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節
秦墨低頭 “微臣謝皇上——!” “朕這么安排可好——!” 皇帝的手在膝蓋上拍了一下,眼似有些惆悵,看著對面的景兒。 “臣覺得太重,怕承擔不起——!” “既然朕已經這樣做了,你承擔不起,也要承擔起來——!” 秦墨不語。 皇帝又視線及遠處。 “朕封你為國師,讓你劃時歷,看天文,掌農業,指導耕種,收拾,你肩上的膽子,重啊,朕給你官位,許你榮華,那么朕要看到結果,我要看到之后的明年金秋,四海,五谷豐登,碩果累累,秦墨,你能辦得到么——!” 秦墨跪著,咬牙“臣自當盡力——!” 皇帝指縫中捏的玉石珠子用力一拍“盡力還不行,必須要做到,我要在焱國在五年內,富國強兵,然后威名遠播四海,讓西邊的翎國,南邊的,北邊的國家都要聞風喪膽——!這才是我順康帝的治世!我一力承擔朝臣所有爭議,而你,要給我結果” 秦墨哽聲,垂頭“微臣知道了——!” 她就知道,他的心不會那么好。 “嗯——!”終于,又把玩了一下手中那串翡翠珠子,皇帝視線平直,也不看地上的秦墨,滿意的點點頭。 “不過——!”片刻,秦墨又凝了凝聲。 “嗯?!”皇帝側頭下來 “既然如此,那么秦墨這一年來需要做的事兒,都要請各部門的官員積極配合,尤其是工部,微臣要開山路采礦——!” 老皇帝臉上疊起的rou顫動了一下,隨后,抿了抿唇“你要礦石做什么——!” 秦墨頭埋下,低眉順眼的模樣“回皇上話,微臣當然是需要這個——!” “嗯——!”那皇帝又是凝神良久,隨后才垂下眸來“只要你要,我會叫他們好好配合——!” 秦墨低身下去謝恩。 * 秦墨不得不承認之前是小看了這個司馬文玉,之前一直覺得他就是個年輕書生的模樣,一定是懂算數,會記賬的,卻不想,他能將秦墨手下偌大的產業,打理的井井有條。 雖然有時候也私下問秦墨,那雞蛋怎么能一天幾千玫的運送,要知道,這在當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兒,秦墨便跟他細講這里面的東西。 雖然他是聽不太懂秦墨的說什么,久而久之,對秦墨手下的產業,奇怪的也便自然了。 秦墨又發現,這司馬文玉,雖然把帳管理的好,賬目也清楚,但是,卻一直不做投資,所以,秦家的生意在他的打理下,只能平順運行得走,到底再沒有多余的投資,錢都放進庫房里。 沒有多余投資,這收入就容易縮水。 而秦墨因為這一年一直在宮里行走,便無法分身管生意的事兒。 雖然這司馬文玉并沒有做出什么明顯錯處的事兒,但是秦墨總覺得他身上仿佛有什么秘密似的。 他住的西院跟秦墨的后院隔的開,平日是說話不多,就是因為話不多,平日看他不看帳的時候,也在府中,不跟外面人聯絡,卻整天在府里待著,多余的時間也見不到他在做啥,就是這樣,才覺他身上秘密挖不盡。 這么年輕的小伙子,能如此熟悉的處理賬務,這一點,本身就很可疑。 不跟外界聯絡,秦墨就一點他的額外的消息也查不出來。更頭疼。 只是香香仿佛比自己喜歡他。 秦墨想著,既是如此,也就罷了。 * 焱國有八個行省,全國的面積絕對是很大的,按照順康帝的說法,要全國喜獲豐收,就是說要把自己的種植的辦法曉瑜全國。 做農業,沒有肥料怎么行,除了種子,肥料就是第二重要的。 既然是國師,她就好好發揮她這一國國師的官職效力。 秦墨根據焱國的氣候,焱國的氣候跟自己穿越前國家是一樣,秦墨制定了新的歷法,分春夏秋冬,套用之前前世歷史上古人的二十四節氣,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 清明耕種,谷雨種豆。 紅薯也有新的耕種方法,秦墨把自己前世大學里農業上學到的東西,統統都用上了。 又叫工部開山鑿路,然后在全國建了十幾個點的化肥廠。 生產磷肥,氮肥。 雖然古代人不知道這是什么。 就十幾個點,那些農夫每天上午要來這廠里上班,下午還要回去耕種,也是辛苦。秦墨也從來不少算他們工錢。 才幾個月,秦墨在全國大搞特搞,整個國家仿佛都被改變了,朝臣們的奏折,一天天上去,都是檢舉秦墨的。 甚至不少人說這秦墨就是‘妖女’的轉世投胎。 恰好,這赤水村,原本就是秦墨出生地,曾經也罵過秦墨妖女,這么一來,聽見點風聲,可不是不得了。 立馬就把秦墨妖女的名號從赤水村打到臨水縣。 可是,秦墨依舊懶得理。 朝廷,皇帝那里如一潭死水,不管百官怎么進言,所有的檢舉秦墨的奏折,皇帝都壓下來,看也不看。 這只有皇帝身邊的近侍,劉瑞劉公公知道。 秦墨把整個國家攪的烏煙瘴氣。 全國都知曉這個名字,更別說朝臣和后宮。 那顏貴妃原本和秦墨還交好的,恰好是懷孩子時,被當初大殿稅制泄密一事兒被秦墨給帶累了,如今看秦墨是被朝臣罵,甚至被有些百姓罵,心里也急,替秦墨擔心,但是這么大個是非人物,是個人都不敢走近,便明哲保身了。 這貴妃在宮里待著,這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從那之次之后,秦墨再沒有入過后宮。 前年五月懷的,第二年三月分娩,這貴妃的肚子果然爭氣,一生就生下了雙生胎,還是一對龍鳳胎,合宮里總算因為這事兒好好的喜了一喜。 貴妃生子,皇帝高興,太后高興,可是其他妃嬪便沒有那么高興了。 后宮波濤暗涌,矛盾一觸即發,只是,沒有誰將這引線點起來。 這貴妃生了龍鳳胎,最高興的還是莫過于貴妃的娘家,便是這嘉興侯顏家,女兒如宮幾年,一直不孕,娘家人在殿前戰戰兢兢,一直如履薄冰,甚至不得不依靠顏尤夜這裙帶關系來幫助貴妃穩住宮中關系。 顏家感謝秦墨,便又備了貴重的賀禮來賀,而秦墨,收到顏家的禮品,今時今日,覺得想讓人收下來的也只是這禮品的價值而已。 這一朝分娩,龍鳳胎,龍鳳呈祥的好意,皇帝對貴妃的寵愛之前本來有消下來,現在反而越來越愛,比之前尤甚。 皇后那邊,惠妃這邊,竟是幾月不聞絲竹。 沉靜的跟宮里死了人似得。 這一年,年十八,秦墨竟然沒安安定定,平平穩穩在宮里過這個十八歲,她舟車勞頓,乘轎輦,行水上,全國各地到處都看視,她手下的西南東南加起來的十幾處莊子,之前揚花時人工趕花做出來的雜交種,小包小包裝著,發行到全國各地,她手下的田莊,一個莊上百畝,收成又好,種子全部跟別人換糧食了。 只為了保證來年收成。 在江西,秦墨又一次見到了慕容莊,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天意,那日她駕車在九江城的河邊郊外查視田中的水稻。 本來挨著河邊的道路就狹窄,并且危險,很少人會經過這一條路走,如果秦墨不是去鄉野,也而不會過那條路,恰好,秦墨的馬車停在田埂外,對面護城河的圍墻邊一輛華麗的翠蓋珠纓的八寶車顯眼的路過。 秦墨似有預感的轉頭,就看見從馬車里撩開車簾伸出來的一顆頭。 俊顏雋秀,五官英挺,墨發如瀑,那雙鷹隼般的只要一暗下來就是琉璃色的眸,秦墨怎么都記得,而他,只是那樣遠處看她一眼便垂下簾子,走了。 秦墨看見那窗簾緩緩遮住他的眼簾,似乎,他的眼中,那是。不舍。 還有不舍。! 秦墨咬咬唇。 只是,現在她的肩上,責任太重大。 從五月下去一直巡視鄉間,七月才回京。 雖然,有些田里秧苗出現各種病癥,株苗萎縮也是有的,但是,全國大部分的稻苗還是長的挺好。 根據秦墨擬定的朝廷發出的告示,給棉花,小麥,紅薯的肥料用量,還有防治疫蟲的方法告示上都講的明白,有些農民則老老實實按照方法來辦,莊稼果然長的好,收成多。 也有一些不照做,或者用法用量不對的,也收到反效果。 但是全國整體的農作物是增收的。 之前,官員對秦墨的反對聲很大,到了五月,紅薯收一批,北方的麥粟收一批,下面百姓的風評傳到官員耳中,那些官員最后也質疑,聲音倒小了一些。 眼見這又是一個金秋,田里,坎上的谷浪,還未到收成的時節,那成果已然顯現出來。 全國驚嘆的模樣。 到這九月中旬,全國谷穗收割,這全國八個大省,就有六個先登傳來捷報,說今年稻谷豐收,谷米滿倉,三十多年未見的這樣一次,焱國原本居東,東邊靠海,從西邊的山脈有江有河,那地理上站著的都是土壤極肥沃的地方,原本相比周邊地方,這糧食收成就好,可是,今年,竟如天將神靈似得,這稻谷的谷粒一下子更比而往年多兩三倍,之前一畝田收入百斤,可如今兩三百斤則有。 秦墨之前調整這歷法,還有大臣極力反對,特別是長期編制歷法的欽天監,說是祖宗之法,不能隨意更改,可是,如今這老百姓跟著秦墨這歷法來決定春耕秋種,似乎是更準確些。 于是這大臣在這上面找茬也少了。 金秋豐收,全國的布政使連連上書,戶部亦是在征稅,漕運的收入翻了幾倍,沒有人再罵秦墨妖女。 反而,都說著國師果然是神通廣大。 尤其是百姓間,對有能力的人總是神化,秦墨仿佛就成了眾人心中的神。 朝臣亦是再無聲反對,雖然對秦墨始終還是懷疑以及歧視,到底也默認了秦墨國師的地位,實力就是一切的證明。 這一年金秋,秦墨終于滿了十九。 皇帝也極為看重秦墨,賞了秦墨不少的金銀珠寶,又加封了一等公。 秦墨受寵,滿宮內外,總有些人心里不舒坦,不高興,但也是少數,而且,悶在心里。 這一年,秦墨忙忙碌碌,一心想到的結果,現在達到了,心中終于舒了一口氣。 恰好是生日的第二天,秦墨一早去宮中上了早朝,又得了些皇帝的賞賜后。 準備出宮。 恰好經過那午門前的官道,在那里看見一身白色錦袍的人從門外進來。 白色錦袍,黑色鞋靴,臉色神色沉沉,卻是意氣風發的模樣,身后墨黑的發絲飛揚。 秦墨見他步子走的急,干脆就側過身在旁邊站著,等他先過。 近了看清這的確是那多日不見的連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