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田氏收拾包袱默默無聲的回到田家,于讓現下對田家是滿心滿肺的惡心,只看著田氏進了門,便毫不猶豫的轉身離開了。 田氏流著淚看著于讓身影漸漸遠去,聽到消息的田太太一路到了門口,一把拽著自家姑娘,焦急不已,“芙雅,這是怎么回事兒?你這是……” 瞥見田氏手中的包袱,田太太心中一震,忙問道:“……這是怎么個意思?于家這是……“ 是不是不要你了? 可看著周遭幾雙眼睛,田太太卻是怎么都說不出口。 好歹不能叫人看了女兒的笑話。 田氏低著頭,木愣愣的,就是不開口說話。 田太太深吸口氣,拉著田氏的手腕兒,陰著臉,道:“跟我來?!?/br> 田氏木偶一般叫田太太直直拉到后院屋里,回頭關了門,攆了人,一扭頭,看田氏眼睛直愣愣的瞧著窗欞雕花,不由又是一陣氣悶。 快步走到女兒跟前,挨著坐了繡墩,田太太瞧著閨女兒了無生氣的模樣兒,心底驀的一酸,落下淚來,“你這孩子……你說,讓娘說什么好?” 可偏偏她什么都不能說,閨女兒叫婆家攆了回來,她心知肚明是因著閨女兒外頭放印子錢,可閨女兒這般還是為著田家。 她連抱怨都不能,說到底,還是田家害了閨女兒。 可這事兒不能不管不顧,由著于家磋磨女兒啊。 田太太哭了一回,擦了眼淚,想了想,好聲勸道:“……不然,娘去跟于家好好說說,求求于太太,好歹你也給于家生了個閨女兒不是?再不能這么無情……“田太太絮絮叨叨,田氏通沒個反應。只是耳中聽到“閨女兒”,忽的眼珠一動,豁然轉身,一把抓住田太太的胳膊,尖聲叫道:“不許去,不許說,不許,不許——“ 閨女突然發狂,嚇了一跳的田太太捂著砰砰直跳的心口,滿臉驚恐,“芙雅,你這是……” 瘋魔了不成?! 田氏因著吼叫出聲,額角青筋一根根蹦出,末了身子一軟,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 田太太不明所以,想勸又不敢勸,閨女兒剛才模樣兒實在嚇得她夠嗆,沉默了好一會兒,張口想說些什么。便聽“碰”的一聲,房門被踢開,田老爺一臉怒氣的沖進來,瞪著眼指著田氏,怒罵道:“你這混賬東西,田家的臉都讓你丟光了,竟還有臉回來,還不滾回于家去,若是于家不要你,你就吊死在于家門前?!?/br> 田家沒了銀子,如今人也讓攆回來,這怎么能成? 于家事情做絕了,也別怪他不留情面! 田太太驚詫莫名,聽了田老爺的話,眼中驚慌更甚,慌忙回頭望向閨女兒,吶吶道:“芙雅啊……” 田氏哭夠了,這時候反倒冷靜下來,抹了眼淚,看著一臉冷色的父親,竟還能露出一抹笑來,輕聲道:“父親是想卸磨殺驢?捉摸著借我拿捏于家?我勸父親少想些吧,便是沈家能眼看著于家由人拿捏?父親這些年官職并無變動,任憑女兒外頭如何人情關系,都毫無用處,父親也該想想,這是為何?” 田老爺臉色一變,田氏又真一陣輕笑,抬手撫了撫鬢角,道:“父親好歹看在女兒明里暗里偷著摸著想方設法的貼補娘家的份上兒,也甭總想著讓女兒去死一死罷?還是父親以為,只要女兒死了,于家就能放過田家,既往不咎?” 看著田老爺咬牙切齒,臉色鐵青一片。田氏神色越發輕柔,緩緩道::“于家待女兒如何,女兒確無法反駁,只因女兒嫁入于家為媳,這些年從未給于家做過什么,便是管著家事兒,也是處處摳了銀子出來,一腦門的送回田家了,女兒對于家不住,然對于田家,女兒——” 直直盯著田老爺,田氏一字一句道: “——問心無愧!” 田老爺田太太臉色齊齊不好看了。 好半晌,田老爺冷哼一聲,眼神凌厲,道: “你個不孝女,竟還嫌棄起自家來了,可別忘了,沒了田家,于家認得你是哪個?” 當初前頭的于太太認得是田家閨女兒,可不是你田芙雅! 田氏捂著嘴笑了好一會兒,隨即冷了臉,一手捏著帕子,慢吞吞的道:“可如今嫁入于家的是我田芙雅,即便于家不要我了,還能認下田家這門親不成?這青天白日的,父親何苦多思?” 嘲諷,□□裸的嘲諷! 田老爺叫閨女踩了老臉,險些一口氣沒上來,一張臉青了白,白了青,十分好看。 可反駁的話怎么也說不出口。 田芙雅說的難聽,卻是句句是真。 田老爺氣怒難當,也是為著懼怕于家翻臉,再不認人。 田氏一通冷嘲熱諷,勾著唇角提著包袱,撿個順眼的屋子就這么住下了。 不住下又能如何?于家既送了她回來,若是不消氣,是不會坐下來跟她好好說話的。 于老爺叫了兒子到書房里頭,相對而坐,父子倆大眼瞪小眼。 于老爺悶悶的吐了口氣,道: “你怎么打算的?攆了田氏回娘家,是住多久?一日,一月還是一年?有個什么章程沒有?” 于讓老老實實的道:“兒子還沒想好,先讓她就這么住著罷?!?/br> 反正她也喜歡來著。 于老爺一看兒子這樣,立刻氣了個半死, “還沒想好?現在就想,趕緊想,那是你的媳婦兒,你的岳家,你心里好歹有個盤算,是不要了,另選個別家的,還是冷她一冷,給她個教訓,回頭還好生過日子……” 于老爺簡直苦口婆心。 于讓皺著眉頭,思慮半晌,道: “兒子沒想過休妻,田氏再有不濟,也是我閨女兒的親娘,只憑著這一點,兒子再不能換個后娘,叫閨女吃委屈。只是田家無狀,不整治一番,是不成了。兒子想好了,過些日子,兒子同田家好生敲打一番,再接了田氏回來就是?!坝诶蠣斕骄康耐谧?,問道:“就這樣?” 于讓板著臉,悶悶的應了聲,隨即道:“只是往后田氏再管不得家事,兒子想要兒子,只是孩兒再不能由田氏所出,不然,于家一世不得安寧?!?/br> 如今,他看明白了,田家就跟狗皮膏藥一般,貼上來就撕不下去了,若是他的嫡子從田氏肚子里爬出來,于家往后三十年只怕都逃不過田家拿捏。 如此,他寧愿不要田氏生子。 想來,田氏也不耐煩給他生兒子罷。 于老爺絲毫不驚訝,只是臉色淡淡,道: “那你想要如何?” 于讓道:“兒子打算把屋里那幾個通房放出去,給一份安家銀子,叫她們各自過日子去。您孫子的生母不能是奴婢出身。等過了這幾日,兒子想要聘一房良妾,生了孩子就送她到莊子里榮養?!坝诶蠣斕裘?,道:“抱到田氏跟前,充做嫡子教養?” 于讓看著于老爺,突然笑道:“還請老爺替我同太太求情美言,孩子生下來還請太太多多看顧,等孩子到了四五歲時,便搬到前院,跟兒子同吃同住,兒子親自教養就是?!?/br> 于老爺瞪大眼,指著于讓,好半晌才說出話來,卻是一聲咆哮,“你個混賬!” 于讓是個言出必行之人,說出口的話半月之后,便登門田家,同田氏關起房門,說了一個時辰的話,又同田老爺密談半日,三日后,重又接了田氏回去,后一月之后,一頂小轎里于家聘下的良妾入了家門。 三月后,良妾傳來喜訊。 八月之后,于家長孫出世,又是一年,二子出世。 小子滿月之后,于讓依言遠遠的送走了良妾,并附贈大筆銀兩,保證良妾后半生衣食無憂。 而兩個孩子卻都送進了沈蘇梅院子里,由著專門的奶嬤嬤丫頭們照顧著。 自打院子里有了孩子哭聲,沈蘇梅一張臉陰沉的很。 她也不想沒事兒給自個兒找事兒來著。 無奈,于家男人都太不要臉。 老的老的陪著笑臉兒,好聲好氣,小的小的一聲不吭的跪下,不停的給她磕頭,要攆走吧,他又一把鼻涕一把淚個沒完,光掉眼淚還沒個聲音兒,叫人看了心里也忍不住酸了酸。 就這么著,沈蘇梅不情不愿的,倆孩子到底是留下來。 回頭,沈蘇梅還不忘同沉香抱怨。 沉香默默的聽了,笑看著一臉嫌棄又難掩眼中慈愛的姑奶奶,心里樂的不行,面上偏還端著,像模像樣兒的哼道:“可不是,誰讓咱們姑奶奶好心呢!你呀,就是心太軟。哎——不成,咱們家的姑奶奶可不能這般輕易的就給人看孩子,真是的,回頭我就給姑奶奶出氣去,叫他們把孩子抱走,省的擾了咱們姑奶奶的安寧。他們要敢不停,我就叫人揍他們……” 沈蘇梅眼睛都瞪圓了,她嫂子說打人,那可是真打啊,再說…… 忙伸出手攔著,沈蘇梅陪著笑,道: “不用麻煩嫂子了,其實,其實,倆孩子乖的很,不吵不鬧的,還——挺稀罕人的,就,就不用抱走了……“沉香忍住嘴角的笑意,板著長臉,怒氣很大的樣子,“姑奶奶不用給他們說好話了,不是他們煩了姑奶奶的日子,姑奶奶多忙的人,怎么有空照看奶娃子?” “別,別!”沈蘇梅真是怕了,她就是嘴碎說一說,要真是不喜歡,她就不會留下孩子了,可就她這張破嘴,哎—— “嫂子,嫂子,不煩,不煩,我清閑的很,正好看孩子,樂的打發時間?!?/br> 沉香懷疑的看向沈蘇梅,“真的?” 沈蘇梅恨不得朝天發誓,“真的,比珍珠還真?!?/br> 哎喲!額頭都出汗了。 要是嫂子真把于家父子揍一頓,那可真是出了洋相了。她干脆挖了地洞把自個兒埋了算了。 本來沒有的事兒,都怪她,哎—— 其實,她就是想顯擺來著,倆白胖小子,還愛啃腳丫的,真是勾雞不成蝕把米…… 沈蘇梅沮喪極了。 沉香看著,隱秘的撇撇嘴,當她看不出來么?臭顯擺,該—— 第182章 不能善了 沉香逗弄一回小姑子,那叫一個身心舒暢。 只是剛送走知道叫嫂子涮了一回的沈姑奶奶,這廂圓兒圓潤的身子跑的氣喘吁吁,送給沉香一個晴天霹靂。 她家閨女兒貝兒姑娘驚著胎了?! 沉香坐著楞了好一會兒,反應不過來,心說,真是胡鬧,這瞎話說的,她閨女兒還沒身子呢,怎么就能驚胎呢?】別是誰又糊弄她呢吧! 圓兒一看主子還暈著呢,登時忍不住了,她本就急的不行,當下再顧不得尊卑,上前推了推沉香的肩膀,一臉的焦急擔憂,“我的太太喲!您別楞了呀,尤其這時候,您得趕緊去啊?!?/br> 給她家貝兒姑娘撐腰??! 沉香不經心,好懸讓推了個踉蹌,倒是回過神來,手中茶杯早已變成粉末,透過指縫灑在地上,沉香瞇眼,一把拽過圓兒,臉都冷了,“貝兒懷了身子,幾個月了?怎么就驚嚇住了?” 圓兒嚇了一跳,好歹知道輕重,又熟知主子的脾性兒,當下飛快的道:“說是一個半月,脈象不顯,叫人推了一把,撞著后腰眼,流了血才知道?!?/br> 沉香聽著幾句話功夫,已是站起身子,正等圓兒說罷,臉上怒氣俱都收斂,面無表情,聲音淡淡卻叫人心里一顫,“派人給國公爺報個信兒,叫上人,咱們這就走——我若再不去,人都當我沈家是死的呢!” 她寶貝閨女兒懷了身子,親王府竟沒人通個信兒,這是看不起她閨女兒,還是看不起沈家? 說著功夫,已是幾步到了門外。圓兒渾身打了個寒顫,驚慌抬頭,見人影越發遠了,心里一縮,連忙趕上去。 沉香出門的機會并不多,只是這回是為著閨女兒,人手帶著就足的很。 一邊兒有人飛快給沈敬重報信兒。 沉香這邊兒馬車急行,圓兒剛在屋里沒來得及說個清楚,路上邊走邊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