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李顯真的遇到麻煩的話,會有人愿意幫的,更何況……還有武后,李顯明里暗里也算是幫過武后,起碼給她添了多少脂粉錢,她又用這些錢收買了多少大臣啊。 “我走以后,阿瑾就拜托你了?!?/br> 李顯瞬間囧了,這托孤一樣的口氣是鬧哪樣??? “阿瑾自有郡君照看,哪里用的了我什么呢?”李顯頓了頓才說道:“等他再大一點我會為他延請名師的?!?/br> 其實鄭玘說的也就是這個,他也沒想讓李顯把鄭瑾接過來,畢竟不合適,他在這里的時候怎么都好說,他不在這里了,英王把別人家的孩子接到自己府上算幾個意思?他這么說也不過就是擔心鄭臨江不靠譜而已。 更何況現在誰說起鄭臨江第一個反應都是鄭玘的父親,他本身水平不是很高,讓他去找名師來給鄭瑾啟蒙的話,恐怕別人會不給面子,但是李顯就不一樣了。 鄭玘本來想要囑咐一下李顯的,但是想想好像也沒什么要說的,李顯有些事情上很慫是沒錯,但是他的方向一直都把握得很好,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也越來越會演戲了——他在武后面前和李輪面前都表現出了一個善良有手足情的皇子,這給他加了不少分。 詔書下來之后,鄭玘收拾收拾就去赴任了,因為上一任蘇州刺史是在稅收方面出了差錯還貪墨了,蘇州大部分官員也被牽涉進來了——這也是武后和李賢的政治博弈結果。 所以雖然說是上州,然而……等待鄭玘的是個爛攤子,爛攤子也得高高興興的去啊。李顯送走鄭玘之后,整個人就更深居簡出了,最多也不過就是終于給白胖子弄了只母虎過來陪著它玩。 白胖子有了新的小伙伴明顯進入了恩愛虐狗模式,李顯雖然不是單身狗,但是之前都是他和鄭玘虐別人的,現在……媽蛋,兩只老虎都能虐他了! 李顯一無聊了就想折騰點新鮮東西出來,以前他折騰新鮮東西都是從這玩意能不能對大唐造成什么影響來看,這一次他想要折騰新鮮東西純屬就是沒事兒找事兒給自己弄點東西玩,反正他不缺錢,可勁兒的折騰也沒人管。 于是他就想弄自行車了,說起來這還是因為他想要上街,覺得坐馬車很悶,在城里又不能騎馬,所以突發奇想,干脆把自行車弄出來吧。 雖然這個年代的金屬冶煉技術并不好,但是沒關系,最早的自行車也是木制的啊,他也可以嘗試木制。 其實現在的技術只要有圖紙,自行車的車身是并不難做的,唯一困難的就是前鏈輪以及鏈條,以及剎車的問題。 前鏈輪和鏈條他還能找工部的人幫忙做,反正就是順手做一些東西,工部的人跟李顯的關系還不錯,幫個忙也沒什么,雖然這東西也新奇了點,但是大家都知道估計又是英王殿下想出了什么新花招,他們也很想知道李顯想做什么。 而李顯則在發愁剎車該怎么弄,畢竟剎車不能弄在前輪否則急剎車的話容易翻車,而在后輪的話,這個時候沒有鋼絲線,不好弄啊。 到最后只能讓木匠給做了一個剎車器,別說古代人的智慧到底不容小覷,沒有替代的東西他們就給變了個形式,不就是用機關cao作的嗎?這年頭也有機關的存在啊,于是在車把上原本是剎車手柄的地方變成了cao縱桿,想要剎車的話就將cao縱桿往中間推,后輪自然就剎車了。 只不過這個剎車用的不是鋼線而是合金銅條cao縱的,合金銅條走的是自行車橫梁位置,這樣看起來跟后世的自行車剎車器看起來也不是有很大區別了。 而鏈條最后也做出來了,這東西是個精細萬一,這一次工部就直接用了鑄鐵,只不過做的還是有些粗糙,卻也足夠讓李顯高興好久的了。 他將自行車組裝之后,本來還擔心自己不會騎,所以試騎的時候還讓人在旁邊保護著來著,結果沒想到,自行車這東西大概學了就是一輩子的技能吧,哪怕一開始生疏很快也就熟悉了,唯一比較坑爹的就是……車輪不夠圓,畢竟是手工的,不是流水線上生產下來的,總有一點點不完美的地方,車座不夠軟,車輪減震不夠好——畢竟是木輪啊。 于是李顯又開始折騰看怎么給自行車車輪減震,車袋用皮質的就很好,只不過想要弄得不漏氣也不容易,在皮制的自行車輪弄出來之前,李顯只能痛苦的騎著這個古代版的自行車。 結果還沒等他騎上街去呢,就被人發現了,這次不是李治和武后安插的人報告的了,而是李輪過來的時候碰上了,然后……李輪就當了一次大嘴巴,去請安的時候順嘴就說了出來,李顯只能苦逼兮兮的扛著自行車,哦,是讓人扛著自行車進了宮去給爹媽示范。 別說這個東西還是挺新奇的,雖然在李顯看來這玩意基本上沒啥美感,還有很多缺陷,花了他那么多錢還不如他前一世的時候花兩百多塊買的自行車看上去順眼,但是架不住它新奇啊。 連李賢都聞風而來,于是一下午的時間,皇室之中最尊貴的家庭在學騎自行車之中度過了,說實話,在皇宮里面看到大家穿著一身大唐常服騎在自行車上,那畫面太美了,李顯非常努力才忍住笑的。 這一下午李顯除了做示范一下午都沒有碰到這玩意,到最后太陽都下去了李令月和李輪還沒玩夠,李令月更是纏著李顯送給她一輛,李顯十分痛苦的表示:“還沒做好呢啊,這就是個試驗品啊?!?/br> 說實話,這也虧了現在洛陽城內都是水泥路了,如果還是夯土路的話……你騎自行車我看看? 李令月有些不開心,不過李顯對她從來很大方,她倒也沒覺得是哥哥故意不給她的,所以只是問道:“那什么時候能好?” 李顯想了想說道:“有個很麻煩的東西解決不了,現在只能這樣,如果你不嫌棄的話,要不……我讓人重新給你做一個?然后再漆上好看的顏色,你想要什么顏色的?” “紅色的!”太平公主聽了之后眼前一亮在說完喜歡的顏色之后甚至得寸進尺的要求:“七兄,能不能再加一些漂亮的花紋?” 這個倒不難,他果斷同意了,然后他一轉頭就看到全家從爹媽到哥哥弟弟都在用一種很含蓄的目光看著他,李顯內牛滿面的說道:“阿爹阿娘太子和八郎喜歡什么樣的也都……告訴我吧?!?/br> 媽蛋,每次有了好玩的都要貢獻給全家,他的科研成果要上交國家,他的有趣玩具要上交給全家,心好累。 李顯進了宮一趟扛著自行車去又扛著自行車回來,順便帶回來了一堆要求,比如說太平公主要求自行車上要有吉祥花花紋,李輪想要孔雀花紋,李賢想要老虎花紋,李治和武后就簡單了,這兩位所有的東西都是要有象征意義的,所以一個是龍紋一個是翟鳥紋。 李顯看著這一堆要求心里忽然覺得自行車做的大一點也沒什么,要是真的跟后世一樣幾根鐵管,特么的這些紋飾要怎么加上??! 李顯回去之后就開始督促人日夜趕工,并且還讓人做的精細一些,之前他那一輛其實是試驗品,所以輪子不夠光滑啊,圓度不夠標準他也沒在意,可是給別人的就要小心一點了。 等都做出來之后,李顯就讓人送到了宮里和相王府兩處,李令月拿到之后開心的邀請哥哥們出去騎自行車玩,李顯自然是答應了。 不得不說身處的地位不同,想到的東西自然也是不一樣的,李顯做出這跟而是為了方便自己逛街的,李令月他們拿到了就想到了玩,而李治和李賢首先想到的是這樣的代步工具可以推廣平民化。 李賢甚至將李顯叫到東宮問道:“此物能否在軍隊推廣?” “軍隊推廣?”李顯聽到的時候還有點納悶,為什么要在軍隊推廣呢? 李賢點了點頭:“若是行軍有此物代步,應該也會快上兩分吧?” 李顯聽了之后整個人都風中凌亂了,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不得不說這年頭人的代步工具太少了,平明百姓更是只能靠兩條腿,自行車的問世可以說是一個進化方向,但是……李顯一想到大唐的軍士穿著軍服騎著自行車趕路去打仗的場面他就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 百萬雄師騎自行車,那畫面太美了,他不敢看。 “這個……這個要在平地上才能發展其優勢,若是遇到山路反而是累贅了啊,更何況……真的要推廣的話就要改成鑄鐵所造?!崩铒@是因為不能弄太多鑄鐵,怕被人參,畢竟是戰略資源他用一點沒事兒,用多了就麻煩了。 但是如果真的推廣的話……給軍隊配備那要多少木頭才夠啊,而且木頭易壞,長久下來對大唐的環境肯定是個非常大的影響,只能用鑄鐵,而一旦用到鑄鐵了,成本也就高了。 李賢這個帳還是算的過來的,最后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如果有別的更好用的東西就好了?!?/br>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修路啦?!崩铒@還是沒死心,當初他的計劃書攤子鋪的特別大,但是到了實際作用上,除了長安洛陽,就揚州蘇州這些比較富庶的地方修路了,到了如今竟是大部分都還沒修! 李賢自然也知道修路的好處,只不過他也沒辦法,下面的人消極怠工誰能有辦法呢?更何況戶部尚書,無論哪一任的戶部尚書一到了這個職位就會變成一只鐵公雞,就連李治都有些心累。 李顯無奈只好說道:“如果真的路路暢通了,自行車也就能推廣了,唔,不過現在我也想開鋪子呢,已經有一些人想來我這里訂購了?!?/br> 李賢聽了之后用一種十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看著李顯,他這個弟弟怎么這么能賺錢?沒事兒閑的鼓搗點東西出來就能賺錢! 只是還沒等他羨慕嫉妒恨完,李治那邊派人過來了! 黃常侍一看李顯也在這里不由得松了口氣:“英王殿下也在那就太好了,兩位殿下,天皇正宣召兩位過去呢?!?/br> 李賢讓人給黃常侍了一些賞錢起身問道:“阿爹可說了是什么事兒?” 黃常侍立刻一臉憂愁的說道:“聽說是單于大都護府突厥阿史德溫傅及奉職二部相率反叛?!?/br> 李顯:……還特么能不能安生兩年了? 第137章 137 正在開心的李賢和李顯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只能麻溜的趕去開會,而這個時候李治那里已經趕上一次小朝會的規模了。 李顯進去之后就坐在那里等情報,他就搞不懂了,怎么忽然又有人反叛了呢?吃飽了撐的?當然都已經叛了,那么現在要知道的就是情況怎么樣了,對方有多少人,我們派誰去平叛。 李輪過來了之后看到李顯很小心的坐在了他的身邊,輕聲問道:“七兄,到底怎么回事?” 李顯搖了搖頭,他也很想知道好嗎?不過看李治和武后的臉色,他就知道這事兒小不了,李治當了這么多年的皇帝,風風雨雨都經歷過了,可以說從他繼位開始大唐內外就戰事不斷,對于異族反叛他應該都快習慣了。 結果這一次李治連喜怒不形于色都做不到了,整個人氣壓低的嚇人,武后臉上的表情也很嚴肅,如果放個膽小的過來這對夫妻的氣場都能嚇哭人! 李治當然不開心啦,他之前還下詔說要封禪嵩山,結果轉頭突厥人就反了,這不是在打臉呢嗎? 氣氛太壓抑了,李顯決定自己等一下最好還是安靜如處子,反正這事兒也輪不著他來管。 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之后,李治就把單于大都護長史蕭嗣業給叫上來敘述一下情況。蕭嗣業上來的時候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身上還帶著傷,依稀有點凄慘的樣子。 蕭嗣業到了之后直接就跪了說是:“有負天皇厚望?!?/br> 李治板著臉說道:“不要說這些了,說說情況吧?!?/br> 蕭嗣業低頭說道:“突厥阿史德溫傅與阿史德奉職勾結二十四州首領,立阿史那泥熟匍為可汗,叛軍人數多達數十萬?!?/br> 蕭嗣業說的干巴巴的,沒有任何修飾詞,然而即使是這樣也讓大家多少有些坐不住了,大唐現在的版圖一共有四百多個不到五百個州,這還是占領了吐蕃之后的數目,聽上去二十四個似乎占領的比例不算多,并沒有多少,然而并不能只看數量,北部的州府因為地理原因設置的都比較大。 “還有呢?”李治的表情十分不好看。 蕭嗣業一臉恨不得當堂自裁的表情說道:“叛軍反叛伊始罪臣與右領軍衛將軍花大智、右千牛衛將軍李景嘉等率兵征討,當時曾一度穩定局勢,罪臣……罪臣因而松懈,時恰逢大雪,叛軍趁機偷襲……”蕭嗣業說到這里深深伏下去:“是罪臣之過,臣甘愿領罪?!?/br> 李顯一聽就知道李治為什么生氣了,臥槽,一開始阿史德溫傅他們反叛的時候你們沒反應過來就算了,后來帶人穩定住局勢了居然還能被偷襲打輸! 不過李顯也知道戰場瞬息萬變,對方還有大雪加持,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想到這里李顯心里不由得暗恨,之前他打仗好幾次都是他帶著人靠著老天爺賞臉,給對方弄點天災人禍,這才順順利利打下來,現在被別人利用了,他心里怎么那么不爽呢? 不過很快那份不爽就變成了憤怒,因為突厥人壓根沒有滿足于那二十四個州,他們已經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了定州了!李顯當時就有點坐不住了,因為領過兵的關系,再加上鄭玘的熏陶,哪怕地理白癡如他也知道定州距離長安不遠,距離洛陽就更近! 這還不算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突厥人開始拉攏奚和契丹兩個部族了! 知道了整個情況之后,就連李顯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了,一時之間整個乾元殿氣氛凝重無比。李輪年紀小有些扛不住,動了一動,他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李顯發現這兩位哥哥的表情都不太好看,也就不敢隨便說話了。 情況很緊急,定州距離一共也不過一千多里地,聽上去很遠,可是在戰爭地圖上來講已經算是兵臨城下了,這么多年來李治還是第一次被人威脅到家門口! 李治看著蕭嗣業跪在那里的樣子揮了揮手說道:“你先退下?!?/br> 現在不是追究蕭嗣業的時候,先要選定讓人去帶兵平叛,然后再追究他們的過錯。李顯有些可惜,鄭玘被踹出去當蘇州刺史了,這件事兒肯定是沒他的份兒了。 平叛的人選并不難選,只不過現在護衛長安與東都更加重要,大將不能輕易排出去,最后商定結果就是以薛元超為關內道行軍大總管,攜左衛將軍劉審禮共同擊討叛軍。 李顯從頭到尾真的就是安靜如雞,一句話都沒說,期間武后曾經還說了一句:“不若也讓英王領一隊人馬討伐突厥?!?/br> 李顯當時晃了晃忍了半天才忍住了直接逃跑的沖動,說道:“時局危險,臣當不得如此重任,還請天皇擇穩妥之人領兵?!?/br> 跪求親媽不要害我!我一點都不想領兵!領兵的皇子有好結果嗎?看看我爹的三哥李恪死的多慘啊,我還不想步李恪后塵??! 武后聽了之后有些不滿卻又不能說什么,她心里還是很遺憾的,李顯有腦子有能力,偏偏人太軟糯了,不推著他,他都不帶自己往前走的!李輪雖然也不錯,但是頭一次出征就被俘虜了,恐怕沒有人會同意讓李輪再去的,想要栽培也要等李顯大一點。 兩個兒子都靠不住,現在整個乾元殿里都是武將,一部分身上有著文臣職銜,甚至還有在想身上也有武將職銜,但是……沒有一個是武后的人。如果論文治,這些人還能進的了乾元殿,但是論武事,武后雖然依舊垂簾聽政,卻也跟被架空了沒什么兩樣。 李治和李賢都滿意李顯識時務,大唐又不是沒有將領了,不需要皇子出去冒險,無論是對于李治還是李賢來說,李顯縮著才能讓他們溫情脈脈,如果李顯非要出頭,李賢就要做點什么了。 為了回報李顯的識時務,李治直接說道:“平叛固然重要,然拱衛京師與東都也同樣重要?!?/br> 于是他老人家大手一揮,李顯就變成了金吾衛上將軍,守衛京師東都與皇宮,也就是說皇家在哪里,他就守衛哪里。 李顯被這神來之筆給驚到了,這個時代的上將軍跟后世的上將軍可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每一衛的最高長官就是上將軍,然而上將軍不常設,哦,不僅僅是不常設,甚至就沒幾個是上將軍的,李顯記得最出名的就是他那個便宜爺爺李二鳳,當初被封為天策上將。 李治的這一項任命自然是有人反對的,郝處俊一直都以直諫聞名,這一次他又站出來了:“英王天資超群,尤善工事,天皇所愛臣不敢有異,然上將軍位高責重,臣還請天皇三思?!?/br> 郝處俊說話的時候李顯就低頭了,他不低頭怕別人看出他臉上的表情——大家都以為李顯不滿,實際上他滿意極了。 郝處俊的話表面上是在說英王殿下擅長的地方不在這里啊,天皇你三思啊,然而實際上郝處俊的意思是,天皇啊,這個官職太高了啊,你現在就給你家兒子了,以后他再立功了你想怎么封? 李顯心里默默給郝處俊就點了個贊,他一點也不想當什么上將軍,誰知道當了上將軍是不是還要來一場玄武門之變啊,這是要坑死他??? 結果李治似乎鐵了心了干脆的說道:“金吾衛尚有大將軍輔佐,英王亦通兵事,有何可慮?” 郝處俊沒說話,思考了一下,然后就悟了,別說他,在場的人基本上都悟了——除了李輪。 李輪到底年紀小經歷的不是很多,性格也被武后養的軟了一些——不知道武后兒子的性格是不是跟她的地位有關系,她地位不夠高的時候前兩個兒子都比較強勢,當武后的地位夠高了,后兩個兒子就有點綿軟。 李治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白了,既然上將軍不常設,那也就是說現在設置了上將軍的權利看起來挺大,實際上也不過就是個空頭銜而已——金吾衛大將軍掌權都已經多少年了,李顯就算當了上將軍也要從金吾衛大將軍手里奪權才可能真的掌權,然而李治太了解李顯了,這貨是個懶人,非常懶,尤其討厭勾心斗角,他估計寧可當個吉祥物也不會愿意去跟金吾衛大將軍爭權奪利的。 李賢和李顯明白了就都放心了,李賢剛剛聽到李顯要被封為金吾衛上將軍的時候他也糾結了一下,同樣,他想起了自家爺爺,對比一下,他的處境跟當初的隱太子何其相像。不過現在想想也不是那么像,太宗皇帝的軍功不是李顯能比的,他阿爹也不是高祖,更何況太宗皇帝時期天策將士都是他的死忠,但是金吾衛跟李顯可不熟悉啊。 會開完了,從最后的結果上來看,李顯幾乎是最大的贏家了——上將軍的職銜還是挺好聽的。 從洛陽宮出來之后,李輪就邀請李顯去他家吃飯,李顯有些奇怪不過也同意了。到了相王府之的時候其實還沒到飯點,李輪直接把李顯帶到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