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起初,我對阮檬的存在不以為然,不就是個番邦的小王子,只不過和皇室多了層血緣關系。我的伴讀不少,多他一個不算什么,沒什么值得特別注意的。 豈料阮檬對我卻有著特別的關注,沒事就來東宮拜訪我。 第一次收到阮檬遞上來的帖子,我以為他有正事要說,不想他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竟是:“幾年不見,團團你怎么越長越不可愛了?” 自從搬到長和宮,就是父皇和爹爹也很少再叫我的小名團團了,咋聽這個名字,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生氣,而是驚訝,然后就下意識地問道:“我們以前見過嗎?” 理論上來說,我和阮檬有可能是見過面的,但我完全沒有印象了。 “當然見過了?!比蠲十敿袋c頭道:“團團,你以前叫我檸哥哥,我要走的時候,你還哭著追到宮門口,扯著我的衣袖不放手呢?!?/br> 我傻傻地看著他,心里卻在大喊著,這不可能,我絕不會做出這樣丟人現眼的事情。 ☆、第083章 嫁禍 從皇宮出來,衛昭和姜澈并沒有回到各自的王府,而是去了衛昭一處位于城外的別院。 別院幽靜,平時沒什么人出入,只有幾名老仆守著屋子,衛昭一年半載也不見得會來此一回。 衛昭帶著姜澈到后院的涼亭坐下,有些驚訝王爺突然到來的老仆送來茶水,隨即就被他打發出去了,并且吩咐道,不經過他的允許,任何人不得入內打擾。 后院地勢開闊,院墻下面的花壇里栽種著一些常見的花草,涼亭建于臺階之上,坐在里面居高臨下,周圍的動靜一覽無余,是個說話的好地方。 姜澈以前來過這里,但都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他和衛昭的關系并不像今天這樣,看著似曾相識的場景,他輕咳一聲,卻是欲言又止。 衛昭不動聲色地瞥他一眼,沉吟道:“永安王特地等了本王許久,該是有話要對本王說吧?!?/br> 姜澈收回駐留在墻上的藤蔓上的視線,神色顯得有些猶豫,他啟了啟唇,緩緩開口道:“秦王奉命調查東宮遇刺之事,不知……” “不知可有什么發現?你要問的是這個嗎?”永安王妃謝秀是太子妃謝香的胞姐,姜澈關心他的調查進度,并不在衛昭的意料之外。 不料姜澈竟是搖了搖頭,見衛昭目露疑惑之色,方把先前未說完的話補充完整:“我是想問,秦王可有發現什么不妥之處?” 衛昭聞言一怔,警覺道:“你都知道什么了,又是如何知道的?”若非證據確鑿,對于已經查到的事實,他是很不愿意相信的。 姜澈面露些許惆悵,輕嘆道:“太子驟然離世,太子妃悲痛欲絕,她又有了身孕,陛下和皇后都很擔心,便命王妃進宮照看,故而……” 謝秀終日在宮中進出,消息肯定靈通,她知道的事情,姜澈肯定也會知道,衛昭想到此節,神情稍微舒緩了些:“請問永安王,你感覺何處不妥?” 姜澈的眼神變得更加深沉,漆黑的眼眸深不見底,衛昭直直看了他片刻,完全看不出他心中所想為何,不由有些失神。 沉默了一會兒,姜澈用極肯定的語氣說道:“秦王不信湘王會是謀害太子的主使人,是么?” 衛昭默然頷首,他的確不信,衛茂謀害衛萱,這怎么可能呢,首先不考慮他有沒有這樣的動機,最關鍵的是,以衛茂從小到大的表現,根本看不出他有本事設計如此精巧的計謀。 姜澈略略苦笑:“我也不信,可是我們相信湘王沒有用,陛下信的是證據,太子妃亦是?!?/br> 衛昭輕吁口氣,眼神更顯憂慮,半晌沒有說話。姜澈說得沒錯,他們需要用證據說話,可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證據,都是對衛茂極不利的。 國喪期間,衛崇榮和君華每日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除了提高警惕,加強戒備,就是等待衛昭的來信。他們有個共同的感覺,就是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有點度日如年的味道。 有些時候,衛崇榮忍不住會想,這些他以前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是不是由于他的重生引起的??伤遣恢厣脑?,衛昭就會死在扶余,若是衛昭不能回到渝京,衛明全家就會像前世一樣,死于巫蠱之禍。而他自己,也會在十年之后悲慘地死去,短短一生,毫無快樂可言。 上一世,衛家兄妹幾個去世的年紀都不大,最年長的衛萱也不過只有十八歲,有關他們的記載非常少,留給衛崇榮的印象就是兄友弟恭,兄妹情深。 卻不曾想,從衛明登基為帝的那一刻起,他所有的預知優勢,就已經蕩然無存。 從皇孫升級到皇子,沒有幾個人的心態能不發生變化,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畢竟,他們以前要爭的只是父母的重視,多一點少一點,不過是心緒難平,沒什么大不了的??墒且院笠獱帄Z的,就是獨一無二的至尊寶座,輸贏之間,差別可就大了。 通常來說,家里有三個以上兒子的家庭,長子都是最被重視的,幼子都是最得寵愛的,至于中間那些兒子,數量越多,越是和撿來的差不多。 衛明和君非離育有三子一女,剛好符合這個模式。當然,他們對待衛蘭只是相較于他的兄弟和jiejie有所忽略,而不是真的把他當成了撿來的。 想想看,衛萱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衛蔻是獨生女,精心呵護的掌上明珠,衛茂是嫡幼子,生來體弱多病,自然而然占據了君非離大部分的心思。 有著這樣的客觀條件,就算衛明和君非離主觀上沒有任何偏心的想法,衛蘭也很容易成為他們家最被忽視的那個人。原因無他,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剛好又是個三不沾。 上回被衛蘭坑了以后,衛崇榮絞盡腦汁地想過,他為何如此看自己不順眼,最后分析出一個不是很靠譜的答案,就是衛蘭很有可能是在嫉妒他。 衛崇榮回京之前,衛蘭雖然沒有哥哥弟弟那樣被父母看重,可他們家的局面向來如此,大家都習慣了,也形成了相應的平衡。 衛崇榮算是憑空出現,如果他樣樣都不行,衛蘭除了嘲笑他兩句,可能也不會產生多余的想法。偏偏衛崇榮不是這樣的人,他文武雙全,在宮學碾壓了無數人,就是衛茂,對他也是心服口服。 衛蘭比衛崇榮大了四歲,按理說兩人應該沒有直接交鋒的機會,但是衛明疼愛弟弟,愛屋及烏也疼愛侄兒,經常在東宮夸獎衛崇榮,說他哪哪都好。 再有就是歷年的春獵,衛崇榮的表現都是非常出色,像衛夙那樣不喜歡他的人,碰上這樣的時候也會勉強說上一句,小狼崽子長得沒有多像衛昭,身上這股沖勁兒,跟他是一樣一樣的。 積羽沉舟,磨鐵成針,再小的不滿累加起來,也是比較可觀的,尤其衛蘭一看就不是個心胸開闊的性子。衛崇榮掰不出其他的理由,姑且就把自己的腦補當成事實了。 衛萱遇刺的消息剛傳到慶佳,衛崇榮就認定了此事乃是衛蘭所為。 不過他很擔心,衛昭能不能拿到衛蘭的證據。謀害儲君的罪名太大了,一旦被人拿到把柄,皇子的身份都保不住衛蘭的性命,最多就是衛明法外開恩,放過他妻兒一命。 衛崇榮設身處地站在衛蘭的立場想過,如果他是衛蘭,必定是要有極大的把握能將罪名載到他人頭上才會動手,否則絕不會輕舉妄動。 衛蘭已經是郡王了,日后衛萱登基,必然就是親王,以衛萱對弟妹的照顧程度,就算衛蘭沒有衛昭那樣的能力,他能擁有的權利和地位,和現在的衛昭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而這些,是建立在他什么都不做的基礎上的。反之,衛蘭若是對衛萱下了手,不被人發現自然好,那就是一步登天,可要是被發現了呢,可就是什么都沒有了。 以衛蘭當前的處境,遠沒到背水一戰的地步,所以衛崇榮判斷,他是做了萬全的準備的,不說百分之百有把握,七八成總是有的,不然他沒必要冒著這樣大的風險行事。 見衛崇榮憂心忡忡的模樣,君華安慰他道:“榮哥哥,你不要老是愁眉苦臉的,你對秦王殿下有點信心好不好?說不定過兩天他就把真兇找出來了?!?/br> 衛崇榮嘆了口氣,擺手道:“這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而是每個人,他擅長做的事情不一樣,要是皇伯父讓我父王帶兵打仗,我肯定一點都不擔心,可是這個……” 不知道先帝和太后對兒子的教育是太成功了還是太不成功了,衛明和衛昭的脾性、長相各不相同,可做事的風格,卻是極其相似的,就是堂堂正正,絕不彎彎繞繞。不僅他們兄弟兩個是這樣,就連下面的衛萱、衛茂和衛崇榮,也都是這個風格,只有衛蘭,獨樹一幟,堪稱異類。 衛昭和衛崇榮,對衛蘭算是有點戒心的,但是衛明和衛萱不啊,他們對自己的兒子和弟弟,顯然是很放心的。衛昭再是和衛明兄弟情深,也不可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說衛蘭的壞話,那樣就有挑撥皇帝父子關系的嫌疑了。衛蘭背靠皇帝和太子兩座大山,要想做點什么,真是防不勝防。 君華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只能默默坐在衛崇榮身旁,陪著他發呆和發愁。 看著君華天真純良的側臉,衛崇榮陡然有個奇怪的想法,要是前世的君華在這里就好了,估計他能幫他分析分析,衛蘭究竟是如何打算的,他記得他擅長這樣的事。 由此可見,環境對人性格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從小被父母捧在掌心長大的孩子,不可能也不需要像父母雙亡、獨自生活在詭異莫測的深宮的孩子那樣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 衛崇榮有想到過,衛蘭不會留下任何把柄被人抓住,但是當太子遇刺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傳到慶佳時,他還是整個人都懵住了,感覺世界充滿了強烈的不真實感。 竟然是衛茂策劃了行刺東宮之事,湘王妃的兄長,自盡女官的父親,還有聞訊匆匆從南越國內趕來請罪的王太子阮紹,他們所有人的證詞結合到一起,幕后真兇直指衛茂。 ☆、第084章 探監 君華陪著衛崇榮一起看信,看著看著臉色就變得古怪起來,脫口而道:“榮哥哥,是不是有哪里搞錯了?怎么可能是三皇子?他哪有這個本事?” 若是衛茂聽到君華的話,不知是會感激他對自己的信任,還是不滿他對自己的低看。 衛崇榮長出口氣,不由嘆道:“一石二鳥,衛蘭的算盤打得挺精的?!?/br> 衛明就只有三個兒子,衛蘭借刀殺手,干掉了哥哥和弟弟,儲君之位不是他的還能是誰。 君華皺著眉頭想了想,不解道:“秦王查出這樣一個結果,陛下會信嗎?” “為何不會信?”衛崇榮放下信,手指在書案上輕輕敲擊了兩下,緩緩道:“皇伯父雖說是讓我父王全權負責此事,但我相信,他多半還另外派了人暗中關注這件事,不可能我父王說什么就是什么。父王和我一樣,最懷疑的人是衛蘭,查到三哥頭上肯定是要反復核實的,但凡有一絲的可能,也會想辦法幫他洗刷罪名,可最后的結果還是這樣,只能說明兩種可能?!?/br> “哪兩種可能?”君華好奇地問道,還是有些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衛崇榮慢條斯理地說道:“一是衛蘭手段太高超,嫁禍的事做得天衣無縫;二就是三哥扮豬吃老虎,可惜手段不夠利落,漏了馬腳。所以我父王查來查去,都是查到他的頭上?!?/br> 聽到衛崇榮的說法,君華幽幽嘆了句:“幸好陛下只有三個兒子,要是再多幾個,局面豈不是更加復雜。三皇子要是坐實了謀害太子的罪名,會被如何處理呢?” “謀害一國儲君,論理該是死罪?!毙l崇榮的語氣非常沉重,“父王和平郡王有給三哥求情,但是皇伯父態度不明,暫時把三哥關押在宗正寺,沒說具體的處置辦法?!?/br> “手心手背都是rou,陛下肯定也很為難?!本A根本沒法想象皇帝此刻的心情。 衛崇榮則是蹙眉道:“如果三哥真是兇手,陛下就是再為難,下旨將他伏法也是為太子哥哥報仇,可他要是不是,殺錯了才是不得了……”直到現在,衛崇榮都是相信衛茂的。 君華略加思索,問道:“榮哥哥,秦王不能把他對衛蘭的懷疑告訴陛下嗎?” 衛崇榮搖了搖頭,沉聲道:“這個話,我父王是不能說的。他已經查出三哥是謀害太子哥哥的指使人了,他再懷疑衛蘭也有問題,皇伯父那邊,很容易產生一些不好的聯想?!?/br> 君華愣了愣,恍然大悟?;实劬腿齻€兒子,長子已經死了,要是次子和幼子都有殺害兄長的嫌疑,下任的儲君人選怎么辦,衛明不可能相信這樣的說辭的,除非找到新的證據。 正如君華所想的那樣,如何處置衛茂,衛明非常為難,那是他從小最疼愛的小兒子,盡管性情有些莽撞,偶爾做事也會很沖動,可在他的心目中,衛茂一直是個心地純良的好孩子。 即便是鐵證如山,衛明也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相信,他的小兒子會是害死他大兒子的兇手。 但是,衛昭呈現上來的證據如此,他暗地里派人調查的結果,也是如此。 很多人在給衛茂求情,理由各不相同,有說他年少無知、被人教唆的,也有說他不擅權謀、被人陷害的…… 只是這些,都不夠衛明用來給衛茂開脫罪名,他更想證明,他的兒子是無辜的。 君非離自始至終一言不發,保持沉默的態度。他能說什么,死去的是他的兒子,被懷疑是幕后真兇的,也還是他的兒子,他什么也不能說,只能默默等待著衛明做出決定。 倒是衛昭,求過衛明一次不成之后,沒過兩日又進了宮。 “阿昭,你找到新的證據了嗎?”指證衛茂的人是衛昭,可最相信他的人,也是衛昭。 衛昭緩緩搖頭,拱手道:“皇兄,臣弟有句話,不得不講?!?/br> 衛明悵然一笑,笑容顯得蒼白且疲倦:“既是如此,你就說吧?!?/br> “臣弟不知道,皇兄打算如何處置湘王,但是臣弟想要提醒皇兄,我們現在看到的事實,未必就是真正的事實。為避免將來追悔莫及,皇兄在處置湘王的時候,千萬手下留情?!?/br> 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指證衛蘭的證據,衛昭不是沒有想過,事情就是衛茂做的??伤嘈抛约簩θ说呐袛?,衛茂不像是會做出或者是說能做出這般大逆不道之事的人。 衛明斂起笑意,沉聲道:“阿昭,你是怕朕錯殺無辜之子嗎?” 衛昭默不作聲,雖說衛明能對兒子狠下心的可能并不大,可有些事一旦錯了,是不能挽回的。國喪快要結束,牽扯到這件事的人已經上千,對衛茂的處置不可能一直拖著。 見衛昭默然不語,衛明的神色更顯哀痛。這個決定,真的是太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