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是更年期
趙倩莫名地看了他一眼,覺得吳啟亮今天的態度有點奇怪,其實她也不想這么做,老公一回家就被她罵。 但一看到吳啟亮喝醉后的樣子,心里就莫名想要發火,罵出去之后,心里就會痛快一點。 當然,痛快之后又是后悔,覺得對丈夫的態度太差…… 趙倩每天的心情就是在這樣的循環反復中度過,以至于她覺得自己是不是更年期了,還偷偷跑去縣醫院,找陳慧檢查。 陳慧給她測了測激素,告訴她激素指標都還正常,應該不是更年期,她這才放了心。 更年期就意味著衰老,意味著容顏迅速凋零。 想到丈夫每天在外面應酬,和那么多美女接觸,趙倩心里就會有點忐忑不安。 “你在外面做了什么事?今天真是一反常態???” 看到吳啟亮這么好的態度,趙倩心里反而慌了。 丈夫不會是來告訴她,在外面找到了紅顏知己,還讓人家懷孕了,要把小三帶回家? 不要說趙倩多慮,因為現在這樣的事,社會上可多了,有的還是公職人員呢。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社會上突然多了一種叫酒吧、夜總會的場所。 這些場所里聚集了很多鶯鶯燕燕,花個五十、一百,就可以對她們隨便摸、隨便抱。 但這些場所又裝潢得很高檔,里面的女人都打扮得很漂亮,濃妝艷抹,風格和社會上現在樸實的婦女們大不相同。 于是,很多男人跟鬼迷心竅似的,一窩蜂扎進了溫柔鄉,就再也拔不出來了。 這段時間,社會上因為小三拋家棄子的各種桃色新聞滿天亂飛,幾個女人聚會,都是在聊誰家的老公耗在夜總會,三更半夜不回家,丈母娘拿了殺豬刀,滿街亂找。 還有人爆料說誰家的父子同時出入一家夜總會,同時包養了一個歌女…… 這樣的話題足夠勁爆,足夠吸引大家的關注,但是卻無形中也給女人們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誰也不知道被老公劈腿的厄運,什么時候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畢竟兩條腿的男人是管不住的,尤其是像她家這樣做生意的男人,天天都出入這種場合,就算是和尚也沒有這份定力吧? 吳啟亮突然轉變態度,趙倩心里不打小鼓是不可能的。 看到妻子警覺地看向自己,吳啟亮摸了摸鼻子,這就讓妻子看成了心虛的表現,問道: “姓吳的,你有什么話就趕緊說,不要裝好人,有什么小三、小四的,都拉出來讓我見識見識!” 吳啟亮吃了一驚,不解地道:“老婆,為什么突然這么懷疑我?”他委屈得道,“我只是想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有一個價值萬金的創業想法要和你商量?!?/br> 趙倩一聽很尷尬,沒想到丈夫是來和她說正事的。 于是,她強作淡定,道:“你說,到底有什么想法這么值錢?” 于是,吳啟亮把臘梅的想法告訴了妻子。 趙倩聽了,若有所失,摘菜的速度也放慢了許多。 吳啟亮看著妻子臉上變換不定的神情,忐忑地道: “當然了,你要是不想辭職,在單位里安安穩穩的也好,不用cao那么多心。 你看,我自從出來創業,頭發也白了,肚子也大了,我都擔心我變丑了,你不要我怎么辦?!?/br> 吳啟亮的話,讓趙倩不由失笑。 考慮了一會,趙倩道: “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是我能力范圍內能做到的事,我明天就去寫辭職報告?!?/br> “什么?你真的想辭職?也好! 放心,你老公我可不是小氣的人,你出來創業的資金全部由我無償提供!” 吳啟亮要體現自己的慷慨大方,還有對妻子的支持。 “什么?你還有私房錢???”趙倩疑惑地看著他。 吳啟亮這才發現,自己情急之下失言了。 他賺的錢一向都是交給妻子,怎么可能還有什么私房錢呢? 他笑道:“不是私房錢,就是這一次竹器社的股份分紅罷了,還沒分嘛?!?/br> 雖然有一部分竹器社的股權交給了兒子,但吳啟亮手里還握著大部分的股權,所以分紅當然很豐厚。 “這叫什么支持?你的錢還不是我的錢?!壁w倩冷哼一聲道。 “對,對,咱們的錢?!眳菃⒘邻s緊糾正自己錯誤的說法。 趙倩見丈夫把自己放在心上,鼓勵她一同進步,她的心情大好。 而且,丈夫提議的這個思路也很好,是自己擅長的創業方式。 之前她也曾考慮過辭職創業的事,但是如果還是在丈夫的竹器社里打工,那和依附丈夫又有什么不同? 她想要獨立創業,做一份自己的事業,既能夠展現自己的能力,也能讓丈夫刮目相看。 現在看來,辦教育機構,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見妻子的笑容舒心清亮,吳啟亮感覺到了妻子煥發的活力,他忍不住道: “親愛的,這樣自信的你才是最美的!” 他們倆是自由戀愛,到一中教書之后,對上眼走到一起的,感情自然非比尋常,夫妻倆私下也經常說些rou麻的話。 見丈夫這么夸自己,趙倩的眉眼愈發舒展,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第二天,趙倩就風風火火寫了辭職信。 暑假雖然學校沒有上班,但去辦了辭職的手續,趙倩心里就舒服了。 吳啟亮果然沒有食言,他對妻子的事業很上心,東奔西走,幫她找到了縣物資公司一棟荒廢不用的四層辦公樓,作為教育機構的辦學點。 吳啟亮請人對辦公樓進行鑒定,確定不是危樓之后,對辦公樓重新進行了裝修。 他們聽了臘梅的建議,將辦公樓刷成了紅色和橙色為基調的顏色,并取名為赤橙教育機構。 這個名字,代表了顏色,也代表了教育機構的赤誠之心。 趙倩出任赤橙的校長,她招聘了一批在一線上工作幾十年,頗有經驗的教師。 這批教師都是原來學校的臨時工,教學骨干,因為不能轉為編內,他們的工資很低。 正式的教師好歹還有七八十元,他們卻只有二、三十元,長期入不敷出,生活窘迫,讓他們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