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書迷正在閱讀:武器專家、武神風暴、逐月(NPH)【原名《鳴媚冬生》】、jian情若是長久時、舊時烏衣、契約100天,薄總的秘密情人、童養媳的春天、[綜]直播破案現場、我把你們當哥們[快穿]、重生之兵哥哥好哥哥
霍香梅覺得這個話題挺尷尬的,這兒子來不來那個,她真的不知道?,F在孩子們大了,衣服都是他們自己洗了。 “孩子還小,可以暫時先訂婚的。畢竟得等他們身子骨長結實點再考慮生娃的事,這不著急?!?,霍香梅嘿嘿的搖了搖手。 蔣船婦子覺得小三也不錯,挺機靈的一個,平時見到她都是很有禮貌的問好的,就是這年齡上有點膈應,“那訂婚的話,大概考慮甚么時候完婚呢?當然,我們家是希望能多留娘子兩年了?!?/br> 最后那句多留兩年是有點言不由衷的,可是現在自己是女家,當然得矜持點,蔣船婦子覺得她說的不錯。 霍香梅認真的說,“這完婚肯定不會太早了,畢竟至少也得等他大兄和二兄成親之后?!?。 蔣船婦子繼續問,“以后你家娃都是要做官的?那藺縣的商肆是誰打理呢?”,許三郎家現在就是靠那個商肆維持的,家里兒郎又多,真的平分的話,是分不到甚么的。再說了好些人家都是把大頭分給負責養老的大兒,那小三可不是大兒。 霍香梅倒是沒有想到蔣船婦子會問這個,說實在的,心里不大舒服,還沒嫁過來呢,這娘家人就惦記著婆家的荷包了。不過也明白人家只是想事先問清楚,到時候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這做官不做官的現在倒是不知道的,畢竟雖然他們都考上了秀才了,以后能不能考上舉人還不一定。再說了這官場上的那些道道,我們做阿爹阿娘的只是小老百姓,知道的真的不多?!?。 “至于商肆歸誰,到時候就看他們兄弟誰更加適合做買賣,那就給誰,給別的再補貼些許錢銀給其他的就是了。我們做阿爹阿娘的會盡量一碗水端平的?!被粝忝废肓讼氲?。 蔣船婦子當然不會覺得有做阿爹阿娘的能真正一碗水端平的,再說了許三郎家幾個娃好些還是不同阿爹阿娘的,不過既然許三郎家的能說到這一點,說明他們家是很有誠意的了?!澳菍沓捎H后,他們住在哪里呢?”。 之前許三郎也說過這個問題,他煩惱著呢,霍香梅當然不會說,以后讓他們小兩口慢慢的掙錢自己建或者買的話,“現在先訂婚,房子還有兩年的緩沖時間。在這兩年里,我們做阿爹阿娘的盡量再多賺些錢銀給孩子們,到時候是租賃還是建屋子就看他們小兩口的商量了。說不定孩子學業有成,將來很可能不在藺縣長住呢。到時候藺縣只要有個家,那就夠了?!?。 蔣船婦子不是很滿意這點的,不過她也能理解,畢竟許家兒郎就有六個,如果一下子人人都要有獨立的屋子,那么就算是把許三郎和霍香梅榨干都不夠錢銀建,所以能一步步的慢慢來。像她跟現在的漢子過日子的時候,還不是只有一間小屋子,天天面對著愛占便宜的阿婆,易怒的阿嫂,愛看人倒霉的弟妹。想要一間獨立的屋子當家做主,那就是天天做夢的事情。 不過理解不代表一下子能接受的,沒有哪個阿娘是不希望自己家孩子能過得好的。 霍香梅見蔣船婦子的神色,知道她其實心里已經有七八分的同意了,只不過還在考慮其他的內容,于是道,“要不,弟妹先跟你家的商量商量。我們做阿娘的都是想著孩子好,考慮得多點是正常的?;仡^我讓我家漢子過來跟你家的喝兩杯,不管成不成,咱兩家的交情不變……”。 蔣船婦子見霍香梅都這樣說了,自己的確也該跟當家的商量,也就點頭同意了。 霍香梅站起來準備家去,蔣船婦子趕緊從柜子里拿出一包東西塞給她,“之前你帶來的被我阿婆拿去了,怪不好意思的。這個是我家自家做的,味道還可以,你拿回去給孩子們嘗嘗味道?!?。 想著以后很可能就是親家,霍香梅也不客氣的拒絕了。畢竟有時候太客氣,人家會不自在,甚至是覺得你看不起她,“那感情好,弟妹你的手藝,我能不信嗎?之前小三拿回家的那些,我家里的大人小娃都愛吃?!?。 告別蔣家,霍香梅想去小溪邊摘點薄荷葉回家泡水。以前長期住在新村的時候,自家后面的小菜地邊上是有移栽的。再后來搬家了就把薄荷都給搬到藺縣的花盆里去了。昨天吃的東西有點油膩,霍香梅想給家人清清腸胃。 可是現在好了,得,別去摘了,還是家去吧,別亂出來溜達,一不小心就能遇到要眼瞎的東西?,F在也不是春天啊,可是個個都是春心蕩漾的樣子,讓她這個婦子看得眼熱。 霍香梅的眼尖,能看到小溪對面的小山腳邊那里站著兩個人,一個很明顯就是穿著小三兒早上穿的衣裳的,另外一個是一個小娘子的。再遠點的地方,還有個小子在那站著望風,這安全工作做得真不錯。如果不是知道他是自家兒子,霍香梅也不會認出來那是誰,也會給他們點贊。至于現在還是算了,眼不看為凈 …… 等霍香梅回到家的時候,看到許三郎正陪著里正還有三個父老一起坐在院子的葡萄架子下說著甚么。她向眾人打招呼,看到他們碗里的茶已經快沒了,晃了晃茶壺,重新去沏了一壺出來。 茶半酒滿,霍香梅給他們把茶倒了大半碗的,才停下來,站在一旁聽他們說了一會才明白他們過來的原因。 原來是這次新村出了不少秀才,昨天搞了祭祀挺隆重的,當時還是在宗廟門口舉行的。 第145章 三郎被坑阿幸試探 許多外村人都看到了這場祭祀,然后父老們覺得還不夠。那宗祠是八年前修的,這八年來也不怎么修正過,他們就想趁這次機會重新修整一次,把以前的茅草屋頂換成瓦片的,再在之前門前留空的地方再起多兩間屋子,其中一間還可以給看宗祠的祠祝平時有個歇息的地方。 這個想法真的不錯啊,可是想法要變為現實,那么就需要錢銀了。這不,里正和父老他們就上門請捐助了。 李明偉道,“國家大事,唯祀與戎。這戎咱們小老百姓沒有話事權,但是這祭祀也是關乎宗族的,得辦得漂亮?!?。 一個父老道,“確該如此,我們都想百年后享受子孫香火。一個宗祠的香火興旺是關乎傳承的問題……”。 其他人也紛紛的點頭。 許三郎先是一番恭維的話,然后無比真誠的問,“那不知里正和父老們需要我做點甚么呢?能做到的我絕不推卸?!?,至于這個能做到和不能做到,那就是看我自己了。 這些年許三郎不是白歷練的,雖然骨子里還是個農家漢子,有老實的一面,但是商人的那種圓滑也慢慢的融進去,直到融為一體,再也看不出分別。 里正和幾個父老互相看看了,最后還是里正先開口,“這修整宗祠的錢銀沒有當初建屋子的多,不過呢,當初是村子里所有人都交錢的,或者是出力的?,F在倒是想能不能找些人捐助的,少了再讓大家交一部分,多了就作為香火錢或者是以后修修整整的花費?!?。 其他幾個父老跟著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許三郎和霍香梅明白了,就是來要錢的。 這種事霍香梅見得多了,找有錢的人捐助修路,修學校,給鄉村安裝路燈啥的。真的有錢的話,建設家鄉那是應該的。只不過這次不知道里正他們想許三郎捐多少,自家并不是有錢人。別看著藺縣的商肆每天的買賣不錯,可是七個孩子支出也是很龐大的,能做到小有結余,那還是比較節儉的原因了。 許三郎也明白這件事,估計是最近自家風頭太盛了,“那不知我該捐多少呢?其他人家是怎么說的?當然能夠為咱們村出一份力,我是很樂意的?!?,這好話是必須說的,否則到時候就算是出了錢,也會被人家歪傳,讓捐個錢,也是說三道四,不情愿的。那豈不是出錢還不討好? 一個父老道,“我們是先來你家的,這花費我們幾個私下估了一下,你們家如果能捐助十兩銀子就好了?!?。 十兩?完全出乎許三郎的意料,要知道當初建宗祠的時候,他充大頭鬼,捐了二兩銀子,回家差點兒自家婆娘不讓自己上炕?,F在雖然家里的條件好很多了,可是這十兩還是不少的了,真的要拿出來,是會心痛的。 霍香梅見許三郎為難,她知道男人好面子,可是也得顧及家中的情況,于是她道,“我們挺樂意捐的,誰沒有個歸去的時候。只是我家雖然幾個孩子都考上了秀才,能免一部分的田稅商稅,可是孩子們接下來還得到粱邑去進學,那里還不知道要使多少錢銀,加上孩子們的年紀陸陸續續的增加,現在又到了要說親的時候了,真真恨不得把一個銅子掰成兩半花,我們也是挺為難的。別看我們家在藺縣搞了個小商肆,看起來收入很可觀,可是賴不住家里人多??!”。 捐肯定得捐,必要的哭窮還是得哭。 許三郎假裝怒斥霍香梅幾句,“你這個婆娘說啥咧,誰家不是這樣過來的?很多人家都比不上咱們家咧?!?。轉頭,許三郎對里正他們道,“老爹阿叔,明偉,我家這次就出五兩吧。雖然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家也是盡力的了。你們看?”。 這李明偉以后還是親家呢,可別留下吝嗇的印象,差不多差不多就行了。 其實五兩才是李明偉跟父老們商量好,覺得許三郎家會出的錢數。那個漫天開價,坐地還錢,不就是這樣的嗎? 可憐的許三郎還樂呵呵的答應回頭就把銀子送過去,因為剛剛看到里正他們一陣猶豫之后才答應下來,他覺得已經不錯了,這是他心中的合適錢數。 霍香梅在一旁翻白眼,她覺得應該開二兩,然后慢慢往上添,可是那頭牛一下子開五兩,盡管里正他們表現出來的是為難,可是霍香梅還是第一時間從他們眼中看出了滿意,接著的不過是裝罷了。 等里正他們都走了,霍香梅把這事兒分析給許三郎聽。如果是以前許三郎是肯定不會相信的,覺得自家婆娘就是個小氣的、吝嗇的、疑心重的??墒沁@么些年相處下來了,許三郎也知道她是怎樣的人,就算平時會有些女人的小脾氣,女人的通病,但是其它的大局方面很少說會有錯的,感情自己這次又是被坑了。 不過既然答應了,許三郎也不打算反悔了,搖了搖頭問霍香梅,“你去里正家和蔣船家問得怎樣了?”。 說到這個,霍香梅就一肚子的哀怨,“李家是嫌棄大娃是老大,覺得做老大的任務重,加上下面有一群小叔子小姑子,會很難伺候的。里正的婦子現在心里是不大愿意的,說是要回頭跟里正商量。我覺得這有點難辦。倒是蔣家的好辦些了,除了覺得小三年齡小了點,就是擔心家里將來家產分不到多少?!?。 對于里正家的理由許三郎不反對,只是這蔣船家的他就不大樂意了,“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我許三郎的兒郎難道還得靠阿爹阿娘才能有口飯吃?這還沒嫁過來呢,就惦記著阿爺阿婆的荷包了?這品行不大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