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節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差事,讓戴勇去做確實太辛苦了,哪怕他是宰相,資歷足夠,可奔波于幾地之間日夜宿在田頭不是資歷夠就行的。 劉凌看著這位雖以狀元入仕卻很少顯山露水的戴家世子,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戴良的婚期就在最近,這位沈國公府的嫡長孫要辦人生大事,作為他的親父,這時候派他出去滅蝗,其實是有些不近人情。 但戴執又確實是最好的人選了,他是宰相的兒子,累世公卿之家,又在朝中民間故交眾多,剛剛一番言論,也說明他是心系百姓不怕因果的。 怕遭天譴的人滅不了蝗,他曾經直面過地動,知道在這種災害面前,人只會生出對天道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如不是心志堅定之輩,不但沒辦法救人于水火之中,自己反倒會崩潰。 更重要的是,蝗蟲馬上就要襲去的關中等地,正好是江家幾位剛剛出孝還仕的子弟治理之地,他們也算倒霉,丁憂才過好不容易走動關系托上舊日的人脈去了人人覬覦的富庶之州,就迎來了蝗蟲南下,眼看著馬上就要直面災厄。 在這種時候,戴家和江家畢竟是兒女親家,有地頭蛇幫助,就算地方上擔憂“蝗神”降罪,還是會幫他一把,共同進退,別小看這一把,百姓不見得會賣京城來的大官什么面子,可父母官的話卻是聽的。 劉凌看了一眼戴執父子,又看了一眼莊駿父子,心中嘆了口氣,感慨沈國公府能立足這么多年沒有衰敗下去,除了能體察圣意以外,實在是運氣也太好的緣故。 戴良娶了江家女,許多人背后都議論不夠門當戶對,也有認為江家快要敗了的,可如今蝗災一起,原本只在地方上等著升等的地方官便舉足輕重起來,沈國公府有了江家這層人脈,兩家的關系網就能交織起來,有共同抗災的情誼,以后誰也不會忘了拉誰一把。 他的運氣這么差,已經差到自己都已經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地步,既然沈國公府有氣運,就借借他們府上的氣運,說不得會有驚喜。 自己的臉黑的夠久了,總有白的吧? 至于莊駿…… 劉凌眼神黯了黯。 “工部戴侍郎的奏請,朕準了!” 劉凌面色疲憊,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楚,又張口點出七八個剛剛有躍躍欲試之心卻面露并無自信之人的朝官,讓他們輔助戴執一起出京滅蝗。 “滅蝗之事刻不容緩,戴侍郎奉朕旨意,明日便出京吧。若有什么需要,可持朕手諭便宜行事?!?/br> 他扭頭看了一眼身邊一直一言不發的姚霽,話語突然頓了頓。 “諸位愛卿一早上就頗多波折,想必都已經累了餓了……”劉凌終于露出些輕松的表情,“朕會讓宮人準備些膳食,諸位愛卿可在偏殿休息一會兒,進些湯水……” 百官跟著也嘴角一咧,還沒有笑出聲來,就聽劉凌話音一轉。 “休息之后,繼續商議蝗災之事!” 百官:…… 已經站不住的百官:…… 快被尿憋死的百官:…… 皇帝下了令,嘩啦啦出去了一片文武大臣,也有沒有出去的,三三兩兩往偏殿走,邊走邊商議著什么。 劉凌卻似是要去后面更衣,對著姚霽招了招手,屏退了宮人,對著姚霽凝視了一會兒,方才緩緩開口: “你之前說,這蝗災該抱歉的不是‘我’,而是‘你’?!?/br> 姚霽愣了愣,繼而點了點頭。 “我改變了既定的事實,使得這場災禍綿延開來,錯在我?!?/br> “如果當初知道你給我火藥會讓后面出現這場蝗災,我大概依舊會選擇這么做?!眲⒘枞嗔巳囝~角,“是救正在眼前苦難的人呢,還是明知之后會有更大的災厄卻放著眼前的人不管不顧,這實在是個兩難的決定。而做出決策的人是我,想要眼前的得利的人也是我,所以收拾殘局也好,承擔責任也好,都應該是我,我不該怪你幫了我?!?/br> 姚霽沒想到他竟然沉著臉說出這么一番話,原本已經做好他會怪自己沒有“預言”蝗災,或是痛斥“蒼天不公”心理準備的她,居然有些不敢看劉凌的眼睛。 她是真的覺得有些自慚形穢。 劉凌心中卻是沉靜一片。 若說沒有怨怪之心,那是不可能的,可他明白凡人和“老天”作對,最終只會落得個以卵擊石的結果。 瑤姬仙子是個心軟的,而她對蒼生依舊還有憐憫之心。 他要有耐心一點,再有耐心一點,這不是欺騙,而是只要有一點差錯,無論是江山還是百姓,甚至連他自己,都要萬劫不復了 再多的怨怪,此時都要給生吞了下去,嚼碎了扯爛了,壓在心底。 “但百姓無辜,社稷無辜,望仙子再幫我一幫?!眲⒘璧穆曇魩е澏吨?,眼眶里也有淚水在積蓄。 “這是蝗災啊,我代國立國以來,已經有七十余年沒有見過大范圍的蝗災了,朕愿意滅蝗,可卻不得其法……” “我幫你!我知道蝗蟲的習性和歷代皇帝是如何滅蝗的!” 姚霽沒見過劉凌這樣“脆弱疲憊”的模樣,心中一時激動,竟脫口而出。 她說完之后卻又有些遲疑。 之前火藥的事便是她有意敲打秦銘不要太過,可最終的結果卻是讓蝗災快速蔓延開來,可見世事無常,歷史這種東西的走向實在是不可測,有時候可能最后的結果導向都是一樣的。 無論選擇什么結果,都要死同樣的人。 要經歷同樣的災難。 要維持同樣長時間的不幸。 但劉凌完全沒有給她任何猶豫的機會。 “朕替江山百姓,謝過仙子大義!” 劉凌正容斂眉,雙手覆于胸前,對姚霽行了個大禮。 以皇帝之尊,向仙人下拜,對劉凌來說毫無困難,他如今已經將所有的都看淡了,只余下一腔不甘。 “請仙子同朕一起參朝,議事時若有可用之言或不妥之處,還請不吝賜教,為朕查遺補缺!” 既然老天讓他不好過,他偏要與天斗,為人間爭出一口生氣來! ☆、第226章 著書?立傳? “臣以為,蝗蟲怕火,應當放火燒田,雖說會損失一些糧食,但與其被蝗蟲吃掉,不如一起燒了?!?/br>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開口:“燒死的蝗蟲化為灰燼,也會肥了耕田,來年收成會更好……” “他說的是對的,不過蝗蟲只有晚上會撲火,所以必須有人組織在夜間燒蟲,如果沒有監管的人,火勢會控制不當,焚毀民居?!?/br> 姚霽想了想,“最好要有地方上有威望的人手組織?!?/br> “準奏,薛棣你記下?!眲⒘椟c了點頭,“夜中設火,火邊掘坑,且焚且埋,命當地鄉老望族協助?!?/br> “是,陛下?!?/br> 薛棣連忙在手中的冊子上記下。 “陛下,臣以為,蝗蟲雖然可以用人力捕之,可百姓的惶恐之心卻不會因為捕滅了蝗蟲而得到安慰,反倒會認為惹禍上身,補蝗時不會有那么積極。應當對捕捉蝗蟲較多者給予獎勵,如此一來,為了自身得利,也會積極捕蝗?!?/br> 戶部尚書想了想,上前補充。 劉凌想了想,擔心國庫支持不了如此大范圍的獎賞,余光掃過了姚霽。 姚霽在腦子里回想了一會兒,肯定了他的做法。 后世七百年,有一位地方官曾鼓勵過百姓去捕蝗蟲。 “是有過這樣的舉措,可大蝗一斗,給錢一百文,小蝗每升給錢五十文,蟲卵另算。其實現在還未入夏,消滅蟲卵當放在首位,否則一到夏旱成蟲又生,撲不勝撲?!?/br> 姚霽見劉凌皺起了眉頭,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卻見劉凌提起筆,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姚霽湊近案前一看,上面寫的是“費錢”,忍不住莞爾一笑,搖了搖頭道:“自然是在災害最嚴重的地方用重賞,其余地方可以用徭役抵上?!?/br> 這時代徭役很重,成年人都要為國家服幾個月的徭役,能夠用蝗蟲抵掉徭役,相信很多沒有受災地區的人也會前往蝗禍的地方幫忙抓捕。 “陛下,臣曾記得有雀鳥喜食蝗蟲,臣覺得可以大量張捕鳥雀,在蝗蟲禍害糧食之地放出,吞食鳥雀?!?/br> 說話的是一個年輕的官員,話一說出口就有許多朝官露出譏諷的神色。 “荒唐,哪里有那么多鳥!” “我們在討論如何除滅蝗蟲,怎么談到鳥上!” “蝗蟲一起,鋪天蓋地,該有多少鳥才夠食盡?又是勞民傷財之舉!” 出聲反駁的都是朝中有經驗有才干的老臣,那愣頭青被劈頭蓋臉一頓罵,整個人都蔫了,沒敢再繼續說出話來。 劉凌也覺得有些荒謬,他挑了挑眉,以手托腮,看似悠閑的在思考,其實面向姚霽那邊,在等待她的答案。 有這么一位神仙真的很好用。雖然作為神仙似乎對蝗蟲的危害知道的也不多(不食人間煙火嗎),但大概是活的久了(?),能知道很多凡人不曾知道的事情。 她知道蝗蟲的習性,也知道別人是怎么滅蝗的,有些大臣看似有理的方法被她直接就否決了,說是會“破壞水土”,可有些異想天開的主意卻又得到了贊同,認為可以一試。 這種鳥雀捕蝗的提議,是不是也有可能得到贊同呢? 真是好奇啊。 姚霽自然感覺到了劉凌注視的目光,不由自主抬頭看了過去。 已經成長得英俊穩重的少年帝王側著頭似是悠閑地出著神,眼睛里有一種疏離的冷淡,就像是聽著大人們吵架的孩子根本不會把這些吵架的內容放在心里,只等著結果出現的那一刻。 疏離和認真兩種氛圍奇妙的圍繞著劉凌,將這個原本就相貌出眾的帝王襯托的越發高深莫測。 如果說之前的劉凌還像是個認真學習努力追趕著“大人”的孩子皇帝的話,似乎接踵而來的災難一夜之間就將他催成了,讓他明白了用不急不慢的態度掩蓋自己內心的各種情緒,也越發容易讓人鎮定下來。 實在是進步的太快了,快的讓人覺得有些可怕啊。 姚霽心中嘆了一聲,緩緩道:“那個官員很聰明,已經明白了一物克一物的道理,只是他經驗不足,沒想到那么多鳥雀就算要捕捉也沒有那么容易,而且根本來不及送到蝗蟲頻發之地就餓死了?!?/br> 她摸了摸下巴。 “不過,鴨子和鵝都喜歡食蟲,尤其是蟲卵。鳥雀難找,鴨子和鵝卻是好找的,而且容易放養和運輸。如果你愿意試試,可以嘗試下大規模放養驅趕家禽食蟲、或在蟲禍肆掠之地放出家禽翻找蟲卵。只要讓它們餓著,它們會比鳥雀更加兇猛,尤其是鵝,本就是猛禽?!?/br> 說著說著,她也來了興趣,繼續說道:“其實蝗蟲和蝗蟲的卵曬干后也可以喂養家禽和家畜,只是你們害怕蝗神,不敢褻瀆罷了?;认x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油炸了以后味道和蝦子差不多……” 她說的正起勁,突然見到劉凌臉皮抽動,有些欲要作嘔的樣子,只好訕笑了一下,閉上了嘴巴。 姚霽其實也沒吃過炸蝗蟲,但猶太人的菜譜里有炸蝗蟲這一道,據說味道不錯和蝦子類似,她才隨口這么一提。 劉凌聽完了姚霽的話,直起身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對那已經快要蔫成白菜的官員笑了笑,贊賞道:“其實你的法子也有些道理,只是諸位愛卿說的不錯,太過興師動眾,成效也不見得有多少……” 那年輕官員如果說剛剛是蔫了,現在已經是驚恐了,不住地擦著頭上冒出來的冷汗。 “不過鳥雀難尋,雞鴨鵝之類的家禽卻好找,戴執……” “臣在?!?/br> 戴執心頭一動,連忙出列。 “你到了災區,去買上幾百只鴨鵝,將它們餓上一餓,然后放入蝗蟲群中,看它們食蟲幾何,如果吃的夠快,就多買些,雇些農人放鴨鵝吧。等他們發現鴨子和鵝可以靠吃蝗蟲長肥時,不用你驅趕,也會有人去放的?!?/br> 劉凌見那年輕官員一副驚訝地表情抬起頭,還有好心情對他笑了笑。 “朕不是不會納諫的人,你想法很好,就是膽子小了點,朕記得你是戶部的官員,應該是沒有資格上朝的,是因為蝗蟲之事被特點來的嗎?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