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我們二人正閑得難受,巴不得有故事可聽,就請榛子講一講。從她口中得知,老時年間有這么一個傳說:清末民初的時候,大山之中有一條河叫作“黑水河”,在這黑水河邊,住著一個套皮子的,上邊有三個哥哥,全沒長成,都夭折了。在過去那個年頭,死個孩子不出奇,但也架不住接二連三地這么死,這第四個兒子生下來,家里人當心尖兒一樣疼,東廟里邊燒香、西廟里邊還愿,別說還真留住了。按過去的習慣,雖然上面幾個都沒了,那也得按排行走啊,所以這孩子生下來就排行最小,按當地土話叫“老疙瘩”。老疙瘩三十來歲,是個在旗的人。什么叫在旗?您都知道清朝有滿、蒙、漢八旗呀。這是滿人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這老疙瘩的祖先,當初是八旗兵,后金的甲士,之前跟清太祖努爾哈赤一路是南征北戰,東擋西殺,又拽著老汗王的龍尾巴進關打天下,有從龍之功。因為李自成打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下盛京引清兵入關。大清朝從當初靠十三副鎧甲起兵,七大恨誓師伐明,一直到北京坐了龍庭,江山易主,一統中原。這里邊兒,可也有老疙瘩他們家先祖的一份兒功績,這叫“從龍之功”。后來打完了仗,大清江山穩固了,老疙瘩這先祖不愿意待在京城做官,這才回到了關外,世代守護大清的龍興之地。當然了,你給皇家立了大功了,那不能白立??!不說封你個鐵帽子王,起碼能給你后人蔭下這么一份祿米,真叫吃穿不愁。見天兒拿著皇家給的錢,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所以他們家這后人,這日子過得太舒服了。整日里除了騎馬射箭,什么活兒都不干,什么事兒也不cao心。 簡短截說吧,這一枝兒傳了十幾代,過了二百多年逍遙自在的好日子。趕等傳到老疙瘩這輩兒,可倒了霉了。怎么呢?朝廷倒了,皇上也沒了,那些吃皇家祿米的八旗子弟,等于沒了靠山。吃了多少代的祿米,傳到老疙瘩這輩兒什么也沒有了,這下可要了親命了!您琢磨琢磨:他打小養尊處優,吃著鐵桿兒莊稼,吃喝嫖賭,就知道享福,哪懂生活的艱辛?也沒有賺錢的手藝,而且連祖上驍勇善戰的弓馬騎射之術都沒繼承下來,連射兔子的手藝也沒有。父母年歲大了雙雙故去,老疙瘩只能賣著吃、當著花,到后來當賣一空,孤身一人,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親戚朋友也都不上門了。俗話說:“窮人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到親人骨rou;富人在深山野嶺舞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的賓朋?!?/br> 窮也得吃飯過日子??!怎么辦呢?他只好靠著套皮子養家糊口。關外所說的這套皮子,就是指下套兒、設夾子,逮狐貍、黃鼠狼、貂之類的動物。在關外,這些動物都叫皮獸,因為rou都不好吃但皮毛最值錢。并且來說,打這個皮獸不能拿弓箭、鳥銃、獵狗什么的,因為皮毛一旦傷了,可就一文不值了,最講究拿活的。這老疙瘩走投無路,只好以套皮子為生。干這個行當的,如果真是能耐大,加上運氣好,也有可能發財。他看人家有的逮貂、逮狐貍發財了,他也學人家來這個??蛇@也是門手藝,里邊這學問可多了去了,講究尋蹤認徑、觀草識洞,在哪兒下夾子,往哪兒放套子,什么時候下,什么天氣放,這都得靠常年積累下的經驗,而且還得吃得了苦。因為這些野獸的皮毛越到天寒地凍之時越厚實,那樣的皮毛才能多賣錢,三九天在山里蹲上個幾天是常有的事兒。問題是他這個人好吃懶做慣了,但凡有口吃的,也不愿意進山鉆老林,那多苦多累??!到最后,這老疙瘩窮得褲子都快穿不上了。 有這么一天,老疙瘩又揭不開鍋了,簡直是缸無隔夜之米,家無鼠盜之糧。跟街坊鄰居借吧,人家都知道他這人游手好閑,借了他也還不上。俗話說得好,叫“救急不救窮”,你老這樣,誰家成天管著你吃喝,又不是你們家親戚,所以大伙兒也不愛理他。最后是實在沒轍了,只好上山套皮子去??梢驳沽嗣沽?,他這一進山,一連幾天什么也沒逮著。他又沒帶著干糧,不是不想帶,家里頭也沒干糧可帶,餓急了就逮蝲蝲蛄吃。蝲蝲蛄是一種土里的小蟲子兒,學名螻蛄,也有地方叫“土狗子”。老百姓講話:“聽蝲蝲蛄叫,還不種地了?”這玩意兒能有多少rou?餓得他兩只眼發藍,腳底下直打晃兒,唉聲嘆氣,直叫自己的命苦! 走著走著,正好經過一處山坳。山坳里邊兒老疙瘩發現有一座小窩棚,什么叫窩棚呢?就是在東北地區,特有的一種窮人跟獵人常用的最簡易的臨時居所,什么樣兒呢?幾根破木頭棒子,支起一三角形的架子,用柴草、破氈子之類的雜物,把上邊跟兩邊遮起來。簡簡單單,能起到一點兒遮風避雨的作用。當然,大一點兒的風雨也避不了,反正好過沒有。因為這形狀像窩頭,所以約定俗成地叫窩棚。跟這里邊兒待著,頭都抬不起來。東北的深山老林里有兩個窩棚不奇怪,是誰搭的也不一定,因為經常有上山打皮子的,隨手搭一窩棚落腳兒,很簡易。他走了也不拆,因為這里邊兒什么也沒有,犯不上費勁兒拆走,別人誰來了都可以住。天黑之后在這里面落腳,且不說舒服不舒服,總比半夜在山上讓狼掏了好。 老疙瘩一看山坳里有個窩棚,就尋思:我進去歇歇腳吧,喘口氣兒,躺一會兒也好!想到這兒,剛要抬腿進去,打里邊兒出來一人,正跟老疙瘩走一對臉兒,把老疙瘩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窩棚有人,再一看出來的這個人是個老太太,身上穿著一件兒赤紅的袍子,顏色特別扎眼。小個兒不高,看這意思歲數可不小了,都長抽抽兒了。這張臉長得太嚇人了,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臉上這皮都有點兒耷拉了,歲數太大了,滿臉的斑跟癬,可這倆眼睛挺亮。一般這歲數大的人,眼神都比較渾濁,可這老太太兩只眼卻似會放光,看得人直發毛。頭發說花不花,說白不白,也掉了不少了,把余下的攏在一塊兒,梳了一個纂兒,上邊還插著朵花兒,這花兒都干了,要多寒磣有多寒磣。老太太手里杵著一根兒烏木的拐杖,一步一挪,正從窩棚中往外走。老疙瘩心想:這老太太是誰呀?瞧這打扮,不像一般的老太太,她怎么會在這深山老林之中? 您要知道,那會兒清末民初,老太太都裹小腳兒,平地上走路那都費勁,顫顫巍巍走得可慢了,更甭說走山路了,而且這個老太太裝束奇異,看這打扮像是一個師婆。在過去來說,社會上的婦女有三姑六婆之稱。因為那個時候的婦女,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嫁人的姑娘,不能輕易拋頭露面。嫁了人的,講究相夫教子,三從四德,幾乎不會出門工作。所以說這三姑六婆,都不是一般的婦人,是幾類比較特殊的職業。 您比如說這三姑,可不是大姑、二姑和三姑,分別指“尼姑、道姑”,還有“卦姑”。尼姑、道姑好理解,僧道兩門也有婦人出家。這卦姑是干什么的?說白了是算卦的婦人,這也是一個行當,行走江湖靠一張嘴,吃的是開口飯。六婆則是指“媒婆、藥婆、穩婆、牙婆、虔婆、師婆”。其中的師婆是專門畫符施咒、請神問命的巫婆,據說能通鬼神。 老疙瘩一看窩棚里出來的是個師婆,他可不敢怠慢。而且咱們說了,在旗的人講究禮數,您甭看窮得都吃不上飯了,這禮兒可不能少!老疙瘩趕緊給這師婆請了個安,說道:“我是進山套皮子的,走到這山坳里來,看這兒有個窩棚,本來以為里邊沒人,不知道您老人家住在這兒,多有叨擾,多有叨擾!”他想問這師婆尋口水喝,要能給口干糧,那是再好不過了。師婆對著老疙瘩是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足足打量了七十二眼。沒說話,沖他一招手,轉身進了窩棚。老疙瘩心里說話:瞧老太太這意思是讓我也進去,我多說好話,說不定能討口吃的!他也沒多想,跟在后邊進了窩棚。 剛一進窩棚,這老疙瘩就一皺眉,窩棚之中又臟又破就不用說了,氣味可也夠嗆人的,再看這個老太太,不知道從哪兒端出一碗稀粥讓老疙瘩喝。老疙瘩多長時間沒喝上粥了,一瞧這里頭還有米粒兒,今兒可過了年了!當下狼吞虎咽,把這碗粥喝了一個精光,連碗底兒都舔了。師婆在旁邊看著他,嘆了口氣,說道:“看你這個后生,倒也是識了些個禮數,不似久貧之人,怎么餓成這樣了?” 老疙瘩趕緊把碗給撂下了,用袖子抹了抹嘴,畢恭畢敬地說道:“您老人家這碗粥啊,可救了我的命了!您問我什么話,我不敢不如實相告?!彼攘艘煌胂≈?,肚子里邊兒有了底兒了,這一肚子苦水兒往上翻,把自己那點兒委屈全想起來了,權當是訴苦了,就跟老太太說他祖上世代都有的祿米到了他這輩兒沒了,父母一死,親戚朋友也都不管他了,他一個人怎么怎么苦,怎么怎么運氣不好,靠鉆老林子套皮子過活,吃了上頓沒下頓。您說人家都是爹媽生父母養,一般的高矮長短,誰也沒比誰少了什么,怎么就有的人生下來吃喝不愁,享樂不盡?有的人就得終日奔波勞苦,乃至于凍餓而死???他越說越委屈,還掉了兩滴眼淚,可沒提他如何好吃懶做、怎么好逸惡勞。 等他這一大套子話說完了,師婆陰陽怪氣說出這么一句話:“你呀,也甭抱怨,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個人或貧或富,那都是胎里帶。若是你命中注定受窮,即使機緣巧合讓你發了財,也要折損陽壽,你說這值嗎?” 別看老疙瘩窮成這樣了,他可不傻,聽出這師婆話里有話了,忙道:“師婆有所不知,似我這么苦的人,吃了上頓沒下頓,今兒個喝了您這一碗粥,是老天爺睜眼叫我沒死。出了這窩棚,我都不知道下頓飯上哪兒吃去?說不定明天我就變倒臥喂了野狗了,哪兒還想得了那么多?您別說發財折陽壽了,跟您說句實在話,前半晌讓我吃上一次燉rou,后半晌要了我的命我也愿意!”說完這話,他拿眼瞅著這師婆。就看這老太太嘴角微微一動,好像要說什么,又嘆了口氣兒,擺擺手:“你這后生說話不知道深淺,舉頭三尺有神明,言生道死的話可不敢亂講!” 老疙瘩覺得師婆話里有話,這么說不是拿話領我嗎?于是又說:“師婆您還別不信,我跟你說,別看我老疙瘩窮,說出來的話可還有個擔當,我這話敢指天地!蒼天在上,黃土在下,前后地主財神,左右護法龍王,如果有朝一日,哎,讓我老疙瘩這兜里揣上錢,折掉多少陽壽,我也心甘情愿!” 師婆盯著老疙瘩的臉看了半晌,冒出一句話來:“看來天意如此,讓你今天在這兒遇上我,既然如此,老身我就周全你一場,你且來看!”說著話,一伸手,由她身后取出一兜子來,往面前一放。 她拿出來的時候,看著就是一個普通的布兜子,老疙瘩也沒看出這玩意兒有什么稀奇的,往地上一放,就聽這兜子里“嘩啦”響了一下,好像里邊兒有不少東西,感覺沉甸甸的。老疙瘩仔細一瞧,哎!不是空的,這里邊兒鼓鼓囊囊,不知道塞了什么東西了。 師婆告訴老疙瘩:“我這兒有個兜子,里頭有的是錢。我看你也怪可憐的,就成全成全你。這一大兜子錢,你想掏多少掏多少?!?/br> 老疙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老太太敢情是財神爺??!不對,這不是財神爺,這是財神奶奶??!原來在山里搭一窩棚,等著給有緣人送錢,這是真的嗎?卻聽這師婆說:“不過,咱們可有言在先,錢可不是白掏的,你掏得越多,折的壽數也越多,你可想好了再掏!”這后半句,老疙瘩聽見沒有?聽見了,這意思是拿了錢,不白拿,會減陽壽!能減多少?主要是能拿多少???他也沒太在意,這會兒兩只眼睛直勾勾地竟盯著那個大兜子了,心里琢磨那兜子里頭兒鼓鼓囊囊沉甸甸的,是不是真有錢???是金子、是銀子,還是銅子兒?真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 他瞅了瞅師婆,心想反正我已經窮成這樣了,你讓我掏我就掏!他把手伸到這大兜子里一摸,還真有錢!拿出來一看,是塊銀元,銀元可好??!貨真價實,到什么地方都花得出去。這兜子里居然滿滿當當,敢情裝的都是銀元!他掏了這塊銀元在手里,拿牙咬了一咬,四個牙印兒,又使勁吹了一口氣兒,放到耳邊一聽響兒,沒錯,絕對是真正的銀元!他問師婆,還能多掏幾個嗎?師婆說:“我剛才不是已經說了,拿多少你隨便,這回拿完了,往后還可以來找我!” 老疙瘩一拍大腿:“那得嘞!我也不跟您客氣了,我先掏上一把?!庇谑翘土艘淮蟀训你y元,往倆袖筒子里一塞,把這袖口兒攥住了,拿倆袖子當了褡褳。兩手死死攥住這袖口兒,往下邊兒一跪,咣咣咣咣,給師婆連磕了十幾個響頭。 師婆瞧著他說:“不用給我磕頭,還是那句話,咱們哪,還算是有緣,錢兜子就放這兒,你要用錢,盡管來取?!?/br> 老疙瘩應了一聲,站起身來,忙不迭地出了窩棚,抬頭一看天還沒黑,這大白天的,也不像是做夢呀,可要不是做夢,當真是老天爺可憐窮人? 老疙瘩揣了這一大把錢,可就下了山了。就這一路,那真得說磕磕絆絆,摔了好幾跤,腿都磕破了,他也不覺得疼。好容易到了山腳底下了,他坐在道邊兒上,跟做賊似的,自己又在臉上狠狠擰了一把,這個疼??!疼得直齜牙,一邊兒齜牙是一邊兒疼,還一邊兒樂。真不是做夢!剛想到這兒,他肚子里嘰哩咕嚕一陣響,多少日子沒吃過一頓飽飯了,一碗稀粥不夠墊底兒的,尋思得先吃點兒好的去,否則老腸子老肚子可要造反了!當下捏住這倆袖筒子,大步流星來到集市之上。 關外的飯館都有幌子,一個幌子是小飯館兒,賣什么包子、餃子、面條子之類的,一般都是賣給底層的老百姓,一個是解飽,再一個講究快,三口兩口吃完了,還得賣力氣去。兩個幌子的館子,那就有涼菜有熱炒了,還有燒黃二酒。四個幌子的是大飯莊子,什么叫山中走獸云中雁,怎么叫陸地牛羊海中鮮,猴頭燕窩鯊魚翅,熊掌干貝鹿尾尖兒,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以往能到一個幌子的小飯館兒里吃碗面條,對于他來說,已經等于過年了。門口兒掛兩個幌子的飯館兒,他連看都不敢看。如今有了錢了,倆幌子的瞧也不瞧了,真得說人是英雄錢是膽,抬腿進了一個大飯莊子。他也明白飯莊子跑堂伙計個頂個的勢利眼,看人下菜碟兒,就他這模樣的要進去,屁股沒坐熱就得讓人一腳踹出來。所以他一坐下,先把錢拍了出來。跑堂伙計剛要過來往外轟,又瞅見這位把銀元拍桌兒上了。這“孫子”這倆字兒都到嘴邊兒了,突然間喜笑顏開:“哎喲,祖宗,您來了!” 老疙瘩這才要酒要菜,他這肚子里沒油水,專撿解饞的點。先來半斤老白干兒,一盤花生米壓桌,又叫了四個熱炒:扒肘子、熘魚片、燜大蝦、燴雞絲。你別說,祖上這祿米沒白吃,真會點哪!再瞧他這一通吃,撩起前后槽牙打開里外套間兒,一桌子酒rou跟倒箱子里似的,吃了一個碟干碗凈、溝滿壕平、泰山不下土、雞犬傷心、貓狗落淚。在一旁伺候的伙計一看,好家伙,這位爺上輩子餓死鬼投胎,這是多少日子沒吃過人飯了? 等老疙瘩吃飽喝足了一抹擦嘴頭子,大搖大擺往外走,又找了一個澡堂子,連搓帶泡洗了個痛快;洗完澡剃頭刮臉,再去到成衣鋪,置辦了一身行頭,從頭到腳換了個里外三新,真是人配衣裳馬配鞍,本來就是在旗的出身,這一捯飭,那股子精氣神兒又回來了。當年的狐朋狗友們見他出手闊綽,看來這是又混整了,都來找他敘舊套交情,見天兒下館子胡吃海喝,甭管幾個人吃飯,一點就是一桌子燕翅席,吃飽喝足了打牌耍錢,要么到堂子里嫖姑娘,幾天下來,這錢也就花得差不多了。 老疙瘩后悔當時沒多掏幾個錢,嘴是過道兒,吃一頓頂不了一輩子,昨天吃了今天還得吃。只好再次進山,找到那個小窩棚,又給師婆磕頭。一來想問問,掏了兜子里的錢能有怎么個后話?說是折損陽壽,卻不知究竟如何折損?我拿了一次錢,花了這些個日子,你別看沒注意,錢花禿嚕了,可這些日子過得真比神仙還自在,要說拿錢換命是這么個換法兒,就少活個三天兩早晨的,我這也不算虧!與其說吃了上頓沒下頓,過這么些年窮日子,我還不如好好地逍遙快活幾年。瞧我有錢之后,這日子過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整天的珍饈美味不說,大伙兒看我的眼神兒都不一樣了,對我這個尊重,包括那窯子里的窯姐兒,見了我那個獻媚,樂得跟要咬人似的,真比親媳婦兒伺候得還周到,那才是人過的日子! 老疙瘩想的是要問個明白,可他這一路上胡思亂想瞎琢磨,滿腦子跑大船,凈想有錢之后怎么花了,一進窩棚見了師婆的錢兜子,別的念頭全扔到腦袋后邊去了,光顧伸手掏錢了。掏完了錢趕緊下山揮霍,真得說是來時容易去時快,這錢花得如同流水一般,有多少錢也禁不住他這么花,不得已又去小窩棚掏錢。rou得天天吃,酒得頓頓喝,吃膩了飯莊子,別的好嚼頭也有的是,包子、餃子、面條子,盡可以換著樣兒吃,出門這一身行頭,也得三天兩頭地換,泡堂子、嫖姑娘、打牌九、抽大煙,還想買房子置地,別看這位爺掙錢的本事沒有,這花錢的手段那叫一個高明,即使有座金山,可也架不住他這通折騰! 老疙瘩一次又一次進山,從師婆的兜子里掏錢。好在那個大兜子里的錢總是那么多,怎么掏也掏不光。老疙瘩起初抹不開面子,還給師婆磕頭作揖,后來掏了錢急于下山吃喝嫖賭,連頭都不磕了,進門點個頭,拿夠了錢轉身就走。師婆也不說什么,站在一邊兒抱著肩膀看著他冷笑。 簡短解說有那么一天,老疙瘩吃飽了喝足了到寶局子里耍錢,常言道“久賭無勝家”,寶局子那是什么地方,那開寶的寶官手底下都有機關,剛開始讓你贏,等你贏上癮了可就不讓你贏了,正所謂“一寶二寶三四寶,十字螺絲轉心寶”,任憑你有多厚的家底,小小的寶盒加上三個色子,足能讓你傾家蕩產。老疙瘩在寶局子里又輸了個崩子兒皆無,打算再上窩棚里拿錢去,回來接著耍。急匆匆往山里走,就覺得今天這山路也格外難走,沒走幾步路卻覺得腦袋發暈、眼前發蒙、嘴里發苦、心里發堵,氣兒都喘不勻了,心想:哎喲,我這連嫖帶賭成宿成宿不睡覺,還真有點兒頂不住。這才走了多遠,怎么就喘上了?這次拿了錢,我得補補,我拿紅糖腌人參吃,用虎鞭泡花雕喝。一邊胡琢磨一邊往前走,沒看見路,竟撞在一個人身上,這下還撞得還挺狠。他那火“騰”一下就上來了,有了錢了也就不那么講禮數了:“哎?我說你這人怎么走道兒的?沒長眼???這么寬的路,你怎么往人身上走??!你怎么個意思?” 沒成想對面那位一把將他給拽住了,反問他道:“你往哪里去?” 老疙瘩沒好氣兒地說:“你撞了我了,不跟大爺賠個不是,還問大爺上哪兒去?你問得著嗎?我上哪兒去與你有何相干?”說著話,一扒拉面前這位,又要往前走。 對面那位手里拎了個東西,忽然一抬手,“啪”一下正敲老疙瘩這頭頂心上。敲這一下還沒完,又大喝一聲:“別走了!我看你印堂發黑,死就在眼前了!” 老疙瘩本來五迷三道的,也沒看清楚對面這人怎么個意思,腦袋上冷不丁挨了一下,又聽了這么句話,不覺驚出一身冷汗,覺得頭暈眼花這勁兒也過去了,倆眼也能看清楚了,胸口這悶勁兒也好多了。再抬頭一看對面這人,嚇了他一跳,來者五十歲上下,身上穿的衣裳花里胡哨,說紫不紫,說黑不黑,那么一件寬大的衣裳,繡了好些個走獸。老疙瘩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上邊繡的都是刺猬、耗子、黃鼠狼子!再看下身穿的,褲子不是褲子,裙子不是裙子,手里邊拎著一根苞米桿子,剛才給自己的一下,就拿這苞米桿子打的。雖然打在了頭頂上,響動也挺大,倒不是很疼。他瞧得出來,撞上的這位是個搬桿子的。東北一帶有這么一類人,或者會開壇作法,或者會頂仙兒,干的都是神棍活兒,因為干他們這個行當,大多要拿一根苞米桿子,故此也叫搬桿子的。這位劈頭蓋臉給了老疙瘩一苞米桿子,接著問他:“你進山干什么去?我看你印堂發黑、目光無神、唇裂舌焦、元神渙散,一定招惹上不該招惹的東西了。只怕活不了幾天了!” 老疙瘩一聽對方這番話,這才覺出怕來,不敢隱瞞,把他怎么上山套皮子,怎么在窩棚中遇見一位師婆,怎么三天兩頭去師婆這兜子里掏錢,沒藏著沒掖著,從頭到尾一五一十,全跟這個搬桿子的說了。 搬桿子的聽完臉色一沉:“不好,你這是讓九尾狐貍給迷住了!” 老疙瘩一聽“九尾狐貍”這四個字,嚇得好懸沒尿出來。他之前說要錢不要命,那全是窮光棍痛快痛快嘴兒,你真讓他死,他可舍不得。俗話怎么說的,好死還不如賴活著。他“撲通”一下跪這兒了,求告道:“這位大仙,我求求您了,這真不怨我呀,都怪我眼皮子窄,信了那師婆的鬼話了!我看出來了,您是有能耐的人,您可不能見死不救??!”一伸手把這位腿給抱住了,哭天抹淚一通求。 搬桿子的看出來老疙瘩被狐貍給迷了,但他心里也知道,老疙瘩遇上的這個東西道行不小,能見得到人形,當是九尾狐貍!前文書我們講過,狐貍每修煉一百年,方能多張出一條尾巴,修得九條尾巴,算是快到頭兒了,而這九條尾巴是修九宮之靈所得。什么是九宮呢?就是九個方位,一宮坎,二宮坤,三宮震,四宮巽,五宮中,六宮乾,七宮兌,八宮艮,九宮離,匯聚天地間九個方位的靈氣修煉,一個方位一百年,這可不容易。而且在有了道行之后,它也不能說變成人就能變,其中還有這么一個門道兒,如果說想變成婦人,那就找個死婦人的骷髏頂蓋,等到滿月之時,將骷髏頂到自己頭上,對月下拜。若道行不夠,還不該變化,頂蓋骨就會掉下來,倘若拜足了七七四十九拜,頂蓋骨沒掉,則立地變為人形,從此逢僧充佛、遇道稱仙,哄人膜拜供奉。不過長出九條尾巴的狐貍,必定還要躲大劫,什么是大劫?天地萬物都有定數,該生的時候生,該死的時候死,如果逃脫了定數,該死的時候沒死,那就要成妖作怪了,乃天地所不容,因此說這鬼狐一類,往往都躲不過天打雷劈,免不了灰飛煙滅。這條九尾狐貍迷住老疙瘩,讓他從兜子里邊兒掏錢折壽,等于是拿人命給狐貍消災。這九尾狐貍道行太大了,搬桿子的雖然能夠看破,卻不敢直接出頭。他給這老疙瘩出了個主意,你呀,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方可活命! 老疙瘩萬般無奈,只好按搬桿子的這話去做,仍跟往常一樣,進山找到那個小窩棚。師婆見他來了,拿手一指那大兜子:“你要多少,盡管自??!”老疙瘩今兒一進這屋子,立時覺得“嗖”一下,從尾巴骨一直麻到頭頂尖兒,怪不得窩棚中有股子怪味兒,這是狐貍的sao臭??!他這次可不敢掏錢了,心里邊一清二楚,再掏錢小命兒就沒了,“撲通”一下跪倒在地,磕頭如同搗蒜:“師婆饒命,師婆饒命??!” 師婆冷哼一聲說道:“你已經明白了?可是老身我早都跟你說過了,你掏多少錢,折多少壽。掏錢的時候你不曾手軟,怎么到了這會兒,又不想死了?” 老疙瘩跪在這兒,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兒:“師婆容稟,俗話說得好??!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我知道我這條小命兒是您老的,還望您老高抬貴手?!?/br> 師婆嘿嘿冷笑:“后生,我一沒逼你,二沒打你,你我是有言在先早就說好了,這會兒你酒也喝了、rou也吃了、窯子也逛了,錢花到這份兒上想要反悔,只怕勢比登天還難!” 老疙瘩趕緊按照搬桿子的教給自己的話說到:“您老放我一條生路,我可也不能白了您,前天我買了一房媳婦兒,今年才十八歲,只要您老饒我不死,我媳婦兒這條命就是您的。咱們一命換一命,您看怎么樣???” 師婆一想,這老疙瘩這錢掏得還不夠,至少今天還要不了他的命,這小子又明白過來了,再讓他從這兜子里掏錢,他可就不掏了。他說的如果是真的,那也不是不可以,于是問道:“你媳婦兒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