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千山記在線閱讀 - 第196節

第196節

    你說,五皇子不在帝都,謝王妃都能給他兒子cao持下這天下人情來。

    他兒子還傻兮兮的同他報怨北嶺先生要求忒高啥的,唐大人就想一巴掌抽死這不識好歹的小子。哎,兒子傻,他不傻啊,不傻,就不能裝不知道。

    于是,唐大人就來了。

    雖然兒子想陪,唐大人沒要他陪,把小唐踹去當差了。一路上,老唐還想著,莫不真是老天疼憨人,這小子哪兒哪兒不出眾,偏生有機緣。

    是的,因為祖上出過活神仙,唐家人素來比較相信機緣這回事的。

    唐大人心下還想著,可能是神仙祖宗指點我來拜見謝王妃的吧。

    這是唐大人生平第一次獨自拜見謝王妃,主要是感謝謝王妃對他兒孫的照顧。謝王妃頗是和顏悅色,便也掩飾不住那歲月沉淀的雍容,尤其是,唐大人發現,謝王妃與閩地時相比,可是半點兒沒顯老??!當然,唐大人是外臣,不好盯著一位王妃看的,他老人家也不過是掃了一眼而已,就聽謝王妃道,“小唐是我府內屬官,當差素來用心得力。小小唐是大郎的伴讀,我看他,與看大郎是一樣的。他們在我這里都很好,唐大人只管放心?!?/br>
    唐大人立刻表示自己極是放心,同時心下腹誹:俺家兒孫都有大名兒的好不好?這小唐、小小唐是啥???哎喲喂,怪道在閩地時五殿下總叫俺老唐呢?這,你們不好成習慣的??!

    其實倆人沒什么話好說,謝王妃問候過唐大人與唐家婦孺后,主要是想問一下,唐大人還會不會再下江南?

    唐大人正色道,“老臣愿為國效力,要說江南之事,不是老臣自夸,較其他人還是熟悉一些的。昨日面陳陛下,陛下已允老臣所請?!?/br>
    謝莫如面上露出見唐大人以來的第一抹微笑,她道,“朝中別個人我也不大熟,就是唐大人還略熟些,畢竟在閩地時常聽殿下提起你,況小唐人品,我亦深知。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唐大人與殿下早在閩地時就一起共事,倘能多個熟悉老臣,想來殿下那邊兒也能輕松一些?!?/br>
    唐大人道,“娘娘時時惦記殿下安危,實是賢良淑德的典范啊?!彪m然謝莫如的血統與謝莫如本人跟“賢良淑德”無關,唐大人還是拍了一記馬屁,主要是他想提醒謝王妃一句,要說謝王妃,智商是足夠的?,F下五皇子情勢一片大好,唐大人兒孫皆留在五皇子府做資深下注了,唐大人自是盼著五皇子能更上一層樓的。眼前是沒什么,朝廷正用著五皇子,太子也給召回帝都了,只要五皇子把江南的事搞定,那就是大功一件。不過,如唐繼這千年世宦之家出來的老油條,他家的歷史長了去,朝廷都換三個姓了,他家還做著官呢。甭看唐家現在沒什么爵位,唐繼也未能位列中樞,但架不住人家家族歷史長啊,見風見雨的經驗足。唐繼自身也看好五皇子,但是,太子是嫡子,且東宮早立,眼下東宮失勢,但離廢棄東宮還早的很呢。五皇子自己素質是慢慢兒的上去了,唐繼也相信,沒有這位謝王妃的輔佐,可能就沒有五皇子的今日,但同時,謝王妃也是五皇子最大的一塊短板。別個不說,謝王妃這血統就遭人忌諱,要是現下輔圣公主留下千八百后人,可能沒人拿一個姓謝的王妃大作文章,可惜的是,輔圣公主身后無人了,前英國公方家也是滿門盡誅,這位謝王妃就成了唯一一位具備方家與輔圣公主血統的后人。

    從唐繼的觀察來看,謝王妃不是個心胸狹隘的,只是,謝王妃是不是不要緊,重要的是,在別人的眼里,她是不是這樣的人?

    謝王妃當然做過許多好事,在閩地時就組織人們修橋鋪路、施粥舍飯,回到帝都,還給朝廷捐款,當然,這個是唐大人昨天剛聽兒子說過的??赏瑫r,謝王妃也表現出了對慈恩宮極大的抗拒,而且,完全沒有半分緩和的意思!

    哎,要說慈恩宮,不要說唐繼了,帝都有點兒眼光有點節cao的人都看不上慈恩宮的政治水準??墒?,誰叫人家是今上親娘呢。謝王妃這般強勢,日后必在此處受阻。甭看慈恩宮成天一幅糊涂相,可慈恩宮本身就是一面不能容人忽視的政治招牌。

    要不是跟謝王妃沒這么熟,唐繼都有心勸一勸謝莫如暫且收斂一下脾氣了。

    只是唐大人不曉得,謝太太早勸過謝王妃了。

    一個王妃,一個外臣,不好多談,略說幾句話,謝王妃就命唐大人去張長史那里說話去了。得知張長史等人雖未能隨五皇子一道南下,但去歲帝都戒嚴,安置官員啥的,張長史等人還都得了朝廷不錯的差使,唐大人就更佩服謝王妃的手腕了。

    唐大人與張長史薛長史兩位說了過幾天要隨李宇一道南下的事,二人皆道,“殿下那里,就勞老唐你盡心了?!?/br>
    老唐滿口謙虛應承的同時表示:原來我在閩王府的稱呼當真是老唐啊……

    ☆、第270章 交鋒之戰一

    唐大人是同李宇一道南下的,南下之前,還參加了李宇的婚禮。說來李宇的婚禮也是帝都一勝景了,難得文康長公主這般要臉面的人,把個親事鬧得跟娶荒親似的,大家都沒啥心理準備,李宇就速度的成親了。以至于多少人家想仔細的準備一份賀禮的時間都沒有,而且,頭一天洞房,第二天李宇就拍拍屁股走人了,連三朝回門都是李宣送弟妹回的娘家。

    好在,李宇這也是為朝廷盡忠去了,當天成親時,其妻鐵氏的誥命就下來了,李宇有伯爵的爵位,鐵氏便是伯爵夫人,現在鐵氏在娘家女眷里,也就比六皇子妃的jiejie差一些罷了。

    李宣覺著有些對不住鐵家,他弟這親事辦得急,難得鐵家沒二話。事實上,文康長公主那闔帝都有名的脾氣,就是有二話,鐵家也不敢說啊。尤其是,親事是早定了的,長公主求娶,鐵家也不能推辭,只是這親事成了,閨女徹底嫁了,女婿外出打仗,鐵家只有更擔心的,生怕女婿有個好歹。畢竟,以往閨女未嫁時,女婿有個好歹,還能給閨女另尋親事,這一旦出嫁,可就沒有退路了啊。鐵太太都想著,什么時候去西山寺狠狠的給女婿燒幾柱平安香。

    鐵氏自己倒覺著還好,雖然跟丈夫不大熟,主要是以前沒見過,新婚那日還要洞房,倆人話都沒說幾句,不過倒是有一句,叫鐵氏覺著安心,李宇道,“咱們府里的事就交給你啦,你有不熟的,內院問孫嬤嬤,外院問沈總管?!边@倆人是內外管事,然后李宇給了鐵氏一本自己伯爵府的仆役名單大全,里面還記錄著,各仆役的出身,直接就叫鐵氏管家的。再有就是交待鐵氏自己照顧好自己,服侍好母親。

    鐵氏當初給文康長公主相中時就有十七了,耽擱這幾年,都二十的大姑娘了,自不會是什么心懷綺麗的小女孩兒。這年頭大戶人家教導女孩,也都是教導女孩兒怎么做一府主母,而不是教女孩兒如何跟女婿山盟海誓,而且對男人的要求也很主流,那就是上進。吟風弄月啥的,沒用,要真有才學,好生考取功名,日后也能封妻蔭子,這才是本事。所以,鐵氏這主流價值觀的大家閨秀見李宇把府里的事交給自己,心下就覺著痛快,更兼李宇身邊十分干凈,通房丫頭也沒一個,又很知上進。這樣的男人,在帝都也是上等了。哪怕李宇第二日就去了戰場,鐵氏對李宇仍是很滿意,丈夫不是文官,武將不就是打仗時才用的么。鐵氏對丈夫當然擔心,可這是丈夫的本分,鐵氏自不會攔的。她先前在嫁前也知道成親后丈夫就要走的,故而在娘家時還給丈夫預備了一些常見的藥丸藥膏老參片啥的,帶在身邊。此一舉,更是得到婆婆文康長公主的贊賞,覺著鐵氏明理。

    更兼鐵氏是見過自己姐夫六皇子那混帳東西的,再一對比,愈發覺著李宇是個好人。鐵氏年紀也大了,素來爽快,笑與父母道,“伯爺為朝廷盡忠,我在家替他盡孝,也是應有之義?!?/br>
    鐵太太笑的欣慰,“這話很是?!庇謫栭|女,在長公主府可還適應。雖然李宇有御賜的伯爵府,卻是沒住過幾天,先時沒成親,一個人住著不是個事兒。如今這倒是成親了,李宇又走了,文康長公主也不放心兒媳婦一人住伯爵府,便依舊叫鐵氏住在長公主府,也就近觀察一下這個兒媳婦。

    鐵氏自然說好,也的確是真的好,文康長公主脾氣雖大些,其實并不是不講理的人,對子女的要求是得明理,規矩上并不搓磨媳婦,更沒有那套自己吃著叫媳婦站著服侍的理,媳婦是用來管家照顧兒子生養孫子的,又不是家里奴婢,只要媳婦撐得起來,文康長公主也樂得疼她們,主要是她自己沒閨女,這以后是她孫子的親娘,干嘛要苛責呢。

    鐵氏三朝回門,雖未有丈夫相陪,鐵家也還熱鬧,尤其過一時其姐鐵王妃與姐夫六皇子都來了,六皇子么……其實好長時間不得鐵家待見,當初六皇子掌摑鐵王妃的事兒,鐵家主要是對皇家沒法子,不然換個親家,鐵家非過去拼命不可。

    不過,六皇子自從勞動改造回來,倒真長進不少,鐵家雖不待見他,他同鐵王妃來,也不會慢怠了他。更兼此次六皇子十分幸運,遇到了李宣,李宣的好性子是帝都有名的,倆人表兄弟,也能說得來。鬧得鐵御史也心下嘆息,想著倘六皇子真能改好,以后少不得給他些好臉色看呢。

    李宇與唐大人帶著軍隊南下了,謝莫如走前還被唐大人拜托了一件事,其實這事吧,唐大人也是突發奇想,主要是見李宇成親了,唐大人孫子輩的倒不急,但兒子輩的小唐比較急啊,小唐年紀不算大,今年二十芳齡,卻也不算小了。原本唐大人是想著,這小子是個紈绔貨,尋個同僚家的能干閨女,門當戶對的給兒子尋門親事也就是了。當下人結親,一則看門第,唐大人官位不低,二則也要看孩子人品本事,這方面,小唐就有些個……先時唐大人也就想給小兒子尋門殷實可靠的親事罷了,誰曉得傻人有傻福,運道來了,擋都擋不住,傻小子先是在閩地中了個舉人,要知道彼時小唐也不過十七,這就很能拿出手啦。唐大人對小兒子的親事的檔次要求就不禁高了一個等級,剛要琢磨親事,閩地打仗,打仗也無妨,唐大人得了不少獎賞,只是耽誤事啊,事兒太忙,就把小兒子的親事給耽擱了。這耽擱倒也不是壞事,現下傻小子又傍上了江北嶺這面金磚牌坊,而且,不只是應個名兒啊,傻小子是真的跟江北嶺做學問呢。唐大人心下暗喜,覺著兒子的親事檔次該再往上調一個等級了。只是,現下老妻在老家,兵荒馬亂的,老家也沒啥顯赫人家,怎么給兒子說親呢。

    且,此去江南,又不知幾載能歸?

    唐大人就有了主意,把小兒子的親事托給謝王妃了,請謝王妃瞧著給他兒子結門親,唐大人都說了,“老臣這一去,不知何日歸來。臣那老妻如今在老家,還叮囑臣給阿錦尋一門親事,臣只擔心近年是不得這空閑的,又不想耽擱阿錦青春。聽阿錦說,娘娘待他極好,臣便厚顏請托了,只要娘娘看著合適,那必是極合適的?!毙√拼筇?,唐錦。

    謝王妃平生第一遭被人拜托做媒婆,她倒沒一口回絕唐大人,她問,“我認識的人有限,唐大人要我去給小唐做媒,怕就要在我認識的人里選了?!?/br>
    唐大人心下樂顛兒的很,謝王妃是什么圈子啊,唐大人當下便道,“一切都請娘娘費心了?!?/br>
    謝王妃又問唐大人有什么要求沒,唐大人想了想,道,“阿錦性子跳脫,唯愿有一穩重佳婦?!?/br>
    謝王妃表示知道了。

    唐大人謝過之后再謝,這才辭別了謝王妃。

    于是,在小唐不知道的情形下,他的婚姻大事轉到了謝王妃的手上,謝王妃難免要聽一聽小唐的意見,小唐甭看平日里蹦蹦噠噠的個人,在婚姻事情上竟十分傳統,小唐很干脆的說,“明理就行。明理的人,哪怕不十分有本事,也不會辦壞事?!闭斨x王妃暗贊小唐有見識的時候,小唐得意洋洋道,“這是我家祖訓上說的,聽祖宗的,總不會錯?!?/br>
    謝王妃頜首,想著果然世宦之家,縱子孫跳脫些,倘肯依祖訓,也能過好這一輩子的。

    謝王妃本就要拉攏唐家,便將小唐之事放在了心里。然后,轉天她就收到江南大捷的消息,五皇子捷報的奏章來的比永安侯奏章要晚一些,但收復贛地是實實在在的大喜事,閩王府上下,皆是喜不自勝。

    謝莫如也收到了五皇子的家書,五皇子家書寫得很詳細,先是說了年初自蜀地得了不少糧草,后勤上極是得力,再說此次收復贛地的事,倒不是五皇子柳扶風用兵如神,實際上是贛地自己先亂起來的,自從靖江王用了那套不投降就滅你滿門分你田地的政策,江南的大戶豪門大受打擊,而且,靖江王為了收買人心,是把豪門的土的分給百姓的。這里要介紹一下靖江王的政策,其實對待那種死不投降的大戶啥的,靖江王屬于進攻的一方,真不必太客氣,老子拿刀都砍進來,你還不降?不降自然要接著砍死你。至于分土地的事兒,人都砍死了,身后遺產自然是靖江王接手,而靖江王出于收攏人心的考慮,按家戶人口分給百姓,百姓們開心的要死,可要知道的是,這分下去的土地半點兒不少收稅的哦。

    靖江王此舉,非但拉攏百姓之心,還遏制了土地兼并。

    只是,凡事都得有個度。

    不肯投降的死大戶都砍死了,肯投降的士紳,你就不能搞直接砍死沒收家產那一套了,不然,你一點兒活路不給人家留,人家寧死也不會再降了。

    問題就出現在這兒,靖江王的政策其實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宣傳導向出了問題,當然,哪怕靖江的宣傳導向沒問題,五皇子也得讓他出點兒問題。百姓見打死士紳就能分得田地,紛紛要求再多打死兩口子士紳,分其田產。不要以為提起百姓就是溫順如羔羊一般,實際上,面對利益,羔羊也不會吝于進化為rou食生物的。最初是有百姓舉報士紳通敵朝廷,然后這舉報百姓得了獎賞。之后舉報的更多,以至贛地豪門人人自危。當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的時候,往往社會的安全也是無法保證的。本就是動蕩的年代,剛打下來的地盤兒,原就不大穩當,再加上相臨的五皇子虎視眈眈總是發壞水兒,五皇子還沒打過去呢,贛地自己先亂了,你靖江王不就是給咱們分點兒地么,這撥人打出的旗號可不是分田地,人家打出的旗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家說了,跟著造反,以后給個王當當。

    五皇子在信里也著重介紹了,這是一伙子山匪趁勢起兵,其實沒啥組織裝備,不過于當地路線非常熟悉,很能給靖江駐軍添亂。五皇子往贛地派了不少細作,要知道,五皇子對于跟什么山匪海匪的合作,那是非常有經驗的。且天下匪類,有段四海道行的也就段四海一人了,這窩山匪明顯道行不夠,五皇子派了個細作去入伙,結果,這窩山匪就給這細作忽悠傻了,非但給五皇子做了內應,事后還叫五皇子把山匪頭目在亂軍中不幸被“亂箭”所傷,一蹬腿歸了西。然后,五皇子也沒收編他們,而是繼續讓自家細作領導余下山匪百姓,一路扛著鋤頭往皖地去了。

    五皇子一到贛地,贛地士紳見他如見甘霖,那叫一個激動啊,紛紛拿出好酒好菜的勞軍招待。其時,贛地官員多已殉國,五皇子倒也干脆,就讓分派出駐守贛地的將領暫領政務,當然,一般做將軍的對政務可能不大行,這也沒關系,先擬出幾樣撫民條例來,再招幾位當地名士幫忙。是的,靖江雖然殺了不少豪門,但對于廣有名聲的儒士還是很客氣的,這些人家財不算豐厚,名聲卻是響亮的很,縱有一二犟種,靖江開出名單,于是手下將士也強忍了他們。如今五皇子一來,立刻請他們出面幫忙,這些人聽說五皇子是來撥亂反正的,都很歡迎。以往沒覺出朝廷好來,有靖江這一對比,這些人立刻覺著朝廷都是好人。

    至于在靖江占領贛地時給靖江溜須拍馬的,五皇子也沒客氣,收繅家財,一半軍用,一半民用。

    五皇子就這么把贛地給收復了。

    這里頭,當然有五皇子的運氣,但很明顯,五皇子因勢利導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由于收到五兒子收復贛地的好消息,穆元帝大喜過望,當天午飯都多吃一碗。太子聞知此事,也是大大的夸贊五皇子有才干。

    滿朝文武皆因此奏章士氣大振。

    此時朝中尚不知,五皇子剛占領贛地就受到了來自靖江的瘋狂反撲,尤其是靖江大將馮宛馮飛羽,真是恨的五皇子牙根癢,這場戰事拉據時間之長,一直由夏初打到冬至,期間五皇子兩次被趕出贛地,這還是在有李宇增援的情形下。

    最終五皇子占穩贛地,倒不是把馮飛羽打死了,而是因靖江王府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此事震動之大,直接把馮飛羽從前線震回靖江——參加靖江世子喪禮去了。

    靖江世子死了。

    說句老實話,倘是靖江王死了,可能也不會有這般震動,畢竟,靖江王有了年歲,這會兒就是死了,也不算壽短??删附雷硬煌?,靖江世子正值壯年,剛四十幾歲,平日里沒災沒病的,怎么就死了?

    這也忒突然了吧。

    有點兒想像力的人都知道這不是好死。

    靖江世子的確不是好死,他是在自家三弟的家宴上給毒死了。

    究竟是怎么給毒死了?

    呃——

    還不清楚。

    是的,還不清楚。

    按理,在穆三郎家毒死世子,這事兒,起碼穆三郎脫不開干系,就是靖江王也立刻親審了穆三郎,穆三郎冤的自己都想喝毒酒了,此人痛哭流涕,抱著老爹的大腿直喊冤,哭訴道,“兒臣萬不敢有此心!再退一步講,誰會在自己家下毒呢?”

    再加上穆三穆他娘是靖江王的心頭好,也幫兒子說情,“就是傻子也干不出這樣的事呢?!?/br>
    可你說不是穆三郎干的吧,靖江王一向偏愛這個兒子,且穆三郎勢力之大,已能與世子分庭抗禮。世子一死,他得利最大。按照受益者便是兇手的邏輯推斷,非穆三郎莫屬??!何況,事兒還是穆三郎府上出的。

    穆三郎就是八百張嘴也說不清??!

    馮飛羽是誰,馮飛羽正是靖江世子的心腹之人。

    因馮飛羽在前線打仗,靖江世子的政治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嫡系派正為此高興呢,結果,咣鐺,世子死了。真是痛徹心扉??!

    其他人已經開始盤算世子過逝后的大局勢了,馮飛羽是真的痛徹心扉,要知道,能成為心腹,其實靠的就不僅僅是利益了,除開利益,還有感情。

    馮飛羽少年貧寒,一路走來,受得的就是世子恩惠。如今大恩未報,恩人死了。

    馮飛羽再不罷休的。

    于是,將軍仗也不打了,專在靖江盯著刑部屬司查案了。

    這可不就讓五皇子一伙人撿了個大便宜么,主要是,馮飛羽這家伙打仗太兇殘了,雖然柳扶風也不是善茬,但五皇子自贛地二進二出就能看出來,馮飛羽打仗本領,并不遜于柳扶風。

    當然,馮飛羽回去查案,打仗的事不能停,靖江王派出的是親穆三的將軍趙陽。有馮飛羽那兇殘的家伙在前,趙陽用兵雖穩,卻著實少了一股鋒銳之氣,多有不及柳扶風之處,就這么著,五皇子占穩贛地。

    ☆、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

    靖江世子之死,真是神來之筆。

    便是穆元帝得知此事,也悄悄在心里說了聲,“死得好!”

    五皇子更在私下同江行云道,“將軍大功,我必細稟父王?!北驴雌饺赵谛睦锟偳那姆Q呼江行云作剁手狂魔,實際上,五皇子是極尊重江行云的。

    江行云深為遺憾,“我倒想攬下這大功,奈何真不是我干的?!?/br>
    五皇子大驚之下,竟道,“不是你著人做的?”要說在閩地,能有這種本事的,也就是江行云了。不想,江行云竟說不是她做的,五皇子不禁問,“那是誰干的?”

    江行云搖頭,道,“此事蹊蹺的很。一時還沒消息?!?/br>
    五皇子就尋思開了,“難不成真是穆三干的,他不會這么蠢吧。不要說世子在他府上給毒死,就是在他府上磕破塊油皮他也說不清啊?!?/br>
    江行云并未糾結于此事到底是何人所為,她道,“就看靖江如何處置這空缺下來的世子之位了?!?/br>
    五皇子一想,心下很有些興災樂禍,頜首道,“這倒是,靖江兒子可不老少。世子也沒同胞弟弟,不過,世子也是有嫡子的,他立太孫,怕是諸子不能心服。倘不立太孫,世子一系官員如何肯罷休?!?/br>
    江行云想到另一種可能,“靖江是不是有意空置世子之位,日后論功行賞?”

    五皇子畢竟出身皇家,對靖江此時處境比江行云要有更深感觸,曲指輕擊桌案,五皇子那似笑非笑的神色不知怎地竟與謝莫如有些個似,他道,“不論靖江想怎么辦,世子之死總得有個說法?!?/br>
    五皇子一語道破靖江王的困境,是的,不論靖江如何處置空缺的世子之位,他先得就世子之死有個說法,方能服眾。

    正是造反的關鍵時刻,繼承人死了,怎么說都不是吉兆。而且,靖江王雖更偏愛三子,但世子是嫡長子,對于每一個父親,嫡長子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從禮法與心理上,用一句很樸素的話來形容:這是正根正苗。更遑論這是祭過天地稟過祖宗的王位繼承人!饒是靖江王以往覺著世子有不如三子之處,乍逢世子慘死,亦是痛徹心扉。

    關鍵是,還得忍著心痛著緊的查清事實。

    這事實并不難查,倒不是靖江王手下刑屬司的官員如何神探,主要是,世上從來沒有什么天衣無縫的局,任何事,只要做了,必是有跡可循的。

    就拿毒死世子這件事來說,世子中的是劇毒,沾之即死,當場死在穆三的宴會上,世子一死,現場一片混亂,但仍有人及時下令,封存了現場證據。譬如,世子吃酒用的酒盞,給世子斟酒的酒壺,以及當時的殘席。說來也是燒的,親王按制也只能用銀器,到靖江世子這里,較親王低一個等級,亦是用銀器,只是在規制上略低于親王。

    當然,這是東穆王朝的禮制規矩。

    自從靖江王自己稱帝,他自不會按東穆規矩辦,于是,靖江自己換巴換巴都換金器了。主要是,在規格上,靖江王是向穆元帝看齊的。到了世子這里,穆江王世子自然要與東穆太子看齊的,太子都是用金的,于是,世子也改用金器。倘世子用銀器,銀染毒即色變,世子當不會被毒死。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