緩解下來,重新鬧哄哄一片。 就在這時,盧成勇騎馬過來,在郭紹旁邊說道:“主公,高彥儔到營房了?!?/br> 郭紹一拍腦門,說道:“差點忘了今天還有這事。董遵誨,第三軍騎馬步兵練習的事兒,你來安排辦好?!?/br> “舅舅放心?!倍裾d抱拳道。他等郭紹上馬走了一會兒,又策馬追上來,說道:“我娘叫舅舅有空多去坐坐。上次生辰,她真是很高興?!?/br> 郭紹沒吭聲,看了一眼和自己年紀相差不大的董遵誨,雖然那事兒悄悄的,但總有點感到難堪。 董遵誨道:“我娘受了不少苦,現在只要她高興,我都盡量盡到孝心?!?/br> “有空定然去義姐那里多走動?!惫B道,當下便騎馬離開了校場。 郭紹騎馬來到營房大堂,翻身下馬,便馬韁丟給盧成勇,獨自跨進門檻。見一個高個的中年大漢和一個矮小糙黑的男子正坐在椅子上說話,他們察覺到有人進來,轉頭一看,馬上站了起來,一齊向郭紹彎腰執禮。高個的人是高彥儔,矮小的人是侯茂。 二人一起說的話不一樣,侯茂道:“拜見郭大帥?!备邚﹥壍溃骸白飳⒁娺^郭都點檢?!?/br> 他們都穿著麻布衣,頭戴幞頭。此時的男子比較流行戴帽子,有點身份的人多戴那種幞頭,南北都一樣。不過大將這么聲打扮,看起來確實有點落魄。 郭紹道:“免禮,坐罷?!?/br> 他也坐下來,二人這才隨后入座。郭紹說話比較干脆,徑直說道:“今天找你們在這里見面,兩件事。第一件,高將軍住所的守衛叫人撤了,你自由了。第二件,蜀國十幾萬降兵,侍衛司粗選了兩萬余強壯的人,組成‘劍南軍’,隸屬侍衛馬步司,也是周軍禁兵;我想問問高將軍,讓你出任劍南軍左右二廂廂都指揮使,你愿不愿意?” 高彥儔愣了愣:“末將本是蜀國武將,郭都點檢讓我出任蜀軍主將?” 郭紹道:“對,還有侯茂做你的副將,由你來定職位。劍南軍成軍后,侍衛司會安插任命一部分武將,剩下的都由高將軍選拔,提交武將名單?!?/br> “郭都點檢如此信得過末將,敢不效命?”高彥儔立刻回應道。 郭紹伸手道:“歡迎高將軍加入我大周軍行伍?!?/br> 高彥儔看了一眼,想了想便伸手握住郭紹的手掌。郭紹炯炯有神的目光看著他的臉:“高將軍和侯將軍的戰績,我都琢磨過,相信你們是審時度勢的明智將領?!?/br> 高彥儔面露紅光:“我等郭將軍的手下敗將,竟能得您如此尊重稱贊?!?/br> 郭紹笑道:“勝敗的主要原因,手里的本錢不一樣。武藝再高強的人,將他赤手空拳和披堅執銳拿著弓箭的人打,還怎么打?” 高彥儔一時間頭也抬了起來。 郭紹又正色道:“從今以后,咱們都是為了統一天下結束戰亂,保國安民,為天下子民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