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應修更加愣怔,半晌才喝道:“住口!你……這又是何意?” 應蘭風便微笑低頭道:“兒子并沒有別的意思,父親說的實則是對,只不過,倒要仍舊看看老太君的意思才好,倘若她老人家也答應要我休妻,我自然也沒有二話?!?/br> 應修松了口氣,也微微一笑道:“老太君那邊……” 應修還沒說完,應蘭風已經道:“等兒子親自見過了老太君,再來回復父親?!?/br> 應修見他如此,雖然詫異,也只以為他是不死心罷了,于是點了點頭,道:“很好,你便去罷?!?/br> 應蘭風退出了應修的書房,便往內宅老太君的房中而去。走到半路,忽地遇到應佩紅著眼過來,應蘭風攔住他道:“怎么了,一副沮喪之態?” 應佩見了他,便道:“我怎么聽聞……滿府里都在說父親要休了母親呢?父親,這可萬萬使不得?!?/br> 應蘭風打量著他微紅的眼睛,便道:“你倒是有孝心的,你母親倒也沒有白疼你?!?/br> 應佩見他不置可否,便抓住胳膊,道:“父親千萬不要聽信那些謠言,都是無中生有,故意詆毀的?!?/br> 應蘭風抬手在他肩頭拍了拍,道:“罷了,我心中有數?!闭f到這里,忽然道:“你萬別跟懷真說這些話呢?但凡得閑,且要多逗她樂一樂,不許跟她說這些!” 應佩忙收了淚,點點頭道:“我自然不敢,只是meimei聰慧,只怕我不說她也是知道了的?!?/br> 應蘭風垂了眸子,頃刻道:“也罷??傇撚袀€了局的?!闭f到這里,便微微地吁了一口氣,一甩袖子,往前而去了。 應佩回頭,兀自戀戀不舍地擔憂看著,原來他先前聽春暉親口跟他說起:道是應老爺已經要開口讓應蘭風休妻了,應佩大驚非常,才忙跑過來相問,此刻卻兀自不知如何,心里仍是水桶拖在井口一般,吊上不下。 且說應蘭風來到老太君房中,丫鬟見了,忙報,應蘭風入內見禮,見在座的還有應夫人,正是恢復之中,臉色仍并非極好。 應蘭風一一行禮過了,便對應老太君道:“孫兒有一件事,要同老太君相商?!?/br> 應老太君卻猜到他來是為了什么,應夫人早知機,起身退下,當下應老太君身邊的人也都退下了,屋內竟只剩下了老太君跟應蘭風兩個。 老太君便道:“到底是什么事?安品竟也不能留下?” 應蘭風笑道:“此事只有我跟老太君才能知曉,多一個人也是不妥當的?!?/br> 應老太君便道:“如此,你便說來,我倒要聽聽呢?!?/br> 應蘭風道:“方才父親傳我過去,命我休妻,此事老太君必然是早知道了的?” 應老太君倒也不隱瞞,便道:“我的確知道此事,委實是她行為不檢點,給人落了話柄。如今更有作出這等惡行來,蕊兒先前都招認了是她指使,我還顧惜你的體面,所以才不曾叫人張揚出去?!?/br> 應蘭風道:“老太君可知道蕊兒為何竟鋌而走險,用這法子針對太太?” 應老太君道:“不是說是因為她挑唆著蕊兒的么?” 應蘭風搖了搖頭,道:“并不是這樣,其實是蕊兒以為太太害死了她親娘,所以才故意想要害太太以報仇的?!?/br> 應老太君皺了眉,喝道:“可是胡說!太太何等的人,怎會作出此事?” 應蘭風道:“孫兒也是這般想的。楊姨娘死的時候,我并不在府內,知道的且也有限,本來難說明白的,回來后聽說了,因畢竟涉及一條人命,便叫人去查了,那燕窩上所用的‘烏香’,早先是外邦進貢給朝廷的,等閑之人難以得手,只是我正好知道,早先祖爺爺在的時候,先皇帝見愛,曾賜了一些烏香給府里,只不過幾十年過去,早不知道流落何處,是不是還在了?!?/br> 應老太君眉頭越發緊皺,卻并沒有言語,只是盯著應蘭風。 應蘭風又思忖似的,皺眉說道:“若說是給府內的什么人悄悄地拿了去用,倒也是有的。然而如今外頭流傳所謂楊姨娘是賢淑害死的,想賢淑才進府多久,那烏香就算長腳,也不至于跑到她跟前兒去?!?/br> 應老太君目光沉沉,問道:“你到底想說什么?” 應蘭風笑了一笑,忽地抬眸看向老太君,面上雖然帶笑,雙眸之中卻殊無笑意,反泛著一絲微微地冷。 ☆、第 145 章 應老太君問罷,只見應蘭風不慌不忙,道:“孫兒只是想稟明:楊姨娘這件事自然并不是賢淑所做,至于蕊兒懷疑是太太,雖有幾分道理,但……” 應老太君不言不語,仍看著他,臉色略有些陰郁。 應蘭風道:“蕊兒雖然大膽想到了上頭,可到底是太年輕了不懂事,未免欠了一層,又或者,她根本不敢再往上想罷了?!?/br> 應老太君聽到這里,便冷笑了幾聲,道:“哦?再往上想又是何意?” 應蘭風道:“但凡行事,必然要有個‘因’在內,說起來我跟太太的確是有些舊日的糾葛,加上賢淑的出身,若說太太不喜歡她,的確是有的,但若說太太因此而想除掉她,卻未免有些太過了,以太太的為人,尚做不到如此之狠罷了?!绱宋冶阆?,府中到底還有誰這樣不喜歡賢淑呢?老太君如此年紀了,又向來慈懷,自然也不至于格外針對賢淑,于是我又想,若這處心積慮謀害賢淑的人,其實并不僅僅是因為不喜歡她而已,而是為了其他目的呢?” 應老太君雙唇緊閉,微微垂了眼皮。應蘭風緩緩說道:“倘若事發當時我在家,恐怕我也想不到這些……直到我從南邊護送了谷家兩位上京,再回頭聯想此事,我才隱約明白,也想清楚了這件事其中的‘因’,究竟為何?!?/br> 先前,應蘭風因聽說了他南行之時家中所發生之事,深為驚心之余,自然憤怒非常,想到妻女曾置身險境,偏又無法追究,這種無力感卻只能深埋心底罷了。 一直到聽了應蕊的那番懷疑言語,應蕊只當是應夫人動手害人,卻并不知道,應蘭風心中已經知道了這背后的真兇到底為何人,只不便告訴應蕊。 當谷晏珂谷晏灝兩人一力隨他進京入府之后,谷晏珂更有意無意對他示好……應蘭風心中依稀懷疑,面上卻紋絲不露,且時常做出被她所迷之態,也有意無意地表露些好感在內。 大概這幅情形頗為迷惑人,不僅僅是李賢淑大吃飛醋,也更叫有些人心動了。 漸漸地,有人便按捺不住,先是應修送了個妾過來,實則這不過是投石問路罷了,只看他的態度如何,——想要試探應蘭風是否會屈意聽從而已。 于是那妾就也順理成章進了二房,這對那些人來說無疑如一個信號,證明應蘭風會聽從長輩的話,同時也是個來者不拒,為色所迷之人。 終于才逐漸地一直到如今,他們便趁著應蕊這件事,興風作浪,果然放出最后一招來了。 而應蘭風一直按兵不動,靜靜等候的,就是今日。 只因他知道若不把最源頭的那個人制住了,底下再亂捉多少,也是不頂用的。 應老太君沉沉道:“你且說來?!?/br> 應蘭風道:“照實說來,谷家表妹才貌雙全,又且心思靈便過人,還是老太君所鐘愛的后輩,出身切好,的確是比賢淑強上百倍,我想老太君便是想要她來取而代之,不知我說的可對?” 應老太君冷笑了數聲,道:“你真真兒是好大的膽子,空口白牙,膽敢如此放肆!竟污蔑起長輩來了?你真當我不能治你的忤逆之罪?” 應蘭風低頭道:“孫兒不敢,只是老太君若要治罪,好歹且聽孫兒把話說完?!?/br> 室內寂靜之極,應老太君目光閃爍,甚至能聽見自己氣得微微發抖,衣襟磨著裙袍發出的簌簌聲。 卻聽應蘭風道:“接下來再說蕊兒這件事?!?/br> 應老太君越發冷笑道:“蕊兒又如何,你莫非仍要指責是我從中行事?” 應蘭風靜靜道:“孫兒不敢,這件事大概老太君也是不知情的?!?/br> 應老太君雙眉一蹙,似乎有些意外,半晌才道:“哦?你且說來?!?/br> 應蘭風才道:“如今郭家出了一位王妃,不管如何,老太君絕不會對太太下手,但蕊兒一個閨中小姐,又怎會知道這些毒辣的害人手段?自然是背后有人教唆?!?/br> 應老太君道:“難道不是李賢淑?” 應蘭風道:“我跟她十幾年夫妻,她的為人,嘴硬而心軟,曾經連個秀兒丫頭都舍不下手去,若說她能做出這些事來,老太君著實是高看了她了?!?/br> 應老太君垂了雙眸,微微一哼。 應蘭風道:“這件事背后cao縱蕊兒的人,只怕老太君也猜到幾分了……不,應該是說,在這巫咒并沒有發現之前,老太君或許還不知情,但巫咒出現之后,只怕您也猜到是誰在背后指使蕊兒……這個人,又懂得巫咒之法,又能從此事之中獲利,借蕊兒的手,一舉兩得?!?/br> 應蘭風說到這里,微微一停,面上露出幾分笑意,抬頭看著應老太君,眼睛略微瞇起,道:“孫兒在南邊這幾年,正好兒也知道,在益陽那個地方,曾有些巫咒之行……” 剛說到這里,應老太君猛地抬頭,哆嗦著喝道:“你快快給我住口!” 應蘭風果然便停了下來,道:“至于蕊兒,大概并沒想害賢淑,到底又是誰唆使她嫁禍賢淑,替那背后的人遮掩的?孫兒素來敬重您老人家,雖然窺知這其中內詳,但此事如此駭人聽聞,倘若泄露出去……” 應老太君已經氣得渾身發抖,又怒又懼,顫聲道:“你想如何?” 應蘭風垂眸,朝上行禮,道:“孫兒也是應公府之人,又素來敬上知禮,自然不會做出那種沒有分寸又非逆長輩之事?!?/br> 應老太君聽到這里,略松了口氣。 應蘭風卻又抬眸看向應老太君,面上神情冷然,一字一頓,沉聲說道:“然而,倘若是有人想要對我的家人不利,尤其是對懷真跟賢淑她們兩個,但凡再有半點兒的不好,孫兒,寧肯破家舍業,也不能再忍這口氣。這番心意,還請老太君明白?!?/br> 這幾句話,重若千鈞,字字打在應老太君心上身上,又像是用利刃刻在冰面上,發出刺耳的令人難以忍耐的聲響,刻出的字跡卻如此深刻清晰,難以抹去。 應老太君凝視著應蘭風的雙眼,這一剎那,在她面前的此人,竟不再似是那個幼年時候蠢笨無知、少年時候唯唯諾諾、于她面前一直都是溫順且又略帶輕浮的孫兒,卻是一個令她無法俯視低看,令她心中撼然震動,甚至心生懼意的陌生男子。 應老太君有一瞬間的窒息,眼前也陣陣地發花。 卻聽應蘭風的聲音又溫和地響起,道:“先前父親命我休妻,我只說若是老太君叫我休了賢淑,我自然也沒有二話,如今,尚等老太君一句指使?!?/br> 應老太君竭力抬頭,這一瞬間,竟像是從水中才浮出水面一樣,眼前的水層逐漸退去,又出現應蘭風的臉,依舊是溫和如初,清朗如初。 兩個人的目光相對,許久之后,應老太君才也緩緩說道:“堂堂公府,又何須介懷不實之流言,何況二奶奶乃是正經四品誥命,休妻之事,切勿再提!” 應蘭風挑唇而笑,行禮道:“有老太君這句話,孫兒便放心了?!?/br> 且說這日,李賢淑自在娘家養病,徐姥姥見她匆匆地回家來,又見病著,心中已經起了疑,捱過兩日后,便才問她。 李賢淑本不愿徐姥姥擔憂,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娘,在府內不能說且罷了,此刻還要強忍著不成?當下,便把府中的各色、情形都說了一遍。 徐姥姥本正也憂心這些,聞言,不免嘆息,思忖了會子,便勸慰李賢淑,道:“可見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姑爺那樣的好人,家里竟是這樣……我原本也知道,這些世家大族里,人多眼雜的,必然有許多不好說的,素來也知道你在里頭硬撐這不易,卻想不到竟是這樣兇險的呢?!?/br> 李賢淑點頭道:“這四處傳謠言的必然沒有別人,仍是府里有人要暗害我,先前那燕窩的事兒,我本也是疑心上頭,只不過那時候他還沒有回來,我只當不知道的……撐到他回來了,卻只覺得他待我一日比一日冷淡,本來我也想索性剛強到底去,也作出那種冷心辣手的模樣手段來,可是娘,倘若這男人變了心,我再強硬又能如何呢?” 李賢淑說到這里,不由地就想到了許源,想了片刻,便流淚說道:“那三奶奶是個厲害的,打才一進府,我便被她震住了,以后處處學她的行事為人,只盼有朝一日自個兒也能如她一般,有些能為,只要有她的一半兒就阿彌陀佛了,然而這幾年歷練下來,雖然行事之類的都學會了,她的那些狠辣手段,卻終究是難以上手,想到那動輒要人命的事兒,我自己的心里就過不去,只怕縱然別人不知,冥冥中老天自有因果報應的?!?/br> 徐姥姥點頭道:“這是正經的話,為人雖然需要為自個兒著想,但也要有些底限才好,大丫兒,你這話娘覺得很對,你沒有做錯?!?/br> 李賢淑接著便說道:“上回因為一個丫頭的事兒,他跟我很生了一番氣,我也知道他是疼女兒心切,心里也知道他或許是對的,但我到底是下不了手,從那之后,他就跟我有些生分了?!?/br> 李賢淑說到這里,想到昔日何等恩愛,如今卻有話不能說,夫妻兩個隔著一層似的,雖然表面上看來,應蘭風如今升了官,所到之處人人敬仰喜歡,而她在府內縱橫,也自有一番威嚴,出入都有諸多小廝丫鬟奉承,當初在家里做閨女的時候,哪里想到會有這樣的一日?縱然以后嫁給了應蘭風,卻只在泰州廝混,落魄的不像樣子,雖然暗地里也夢過將來得個誥命夫人何等榮光,卻想不到,當真得了誥命夫人,這榮耀背后,更有一番心酸苦楚難說。 此刻,竟有些懷念當初在泰州受貧寒的日子,雖然清貧困苦,但夫妻兩個何等的自在,也并沒有其他的人來相擾。 徐姥姥想了一會子,便道:“你且先放寬心,我瞧姑爺不是那種等閑就跟你冷意生分的人,只怕這其中還有些什么呢,你萬萬別因此跟他賭氣起來,只以后行事再多些留意罷了呢?” 李賢淑道:“他雖然沒說,我卻也知道,他實則是想讓我再有能為一些……畢竟他在外頭,也夠受的,然而……我到底是不能?!?/br> 說到這里,眼前又出現許源的模樣,便道:“那三少奶奶,家里還是官宦出身,又有兩個女兒,可是那三爺,鎮日里三妻四妾也不知饜足,所以三奶奶便慌了,一心要生個兒子,不料竟是那樣的下場,不瞞娘說……我看著心里也是寒了,家里現如今已經有了個小妾,還有另外一個在旁邊等著擠我下去呢,倘若你姑爺真個兒跟我變了心,我也并沒有別的路,我也不會像是三奶奶一般……大不了,就……一拍兩散?!?/br> 徐姥姥大驚,道:“這又是說什么話?何至于就這樣了?” 李賢淑冷笑了笑,道:“男人的心若是一變,再等那些狐媚子群起來踩我,我又沒有當官兒的娘家,府里也沒有格外青眼待見的人,難道就在那里等死不成?只是……不知道懷真跟佩兒……”說到兩個人,就又落下淚來,雖然此刻賭氣說割舍了夫妻情意,但最舍不下的,竟仍是懷真跟應佩,想到兩人,一陣心痛如絞。 徐姥姥暗暗驚心,又想了一陣,才安撫說道:“娘看人是準的,我斷定姑爺不是那種愛三愛四的,如果他真是那種人,當初怎么放著那許多官宦人家的小姐不去選,怎么偏偏看中了你呢?” 李賢淑也怔了怔,道:“我卻也不知道……我也曾問過他,他只是笑,也不同我說?!?/br> 徐姥姥便篤定說道:“姑爺不是那些沒見識的混賬男人,若眼光高要其他好的,就也輪不到你了……何況他先頭那個去了的,不也是官宦人家的?必然只是看著你跟她們都不同,才要的你,如今難道就又貪圖她們去了?萬萬不能?!?/br> 李賢淑覺著這話隱隱地有幾分道理,卻又不敢全信,只嘆了一聲,忽然說道:“娘,先前我打聽過京城內的房價,如今在西城那一處買一座宅院,錢應該夠使的了,上回我家來時跟哥哥商議過,不知哥哥可曾提起?” 徐姥姥笑道:“你哥哥倒是說過的,只不過娘如今年紀大了,倒是不想再搬到京城里去,人生地不熟的,何況這里距離京城也是不遠,又何必再另外浪費銀子呢?!?/br> 李賢淑便笑道:“瞧您老人家說的,人家都說京城好,削尖了腦袋要進去見識呢,您老卻偏兩樣,又不是沒有錢?!?/br> 徐姥姥便笑著摸摸手腕上的鐲子,不免又問起懷真來,李賢淑道:“她倒是本想來的,我怕跟著憂心,就叫留在家里了?!?/br> 且說李賢淑在娘家這幾日里,李興每日都回來探望,一塊兒吃飯,又生怕她孤單,就叫他內人也過來陪著李賢淑。李興的二兒子李準,如今已經是八歲了,十分伶俐討人喜歡,時常也在李賢淑跟前逗趣解悶。 如此到了第三日上,幾個姊妹也相繼回來探望李賢淑,這一天,巧玲也便來了,只因陸波如今也算認得幾個有頭臉的官場上的人,自也聽了許多應公府的“傳聞”,巧玲又是個嘴快的人,說話間不免就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