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
有教練過來告訴小將技巧和方法,他不認識,曾經教授他還有卡洛斯的教練都漸漸離開了,拉瑪西亞也不是當年的拉瑪西亞了,他聽到說起了他的名字,教練拿成功的青訓對象鼓勵每一個有足球夢想的孩子。 小將的眼神充滿了純真與希望,仔細聽著教練的話。 他撣了撣身上的灰塵,回了酒店。 今天的比賽中,看到卡洛斯因為他而情緒受影響,他有些沖動地在罰球的時候,朝小金毛比出了鼓勵動作,隊員們沒有因為這樣的舉動而怪罪他,反而拍拍他的肩。 想起這些,奧萊格心中有些釋然,現在卡洛斯就站在他的面前,奧萊格潤潤嗓子,開口道:“是……找我嗎?” 卡洛斯點點頭,終于舍得把視線從腳背離開,他忐忑地看著奧萊格,然后伸出手:“給你?!?/br> 那是他們都愛吃的棒棒糖,最開始奧萊格送給他的那種彩虹口味,有一圈一圈五彩斑斕的顏色,但它在三年前已經停產了。 奧萊格盯著它半天,然后接了過來,問:“不會過期了吧?”他也很久沒有吃過這個口味了,現在他喜歡橙子。 被他的緊張兮兮弄得哭笑不得,卡洛斯總算找回了相處時候的感覺,搗了他一拳道:“我是他們的代言人,想吃這個口味了還不得給我送來?” 奧萊格笑笑,把糖紙剝開,在球場上吃起了棒棒糖:“挺好吃的,管飽?!?/br> 好像所有的輸贏都不重要了,卡洛斯釋然地揚起酒窩,道:“我弄了一箱放在你們酒店前臺那里,回去記得拿啊?!?/br> 奧萊格注視著他,然后把身上汗濕的球衣脫了下來,遞給他。 卡洛斯疑惑地看著他。 “交換球衣吧,卡洛斯?!眾W萊格挑挑眉毛,很有些滑稽。 卡洛斯點頭,將球衣脫下,兩相交換。 現場的媒體瘋狂地用長焦鏡頭拍著照,這真真算得上是多年來最讓人感動的一次交換球衣了,所有球迷都在吶喊,掌聲在他們穿上彼此球隊衣服的那一剎那響徹諾坎普的上空。 相逢一笑泯恩仇。 蘇清嘉擦了擦自己的眼淚,將抱枕抱得很緊,她有些止不住飽脹的情緒,淚水像雨絲一樣掉落。 男孩成長的路上會遇上許多次轉折。 一次叫□□情,一次叫做友情。 她的男孩很努力地越來越成熟,用了最好的方式,保存了彼此最真摯的感情。 法國的深夜里,同樣的上弦月掛在她的窗前,她似乎能感受到從巴塞羅那吹來的海風,和空氣里甜甜的棒棒糖的味道。 彩虹味道的棒棒糖,是大雨過后烏云褪去升騰起來的美好。 就像卡洛斯和奧萊格的友誼。 兩人身高差不多,但體格還是有很大差別,奧萊格的球衣在卡洛斯身上還算好看,但卡洛斯的穿在奧萊格身上就變得緊巴巴的了。 小金毛笑著和奧萊格擁抱,金發和棕發對比鮮明又看起來很和諧。 奧萊格被他大力抱著有些岔氣,又想到什么,說:“誒,你快放開我啊,我可是個性向正常的男人,要是明天有人又說我是雙性戀,我非打你一頓不可,小金毛,趕緊的,放開我?!?/br> 卡洛斯又拍了他幾下將他放開,看著他穿著自己的球衣擰巴的樣子笑得前合后仰。 奧萊格叼著棒棒糖,也覺得肚臍眼一直在漏風,干巴巴地拉了拉衣服,哼了哼道:“今年的世界杯,要一起嗎?” “如果我可以的話?!笨逅够卮鸬?。 兩人相視一笑,手在半空中相擊,發出清脆的聲音,然后各自走向自己的球隊。 隊長踮起腳勾著卡洛斯的脖子,道:“看不出啊,小金毛,情商不錯啊。就是這衣服太臭了?!?/br> 都是一群剛剛踢完球的大老爺們,身上都臭烘烘的,卡洛斯撥開他的手,道:“你離我遠點,身上都是汗?!?/br> 大伙不禁又笑起來。 走回更衣室,教練簡單地說了幾句總結,大伙也就都回去了,八分之一決賽得來的獎金還是非常豐厚的。 幾位單身貴族都想著放肆一小會。 卡洛斯沒跟著他們去,沈柯在門口載他回了別墅。 他洗了個澡,將裝回來的球衣看了看,放到了洗衣機里清洗。 他柜子里又多了一件球衣,來自切爾西的客場十七號。很漂亮,他挺喜歡的。 翌日一早,所有的報紙都在贊嘆昨晚發生的一切,只有《太陽報》劍走偏鋒,它的頭條給了一則讓人無法相信的消息。 第一百一十章 昨日鏖戰之后,報道之中除了對切爾西戰敗的惋惜之外,更多的是對奧萊格與卡洛斯握手言和的欣賞。 國際足聯主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此時,語氣激昂:“足球是一項世界性的賽事,我們希望,友誼的光彩能在競技的熱血中永遠長存,這是國際足聯所期待的真正的足球精神?!痹谥?,他也坦白說,“我很遺憾,因為事務繁忙,并未能親臨現場觀看這場比賽?!?/br> 《世界體育報》將兩人交換球衣時候的場景作為頭版頭條,頗為自得地提及拉瑪西亞青訓營體系的成熟。 法國《隊報》和德國《圖片報》則是將重點放在兩人的互動上面。 而停產三年的彩虹棒棒糖卻借了這一把東風,銷量高漲,公司代表又送了卡洛斯和奧萊格兩人幾大箱子作為禮物。 在和諧之中,《太陽報》顯得最為突兀。 《太陽報》給出的頭條煞是招搖——“著名球星疑患精神疾病,心理存在障礙” 作為英國著名的小報,《太陽報》向來內容夸張,消息反饋及時迅速,雖然英國的足球媒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負責的媒體,但這樣的一個消息還是足夠博人眼球了。 這份報紙向來關心球員們的花邊新聞,哪怕造假都在所不惜,英超球員是對它有多遠跑多遠,那些鋪天蓋地的*,友妻的新聞讓人只能感嘆編輯的杜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