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衛明心里不由一沉,面上卻不表現出來:“與其在這里胡思亂想,不如我過去看看?!比绻皇切l昭情況不好,衛夙如何會氣得砸東西和打罵太醫。 姬婉收斂心神,鎮定下來,叮囑道:“太子,你速去,有消息及時傳回來?!彼恼褍?,可千萬不能有事啊。 衛明頷首,轉身去了宣室殿。他很后悔,昨夜沒把衛昭強行帶走,要是他再堅持一下,衛昭就不會…… 其實衛明心里很清楚,便是他堅持也不會有用,衛昭不可能聽到的,他們兄弟但凡起了爭執,最后妥協的一定是他,從無例外。 衛明到了宣室殿,聽說衛夙在御書房批閱折子,就先去暖閣看了衛昭。 衛昭昏睡著,臉頰緋紅,呼吸微亂。衛明不懂醫術,只看表象并不覺得衛昭的病情有多嚴重,但想到衛夙的表現,他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榻前有兩個小太監守著,衛明給衛昭理了理被他踢開小半的薄被,把兩個小太監數落一頓,要求他們務必照顧好四皇子,才轉身去見衛夙。 衛夙說是在批閱折子,其實從他進門起,拿起的第一份折子都沒看完。 他是真沒想到,衛昭的身體已經被赫連濯折磨地那樣糟糕,如果不是時機不成熟,他恨不得馬上就派兵滅了扶余。 衛昭的名字來自昭陽侯,而他無論長相還是性情,都有幾分肖似君臨。 當然,衛昭的母親姬婉和君臨的母親姬揚是同胞姐妹,表兄弟兩個在相貌上有相似之處,并不稀奇。 真正讓衛夙欣喜的,是衛昭像足了君臨的性子。 君臨英年早逝,衛夙傷懷不已,他此后重用姬玉、鹿子謙、李伉,就是想要填補君臨留下的空白。 但是這幾個人,較之君臨各有不足,竟然先后喪生在幽州戰場,使得幽州得了個“帝國名將墳場”的稱號。 倒是衛昭,他在永嘉三十九年的表現,隱約讓衛夙重新看到了少年時代的君臨。 那個時候,衛夙的心情簡直可以用失而復得來形容,他堅信有朝一日,自己能將衛昭打造成第二個君臨。 衛家人善戰的不多,除了平郡王一系和早已絕嗣的靜親王一系,便只有世宗皇帝的長子衛琳是以軍功聞名的。 由此可見,衛家要想出個能打戰的皇子是不容易的,衛夙的驕傲,溢于言表。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衛昭的起丨點就是他的終點,比起戰死殉國的姬玉和鹿子謙,衛昭束手就擒的結果讓衛夙更不能接受。 君臨從來不會失敗,衛昭怎么可以敗,他只是想再要一個君臨,真的就那樣難么? 衛昭被俘后,有關他的消息從未斷絕,尤其是他給赫連濯生了個兒子,此事鬧得天下皆知。 衛夙永遠不會忘記,他收到赫連濯寄來的信,心頭是怎樣的滋味,他的兒子,不可能是個貪生怕死的人。 所以,衛夙從來沒有想過派人營救衛昭,衛家的皇子,可以戰死疆場,卻不能茍且偷生,他從此只當沒有生過這個兒子好了。 整整五年過去了,就在衛夙以為,他把衛昭忘得差不多的時候,衛明告訴他,衛昭回來了。 假若衛昭是自己回來的,衛夙或許會很高興,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衛昭的前途,大有可期。 誰知衛昭竟然帶了伊殷回來,他在扶余生的那個孩子,氣得衛夙一口老血哽在胸口,咽不下去,吐不出來,難受至極。 衛夙不想見到伊殷,干脆就連衛昭也不見,不想這孩子對他的心思了若指掌,特意挑了個這樣的天氣進宮來,以自己的性命為要挾,逼他就范。 其他人敢這樣做,衛夙直接就能咔擦了他,衛昭這樣做,衛夙很無奈,要么他低頭,要么衛昭死,根本沒得第三種選擇。 ☆、第026章 名字 衛夙想得太過入神,衛明在他面前重復了兩次請安的話,他都沒有聽到。衛明無可奈何,只得高聲道:“兒臣叩見父皇?!彼幌胩嵝研l夙,他的折子拿反了。 衛夙回過神,隨手把折子往御案上一扔,招呼道:“太子來了,又是來勸朕的?”衛明的心思,他還能不知道,肯定是來幫衛昭說話的,衛昭能有今日的任性,他這個兄長當居首功。 衛明稍作猶豫,還是把心里的話說了出來,他勸衛夙改變主意,認了伊殷,衛昭牽掛孩子,說不定會因此多幾分求生的意志,否則再拖下去,就很危險了…… 衛夙聞言很生氣,痛罵衛明一頓,說是父母兄姐俱在,衛昭豈會只想著那只小狼崽子,此乃大不孝之罪過。 罵過衛明,衛夙又補充道:“若是阿昭能醒過來,朕就當是天意,認了那只小狼崽子?!闭f完氣呼呼地走了,把剩下的折子留給衛明,讓他看著辦,能處理的先處理了,不能的暫且留著。 衛明喜出望外,他就知道,在衛昭的任性面前,父皇是招架不住的。衛明進到暖閣,在衛昭耳邊說道:“阿昭,你要快點好起來,父皇答應了,只要你好了,他就認了阿殷?!?/br> 衛昭仍然昏睡著,自然不會有回應。衛明摸摸他的額頭,感覺體溫比之前好像又高了些。恰在此時,呂韜讓人送了衛昭的藥過來。衛明親自從來人手中接過藥碗,一勺勺吹涼,再喂給衛昭。 給衛昭喂了藥,衛明讓人往未央宮傳話,說衛昭暫無大礙,又在榻邊守了他一陣子,才回到御書房,處理衛夙留給他的折子。 宣室殿到底不是住人的地方,衛昭在此養病很不方便,衛夙當天晚上就讓人把他挪回了以前住過的永福宮。姬婉和元康公主,也能親自過去照顧他了。 但是,衛昭的病情一直不見起色,燒得越來越厲害,呂韜開的藥灌下去,根本不起作用。 衛夙無奈,只得召了上官翔進宮,此人乃是越國公上官翱的胞弟,素有醫神之稱,與醫仙端木惠齊名,只是他救人治病,方法太過匪夷所思,不到萬不得已,宮里絕不召他。 上官翔給衛昭診了脈,說法和呂韜差不多,也是氣血虛虧之兆,而且他還補充了點,就是衛昭前幾年各種好藥用得太多,以至于大多數的藥物,對他已經無效。上官翔給衛昭施了針,但他同時告訴衛夙,此舉乃是盡人事,聽天命,秦王殿下能不能撐過來,全靠他自己了,他們幫不到他。 衛昭昏迷了三天三夜,命在旦夕。元康公主想著父子連心,讓人去接伊殷進宮,興許就有奇跡發生呢。實在不成,也得讓他們父子見到最后一面,不然她的弟弟,就真是太可憐了。 宮里派人來接他的時候,伊殷已經在長寧王府急得團團亂轉。衛昭一走就是四天,音訊了無,姬辛在西城大營,根本不著家,王府的丫鬟只管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什么外面的消息都沒有。 伊殷不是沒想過偷偷溜出去,但是渝京很大,皇宮的守衛也很森嚴,憑他如今的小身板,是絕對不可能混進去的。 再說皇宮是衛昭的家,他的父母兄長都在里面,伊殷與其說是擔心衛昭的下落,不如說是害怕他被皇帝扣下了,再不允許他們父子相見。 但無論如何,衛昭在宮里都是沒有危險的,因此伊殷雖然著急,也還等得下去,便是衛昭帶不出話來,太子伯父應該也會幫忙的,他耐心等著便是。 因而,當元康公主府的長史告訴他,秦王病危,公主命他接他進宮時,伊殷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四天前,衛昭進宮前都是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就病危了,他不信,他們肯定是騙他的。 從長寧王府坐馬車到了白虎門,公主府長史帶著伊殷下車,從側門進了宮,換乘宮車,往永福宮而去。 通常情況下,除了帝后嬪妃,皇子皇女,其他人在宮里是不得乘車的,今日有宮車等候,不是帝后特許,就是太子安排的,看得出來是要他們趕時間。 伊殷想到此節,更是心急如焚,衛昭究竟病得多重,以至于他們這般匆忙要他進宮,好像動作稍微慢點,就會…… 伊殷不敢往下想了,到了永福宮,他嗖地跳下車,蹬蹬蹬就往里跑,隨行的人,根本追不上。 “爹爹,爹爹……”伊殷一路喚著,徑直沖進了衛昭的寢殿,可惜他的床前圍著太多人,他年幼力弱,居然擠不進去。 衛夙見到伊殷大怒,說衛昭那樣在乎他,要是衛昭死了,就讓伊殷給他陪葬,成全他們的父子之情,伊殷驚駭不已,猛地沖過人墻,撲到衛昭身上。 “爹爹,我是阿殷,我來了,你快點醒過來好不好?爹爹,嗚嗚……”你要是再不醒,你兒子就要沒命了,伊殷嘴上說的和心里想的,并不完全一致。 伊殷不是怕死,他怕的,是衛昭可能會死。重生將近一年,伊殷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衛昭是真正把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他不能失去衛昭,如果衛昭死了,他也不要活了。 姬婉憂心兒子的病情,對突然冒出來的孫子,并未太過在意。倒是衛明和元康公主,先后抱了抱伊殷,柔聲安慰他不要怕,衛昭一定會好起來的。 伊殷在衛昭床前坐下,緊緊握著他guntang的右手不放。在扶余的時候,他們經歷了那樣多的磨難,衛昭都熬過來了,沒理由回到了大衍,他心心念念的故鄉,才說要放棄的。 許是衛夙的恐嚇起了作用,衛昭終于在第四日的午后醒了過來,姬婉和元康公主喜極而泣,衛明也是激動不已,只有衛夙故作鎮定,可惜衣袖下面顫抖的雙手出賣了他的心思。 伊殷見衛昭緩緩睜開雙眼,先是難以置信地抬手揉了揉眼睛,然后小心翼翼撲上去,抱著衛昭哇哇大哭:“爹爹,你以后再也不要生病了,嗚嗚……” 衛昭渾身乏力,連動一根手指都會感到費勁,他蹭蹭伊殷的臉頰,吃力道:“阿殷,爹爹答應你?!闭f完又把視線投向伊殷身后的衛夙等人,虛弱道:“父皇,母后,兒臣不孝,讓你們擔心?;市?,皇姐,非離哥哥,也辛苦你們了,都是我……咳咳……” 衛明見他咳得厲害,還有些喘,忙道:“阿昭,你別說話,我們明白你的意思?!闭f著命人速傳太醫。 衛夙瞪了衛昭一眼,拂袖道:“曉得自己不孝,以后說話、做事,就要先想清楚?!毖粤T揚長而去。 姬婉福身道:“臣妾恭送陛下?!毙l夙這樣說,就是意味著,他不再追究這件事了。 衛明、衛昭、君非離和元康公主同聲道:“兒臣恭送父皇?!币烈笳UQ?,覺得大衍人的禮節真繁瑣。 呂韜很快就到了,這幾日為了秦王的病,他是焦頭爛額,幾宿沒睡好,眼眶都凹了下去,就怕秦王有個萬一,陛下拿他出氣,把他給咔擦了。 如今見到衛昭醒了,呂韜比誰都高興。給衛昭診過脈,呂韜欣喜道:“回皇后娘娘,回太子殿下,內君殿下,公主殿下,秦王的病情已經無礙,只需安心靜養即可?!?/br> 衛明欲要開口問話,就聽衛昭低聲道:“呂院判,我體內尚有禁制功力的扶余秘藥,你可能解開?”在長寧王府,衛昭不便召見太醫,才把這件事拖了下來。 呂韜回話道:“啟稟秦王殿下,微臣不善此道,還請殿下恕罪。不過陳院使有個弟子,名喚莊鈺的,精于此道。待殿下身體復原,可傳他前來問診,只是眼下,卻是不適合的?!?/br> 衛昭頷首,表示知道了。衛明笑道:“阿昭,你不要心急,先把身體養好了,什么事做不得?!逼鋵?,衛昭的病根是拔不去的,仔細調養,也不過是為了不折壽數。 姬婉見衛昭面露倦容,便道:“太子,非離,元康,你們各自有事,便先回去吧,阿昭也該休息了?!比藨?,隨即退下。 衛昭目送他們出去,向皇后道:“母后,你也回宮吧,莫要因為兒臣,累著自己?!?/br> 姬婉笑笑:“母后不累,你累了就睡吧,母后看著你?!绷晡匆姷膬鹤?,她無論看多久,都是看不夠的。 衛昭勸不動皇后,便拍拍伊殷的后背,提醒道:“阿殷,你還沒叫皇祖母呢,還不快點……” 伊殷扭頭看著姬婉:“皇祖母好?!奔顸c點頭,笑了笑,沒說話。她對伊殷的感情很復雜,以至于在見到他的時候,有些不知該如何相處。 衛昭歉意道:“母后,阿殷不懂宮里的規矩……”見到皇后竟敢不下跪行禮,衛昭對兒子已經無語了,他似乎忘了,伊殷見到皇帝,也是沒有下跪,沒有行禮的。 姬婉并不在意,只說小孩子年紀小,規矩慢慢教就是,催促衛昭休息。衛昭也的確累了,不多時就睡著了,剩下伊殷和皇后,相對兩無言。 衛昭養病期間,姬婉和衛明是日日必到永福宮的,元康公主在宮外,也是隔三差五就進宮來,君非離也帶著孩子來過幾次。 衛明膝下三子一女,長子衛萱,今年十三,長女衛蔻,年方十歲,次子衛蘭,剛滿八歲,幼子衛茂,只得五歲,全是君非離所出。跟著君非離來到永福宮的是年紀稍長的衛萱和衛蔻,他沒帶上衛蘭和衛茂,說是兩個小兒子太調皮,來了只會影響衛昭休息,不如不帶他們,等衛昭病好了,他再讓他們來找伊殷玩。 衛萱和衛蔻都是溫柔和善的性子,君非離待人也是謙和有禮,伊殷對太子伯父全家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再想起他們前世悲慘的遭遇,更是唏噓不已。 隨著衛昭病情的逐漸好轉,給伊殷重新取名的事被提上了議程。衛昭想了個“榮”字,既符合輩分,寓意又好,而且沒人用過。 然而,宗正卿卻不同意,說是小皇孫來歷不明,不能用草字頭的字。衛昭如何肯干,死活要用“榮”字,事情鬧到衛夙那里,衛夙說伊殷和其他人不一樣,名字也不能一樣。 之后,衛明出面說合,“榮”字照用,前面加個“崇”字,衛昭和宗正卿各退一步,伊殷的新名字就算定了下來。 “衛榮”變成“衛崇榮”,衛昭是很不高興的。因為大衍的皇家和世族,歷來皆以單名為尊,雙名為賤。 在大衍之前的神川皇朝,嫡庶之分尤為嚴重,嫡出單名,庶出雙名,是流傳了幾百年的規矩,便是皇子皇女,也不能例外。 但在神川皇朝的中后期,神川家族自己打破了這個規矩,天底下還能有比皇帝更尊貴的人么?堂堂帝王,名字卻是雙字,豈不讓人笑話。 于是,神川家并非嫡出的帝王們,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給自己改名,去掉一個多余的字。 后來,除了嫡子嫡女,皇帝也給寵妃寵侍的兒女取單名。再后來,干脆就一視同仁,只要是皇子皇女,通通都是單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給所有子女都取單名的風氣盛行于整個世族階層。衛家早年也是世族出身,自然遵循這個規矩,因此衛家歷代的皇子皇孫,就沒有一個是雙名的。 因著“衛崇榮”這個名字,衛昭郁悶了好幾日,憑什么他的兒子,就要有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名字。 當然,衛昭不是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他不用草字頭的字,宗正寺并不反對他給伊殷改個單名,只是那樣的話,伊殷入不了行輩,還不如雙名呢。 衛崇榮對此倒是毫不在意,他不覺得自己是扶余人,也不認為自己是大衍人,姓赫連還是姓衛,對他而言并不重要。 不過“衛”是衛昭的姓氏,能跟他一樣,他還是挺開心的。除此之外,衛崇榮對衛氏皇族,對大衍皇朝,沒有任何歸屬感。 再說,衛昭雖然不滿意這個名字,也只是私下里不開心,而不是像先前那樣,為了給他爭取“衛”這個姓氏,要死要活地跟皇帝對著干。 可見在衛昭心目中,他能不能姓“衛”,是頂頂要緊的,絕對不能退讓。至于他的名字是一個字還是兩個字,則是可以商榷的。 除了覺得“衛崇榮”三個字寫起來太麻煩,沒有“衛榮”那樣簡便,衛崇榮并不認為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差異。 但衛家皇室的人,顯然不是這樣想的。衛昭最早提出“衛榮”這個名字,那個據說跟他同輩,頭發和胡子全都花白了的宗正卿瞬間變了臉。 然后就是長長的引經據典,宗正卿說話啰里啰嗦,衛崇榮記不住全文,只曉得大概意思是說,他若是叫了“衛榮”,衛昭就是對不起衛氏宗族,對不起衛家祖宗十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