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節
書迷正在閱讀:起死回生大作戰、鼎食之家、兵器大師、明珠暗投、腹黑男神:鐘愛小甜心、強勢掠奪:總裁,情難自禁、封疆女臣、掌合乾坤、女配歸來、陽炎之翼
看著叩求皇主訓政的弘歷,書雪淡淡地說:“嗣君正值壯年,非老婦所能比較,望皇帝珍重祖宗家業,廣布萬世英明,選賢任能,無愧□□辛苦、無愧圣祖厚待、無愧大行皇帝寵信!” 不等弘歷回話,書雪又道:“蒙圣祖皇帝恩典,賜老婦暢春園居住,今著內務府收回,以減皇室開支;封存皇主璽綬、金冊、鑾駕,毀焚于景陵神殿;裁撤七司一監,改義華宮為毓慶宮,禮部收繳所有敕旨文誥!” 百官大駭:皇主是自絕的招式??! 莊果二王想的更多:“皇主不是被熊家父子捏到短處了吧?” “皇伯母——”弘歷磕頭出血,“求您不要舍棄兒臣,皇伯母如果撒手,兒臣豈能擔當社稷重任?” 反應過來的熹貴妃已經跟著跪下:“臣妾萬死!” 這娘兒倆帶頭,宗親大臣烏烏壓壓跪了一屋子,書雪并不理會,徑自離開了圓明園。 弘歷用行動證明,他的手上沒有克制皇主的撒手锏。 名分已定的未來君主不管朝政、不問喪儀,連著三天率領文武大臣跪在暢春園外求書雪收回成命,到第四天,簡王府的東西收拾大概后直接趁夜移居西山,弘歷無法,只好聽從永振諫請權理國事。 除了打發圣祖皇孫輪番迎請皇主回朝,弘歷親筆寫下一篇洋洋灑灑的抒情文,總結之處最有雍正風格:“皇主代天行政,偶有敕詔相悖,從敕行事為正,從詔背敕者,皆為大逆;皇主之恩,不但皇祖考與皇考感激,予與子孫亦應時時感念,大清臣民,不敬予者尚得寬宥之機,倘不敬于皇主,非但其身難恕,予之過咎,亦難贖矣?!?/br> 曲線救國的弘歷告求固倫端順大長公主出面陳情,又表決心,皇主如果不愿意主持登基大典,自己先誅熊霖后攝儲位,絕不敢冒登大位。 太太的理由一針見血:“不管其中有何隱情,也不管你是怎么想的,皇帝駕崩后你就是大清朝的主心骨,即使要松手也得等弘歷坐穩龍椅之后再說!” 書雪微微闔眼:“我為大清基業屢屢犯險,已經對得起圣祖皇帝的恩遇了?!?/br> “可圣祖皇帝臨終遺命,皇孫登基后你是享有母后皇太后供奉的,拋開雍正一朝,不接受弘歷供養他就成了圣祖皇帝的不孝子孫!”太太勸道,“弘歷是個好孩子,你總要送佛到西天的?!?/br> 一向反對書雪在朝政上過于強勢的雅爾江阿也敲邊鼓,希望妻子以大局為重。 書雪甚感心煩,賭氣道:“好好好!走出這步去以后就別做說客,趕明兒我把‘大金’的旗號豎起來,你們姓愛新覺羅的白在旁邊看著別打饑荒!” 太太與雅爾江阿毫無辦法,書雪犟起來連孝惠皇后與康熙都沒法子,娘兒倆就更要頭疼了。 “阿瑪——額娘——”夫妻母女正在僵持,院中傳來一聲清脆的喊聲,“你給我慢著點兒?!?/br> 書雪大喜:“永瑾回來了?!?/br> 趨步走到屋外,書雪差點兒被“圓球”撞著,永瑾微微屈膝后把懷中的孩子塞給丈夫,三步并作兩步趕至書雪跟前:“額娘——” 母女經年未見,激動之處難以克制,永瑾抱著書雪半天沒能松手,過了良久方給雅爾江阿和太太磕頭,書雪也俯身去看身邊的“圓球”:“是雙呼日吧?真像一頭海東青?!?/br> 岱欽放下幼子囑道:“快給烏庫瑪嬤和郭羅瑪法、郭羅瑪嬤磕頭?!?/br> 弘昍從旁提醒:“額娘,還是進去敘話吧?!?/br> “快,屋里歇著?!睍┡c永瑾扶住太太,“叫下邊預備著,給我的小外孫接風!” 永瑾離京八載首次歸寧,拉著太太與父母又哭又笑。 好容易把情緒穩定下來方才笑道:“大姐傳信說了,一定趕著您的五十大壽到京城省親?!?/br> “好的很!”書雪抱著小外孫,“你們怎么不修封家書過來,我和你阿瑪都沒有準備?!?/br> 永瑾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額娘,我們是收到大行皇帝的訃告才決定提前動身的?!?/br> 書雪臉色微冷:“嗯?!?/br> “額娘,弘歷惹您生氣了不是?明天我就進宮,不信他當了皇帝還能六親不認?”弘昍大略講過額娘自棄皇主尊秩的經過,永瑾不明真相,難免有嗔怪弘歷的意思。 書雪勉強笑了笑:“他能做什么值當我去生氣?” 永瑾眉頭微展。 見到女兒外孫的喜悅輕易遮過最近幾天的怒火,在永瑾的努力游說下,書雪終于應允了出席登基大典的事。 ☆、二九八、苦教仁主覺難處 二九八、苦教仁主覺難處 弘歷從書雪手中接過傳國玉璽的一刻,事實上宣告了雍正王朝的終結。 秉承皇祖遺訓的弘歷尊奉皇主為“皇太主”,不但以皇考遺愿之名給予永煥、弘昁王秩,穆尼、永敘皆為貝勒,完顏氏再行推恩,永慶額賜世職擇子傳襲,永振永保進爵一等,準和碩和珺公主食親王俸,固倫元慧公主進號固倫元慧長公主,賜其幼子貝子爵,皇主一脈恩蔭遠勝鈕祜祿氏、富察氏二族。 禮部擇定新帝年號為“乾隆”,因到明年正式改元,如今仍是雍正十三年,永慶聽到未來的乾隆爺一口一個“舅舅”叫著,不知怎的想到隆科多后脖子涼颼颼的,如同即使書雪敢當皇帝的娘,雅爾江阿也不會做皇帝的爹一樣,永慶再四推辭都抵御不住皇帝的熱情,只得默認了這位身份金貴的便宜外甥。 書雪對弘歷的印象很好,也不能絲毫不為新君留面子,在皇帝母子不斷勸說下終于點頭搬回暢春園,弘歷又降旨內務府與工部,限期整建慈寧宮為皇太主起居之所,因有帝母在堂,書雪自己圈定了寧壽宮,弘歷想到慈寧宮年久失修,當即傳諭內務府按敕行事。 慈寧宮原位孝莊文皇后寢殿,皇太后不敢壓過皇太主,遂向兒子要求入住慈寧宮西側的壽康宮,弘歷自然應允。 事實上,書雪前后相加也不過在寧壽宮住了一年而已。 看似平靜的改朝換代孕育著不小的風波。 書雪調整的夠快,以弘皙為首的嫡子黨仍對弘歷承統存有異議,如果說根源在于“九龍年代”的滿漢禮儀之爭,□□則是皇主拒絕降敕讓弘歷在大行皇帝靈前繼位,其后更是極為反常的自削奉養,根據簡王系傳來的小道消息,即使弘歷清白,大行皇帝駕崩前也一定做了讓皇主動怒的事兒。 雍正在宗室中的人緣實在有夠差勁,允禔、允祉、允禩、允禟、允俄、允禵這些昔日政敵被削打的難以翻身,中間派如允祺長子弘昇、允祐長子弘曙;寵信派如允祥長子弘昌、嫡子弘晈,允祿長子弘普都對弘歷的上位不服氣。 看反對陣營的組成就不難獲悉,庶出又非長子的弘歷面對的是來自嫡長勢力的威脅。 隱形太子當久了的弘歷并沒有察覺出不妥,他還滿腔熱忱的請示書雪打出“親親睦族”的口號,首先要做的就是賜給允禩、允禟子嗣紅帶子。 “你的天資不錯,畢竟沒當過大清朝的家,朱元璋為孫子拔掉所有荊棘,建文帝寬仁赦叔,靖難之役連個像樣的將軍都派不出,你也要仔細想一想比朱允炆強在那兒,想明白了放手去干,只要有本事駕馭住局面,我自然盼著你做仁慈圣君?!睍┬牡?,你可別矯枉過正了! 從性格上看,書雪和雍正是同極相斥,對弘歷事事效仿圣祖皇帝的行為并不十分看好,但雍正御極以來從嚴治國,宗親矛盾、君臣矛盾相當尖銳,適當松弛尺度又有好處,是以并不好挫傷弘歷的積極性。 弘皙滋生出野心與書雪這個嫡子黨黨魁有很大關系。 書雪把雍正的廟號定為“世宗”、弘歷追謚皇父為“憲”,在大清五帝中實在是下品的結合。 且不說□□哈赤與皇太極獲得taizu高皇帝與taizong文皇帝的昭穆首謚,被謚為章皇帝的順治是世祖,康熙就更不用提了——“圣祖仁皇帝”。哪些人被追封為世宗?典型人物有漢武帝劉徹、北魏宣武帝元恪、后周睿武孝文皇帝柴榮、嘉靖皇帝朱厚熜!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原本擦不著龍椅的邊,只因老皇帝廢長立幼或者崩后無嗣才得到上位的機會!刑政四方曰憲,書雪雖然出了被算計的惡氣,弘皙也受誤導認為皇太主有意歸正帝位,下意識的暗中cao作起來。 臘月十三是書雪的五十大壽,原在國喪中不宜大cao大辦,弘歷提出“尊不避卑”,本該在明年改元后施行的“大赦天下”提前了大半個月,表明為皇太主祈福的心意。 萬壽當天,弘歷率群臣躬上皇太主徽號:安和佑圣功慈睿德明懿皇太主,七司一監、皇主家奴俱有賞賜。 文武大臣由皇帝率領,內外命婦原是皇太后居首,書雪表示“圣母不臣”,遂以皇后富察氏替代。 依照家世出身,除了奉敕旨懿命冊立嫡福晉為皇后,弘歷冊潛邸側福晉高氏為貴妃,全家抬入鑲黃旗滿洲;冊潛邸側福晉輝發那拉氏為嫻妃,潛邸格格富察氏追封哲妃,潛邸格格蘇氏冊為純嬪、潛邸格格黃氏為儀嬪、潛邸格格金氏為貴人、潛邸格格吳氏為貴人、潛邸格格珂里葉特氏為常在、潛邸格格陳氏為常在。 當初雍正萬壽,書雪明白表現出對弘歷妻妾成群的不滿(事實上是對包衣坐大的不滿),但蘇氏他們是明公正道的內命婦,如果不露臉在禮數上說不過去。 富察皇后在為難之下求教元慧長公主,永瑾明白些:“一個是趕兩個是放,弘歷要是只有嫡福晉,額娘定是欣慰的,納了一個側福晉許能勸你們妻妾和睦,如今都十來人的隊伍了她還能說什么?該怎么著就怎么著,世道如此,額娘本事再大,讓天下的男人一心一意是做不到的?!?/br> “多謝jiejie提點!“富察皇后放心之余稍有失落:meimei雖然嫁給皇主幼子做王妃,后院并沒有礙眼的地方,自己貴為國母,倒要端著賢惠管六宮,可見凡事不能兩全。 誠如永瑾所言,書雪沒心思計較弘歷的后宮塞了多少妃嬪:她的視線放在壽宴的末端。 雅爾江阿詢問:“把弘晸叫到前面來?!?/br> “不必了?!睍┑卣f,“連胤禛為了坐穩龍椅都要對著兄弟舉起屠刀,弘歷身前只擋著一個不上臺面的弘時,他何曾經歷過圣祖年間的爭斗?圣祖爺有近百個孫子,現在活著的有幾十人,都是一條根上傳下來的兄弟,誰又對誰服氣?不損名聲的壓住他們是難以做到的?!?/br> 雅爾江阿同樣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挫敗感,無聲的嘆息道:“你說的不差!圣祖爺的兒子磨過頭,世宗皇帝是矯枉過正?!?/br> 萬壽節后,弘歷又進生母徽號為崇慶皇太后,發熊霖北戍寧古塔,知情者熊恪加為護法禪師,準其譚拓寺剃度。 與此同時,曾靜、張熙處以大逆罪賜死,布詔收繳《大義覺迷錄》,呂留良反清事件宣告結案。 乾隆元年的正旦朝賀在一片和睦中進行,弘歷不但寬免受雍正打壓的諸叔伯家族,拖欠官銀的七十名官員被赦免,通過大幅度撫慰措施,朝廷內外高度緊張壓抑的政治環境得到大大緩和。 對付雍正這樣以嚴苛著名的皇帝,書雪傾向于抄家伙奮起,弘歷表示出寬仁治國的意向,皇太主不得不防備簡王府一系因膨脹招災,永瑾姐妹返回旗地后便開始壓縮皇主黨勢力。 從太太算起,完顏氏的命婦都有四品以上封誥,書雪保留了永慶的領侍衛內大臣,撤掉永振的內大臣改授兵部尚書,現為浙江布政使的永保升任安徽巡撫,第三代的關佑關峰關祿等人分散調職,動作不可謂不大。 元宵節后,書雪降敕革去弘昊的宗人府令,命其主管理藩院,弘歷隨后下旨,著靖親王兼管正黃旗滿漢蒙三旗事務,又讓弘昍管理正白旗滿漢蒙三旗事務,加上管理鑲藍旗滿漢蒙三旗事務的弘晏,皇太主的三個親生兒子掌握著九旗勢力。 書雪不得不把話說明白:“我要保全完顏氏與簡親王府?!?/br> 弘歷鄭重承諾:“只要兒子在,誰都不能讓奉恩公家與簡王伯的子孫失去富貴?!?/br> 書雪苦笑道:“taizu皇帝的親兄弟——簡王系的老祖宗舒爾哈齊、taizong皇帝的兄長——廣略貝勒褚英,和碩貝勒莽古爾泰、世祖的叔叔睿親王多爾袞,再到你的八叔九叔、你的三哥弘時,難道taizu、taizong、世祖、世宗都是沒有天倫人情的冷血皇帝不愿意保全親人?不是!在皇權面前他們是無從選擇的!” 弘歷低頭沉吟片刻,堅定地說:“兒子立誓效仿圣祖康熙皇帝!” 書雪倍感無奈:“圣祖皇帝立我為皇主,賜予節制天子的權柄,你覺得是什么心思?” 弘歷脫口而出:“他擔心汗阿瑪不睦宗親——” 書雪神色復雜的看著弘歷:“圣祖皇帝早年和輔臣斗,親政后壓制宗室的魁首安親王岳樂,晚年圈廢嫡、長皇子,扶起我壓制你阿瑪和諸叔伯——你阿瑪和他比就是急躁了些,拿康熙爺做榜樣我支持,但仁皇帝不是一味寬仁的?!?/br> 弘歷皺了皺鼻子:“皇伯母放心,兒子是有分寸的?!?/br> 書雪知道還得下猛藥:“年羹堯、隆科多、允禩允禟,我并不是你阿瑪對付的頭一個,但不妨把道理剖白明白,沒有了我這個皇主朝中就不會再有礙眼的宗親、大臣?不盡然吧!” 弘歷爭辯:“汗阿瑪是不明白皇伯母的苦心——” “你明白???”書雪快崩潰了,“說你不著調你是愈發的不著調了,如果不是忌諱圣祖皇帝的百十個子孫,我早就自立登基了,你比我強多少?還帶施恩不行戒的!” 弘歷摸摸頭:“您不是沒走那一步嗎?” 我不是沒想過要走,是畏懼阻力知難而退了!書雪灌了一杯茶: “兩漢因國戚傾頹,唯有鄧太后攝掌朝政不托父兄,是以桿強枝盛不危社稷。我要保全你和弘晝弘曕便不能改變世宗皇帝的遺詔;同理,皇主變成皇帝對taizu皇帝特別是圣祖皇帝的子孫就更不是好事兒了?!?/br> 看著弘歷不以為然的樣子,書雪心道:朝政的事兒我不再過問,放著你試一試做個寬仁友悌且一言九鼎的皇帝容易不容易! 出了正月,書雪以祭祀jintaizu與taizu皇帝為名前往盛京,朝野均感詫異。 最放心不下的卻是太太年邁,太太清楚女兒的用意后笑道:“我雖年老,身體還算硬朗,三年五載不能舍了你們,再者你孝順了我四十多年,有個萬一不在跟前也沒什么好遺憾的,額娘享盡了你的福,娘兒倆之間不在乎一朝一夕!” 書雪稍稍寬心。 ☆、二九九、難能事后重嫡長 二九九、難能事后重嫡長 皇太主離京留下了乾隆皇帝任意施展的舞臺。 書雪在臨走前的約談起了難辨效力的作用,除了允禩、允禟的案子過于敏感,乾隆把包括年羹堯、隆科多在內的政治犯全部予以寬免,又尊奉皇考皇貴妃佟佳氏為皇祖壽琪皇貴太妃、皇考和貴妃為皇祖溫惠貴太妃,按家法地位猶在皇后之上,皇考密妃尊為皇祖順懿密太妃、皇考勤妃尊為皇祖純裕勤太妃,二人亦有貴妃供享,凡為康熙生育子嗣的皇考貴人皆封嬪位。 有皇主的底子在,乾隆元年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時節,不論宗親大吏,每出一道圣旨內外皆有贊聲,都道是堯舜盛世來臨,弘歷不免有些飄飄然。 第二年的后妃冊封禮結束,皇主一系逐漸隱退,允祿、允禮、弘皙為代表的宗室勢力開始抬頭,順心順意的弘歷終于感覺到了壓力。 弘昊革退宗人府令后,這個帶有皇家族長意味的實權職務轉給了果親王允禮,弘歷逐漸意識到,有些宗親事務竟然沒有他這個皇帝插手的余地。 書雪在離京前仿效唐太宗臨終貶李勣的典故尋釁革了履親王允祹、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的俸祿。 弘歷顯見是沒有領悟她的苦心,甚至因“莊親王、果親王便殿賜座時俱行跪拜禮”而表示深為不安,以皇叔行輩“甚尊”為由免除便殿召見時的叩拜之禮,原在康熙朝不成氣候,皇主絲毫不放在眼里的允祿兄弟變成了實質上的宗親領袖。 弘歷非嫡非長,唯一的資本是被圣祖皇帝教養過,這種待遇卻不特殊,如弘皙、弘旺、弘明等人都曾享有康熙的關照,他還不是滿生子,允祿、允禮知道雍正死的蹊蹺,雖有皇主壓制不敢明言,心中是對弘歷存了輕視的,私下里漸有蜚語傳開。 看到弘歷在信中頗為亢奮的提到密立嫡長子永璉為皇太子,書雪不得不給他潑冷水,在信中指出:“taizong至汝盡非嫡子,此恐定數也,孤執崇嫡長,現覺灰心,倘祖宗庇佑,永璉果然以嫡長承統,孤之夙愿賴汝達成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