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太zigong的內書房,靜得壓抑,靜得可怕。 只有錯金子母鹿款沙漏中涓涓不息滾落的沙粒與栗太子筆尖和素帛不斷摩擦產生的微弱細聲,才偶爾打破滿室的沉寂。 門軸輕響,人影綽綽,又是小張內官。 張內官這回算是學乖了,先朝著太子太傅竇嬰行完禮,才對著皇太子劉榮拜倒,邊叩頭邊高聲道賀,連說兩位良娣都生了,生產順利,母子平安——而且,喜上加喜,各得了一個男孩。 劉榮俊雅的面龐上布滿了紅潮,眸中升起萬點星光,絲絲低語柔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梅寶……梅寶……” 河間王劉德的座位緊挨著兄長,自然聽得一清二楚,眉頭損失擰成個結。劉德沉著地追問:“誰長?誰幼?” 問題拋出,太子太傅竇嬰火炬般的目光緊隨而至——帝王之家,‘先出生’與‘后出生’往往關系到孩子甚至生母一生的命運際遇,不可不察。 小張內官趴在地上,咽了咽口水:“左良娣之子……先?!?/br> 也就是說,栗表妹的孩子是長子。 “呵!善,大善!”河間王劉德高興地撫掌拍手。 栗太子劉榮眼中閃過失望,但很快就掩飾了過去,抬頭向老師請求,他想現在就去后宅看望產婦和孩子。 竇太子太傅卻沒搭理自己尊貴的學生,依舊盯著小張內官:“張,長信殿……何如?” 這時候打聽長樂宮城的長信殿,自然不是要詢問竇皇太后的情況。 目標只有一個,暫住在長信殿西廂的當今皇后——薄氏。 出人意料,張宦官竟然沒反應,只愣愣地垂著腦袋,一聲不吭。 太子太傅的臉色不好看了:“張?!” 小張嚇得一縮脖子,手腳并用地往書房大門的位置偷偷挪動;同時嘴里嘟嘟噥噥連連告罪: 天哪!他怎么敢告訴偉大的魏其侯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他家皇太子的心肝寶貝昌平翁主身上了,以至于壓根忘記去打探長樂宮薄皇后的分娩結果? 哎呀呀!如果讓竇太子太傅曉得他如此主次不分,非揮劍劈了他不可——哦,不對,不會。 憑他一個卑微的閹侍,怎配讓大漢侯爵用劍?魏其侯只需要在竇太后面前動動嘴皮子,他就等著在掖庭的‘永巷’過完下輩子吧——如果,他還有下輩子的話。 栗太子劉榮適時的涉入算是給手下解了圍:“太傅,可否……可否?” 周朵周梅寶的母親昌平長公主近幾年纏綿病榻,對女兒有心無力;而栗表妹之母糜氏身強體壯,沒事都常跑到太zigong照顧女兒,現在更是必定在女兒的床前噓寒問暖。兩相對照著,梅寶弄不好又要傷心難過了——他還是早些去陪伴安慰才是。 太子太傅竇嬰也不想表現得太沒人情味,揮揮手,算是批準了。 劉榮如蒙大赦,幾乎是小跑著奔出去。河間王劉德搖搖頭,緊隨其后。 ~~.~~.~~.~~ ~~.~~.~~.~~ 兩個學生走遠了, 竇嬰從坐具上起身,走到書案旁,拿起劉榮的手書翻閱。 看著看著,竇嬰太傅無聲地笑了。 雖然前后幾封賀表都稱得上‘詞句典雅’‘字體雋秀’,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得出最后一篇的書法明顯比之前的艱澀了幾分。這說明寫字之人心思浮動——顯然,劉榮內心并沒有他外表呈現的那么鎮定平和。 ‘心性不穩?或者,關心……則亂?’竇嬰緩緩地搖頭。 隨手將幾封半成品表章放回案頭,魏其侯竇嬰站直了身子,負手朝太zigong內宅的方向,心里頭暗暗地慶幸:‘幸好是栗良娣先生了兒子,否則,太zigong加上掖庭宮……非亂套了不可?!?/br> ★☆★☆★☆★☆ ★☆★☆★☆★☆ ★☆★☆★☆★☆ ★☆★☆★☆★☆ —— 京都長安魯王官邸 —— 自馬背上一躍而下, 江都王劉非將馬鞭甩給長隨,然后問狂奔著來迎接的魯王官邸屬官:他家兄長和小弟現在在哪兒! 魯王家的門大夫畢恭畢敬地行禮,回話:“大王與膠西王幸‘西苑’?!?/br> 不等門大夫說完,劉非往左一拐,熟門熟路地往深里走。 大漢的江都王劉非是馬上藩王,帶過兵打過仗的人物,功夫底子好,加上心里有事,腳下就比平常又快了許多。沒一會兒,除了當年跟著他一起上陣殺敵的武衛,其他人都落下了。 可等急匆匆的腳步踏入兄長的起居樓閣,江都王劉非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屋子里,魯王劉馀懷抱把鑲玳瑁嵌明珠的秦琵琶,膠西王劉端則執一柄碧玉長簫,兄弟倆一個撥弦,一個吹管,有應有和,音韻裊裊,好不優哉游哉! ‘看我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摸摸已經見汗的額角,劉非很不滿地瞪著哥哥和弟弟:“阿兄?阿弟?” 魯王在百忙中抽空向二弟微笑了一下,算是打過招呼了。 膠西王劉端卻合著雙眼,全神貫注地吹奏——簡直太過分了! “阿兄,阿弟……”劉非挑起一道眉毛,故意拉長了聲音問:“欲知中宮所出……細弟耶?細君耶?” 吹簫的吹簫,彈琴的彈琴。 ——這回,連個抬頭打招呼的都沒了! ‘裝腔作勢?’ 江都王劉非立時給氣得橫鼻子豎眼,沒搭理上前來想幫忙寬外衣的內侍,直接拋下句‘想知道結果,就跟上來親自問’拔腿就出了屋子。 走在穿堂外的長廊上,大漢江都王一邊走,一邊豎起耳朵聽后面的動靜。 沒失望, 不多會兒,身后傳來金屬和石質地面碰擊的聲響——在大漢帝國,只有天子和藩王的鞋履底會裝上銅質或鐵質的防滑釘。 ‘裝啊……再裝??!哼!’ 江都王劉非嘴角彎起志得意滿的笑容:‘就不信你們能忍得??!真不關心,何必滯留京都那么久?兩個月前就該回魯國和膠西國了?!?/br> ★☆★☆★☆★☆ ★☆★☆★☆★☆ ★☆★☆★☆★☆ ★☆★☆★☆★☆ —— 長樂宮掖庭 ——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啊……哈哈哈!” …… 未央宮的掖庭,栗夫人在笑!大笑!狂笑! 隨著夸張的表情和劇烈的笑聲, 高聳的復雜的宮髻松了,原本精致到無暇的妝容壞了,臉上的米分污去了一半,粘在衣領和前襟上;金簪珠簪寶石釵子橫七豎八地半掛在鬢邊,危險地抖動著…… 宮室里幾個資深老人彼此看看,臉上都透出驚異和不解——顛覆,太顛覆了! 在記憶中,眼前這位栗家美人兒自十二歲選入當時的太zigong起就深諳獲寵之道,對美麗的追究更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時時刻刻要把最好的儀容呈現在人前,唯恐一絲一分的疏忽導致失卻君主的歡心。 如此不顧形象的行為出現在栗夫人身上,簡直是不可想象! 就算今日大喜連連,栗夫人也不該失態到這種地步??! 栗夫人卻仿佛絲毫未意識到眾人詫異的目光,兀自趴在窄榻上,捶著榻沿,大笑不休——她已經笑得坐不住了。 “嗬,嗬嗬!” 重重喘口氣,栗夫人霍然站起,越過奴仆,大踏步走到宮室的門外,手指著南邊椒房殿方向,反反復復地大聲呼叫:“天……從人愿呀!” “天……從……人……愿??!” ★☆★☆★☆★☆ ★☆★☆★☆★☆ ★☆★☆★☆★☆ ★☆★☆★☆★☆ —— 大漢京都長安城館陶長公主官邸 —— 內宅正中心的北院中,體型無限趨向于圓球形的長公主家令一把揪住個剛走出來的大侍女,緊張兮兮地探問里面的情況:“長公主……何如?” 消息報進去有一會兒了,怎么什么動靜都沒有? 侍女甩開胖家令的肥手,中規中矩地給出答復:長公主那里沒任何異樣——知道之前,長公主正在修剪盆花;知道消息后,長公主還是給月季修枝剪葉;一切如常,沒什么變化。 ‘按說,不應該??!這么要命的情報?!伊蠲掳蜕系亩添?,猶疑不定, 怎么會沒反應呢?以他們家長公主的性子,竹籃打水一場空,又是如此險惡的態勢,能處之泰然?話說,他就是因為怕被臺風尾掃到才特意找人進去匯報,而不是自己親自去。 侍女見沒什么事了,正要離開;沒想到又被家令攔住了。 “太子?隆慮侯?” 胖家令接著問——兩位公子那邊,消息也送去了吧? 侍女穩穩地點頭,西跨院和東跨院她都派人去了;看天色,侯太子與隆慮侯都該知道了。 ~~.~~.~~.~~ ~~.~~.~~.~~ —— 北院正樓 —— 與胖家令說話的侍女沒撒謊,長公主的臥房的確一如既往的安靜。 所以門外廊下的閹侍和丫鬟們守在規定的位置上,一個個氣定神閑。對他們來說,今天就是個平常的日子——九重宮闕中的皇后生的是皇子是皇女,是達官貴人們cao心的事。至于他們,橫豎都是伺候人的命。 長公主的房間,室內和戶外一樣靜靜的。 臥室中央,鎏金的綠藻鳳尾宮燈與畫梁上懸掛的明珠相映成輝。 風,從沒關嚴的高窗的縫隙中吹進來……燈光燭影,搖搖晃晃照在地上散落的斷枝、碎葉和花瓣上。 雕刻著吉祥圖案的象牙柄小剪刀無奈地橫尸當場,與地上的片片殘紅相擁而泣——不用問,此時的月季花盆只剩下光禿禿的荒涼。 劉嫖長公主無力地靠在窄榻上,垂著頭,手撐額;從來風神飛揚的玉容上染上陌生的蒼白和憔悴,仿佛所有精力和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 門外傳來輕輕的叩門聲,家令熟悉的聲線通報時間差不多了,問女主人是不是現在就傳晚餐。 ‘哪有胃口???!’ 館陶長公主自榻上半坐起,厭煩地一揮袖子:“否!” 寬寬的絲綢長袖在裙擺上涌出層波浪,升起又垂落,袖緣上的點綴的云紋玉雕片無意中碰到什么,發出一聲清清脆的‘?!?! 長公主隨手一探,打窄榻和靠枕之間摸出件玉器: 成雙成對的比目魚頭挨著頭,肩并著肩,古雅的紋飾盡是歲月的沉淀;黃玉淡淡的柔柔的,晶瑩潤澤得仿佛是愛侶含情脈脈的目光,溫暖人心。 握入手中,摩挲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