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九歲的年紀在后世也不過就是剛上小學二年級,還應該是個瘋玩傻玩的年紀,可是到了這個時代,九歲就是個小大人了,尤其是皇室,更應該早熟。如果是皇家被寵愛的幼子也就算了,李重義的身份到底太過敏感,如今時局這么亂,李顯想要培養他的能力就早晚都要放手。 “可是,上來就用神皇派來的人給他練手是不是太過了?” 雖然那邊還沒確定要派誰來,但是這樣也太兇殘了吧?鄭玘斜眼看他:“我們兩個干什么吃的?” 好吧,你智商高你有理。李顯無奈只能同意了,所以在面對李重義的抱怨之后正色道:“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只有光明,還有黑暗,正好借著這個機會你可以去看清這個世界,以往我們講的再多對你而言也不過如同故事一般,只有你親自去體驗才能分辨?!?/br> 李重義聽了之后若有所悟,低頭想了半天才說道:“那……那好吧,能不能讓阿白跟我去?” 他說的阿白就是白胖子,這些年李重義身邊的玩伴除了鄭瑾就是白胖子,一聽說要搬出去他就頗有些舍不得白胖子。 李顯聽了之后失笑:“你又不是搬多遠,你要是不怕它把你吃窮了,就帶走吧?!?/br> 李重義聽了之后想起白胖子的食量也忍不住臉色一變,開始掰著手指頭算自己的俸祿,當了郡王他有了自己的俸祿是沒錯但問題就在于這個俸祿也不多,而且他還要養很多府僚,雖然府僚也是有工資的,但是他不能太摳啊。 李顯除了剛穿過來的時候比較窮,之后就一直走在發家致富的道路上,現在他的資產大概是宗室里面最富有的了,這些年來花錢也大手大腳,鄭玘也是理財有方不缺錢的主兒,李重義跟著他們兩個學了很多經濟知識,零花錢也有很多,李重義也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現在突然搬出去,以后李重義肯定不好意思再跟李顯伸手要零花錢,于是他的錢……夠不夠養白虎? 李顯看著李重義一臉被打擊到的樣子忍不住抿嘴笑了笑,鄭玘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有這么逗孩子的么? 鄭玘溫言說道:“銀錢的事情你不用擔心,自有我們兩個,剩下的就要你自己來了?!?/br> 李重義聽了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說道:“那……那算我借的,以后還?!?/br> 這臭小子心氣還挺高,不過李顯也欣慰于他角色的轉換很自如,知道要搬出去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能應付不了那些府僚,其次就把自己擺在了一家之主的位置上,縱然年紀小卻體現出了有擔當的一面,這些年費盡心力的教導還是沒白費的。 李顯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不用啦,以后重義有了出息別忘了叔父和鄭尚書就是了?!?/br> 李顯這個有出息顯然是十分有深意的,不過李重義如今年紀到底還小,縱然覺得叔父對自己盡心盡力卻也想不到李顯的“遠大志向”。 說服了這個熊孩子之后,李顯松了口氣,然后轉頭就又要跟神皇斗智斗勇了,雖然他和鄭玘都有心讓李重義磨練一下,但是卻沒想過真的把那孩子推進虎xue,這個人選自然是要參雜了,神皇的人要有,但是不能在重要職位,像是王傅,司馬這一類的就不行了,王傅不用說,對比鄭玘就知道王傅的權利還是挺大的,司馬是郡王級別的管家,親王府能有長史,但是郡王府和嗣王府是沒有的,這么大的權利也不能交給別人,以及護衛也不能讓神皇的人來,所以李顯要做好準備。 李顯深深嘆了口氣,覺得養孩子真是不容易,尤其是當你對這個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的時候。 鄭玘聽到他嘆氣問道:“怎么了?” 李顯剛想搖頭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性,轉頭看向鄭玘問道:“話說,我們兩個給重義想好了他的前程,可是卻好像忘了問他的意見了?!?/br> 鄭玘轉頭有些奇怪的看著他:“那又如何?” 李顯頓了一下才說道:“在我們那里的時候,有的父母會給孩子做引導,但是卻不會強硬規定他們要怎么做?!碑斎粡娪驳囊灿?,這個就被李顯忽略了,他有些發愁的說道:“我們并沒有給重義別的選擇,萬一將來他不喜歡呢?” “你想太多了?!编崼^捏著李顯的下巴湊過去親了口說道:“我們教給他那么多東西,他不會不喜歡的,而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更何況重義想要成為……還要看豫王?!?/br> 李顯聽了之后愣了一下,繼而若有所思的說道:“的確,八郎的意見也很重要,可是若讓他當了……以后他豈不是還會禪位?” “未必?!编崼^下巴放在李顯的肩膀上,一邊將手伸進懷里人的衣襟之內一邊慢條斯理的說道:“正史之上,睿宗和當年的高祖有異曲同工之處,可若是楚國公并沒有那么強呢?!?/br> 李顯半瞇著眼睛感覺著鄭玘的手在自己身體上緩慢游弋,思緒好幾次中斷半晌才說道:“那如今也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吧?!?/br> 鄭玘嘴角含笑湊過去含住他的耳垂含糊的說道:“你總是杞人憂天?!?/br> 他不想跟李顯繼續討論李重義的教育問題,在一起這么多年了,他已經很明白因為接受的教育不同,他和李顯在某些問題上是有著分歧的,不過他們兩個都是懂得求存同異的人,當然更多的時候是李顯妥協,畢竟他的思想在這個時代不是很合適。 李顯被鄭玘拉著荒廢了一個下午,而與此同時神皇又下了一道詔書,封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 李顯在看到這封詔書的時候心里就清楚,神皇的胃口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自己稱帝了,他還想要武氏繁榮昌盛。 別的李顯都可以退讓,但是這一點不行,事實上就算他讓了武周也不過短短存在了那么十幾年,有或者沒有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李顯摩挲著邸報開始思考要怎么保住李家宗室,這是個非常難的事情,因為好多宗室大臣現在看李顯就無比痛恨,他們肯定不會聽從李顯的吩咐,可是如果放任他們,說不定他們就做出什么過激的舉動,神皇就會大肆誅殺李氏宗室。 就在李顯思考要怎么做的時候,洛陽開始興起了一股告密之風,李顯在知道的時候心里十分清楚這是神皇開始為了誅殺李氏宗室做的準備。 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神皇居然直接派了來俊臣來當諮議參軍事!李顯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眼神一冷,剛想寫奏疏拒絕,就被鄭玘攔下來了:“他來也好,來俊臣周興他們這幾個人都來了才好,這樣也方便我們收拾他們了?!?/br> 李顯知道神皇拍來俊臣過來大概就是為了將長安的各種消息傳遞過去,李顯來了這幾年雖然看上去什么都沒做,私底下卻將整個長安城打造的猶如鐵桶一般,在長安城他有絕對的掌控力,神皇對于長安以及長安周邊的州縣控制力度有所下降她自然會察覺,現在她騰出手來了,自然就開始往這邊滲透。 不過鄭玘說的也的確沒錯,來俊臣他們在洛陽恐怕又要折騰的血雨腥風,若是來了長安,他們自然得老實帶著。只可惜,來俊臣和周興其實只是酷吏的一個代表,神皇重用酷吏怎么可能任用那么一兩個? 侯思止,朱南山,萬國俊這些都是,不能把他們一網打盡才是最遺憾的,只是不知道這個時候《羅織經》有沒有寫成? 李顯心里一邊想著這個,一邊上書干脆就將來俊臣周興兩個人都要了過來。當然表面上肯定是說的長安人才不多之類之類的,這個理由也比較容易讓人相信,長安的人才的確不多嘛,梅花書院的學生們還沒有打出名氣呢。 而在這個過程中,李顯把鄭瑾弄到了郡王府去給李重義當郡王友,這個名字看起來很奇怪,其實它是個官職,從五品下,沒什么太大的權利,但是品級卻不低了,作為世家子出身很不錯,而且李重義需要明辨是非,比他大幾歲的鄭瑾也需要。 在年級上看,鄭瑾大概就是李顯和鄭玘給李重義預備的宰相人選了,這兩個人一動一靜性格相補讓他們多多相處也挺好的。 神皇看到李顯很痛快的就接受了讓來俊臣過去當諮議參軍事,心中若覺不妥,在看到他甚至提到讓周興去當掌訏謀議事的時候,更加覺得奇怪,她直覺李顯可能有什么目的,卻也想不到李顯是為了要除掉這兩個酷吏。 怎么能想到呢?神皇的確有提拔這兩個人的意思,但如今他們兩個的資歷還底也沒有做出什么真正有功的事情,神皇只是想給他們一個機會而已,在她眼里,這樣低級的官吏怎么值得李顯去注意?更不要說處心積慮去殺他們了。 那么……到底是為了什么?神皇一度想要改變主意不打算派這兩個人去,這樣無論李顯和鄭玘謀劃什么,她都不用擔心了。 太平公主如今也參與到政事中來,正坐在神皇身邊,一側眼就看到了奏疏,她一看神皇沉吟不由得笑道:“阿娘可是擔心七兄別有用心?” 神皇點了點頭:“此事略有蹊蹺?!?/br> 太平公主卻說道:“依女兒看,七兄怕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呢?!?/br> “哦?說說看?!?/br> “來俊臣和周興都不過是小吏,他怎么會知道這么兩個人,可是這封奏疏中卻明明白白的提到了,想必他就是想要讓阿娘懷疑,從而換別人過去,或許他已經安排好了人選就等阿娘要換人的時候推薦了呢?!?/br> 神皇沒有說話,這么簡單的道理她怎么可能想不到?只不過,這種小伎倆在她面前根本不夠看,如果只是李顯的話她可能會相信,但是李顯身邊有鄭玘! 神皇從一開始忌憚的就是鄭玘,李治都贊其有宰相之才,忽略誰神皇也不會忽略他,不過經太平公主這么一說,神皇卻也改了想法:“罷了,便同意攝政王所請吧?!?/br> 太平公主沒有再說什么,心里卻覺得阿娘將兄長想的太厲害了,說不定李顯的真正目的就是這么兩個小吏,當然這是太平公主的猜測,她之所以沒有說出口卻也是存著幫哥哥忙的意思。 身處政治漩渦之中,太平公主十分明白一旦李顯手中沒有任何籌碼只怕下場會無比凄慘,好歹那是她的兄長,這件事情看起來也不影響大局,就順水推舟的幫一把好了。 李顯不知道這其中還有太平公主的功勞,在神皇準許了他的奏疏之后,他就開始琢磨著要怎么招待這些從洛陽來的人了。 結果就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一個很好的消息,阿史那骨咄祿被賀蘭敏之生擒,跟隨起兵的突厥人被消滅殆盡! 賀蘭敏之作為一個副手直接將總管的光芒遮的一點都不剩,而取得勝利之后,兩位將軍照理說應該是先班師回朝見皇帝的,不過程務挺和賀蘭敏之卻是先到了長安,當然戰場距離長安也比洛陽近一點。 李顯在接到消息之后也十分驚訝,當時就帶人去出城迎接,程務挺受了傷躺在馬車里,賀蘭敏之臉上頗有風霜之色兩鬢也出現了銀絲,直到這個時候李顯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何為歲月不饒人,當年那個縱馬長安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如今也兩鬢斑白了。 李顯在安頓好了大軍之后,安慰了程務挺找了名醫郎中去給他看傷,然后將賀蘭敏之給請到了攝政王府之中詢問。 “你們怎么想到來長安了?”李顯有些奇怪,哪怕是近,但是路線不一樣啊,你說路過我都不信好嘛? 賀蘭敏之喝了口茶,年過不惑的他身上驕奢之氣盡去,添了一絲豪爽,聽了李顯的問話之后冷笑道:“真要進了神都,只怕過不了兩天就要讓人幫我收尸了?!?/br> 李顯也不意外他這個態度,武承嗣武懿宗他們陷害賀蘭敏之這件事情不可能瞞得住的,他只是問道:“你待如何?” 賀蘭敏之斜倚憑幾一派灑脫悠然的問道:“我與總管身負重傷,需要調養才能返回神都,只是不知攝政王可愿收留我等?” 李顯已經無力吐槽他這個破爛理由了,不過有個理由總比沒有好。所以他笑了笑說道:“有何不可?” 賀蘭敏之和程務挺留下的事情已成定局,至于他們什么時候去洛陽,就看他們兩個什么時候養好“傷”了。說實話,之前發生的事情太傷武將的心了,前面在打仗,后面就有人捅刀子,誰能受得了? 比起來,還是攝政王靠譜一些,畢竟他領過兵更像是自己人。 神皇在知道這件事之后目光冰冷的看向長安許久沒有任何表示,只是讓有司部門按例封賞將士,而這個時候魏王武承嗣偽造瑞石,瑞石通體白色,上面有一句話:神皇臨人,永昌帝業,并且讓唐同泰謊稱是從洛水里撿來的。 神皇看后十分高興號其石為“寶圖”,擢授同泰游擊將軍,同時她還做了一件預謀已久的事情:下令拆毀乾元殿,造明堂!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看到有人問神皇要當多久的皇帝,在歷史上是二十多年,但是……你們相信兔子絕對沒有那個耐心些二十多年的,前面二十多年就寫了八十多萬,后面再寫二十多年……那要寫多少字??! 第165章 165 你毀乾元殿造明堂?李顯知道之后有些茫然的看著鄭玘:“她這是要干嘛?” 這年頭特別講究風水好嘛?當初建成洛陽宮是找過高人測算的,更何況現在乾元殿代表著全國的政治中心,那是能隨便動的地方? 當然最最主要的是明堂所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所謂明堂,就是“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廟”。 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的意義其實根本就在于借神權以布政,宣揚君權神授,難道說神皇建明堂其實根本目的就在于想要壓制李顯? 鄭玘似乎并不意外只是說道:“明堂建立之事,早在太宗時期就已經有了腹案,不,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隋朝了,只可惜經過多年戰亂明堂規制已經無章可循,無論是前朝還是太宗皇帝都沒有能夠成功建造明堂?!?/br> 沒有規制可循?那還要建造明堂?李顯沒說什么,鄭玘轉頭看著他似笑非笑的說道:“你給神皇帶來的壓力還真不小啊?!?/br> 李顯認真思索了一下之后說道:“阿娘該不會忘了我的字是神授吧?” 君權神授,神皇的皇位可不就是他讓的?真真應了這句話,這不是無形之中將李顯的地位又提高了? “這件事情神皇怎么可能想不到?所以……現在天下不都在討論寶圖之事?” 李顯瞬間恍然,他險些都忘了之前武承嗣還弄虛作假的弄出了一塊什么石頭,然后被神皇號稱是“寶圖”,既然“寶圖”現世,那么自然就是君權神授了。 李顯對此并沒有什么要阻止的意思,他知道神皇這是再次鞏固自己的皇權,如果建造一個明堂就能讓神皇就此安心別鬧什么幺蛾子,踏踏實實的發展大唐,李顯一點都不介意。 只不過李顯不介意很多大臣都介意,之前他們已經認命了在一個女皇帝的手下干活,但是現在一聽說神皇要建連太宗皇帝都沒有建成的明堂,他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話里話外都是以高祖太宗之功尚未建成明堂,你憑什么?你的功績比他們還多嗎? 李顯和鄭玘都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很多世家跟神皇作對一方面是不服氣神皇一個女人當皇帝,但是李顯當初那一番說辭還是讓很多人心里都嘀咕的,大部分人都接受了,還有一部分比較靈活的人覺得,神皇一個女人哪怕有圣人相讓也名不正言不順,她上臺正是世家壓制皇權的最好時機。 這年頭的世家節cao其實也沒那么好,擺出一副道貌岸然,嘴里念叨著正統之類的東西,其實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李唐皇室當初也是世家之一,起家也是依靠著眾多世家支持才起來的,結果登上皇位之后發現,壞了,世家勢力太大了,皇帝也得賣他們面子。 憋屈,太憋屈了,堂堂皇帝經常被世家壓迫,這不是坑爹嗎?所以從李世民開始就在壓制世家,不過李世民那一輩子大唐也不安穩,到了李治這里經過一系列的改官,壓制宰相權利這才一點點的將世家打壓了下去。 本來李顯上臺世家就都抖著威風準備跟這個新上位的菜鳥皇帝死磕,務必要將他的氣焰打壓下去,年輕人對朝堂的控制力肯定不如做了那么多年皇帝的李治,更何況李顯當太子也不過就當了兩年。 及至神皇上位,世家就更開心了,李氏自己作死聲望大跌,而神皇……一個女人再厲害能厲害到哪里去? 對此,李顯非常淡定的看著神皇開始收拾世家,是啦,世家的確有很多能人,但是他們太強盛了別說別人,就連李顯自己都會覺得心里不舒服,以家世而傲王侯,聽起來很爽,但是作為王侯他就不爽了。 對于這些人,神皇壓根就沒跟他他們打嘴炮,非常簡單粗暴的開始憑著各種告密而來的消息,干掉了一幫唧唧歪歪的家伙,非常的干脆利落。 李顯蹲在長安呵呵笑了一聲,你們再能耐又怎么樣???有本事你們別犯錯,犯了錯別被揪到小辮子,一邊義正言辭的說著別人不對一邊自己知法犯法算什么事兒? 洛陽城再一次血流成河,哦,還沒到這么夸張的級別,只不過是剛剛緩過來的那些人又慫了,開始人心惶惶了。 李顯收到了求助信,有一些人開始打著讓真正的“神授”出來阻止神皇的主意了,而且無論是攝政王被壓制還是神皇被壓制,對他們都沒有任何影響,而且從之前攝政王的一系列舉動來看他對大臣們還是多有維護的,他們這些世家總比賀蘭敏之的分量重吧? 當然世家也懂得什么叫做買賣公平,世家這個團體雖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有一點還是值得稱贊的那就是吃相比較好看,他讓你出力也會給你相應的報酬。 而他們這次給李顯的報酬就是暗示會站到李顯這一邊,以對抗神皇。 “他們還真是夠聰明的?!崩铒@將書信扔到一邊懶懶散散的說道:“以后這樣的內容就不用給我看了?!?/br> 李重義有些不解的看著李顯:“叔父,看他們似乎很有誠意的樣子,為什么不接受?” “這群貨想要空手套白狼,我何必理他們?”李顯冷哼了一聲,李重義有些茫然的看著他:“侄兒不懂,世家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