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這是個非常賺錢的買賣,李顯不缺錢卻也不喜歡把錢往別人手里送,于是……他就交給了劉審禮另外一個方子——植物油提煉。 劉審禮自然是不相信的,他們基本都知道香皂是跟甘油一起弄出來的,現在這方子……跟香皂沒啥關系啊。 只是他不信也沒用,李顯當場就給他來了一次實驗,加熱植物油然后冷卻的確是能拿到甘油的,你不是只要甘油配方嗎?那我就給你了啊,你那一臉遺憾是怎么回事兒? 劉審禮的確是遺憾的,誰都知道英王殿下的香皂鋪子極其賺錢,因為是親王有些熱就算再怎么眼紅也不敢直接上門搶方子,現在終于有機會光明正大的知道了,結果對方轉眼就弄出了另外一個方子,香皂的方子他們還是不知道。 李顯對劉審禮還是比較給面子的,雖然明知道對方不安好心卻也還是當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客客氣氣的將劉審禮送走了,轉頭就去跟鄭玘訴苦。 鄭玘把人抱在懷里親了親說道:“你這不是做得很好嗎?” “但是這樣太打擊我的積極性了?!崩铒@頗為郁悶,每次做好了東西要將配方上交給國家就算了,可還影響自己賺錢,一個人再無私也不帶這樣的。 鄭玘思考了一下說道:“不想做就不做了,事到如今大唐的優勢已經奠定了,你已經給了做了很多了,工部的人也不是傻子,大不了你給他們指個方向便是,再不用這樣親力親為的?!?/br> 李顯想想也是干脆就不糾結這事兒了,轉頭就去研究玉米的改良了。李顯一連老實了好幾個月,除了每個月去跟家庭成員聯絡一次感情以外,李顯連朝都不上了,整個人都神隱了。 而這個時候明崇儼曾經對武后說過的話偏偏流傳遍了高層!這事兒是誰的手筆李顯已經不想去思考了,他現在覺得自己走的真是太果斷了,否則在這種大家都知道“太子不堪大任”然后英王“類太宗,極顯貴”的情況下,他要怎么跟李賢相處。 他就算一再保證自己無心帝位,但是李賢真的能不疑心?早走早好! 而李賢這個時候也回過味來了,他就說當初李顯怎么就急怒攻心了——他跟他爹一樣回去就查了,只不過他沒他爹那個本事,所以沒查出來,后來這就成了他一個疑問。 再后來李顯突然就要跑去研究種地,當時李賢就在納悶他這個弟弟抽什么風?以前研究武器好歹也算是技術工種,現在突然跑去當農民是幾個意思???你是皇子哎?! 更讓他意外的是他親爹還同意了,這太讓他意外了,現在……什么都明白了,李顯這是在退縮保命,狀類太宗,命格極貴……這都是在說李顯才是那個問鼎帝位的人。李賢這一次才真的是有點頭疼了。 沒辦法,李顯正如他的名字,太顯眼了,李賢自認若論才華他和李顯大概半斤八兩,但是單論治國之才的話,他能甩李顯八條街,這也是他從來沒覺得弟弟有威脅性的緣故。 本來么,一個沒有治國之才的弟弟,還斷袖了絕后了,有啥好擔心的?但是現在……他忽然有點不淡定了,一直以來他都是在監國,可以說他對大唐的貢獻并不比李顯少,可是李顯做的事情都太吸引目光了,太出彩了,而李賢……長年累月之下不免讓人忽視。 李賢相信阿爹能看出他的好,但是別人呢?他的阿娘看起來是想要扶持這個弟弟了,要不然不會連續用流言來擾亂他的神經,可是第一次……他可以不在乎,畢竟皇后生產宮里都是有記錄的,何時發動何時產子,除非她和韓國夫人同時生產來個貍貓換太子。 然而事實上并沒有這么一回事,更何況他已經是太子了,就算他不是武后的兒子中傷的也不是他而是武后,所以李賢倒是覺得有別人插手。 現在問題來了,這個插手的人是誰?同時打擊他和武后有什么目的?是不是想要扶李顯上位?這些李賢不得不多想。 這一多想就覺得,李顯真是太特么的知情識趣了,既然他弟弟早早的退開了,他也就不用著手對付李顯了。 然而很快李賢發現他似乎忽略了另外一個人——李輪。 八月十五的時候,一年一度的中秋宴又開始了,本來李賢覺得今年和往年也沒什么不同,結果讓誰都沒想到的是相王李輪的王妃居然就是在這么一個場合選好的。 當時李賢坐在李治身邊,一臉微笑的的聽著李治跟霍王李元軌聊天,結果話題不知道怎么的跑到了李輪身上,李治開口說道:“朕數子中,男輪最小,特所留愛,比來與選新婦,多不稱情,恰近聞劉延景女,名門閨秀賢良淑德,可做相王妃?!?/br> 婚姻乃是結兩姓之好,如果是普通人家男方求親女方還要考察一番,但是到了皇室這里,啥都別說了謝恩吧。 只不過劉延景如今還在陜州做刺史并沒有在這里,是以謝恩的也只有劉家女眷了。 而直到這個時候李賢才忽然發現,他的幼弟也長大娶妻了,李輪的妻子家世并不十分顯赫,至少比不上太子妃,雖然劉氏的祖父是開國將領劉德威,祖母是平壽縣主,然而家族并不大,雖然也是世家卻算不上大世家。 只是……李賢正在懷疑有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時候突然關注到了幼弟,就不免多想一點,如果他跟李顯互掐到兩敗俱傷的地步,得利的固然是武后,然而武后并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除了武后之外還能得利的……大概也就是相王了。 李賢一時間有點頭疼,有那么一瞬間他突然理解了李弘為什么那么一驚一乍的,實在是敵暗我明,不好處理啊。不僅不好處理,他還不能處理,現在李治為李輪定下了相王妃就是在變相告訴他,你兩個弟弟一個沒老婆,一個妻族靠不上,你不要多想。 李治安慰他了,他也就只能當不知道明崇儼說的那些話,只是他心里卻把明崇儼給記上了。如果沒有李顯的提醒,他這會估計就要弄死明崇儼了,他可還記得明崇儼別的不行,但是巫術確實不錯的,雖然李顯一直覺得是假的,但是這么一個人在武后身邊幫襯著,估計什么時候他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明崇儼必須死!但是怎么讓他死李賢還要好好的籌劃一下,他現在非常小心輕易不會給被人留下自己的把柄,原本應該死在所謂的盜匪手下的明崇儼好運氣的活到了儀鳳三年。 新年到了,李顯就算再怎么躲也躲不開必須回來了,不過這一次他回來了也就不用走了,朝堂之上的情形越來越分明,他不爭也沒人非要扶著他去爭——武后除外,不過李顯自己不配合武后也沒辦法,別人就更不會去做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他不愿意爭,而李輪如今又沒有實力去爭,太子依舊是一家獨大,并且李賢也學聰明了,從來不會跳出來單挑boss,每次都是拐彎抹角的找機會剪剪武后的羽翼。 李賢現在開始學會了忍耐,一切都等他上位再說!李賢變的更加狡猾,而武后則是越發的肆無忌憚,李輪的妻子她并不滿意,相王妃的家世根本無法幫助李輪,李顯她已經指望不上了,就只能讓小兒子來了。 其實說起來武后也曾經想過直接弄死李賢,只是李賢的東宮現在跟鐵桶一樣,武后又不能隔山打牛只能慢慢來。 現在武后唯一希望的就是李治活的時間長點,再長點,讓她有更多的時間掌握朝堂上的勢力,這樣哪怕李賢上臺她也有能力轄制李賢! 李賢和武后的爭斗從明面上逐漸轉移到底下,表面上看朝堂上真是一片欣欣向榮,實際上呢? 李顯一回來就趕上了大食來使,不用懷疑這就是來講和的,這一次大食沒有那么看不清狀況了,連著挑釁兩次兩次都被打了回去,甚至還丟了大片肥沃的土地,眼看著大唐甚至有越過波斯攻打巴格達的意思,大食此時不僅僅在攻打大唐,它的東線軍隊也在向南攻入南亞次大陸的北段信德一代,眼看著大唐這塊硬骨頭不好啃,大食果斷就要收手,反正另外一邊更好打。 雖然李顯跟鄭玘說的時候意思是想要直接打進大食,但是之前出了李敬玄這件事兒,李顯就果斷縮了,和談就和談吧,他可不想回頭打到半路又出現為了爭權害死自己人的事情。 不打就不打吧,遠地不治,中間隔著一個波斯本來也不太好處理,總不能把友盟也給打了吧——這時候的波斯還是挺老實的,周圍的國家一個跟著一個的作夭,波斯就從來沒動過,反而年年派使臣過來送東西,這樣一個識時務的國家,就算讓李顯去打李顯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相反倒是天竺……要收拾收拾了。 只是最近看起來李治不想大興兵戈,天竺那邊也派使臣來謝罪,估計這樣就算過去了。 大食到底是沒有守住他們的海洋之火,其實這東西也守不住,畢竟他們也沒加工,也沒有去開采石油,就是石油太多了冒了出來讓他們撿來用了——在知道聽使臣說起這件事兒的時候,李顯各種羨慕嫉妒恨,大唐的石油……估計都隱藏在地下呢,想要開采都不好開采。 然后李顯就攛掇著李賢讓大食跟大唐簽訂協議,要最低收購石油,哦,石油這個詞還是從李顯嘴里蹦出來普及的,這個時候大唐都沒有石油怎么會有相應的名字呢? 大食雖然不愿意,但是也跟著簽訂了契書,他們倒是對虎蹲炮挺垂涎的,然而戰敗國沒有講條件的資格。 雖然不能占領那個地方但是能夠用很便宜的價錢將石油買過來也是非常劃算的一件事情,然而……他很快就發現還有一件事兒比較麻煩那就是這些石油怎么儲存! 現在的科技水平不發達根本沒辦法提煉石油,汽油柴油不能分離,不過說實話,就算能分離也沒有用到這些東西的地方,李顯如果不想辦法去提煉的話,就算買過來大概也只能跟大食那邊一樣當成普通燃油使用,太浪費了啊啊啊。 李顯愁得頭發都白了,只不過契書已經簽了,出爾反爾不是很好,李顯郁悶的在王府里轉圈,鄭玘就抱著弟弟在一邊一旁啟蒙一邊幸災樂禍。 鄭玘的弟弟鄭瑾已經兩歲了,說是兩歲,其實嚴格來說也不過是一周歲多一點,這么點的年紀啟蒙都不是早的問題,而是太早。 只不過楊氏年紀大了,生完這個兒子之后體力不足,鄭臨江……鄭臨江得了小兒子是很開心,只不過楊氏看他那個樣子生怕小兒子被他慣壞了,所以時不時的就把小兒子丟給大兒子去帶,楊氏心里也有數,她和鄭臨江也不一定能夠活到多大,小兒子還是要跟兄長親近的,更何況鄭玘就算是養傷都泡在英王府,讓小兒子在英王面前多多出鏡,將來小兒子前程還用擔心? 鄭瑾是個很乖巧的寶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楊氏生他的時候年紀太大了,生下來的時候跟只小貓似的,現在快有一周半了也比同齡人還要小一點——李賢那同樣一周歲的女兒看上去比這小子壯實多了。 大概因為是鄭玘的弟弟,李顯大約是愛屋及烏對他也十分上心,凡是對孩子好的也不計價錢能給的都給,反正他也不缺錢。 鄭玘本來對這個弟弟沒什么感情,看到李顯這個樣子卻難免覺得他家大王大概是想要個小孩子了吧? 鄭玘不是那種有話憋在心里讓你猜猜猜的人,更何況他和李顯時間都挺寶貴的,真這么折騰的話兩個人估計早就分了。 所以他直接找上李顯問道:“你想要孩子嗎?” 李顯有些納悶的看著他:“啥?”這貨怎么突然這么問了?我想要你又不能生,呃,好吧,從體位上來看,要是男人能生孩子,一定是他來生,李顯想到這里不由得抖了抖,還是……算了吧。 鄭玘有些猶豫:“你……你從前說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當時我不在意,如今……你就算想要孩子卻也不能了,我……我自然也是不要孩子的了?!?/br> 這是鄭玘第一次明明白白的表示,你不許找女人我也不找女人,咱們兩個就這么過。雖然鄭玘沒有說如果李顯敢找女人會怎么樣,不過鄭玘過往的事跡表明,千萬不要跟他對著干,沒看到上一次跟鄭玘對著干的一位校尉如今已經到塞外去吃沙子了嗎? 鄭玘自覺這樣說話并不對,李顯到底是親王,他這樣頗有威脅的嫌疑,而李顯聽到鄭玘這樣說反而很開心。 “怎么突然想起說這個來啦?”李顯一個開心就直接撲到了鄭玘身上環著他的腰仰頭看著鄭玘那張俊臉。 當初他第一次見到鄭玘的時候就比鄭玘矮,那個時候他還能安慰自己以后還能長的,不過到了現在他都二十二了,身高也定型了,到底還是比鄭玘矮了多半個頭,如今他倒覺得這樣的身高差真是正好。 鄭玘伸手抱著李顯說道:“這兩天看你對四郎的態度,你是不是喜歡孩子的?” “我說你怎么突然想起這件事兒來了?!崩铒@湊過去親了親鄭玘的嘴角說道:“我喜歡他因為他是你弟弟啊,平時你看我搭理哪個小孩子來著?” 李顯也不是特別不喜歡小孩子,只不過他喜歡乖巧聽話的小孩子,他身處的階層雖然熊孩子不多,但是天生乖巧的也太少了,畢竟都是權貴世家出身,好多都跟乖巧聽話沾不上邊,鄭瑾這樣的真是少之又少。 鄭玘聽了之后也算是松了口氣,李顯一高興,他就有福利。李顯被威脅了還高興自然是有原因的,從以前他就一直在跟鄭玘說除了鄭玘他不會要別人了,但是鄭玘卻從來沒有說出口過,雖然對方用行動表示了自己的決心,然而諾言有的時候吸引人就是因為它能讓人安心。 李顯這就徹底安心了,他一安心,整個人都越發的舒爽,每天都笑吟吟的仿佛有喜事兒一樣,讓全家都有點酸溜溜的,李賢和武后這樣每天都跟斗士一樣的就不說了,李治這個夾在老婆和兒子中間的也很苦逼,就連李輪和李令月都有各自的煩惱。 李令月如今已經十三歲了,就算是放到普通人家這個年紀也該議親了,帝后唯一活著的公主,備受父母兄長寵愛,李令月想要嫁人肯定有很多人都愿意要的,然而李治和武后肯定是不想委屈女兒的,這個考察女婿的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李顯在知道了之后忍不住就跑到宮里說道:“阿妹年紀尚幼,阿爹阿娘急什么?” 媽蛋,十三四歲就嫁人對女孩子身體很不好的,雖然李令月營養好發育也不錯那也是摧殘幼女!堅決不能這么干! 李治和武后聽了之后倒是沒覺得他不想讓meimei出家,反而調侃他心疼meimei了,倒是鄭玘在聽了之后忍不住把人拽過來:“你就不要擔心了,公主出嫁之日尚遠?!?/br> “什么時候?”李顯擦了把汗,他都差點忘了這里有個劇情早知道的,雖然現在劇情已經被他們兩個毀的亂七八糟的,不過終究是有參考價值的。 鄭玘仔細想了想之后說道:“大概是永隆二年?!?/br> 李顯:……他想打人,媽蛋,還沒有出現過的年號你跟我說,我也不知道是哪年??!沒辦法他不得不又做了一回數學題,然后驚訝的發現,太平公主出嫁的時候大約是十八歲,這個年紀……還行,再晚估計帝后也不同意了。 李顯微微放下心來,然后發現自己又要準備一份紅包了,李賢同學的第三個兒子也出生了。鄭玘在知道之后只是有些奇怪:原本太子李賢的第三子應該是庶子,如今卻變成了嫡子,到底是有什么不一樣了。 不管是不是不一樣,添了個侄子李顯心里還是挺高興的,不過很快他就高興不起來了——被他想辦法保住一命的明崇儼終究是死了。 第135章 135 明崇儼的死仿佛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石子,一瞬間整池水都被擾亂了。李顯在聽到他的死訊的時候也說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 他對明崇儼的感覺本來非常路人的,但是這個人卻給他帶來了十分大的壓力,別的不說就他那所謂的相面之詞就足夠讓人想入非非的了,可以說李顯不得不退就是因為明崇儼,他也是怕了明崇儼再來點別的話,雖然論起神棍來說他比明崇儼高桿多了,畢竟他有真實事跡,然而這種東西有人不信就有人信,李顯賭不起,他跟李賢關系還不錯,不想再跟當初李弘和他一樣關系直接降到冰點雙方不死不休。 所以他只能退了,但是自己心甘情愿退跟被別人逼著退能一樣嗎?李顯表面上沒什么表示,然而心里對明崇儼到底是不滿的。 明崇儼死了反而會讓他松口氣,只不過他之前之所以阻止李賢主要是因為怕李賢被武后抓到把柄,然而……千算萬算都算不到明崇儼到底還是死了,而且是死在東宮! 李顯當時知道的時候就倒抽了一口氣,蒼白著臉轉頭看向鄭玘,臉上的震驚掩飾都掩飾不住,鄭玘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讓手下人不要隨便亂動,是的,他培養的人現在也算是有點能量了,鑒于他本身的官位還不是特別高,所以這些人一般都是在五六品之間晃悠,然而鄭玘用人一大特點就是喜歡啟用寒門子弟,他們沒有任何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只依靠著鄭玘偶爾的指點能夠爬到五六品也算不錯了。 鄭玘看著李顯臉色蒼白的樣子不由得先把這件事情放到一邊低聲問道:“你這是……怎么了?” 當初孝敬皇帝薨逝的時候都沒有看到李顯這么震驚的樣子,這又是怎么了? 李顯只是覺得心很累,李弘的時候,他明知道李弘什么時候會掛但是他沒有去阻止,不僅沒有阻止,反而在弄死太子一路上越走越遠,所以當時太子死了他最大的感想就是這貨終于掛掉了。 但是現在……他真的是阻止過明崇儼的死亡腳步的,然而這樣還沒救下來。李顯深深吸了口氣問道:“我只是覺得……是不是無論我做什么,歷史還是按照原有的腳步在發展?我們做再多也沒用?” 鄭玘聽了之后這才知道李顯在擔心什么,他忍不住伸手拍了一下李顯的頭說道:“想太多,你真的覺得什么都沒改變嗎?如果真的什么都沒改變的話,現在大唐應該不敵吐蕃丟了安西四鎮才對?!?/br> 李顯聽到這個才打起了精神:“可是……明崇儼怎么就還是……” “他的話……拋開我們原本知道的,你分析一下,他的死很意外嗎?想要殺他的非止李賢一人而已?!?/br> “什么?”李顯有些驚訝:“他還惹了別人?” 鄭玘冷笑著說道:“天后如今寵幸于他,你覺得天后一黨真的就沒有看不慣他的?這事兒必不是太子做的,說不定就是有人接著除掉明崇儼的機會嫁禍給太子?!?/br> 鄭玘敢這么說主要是李賢是個聰明人,只要他自己沒亂了陣腳就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李顯嘆氣:“算了,不說這個,問題是現在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鄭玘有些疑惑:“這件事兒跟我們并沒關系,不是嗎?” 最近因為李顯的關系他都被迫跟著宅了起來,鄭玘也很憋氣好嗎?之前李敬玄走了大家都在搶地盤,他也很想搶好嗎?哪怕搶不到大頭搶到一些殘渣也行啊,結果明崇儼突然蹦跶出來了,他不僅不能搶還要讓所有人跟著收縮。 不過也不是沒好處,之前鄭家本家還找上門來著,如今鄭家是越來越走下坡路,也就還有一個鄭玘撐場面讓大家沒有看清鄭家,不過鄭玘跟鄭家本家不親是誰都看得出來的,鄭家本家也想掙扎一下就想讓鄭玘來推薦一下,這年頭做官的話寒門子弟憑科舉,貴族子弟照舊是憑推薦。 鄭家也有人當官然而檔次不夠,就算推薦了也不是什么好差事,肯定是不如鄭玘的。只不過他們剛找上門來,就出了李顯退居幕后的事情,鄭家火速就撤退了,鄭玘跟英王走得太近了,這萬一太子想清算,英王和鄭玘或許還能站得住,但是他們就難說了。 鄭玘一邊憋屈著一邊覺得松了口氣,這年頭家族還是很重要的,他不跟本家親也是自家內部的事情,真要上升到家族層面,他也要給面子的推薦點人的,然而……現在鄭家那幫貨特么的他一個看好的都沒有! 一個家族走下坡路都是有必然的歷史因素的,子孫越來越不爭氣大概是主要原因,與其推薦他們或者說是培養本家的一些小孩子,他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去教導弟弟! 鄭玘如今的想法很淡定,既然退了那就暫時不要再出來,等局勢明郎或者說是天皇想起他來了再說,別人他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