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第6章 一家五口 “這位爺,”婦人許是怕丑貌沖撞了他,也不敢抬頭,只是垂首卑微道,“謝謝您的大恩大德??墒恰墒?、能不能……”婦人說著,卻是有些難以啟齒。 “能什么?”陶織沫問道。 “能不能求您再借我們一兩銀子?”婦人抬起頭看他一眼,又難為情地垂下了頭,“我們給您立借據,您借我們四兩,到時、到時我們還您五兩,您看成嗎?”婦人哀求道。 陶織沫不解,一番詢問下來才知道是她家男人犯了事——打了一個公子哥兒。聽說下手下得狠,都去了快半條命,結果被抓進牢房了,還沒判下來呢就聽說那公子哥兒的家人使了銀錢,要在牢里結果了他。所幸那牢頭與她是老鄉愿意幫她,只是說打點下關系要五十兩銀子! 他們舉家借債后也只籌得四十二兩,那牢頭說自己幫他們貼四兩,但剩下的四兩要他們自己想辦法。無奈之下她也只能出此下策,將女兒賣了。 “你家男人為何打人?”陶織沫不悅,身為一家之主沖動暴躁,還要連累一家老小,這樣的人救來何用。 “是、是那家公子欺辱我兒在先?!眿D人一一道來—— 原來,她自小貌丑,等到二十二歲才嫁給了她一個大她十歲的鰥夫,那鰥夫帶了一個兒子。 只是他這兒子身有殘疾,出生后連產婆都辯不清是男是女,只能當成兒子養了,誰知道后來卻越長越像個姑娘。 他兒子這事附近的村民都心知肚明,只是礙于他們臉面從來不提,可是私下里都好奇著呢。 后面不知怎么的就招來了一個公子哥兒,那公子哥兒當著許多人的面命下人把他褲子扒了,他兒子差憤得當場投井,所幸被人救了起來。他男人聽聞后匆匆趕來,一把揪住那公子哥兒一頓猛揍,差點都把人給打死了。 結果當天下午衙門里就來人了,她男人進了牢房,當天晚上她兒子留了張字條就離家出走了。 陶織沫沉默了好一會兒,從才懷中掏出一兩銀子,嘆了口氣道:“我也只能給你四兩銀子了?!彼约阂惨畹?。 其實身為一個男人,自然是要保護自己的妻兒,陶織沫覺得他沒做錯,只是有勇無謀罷了。 “謝謝爺?!边@婦人又下跪了一通,流淚問道,“爺您住哪兒?我男人救出來后我們就要走了,不然怕那公子不肯放過我們。您放心,到時您這銀子我們一定會想辦法給您送過去?!?/br> 陶織沫剛想揮手說不用了,又轉念一想,問道:“那你們還留在兗州嗎?” 那婦人抹了抹眼淚,“我娘家在徐州,我想回去投奔我娘家,如今我爹娘早不在了,但我還有個弟弟和小妹在那兒?!?/br> “徐州哪里?” “廣陵郡寶應縣?!?/br> “喲!真巧,我也準備去那兒,”陶織沫覺得自己撒起謊來還真是臉不紅心不跳的,“我跟你們一起走可好?” “真的嗎恩公!當然可以!”婦人面帶喜色。 “不過我比較著急,你們什么時候能走?” “我、我們東西都已經變賣了,只要我相公出來沒事,我們就可以走了?!眿D人又有些擔憂,怕他在牢中受了刑。 “那你盡快,城南外二里有一棵梨樹,我在那里等你們?!?/br> 和婦人相約好,陶織沫即刻牽著馬出了城門,其實她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安的。 若是那婦人出賣了她?不過,她能出賣些什么?她又不知自己的身份。 雖說如此,她心中仍是有些焦慮,世事總是陰差陽錯地,若那婦人剛好引來了相府中的人……想到這,她不禁忐忑難安。 她原先不過是相府一個卑微的庶女,生母早逝,在沒遇到南宮辭之前一直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后來因有了他的寵愛,她才在府中過上了比嫡女陶織錦還優越的日子。 可是自南宮家出事后,她在府中的日子便一落千丈,甚至不如從前。她重新過回了灰姑娘的日子,不僅每天忍饑挨餓、受盡下人的冷嘲熱諷,還要時時承受陶織錦的欺凌、辱罵。那六年來,南宮辭寵她愛她,陶織錦一一報復了回來。連母親也不放過她,時不時冷言嘲諷,借機生事。 她害怕,怕會再向前世那樣被她們在府中囚上四年,受那四年折磨。如今沒了希望的她,如何承受得起四年的相思。 紅日漸西沉,陶織沫立在梨樹下,人已經有些按捺不住了。等了這么久,她梨都已經吃了三個了,現在滿肚子的梨水。 她爬上樹,又摘了五六個梨收入懷中,這梨樹雖無主,但結出來的梨卻是汁甜rou脆,如今能省就省,將就拿來飽腹吧。 她準備走了,已經等不了,天一黑就多有不便了。 她跨上馬后又回頭看了一眼,忽見不遠處有一人拉著一輛轱轆板車來了。板車上坐了幾個人,似乎還在沖自己揮手。 陶織沫釋然一笑,她們來了。 男人氣喘吁吁,來到陶織沫面前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多謝恩公!” 一下子這一家四口便齊刷刷地跪倒在她面前,陶織沫相當無語,最后明確表示了自己非常、非常不喜歡被別人跪,這四人才互相攙扶著起了身。 婦人自稱姓李,她男人名喚田熊光。 這田熊光今年約莫四十來歲,膚色黝黑得發亮,留著灰白的絡腮胡。雖然頭發也幾近花白,但體形卻十分健壯,立在她面前如同一座小山。他背對著斜陽,陶織沫便整個人都籠照在了他的陰影下。 如今已是初秋,他身上也僅穿著一件粗布短打背心,那□□出來的強壯的胳膊似乎比她大腿還粗。陶織沫心思,那富家公子也是命大,這樣子居然都沒被打死。 聽他說他早年是個樵夫,后來轉行當了木匠,手藝還算不錯。 “你們的……他找到了嗎?”陶織沫小聲問道。 “沒有……”李氏紅了眼,“我和錢大嬸說了,我帶著喜兒和阿滿去投靠我娘家,他到時要是回來了,會來找我們的?!?/br> “那、李大娘,我有個不情之請?!?/br> “不情之請?”李氏沒聽明白,“恩公啥意思?” “額……”陶織沫摸了摸鼻子,“請問下,您兒子他今年多大了?” “十四?!?/br> “哦,”陶織沫點點頭,大她兩歲,“那他的戶籍可在?” “在,他走的時候什么東西都沒帶……” “那、”陶織沫小心翼翼問道,“能不能讓我當你們的兒子?” 見他們吃驚,陶織沫輕嘆一聲解釋道:“不瞞二位,其實我是個女子?!?/br> 田熊光瞪大了虎目,李氏卻不像他那么吃驚,而是點了點頭,這位恩公確實帶著一些女氣。 陶織沫松了口氣,這幾天一直粗著嗓子說話,喉嚨都快難受死了,忙清了清嗓子,變回自己的聲音,“其實我是一個庶女,我娘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后面我家境敗落,我爹竟想將我送給一個七十歲的老爺作第十四房小妾。我不從,便從家里逃了出去?!?/br> 陶織沫發現自己說謊居然是不用打草稿的,信手拈來便脫口而出,“我現在缺一個身份,不知道能不能和二位借一下戶籍?”接下來這一路上得經過許多關口,無戶籍在身,若是遇到嚴格的審查只怕會被抓入牢中。 “可以可以!恩公這是說的什么話!”婦人當下應了。 “就不要叫我恩公了,你們之前怎么喚他便怎么喚我?!?/br> “誒,大福!”婦人脫口而出。 陶織沫嘴角一抽!大福!田大福!好吧,接下來她有一個meimei——田雙喜,還有一個超可愛的弟弟——田滿壽! ☆、第7章 桂花飄香 幾人商議完畢后,陶織沫讓田熊光將板車系在馬身上,讓馬拉著車走,一行人便上路了。 白日里田熊光拉著馬車趕路。夜間,她們幾個婦孺便擠一擠睡在板車上,周熊光則直接鋪塊油氈布睡在一旁的草地上。 經過下坯郡時,陶織沫讓田熊光借了個鐵匠鋪將她的銀飾燒融了,陶織沫拿去當鋪賣,最后換得五十四兩白銀。 陶織沫心疼不已,她的銀都是上好的老銀,是阿辭專門請工藝精湛的老師傅為她特別定制的,款式獨特,巧奪天工,可是如今居然只化作了數十兩白銀! 幾人一路上省吃儉用,一個月后到達寶應縣時還余五十兩銀子。又經了兩日跋涉,一行人終于來到李氏娘家——桂香村了。 遠遠的,在村口便聞到一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這村里到處都是桂花樹,聽李氏說有一大半以上都是百年的老桂了。 李氏的弟弟李進早年靠賣香脂發了達,現在已搬進縣城里,聽說還開了一家不小的胭脂鋪。如今只有她meimei小李氏還在村中,日子也是過得十分殷實。 他們回來后,便直接住進了李進空了的宅子里。 這是祖傳的宅子,雖然有些老舊,但勝在建得結實。前后各有一個大院子,前院還有水井,后院土肥著,只是多年未曾打理,雜草橫生。 他們一住下,便有一大波村民前來看望他們,這波前腳剛走,那波后腳就來。說是熱情吧?但其實來看熱鬧的多一些。異議的也無非那些:沒想到這李氏嫁了個男人,生出來的一雙兒女倒是好模好樣的。當年李氏出生的時候,她奶奶一看她的臉立刻就將她丟進糞坑中了,虧得她娘尋死覓活撈了起來,像瘋婆子一樣護著,李氏這才活了下來。 再有就是她男人帶過來的這個兒子,聽說是面容有殘,終日覆著一頂黑紗帽,始終讓人看不清模樣,聽說今年有十四歲了,可這身量長得也太小氣了,看著像十一二歲的模樣,看身形倒有幾分秀氣,而且性子似乎有些靦腆,也不怎么開口說話。 安頓下來第二日,田熊光便帶著阿滿上山砍柴了。而李氏,天還沒亮就拉著喜兒背著大籮筐拿著桂花棚和竹竿上山打桂花去了。 李氏說這桂花要天剛亮那會兒打,花帶著露珠重容易打下來,而且還新鮮,太陽一出就不能打了。這新鮮的桂花在這兒一斤能賣上五六文錢呢。 這日,陶織沫起床剛洗漱好便見李氏和喜兒背著滿滿兩大籮筐的桂花回來了。 李氏笑容滿面,那張臉看起來似乎也好看了兩分。 她笑盈盈地和陶織沫打了招呼,便和喜兒在院子里用簸箕篩起了桂花。 “這些桂花是用來做什么的?”陶織沫倚在門上問道。 “香料!”李氏笑道,“大戶人家小姐的胭脂呀,香皂呀,都要加桂花!” “沒有人吃嗎?”胭脂隨意問了句。 “吃?桂花能吃?”李氏詫異,這桂花從來都是用的,還真沒聽說過能吃。 “嗯,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還有桂花醬?!碧湛椖告傅纴?,“桂花茶呢,溫補陽氣、養生潤肺,桂花酒開胃醒神、健脾補虛,尤其適合女子飲用……” 說起來這桂花酒,還是阿難教她釀的,還有桂花茶……他教了她許許多多的東西,讓蔫了的她漸漸有了活力。阿難就像那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了她陰暗冰冷的世界。若沒有阿難,想必她也沒法在雍王府中支撐上四年。 這桂花酒釀出來后,府里的姑娘都喜歡喝??墒呛髞韰s是讓陶織錦將那些酒在百花宴上獻給了皇后?;屎筝p抿了一口,當即鳳顏大悅,賞賜了不少東西給陶織錦。最后,陶織錦像只驕傲的孔雀般趾高氣揚地前來炫耀,她不是炫耀皇后的賞賜,而是炫耀南宮辭對她的寵愛。 正是因為有了南宮辭的默許,她才敢將這酒據為己有。 “總的來說這桂花不管是釀酒還是做花茶都是十分溫補,而且余香久遠?!碧湛椖⑿Φ?。 聽她說完,李氏仍有些訝異,猶如在聽天書,“這、這還真沒聽說過呢?!?/br> “你這里有多少斤?”陶織沫忽然來了興致。 “估摸篩完有二十來斤?!?/br> “那你賣一半吧,給我留十斤?!碧湛椖┫律碜邮捌饚锥涔鸹毤毑榭?,花朵雖小卻是十分飽滿,放至鼻尖嗅了嗅,新鮮的桂花香味內斂綿長,“今晚先陰一夜,明日讓阿爹幫我買十個酒壇回來,我釀一些。明年,興許能賣上點銀錢。還有,砂糖也幫我買個五斤吧?!?/br> “好好?!崩钍线B連點頭。 陶織沫淺淺一笑,拿過竹篾和她們一起篩起了桂花。 下午申時剛過,便有莊子里的人來收桂花了,除掉自個兒留下的竟賣了有五十文錢。李笑得合不攏嘴,真是回來得及時。 其實村里的收入主要就是靠的這些桂花,只要辛辛苦苦做上這幾個月,來年基本上就可以不用做了。當然,這福利只有他們村的才有,畢竟這些桂花樹都是他們的老祖宗在百年前栽種下的,外村的人都只有看著眼紅的份。 黃昏時,田熊光擔著兩捆柴回來了,連阿滿都抱著一捆小小的細柴。李氏讓田熊光也跟著他們一起上山打桂花,田熊光應了,第二日便與他們一起上山,打了近三十斤桂花下來。 回來后,阿滿負責將樹葉雜質挑出來,陶織沫與李氏母女一起忙活著篩桂花。田熊光則拉著板車去了縣城里,買了酒壇和砂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