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夏林希側身坐著,手里握了一支筆,在草稿紙上默寫反應式,蔣正寒拿了另一支筆,在她的筆跡下畫出一條杠:“這里要寫可逆符號么?” “這不是酯化反應,是分子脫水反應,”夏林希解釋道,“所以不能加可逆符號?!?/br> 話雖這么說,她仍然動了筆,在箭頭下補了一個愛心,畫完就拿手指蓋住,好像做賊一樣小心翼翼。 蔣正寒低笑一聲,同樣寫下了心形線的參數方程:p=a(1cosθ)。 根據這個方程式,可以畫出完整的心形,夏林希仔細想了想,在一旁補上了二維方程,蔣正寒停頓片刻,手指擦過她的手背,寫了幾行三維成像的代碼。 “這是什么?”夏林希問。 蔣正寒回答:“彩色的愛心?!?/br> 夏林希耳根微紅,試圖岔開話題:“我們不是在學理綜么?” “嗯,是化學,”蔣正寒撥開她的手指,筆尖指著最初的紅心,“一個不可逆的反應?!?/br> 一個不可逆的反應,指的是她的方程式,還是穿過了箭頭的紅心,或者是并未言明卻已經坦誠的心意。 夏林希抬頭看他,只覺得沒辦法好好學習了。 第二十三章 距離上課還有十分鐘,坐在窗邊的同學忽然回頭,喊了一聲:“蔣正寒,外面有人找你?!?/br> 門外站了幾個競賽班的男生,衣領上別著計算機校隊的徽章,大家都戴著一副框架眼鏡,只有蔣正寒是個例外。 他站在他們中間,多少有一點顯眼。 夏林希捧著水杯出門,刻意從他們身旁經過,聽見蔣正寒開口道:“想做數據分析,首先要有數據,模型還沒有建好,你們怎么參賽?” 某一位男生回答:“我們都被保送了,最近閑著也是閑著,就隨便報了個名,沒想到下個月就是決賽,坑得要死,恐怕來不及了?!?/br> 提到“保送大學”,另一位男生插了一句:“我說個題外話,蔣正寒,你當年沒參加校隊,真的太可惜了,不然憑你的本事,肯定能保送啊?!?/br> 夏林希心想,她放棄的保送名額,要是能給蔣正寒就好了,她覺得他才學兼優,勤勉上進,不過沒有用分數表現出來。 當然那些名額也沒有浪費,都被班主任分派給了別人。 次日一早,班主任在課間公布了一個名單,也即本班甄選的保送生名單,張懷武聽完以后,當即發出了質疑:“不對啊,怎么沒有我夏姐?” “我退出了,”夏林希道,“和陳亦川,孟之行一樣?!?/br> 張懷武分外吃驚道:“夏姐,你三思??!” 他向前伸手,扯住了她的書包:“我們班的時瑩女神,經??嫉谒拿?,或者第五名吧,她都能保送,你怎么不保送???還有那個高沉,感覺從沒進過前五啊,他憑什么占了你的位置?” 書包坐落在椅子上,也在夏林希的背后,張懷武扯了沒多久,便被蔣正寒拉開了手。 夏林希沒有回頭,并未瞧見這一幕,她心不在焉地轉筆,不假思索地答道:“假如我參加高考,可以獲得更好的結果,那我為什么還要保送?” 她說話的聲音很輕,然而前排的男生依舊聽見了。 坐在夏林希正前方的,就是這次保送的受益者,張懷武口中的高沉同學。 學生時代有很多這樣的同學,雖然大家同在一個班,彼此卻沒什么交集,多年后回想起來,甚至不記得對方的相貌和名字。 高沉時常覺得,經年累月之后,他就是一個注定被全班忘光的人。 他成績不差,位居前十,相貌不丑,五官端正。 但他在班上很少說話,也沒什么談得來的朋友,他和所有人都是泛泛之交,大家見面點一個頭。平常同學聚會,幾乎沒人叫他,通常都是別人聚完了,他才知道這件事。 高沉曾經認為,他和夏林希是同一種人,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沒有功夫去顧慮別的事。對于他們而言,成績是一座大山,只要這座山還在,就沒有放松的時候。 但他很快又發現,夏林希和他并不一樣,她遠比他受人矚目,凡事都能做到最好,勤奮好學拼勁十足,令他感到望塵莫及。 現如今,連一個保送生的名額,也是她不要了以后,他才能順利地撿漏。 這種感覺就類似于,有人一擲千金,有人一貧如洗,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人與人之間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夏林希他們輕易放棄的東西,是排名靠后的學生得不到的待遇。 但是高沉他很珍惜,所以他回了一句:“你高考的結果,不一定有保送的結果好?!?/br> 夏林希也不生氣,她依然平靜道:“等到明年六月以后,你再對我說這句話?!?/br> 明年六月何其遙遠,又何其迫近,高考倒計時一天一天地減少,老師布置的作業卻是一天一天地增加,保送工作轉眼進入了尾聲,大多數同學仍要按部就班地高考。 幾個保送成功的學生,則獲準不再來上課,比如生物課代表時瑩,以及坐在夏林希前排的高沉。 那些空掉的座位,就好像一把達摩斯之劍,時刻懸掛在頭頂,提醒著周圍的同學——已經有人半只腳邁入了大學,避開了高三最艱難的階段,前方的道路依舊曲折,他們卻是一批最早的勝利者。 張懷武心中羨慕,卻也無可奈何,為了排解這種憂愁,他買了幾份游戲畫報,藏在自己的抽屜里,打算下課的時候偷偷看。 高三的生活如此辛苦,總得有一點精神寄托。 另一組的男生瞧見一本畫報,也拿過去看了兩天,一來二去,畫報便在全班傳閱,還有人給它拍了照片,上傳到了他們班的微信群。 讓全班為之一驚的是,群里潛伏著班主任,游戲畫冊出現沒多久,何老師便說要徹查全班。 張懷武嚇破了膽,拽住蔣正寒道:“正哥啊,你編程搞得那么好,怎么都不提醒我,微信群里有一個班主任!” 蔣正寒回答:“班上三十九個同學,群里有四十個人……” 他在草稿紙上涂涂寫寫,代換了許多數學公式,多個二階偏導數相互疊加,組成了一個多元函數的方陣,但在張懷武看來,簡直就是鬼畫符。 張懷武拖過椅子,努力靠近了一點,神色凜然地發問:“我沒注意過人數,所以忽略了班主任,正哥你說,事情弄成這樣,我要怎么辦才能掩人耳目?” 蔣正寒停筆,片刻之后答道:“來不及了,班主任在門口?!?/br> 這話太過驚悚,張懷武根本不信,然而當他抬起頭,才驚覺何老師站在門口,沖著他招了招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他打了一個寒顫,大義凜然地跨出了座位,行至半路,又走回來拉上了蔣正寒。 夏林希問了一句:“你的游戲畫冊和蔣正寒有關嗎?” “沒有關系啊,”張懷武答道,“但是何老師說了,讓我和蔣正寒一起,滾去他的辦公室?!?/br> 辦公室里不僅有何老師一個人,還有尖子班的語文老師,物理老師等等,為了明白發生了什么,夏林希揣著一本錯題集,守在語文老師的桌前請教問題。 表面上是為了請教老師,實際上是為了偷聽班主任和蔣正寒的對話。 語文老師全名趙寧成,任教大概十年,仍然顯得年輕,許是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看起來好像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 趙寧成原本在改作業,但他抽出空閑,翻開了夏林希的錯題本,接著開口問她:“哪里不懂?” 夏林?;卮穑骸罢垎栐谖难晕牡拈喿x理解中,要怎么分析……” 她的語文學得很好,好到問不出一個合適的問題。 幾乎所有的題目類型,都能快速聯系到答案,所以她不知道問什么,才能體現她確實不懂。 不可否認,優等生也有一些屬于他們的困擾。 趙寧成見狀,便給她講解文言文的分類,他一向是一個極有耐心的人,在對待好學生的時候,這種耐心可以翻倍。 與之相反的是,蔣正寒這一邊,班主任暴跳如雷。 “還有幾個月高考,你們心里沒數么?”班主任拔高了嗓門道,“有時間看游戲畫報,沒時間寫數學作業,普通班的學生都不敢像你們這樣!” 張懷武大氣不敢喘,蔣正寒卻平靜如常,似乎已經習慣了。 畫報是張懷武帶過來的,由于他和蔣正寒是同桌,因此無意牽連了對方,說到底,蔣正寒有一點冤,但他也沒有出聲解釋。 夏林希心想,可能不是因為不想解釋,而是因為解釋了也沒用。 這次月考,蔣正寒仍然是倒數第十,比起原來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依照尖子班的平均水平,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兩米之外的地方,班主任劈頭蓋臉一頓罵,手中的畫報一甩,全部散在了地上。 趙寧成抬起頭,試著勸了一句:“何老師消消氣,第一堂課下課以后,學生們還要跑步?!?/br> 然而何老師卻說:“不用跑步了,得讓他們長記性?!?/br> 他把雙手背到身后,盯著張懷武和蔣正寒道:“你們兩個,待會都給我寫一份檢討,至少八百字,申明從今往后,不會再把雜書帶到學校?!?/br> 何老師抽煙上癮,身上一股煙草味,離得稍微近一點,就讓張懷武打了個噴嚏。 打完噴嚏,他連忙說好,隨后很悵然地望向了窗外。 入秋以來,天氣愈發干冷,最近西伯利亞的寒潮來襲,使得昨晚下了一場小雪,雪后的cao場茫茫一片,像是被誰撒了一層鹽。 高三的學生下去跑步,校內廣播沉寂了片刻,陡然奏響一曲慷慨激昂的音樂,夏林希跟在隊伍后面,不可思議地驚嘆道:“你怎么來了,檢討寫完了嗎?” 深秋霜降,寒風依然凜冽,前排的學生開始跑動,仿佛多米諾骨牌一樣,漸漸蔓延到了后方。 她一邊跑步,一邊說道:“對了,還有我上次聽見了,你和計算機校隊的人,在做什么數據建模比賽……” “建模完成了一半,”蔣正寒回道,“快結束了?!?/br> 言罷,他想起來什么,所以又補充道:“下個月把金牌送給你?!?/br> “為什么送給我?” “你不是喜歡狼狗么?金牌的背面,剛好印了一只?!?/br> 第二十四章 蔣正寒話音落后,夏林希信以為真,她側過臉看他,不明就里地問:“為什么金牌的背面,會印一只狼狗?” 按理說,一個數據建模大賽的獎牌,應該印著主辦方的標記,因此夏林希十分費解,一個什么樣的比賽,才會用狼狗來做標記。 謎底在十一月揭曉,彼時正值一節早讀課,班上同學埋頭背書,室內外的溫差比較大,窗戶上也結了一層水霧。 由于這層霧氣的保護,班主任無法蹲守在窗外,偵查教室內的情況,因此全班同學都很放松,也很感激越來越冷的天氣。 張懷武拿了一本游戲畫報,放在大腿上偷偷摸摸地看,誠然他上個月才寫了一份檢討,而且還拖累了蔣正寒,但他實在是忍不住了,心頭仿佛有螞蟻爬行,癢到身不由己。 蔣正寒寫一份檢討,大概需要十分鐘,八百字的檢討,他信手拈來一氣呵成,明顯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但是張懷武仍然過意不去,他一邊看著畫報,一邊在心里想,如果這一次不幸被抓,那他說什么也不能牽連蔣正寒。 想到這里,他抬頭看了一眼同桌。 卻見蔣正寒掏出一個盒子,送給了前排的夏林希。 夏林希打開禮盒,手指擦過紅色錦緞,錦緞之中臥著一塊金牌,映著燈色流光溢彩。 她翻到金牌的背面,發現了主辦方的徽標,果然是一只狼狗,下方刻寫了英文,大致一看,是本次競賽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