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師庭逸輕輕地笑,不知道她怎么好意思說的。 “不就是有點兒敗家有點兒懶么?”說到這兒,炤寧瞥過躺在涼椅上睡懶覺的吉祥,也笑起來,“這要分怎么看,在我看都是優點?!?/br> 師庭逸摸了摸如意的頭,隨后喚吉祥。 吉祥搖了搖尾巴,慢吞吞地睜開眼睛看著他。 師庭逸道:“回家么?” 吉祥打個呵欠,換了個姿勢,繼續睡覺。 夫妻兩個俱是失笑,知道它天黑之后一定回家,便將它留下,說笑著離開。其實就算吉祥在蕭府留宿陪著如意,他們也沒意見。 師庭逸與炤寧閑話家常的時候,說起過俞薇請蕭錯幫忙奉還銀錢的事情,末了道:“我讓常洛把銀錢送回去了,告訴她,若是日后產業豐足,大可撥出些銀兩救濟貧苦百姓。我幫助的不是她,是她的父親?!?/br> “是該如此?!睘輰庂澩?,“她一個弱女子,三兩年的光景能賺取多少積蓄?要是真的把銀錢還給你,走的時候也不能叫人心安。對了,我跟盛華堂打個招呼吧?我們是家底豐厚,但是產業不是遍及各地,可他不一樣,各地都有他大大小小的營生,請他日后留心一下俞薇的去向,在生意上照顧著點兒?!?/br> “這是我的分內事,你不用管?!睅熗ヒ莸?,“我吩咐下去就行,不需你又麻煩盛華堂?!彼H昵地揉了揉炤寧的臉,“周靜珊、孫氏那邊就需要他長久費心,再多一個俞薇,不妥當?!?/br> 炤寧想想也是,點頭說好。她對俞薇的了解僅限于身世,日后萬一出點兒什么事情,把盛華堂也扯進去就不好了——萍水相逢之人與交情匪淺的盛華堂相較,她只能為后者考慮得長遠一些。 ** 昭華公主靜心等待幾日之后,見到了祝江。 這一日,她應炤寧之邀來到什剎海,在后花園一個花廳落座。 易容之后祝江走進門來的時候,不要說昭華公主為之色變,便是炤寧,也有點兒脊背發涼。 這是因為炤寧分外清楚地記得,昭華公主講述祝江的詭異之處的言語,此刻眼前這個人,與昭華的描述完全相同: 分明是年輕男子的身形,樣貌卻因著臉色暗黃、緊皺,看起來要比身形蒼老起碼十年光景。 炤寧不需問也能確定,當初祝江的這種面目,怕是早已成為昭華公主的夢魘。要到如今,這夢魘才有了消散的開端。 昭華公主凝視了祝江很久,直到蒼白的臉色慢慢恢復如常。她看向炤寧,語氣柔和:“他本來的面目,我不看了。他的供詞,我已看過。把他帶走吧?!?/br> 炤寧頷首一笑,喚來侍衛將祝江帶出去。 昭華公主站起身來,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的花團錦簇。 炤寧走過去,攜了昭華的手。她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因為一直覺得,昭華是被自己連累了。 昭華公主抬頭望著一角晴空,語帶清淺笑意:“那個人忙碌一場,的確曾讓我們這些人深受其苦,可是,那些苦楚不過是為著證明一些情義的堅不可摧:兄妹情、兒女情,皆是如此?!彼词治兆輰幍氖?,綻放出清艷的笑容,“這樣活一場,在我看來,要比始終順風順水要好——吃過苦,才珍惜到手的甜。日后幫幫我,快些放下這一場是非,得空就與我做個伴,好不好?我只要你答應這個,別的不要說,我不愛聽?!?/br> 是這般通透聰慧的女子,一些話不等旁人說出,便已了然于心。 “好,我答應?!睘輰幟虼轿⑿?,鄭重地點了點頭。 ** 天氣一日比一日炎熱,逐漸到了讓炤寧無法在室外久留的地步。 不知不覺間,到了端午節前夕。 炤寧近年來對過節一直興致缺缺,對端午節、中秋節、除夕、元宵節甚至是抵觸的,她對這幾個日子只保留著雙親俱在時的記憶。雙親不在了,那么,任何節日甚至包括生辰,都是虛設。 心里有事、手頭忙碌的時候還好些,清閑下來之后,到了佳節,心里唯有滿滿的思親之苦。 紅蘺幾個見炤寧整個午后靜默不語,一個個又是心疼又是著急,只盼著王爺快些回來,或者誰來找茬生事都行,只要能轉移她的思緒就萬事大吉。 正心焦的時候,救星到了——太子妃回京,直接來了什剎海,進門與林氏、莫晨、莫心兒閑話幾句,便命人來告知炤寧。 炤寧立刻來了精神,換了身衣服,去了太子妃那里。 太子妃笑著將炤寧迎到里間,“里面更涼快些?!?/br> 炤寧落座后問道:“回來之前也不寫信給我,予莫也是只字未提,怎么回事?” 太子妃回道:“是母后說服父皇讓我回來的,她總是擔心我會在那兒出點兒什么事?!彼悬c兒啼笑皆非的,“我其實巴不得在那兒多逗留一段時日呢,只是母后不清楚,滿心盼著我離開是非之地?!?/br> “母后做得對,回來更好?!睘輰幖毤毚蛄恐渝?,“你可是瘦了些?!?/br> “在那兒離太子那么近,連個安穩覺都睡不成,哪里能夠不瘦?!碧渝πΦ卣肄H,并不提及受傷一事,隨后道,“別拎不清輕重,聽我說說在那邊的見聞吧?!?/br> 炤寧笑了笑,“好啊?!?/br> 于是,太子妃將皇帝、太子近日的情形娓娓道來:“父皇每日或是與皇后說說閑話,或是與景林、梁居士等人對弈、閑談,看起來是優哉游哉,身子骨卻是不大舒坦,估摸著是被太子氣的。太子的情形說來最簡單不過,他和隨從都被關起來了,看父皇那樣子,是打定主意不肯見他了,怎么也要等到圣駕回鑾之后,才會正經著手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br> 炤寧想,那樣也好。 兩個人分別的時日不久,卻有很多話要相互告知,為此,炤寧留下來用膳,飯后又說笑一陣子,叮囑太子妃早些歇息,隨后起身道辭。 太子妃送炤寧到了垂花門,返回時一路斂目思忖,吩咐雙玉:“你去看看榮國公和桑嬈,把所知的事情一五一十講給他們聽?!?/br> 雙玉應聲而去。 太子妃望向榮國公、桑嬈所在的大致位置,目光復雜。 已到曲終人散時。 很多人在這萬丈紅塵中的戲,即將落幕。 太子、榮國公、桑嬈如此,夢已碎,路已盡。 她,亦如此,錦繡堆里的夢魘、掙扎將要結束。 皇帝回京之前,她要盡快安排好去路,自然,前提是要做兩手準備——若被遷怒,她就只能陪著太子生、死或囚禁,需要保全的是母親;若能幸免于難,便要找到穩妥之處避避風頭,省得幫助自己的人反被連累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