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野是夠野,村里沒有修公路,連汽車都通不了。趣嘛,就未必有了…… 魚莜回想十幾年來的山野生活,其艱苦程度不下于學霸們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對于錢昆頗有些艷羨的感慨,只默默微笑著應和。 *** 他二人是最后兩個從面點房離開的人,魚莜先行了一步,錢昆負責鎖門。 魚莜走到走廊的盡頭,看到熱炒主廚孫寶田正垂手站在樓梯拐角處,似乎在等人。 身后的錢昆也瞧見了他,招呼了一聲:“老孫,還沒回家呢?” “這正準備回去呢?!睂O寶田笑呵呵地說,身子卻是紋絲不動。 錢昆雙眼微瞇,眼神里有一閃而過的笑意,看向魚莜和孫寶田二人:“嗯,那我先走了?!?/br> 說完,兩手插兜,挺著肚子,背影瀟灑地消失在樓梯的盡頭。 魚莜邁開步子也正準備走人,孫寶田喊住她,朝她招了招手:“魚莜,你過來一下?!?/br> 魚莜只得頓住腳步,轉過頭來,孫寶田和顏悅色地說:“我是專程在這等你的?!?/br> 專程?堂堂主廚專程等一個小廚工下班,魚莜總覺得并不是什么好事。 孫寶田四十來歲,個頭不高,身材沒有錢昆那么肥胖,五官也頗為端正,但魚莜總覺得他的模樣有點像某位相聲演員,眉宇間透著幾分圓滑世故。 見魚莜對他的“專程”并沒有特殊的反應,孫寶田清咳了聲,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說道:“最近店里生意忙,熱炒區缺人手,我便想來問問你的意見,你愿不愿意調到我們熱炒區工作?” 聽到孫寶田的話,魚莜心里就有了數。 自何美心空降行政總廚,大改菜單推陳革新以來,后廚各部門的態度大抵分成三派。 一是以孫寶田、竇歡為首的革新派,無論何美心說什么做什么,都無比積極地相應號召。何美心重點推出的新季菜單,大多出自他們之手。 二是以李奕山、趙得凱為首的中立派。心里并不全然認同何美心的理念,但是迫于壓力,不得不做出一番表面樣子,像是隨風搖曳的墻頭草,哪里風大哪里倒。 三是以面點房錢昆為首的頑固守舊派,堅決不做和西餐有關的新派菜。葉舒蔓雖然應何美心要求也做了幾樣西點,但黑是黑,白是白,從未將蘇式點心和西點混搭過,明確地和丈夫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孫寶田此番的招攬,用意很明顯。 “面點房最近很清閑,用不了那么多人手,你可能不知道,當初是我將你提拔到面點房的?!睂O寶田笑瞇瞇道。 說起這事,孫寶田就很懊悔,白白給面點房送去一個人才。不過現在,這事倒是可以成為博得魚莜好感的籌碼,他當然樂意講出來。 “……謝謝孫主廚您的好意,不過我在面點房呆習慣了,并有換部門的想法,而且熱炒區節奏太快,我怕我跟不上,拖了大家的后腿?!濒~莜婉轉謝絕,且點明是自己能力不足,并非其他緣故。 孫寶田心中暗道,能在中午短短一小時的準備時間內,就做好了兩百人份的面,怎么可能跟不上熱炒區的節奏?怕是拿來搪塞他的借口…… 此刻離打烊已過去了大半個小時,廚工們都已走光,整層樓里都沒什么人了,孫寶田的嗓音微低,負著手道:“今天你拿到了李奕山的及格評定,下一輪的員工餐考核是我主評,下下輪的考核是竇歡主評,你若肯來熱炒區,我能保證你連續拿三個及格評定,這樣你就有了晉升幫廚的資格?!?/br> “而且下個月,還有一場沁園春內部組織的廚藝比拼大賽,我也可以保證你進前三,這樣你就能穩妥能占下一個幫廚的名額?!?/br> “面點房現在已經沒有呆下去的必要,而熱炒幫廚,你要知道是多少人眼熱的存在……我只是不想看到像你這樣的人才被埋沒,”孫寶田頓了頓,目光鎖向她,“你若同意,我直接跟單主管說一聲,你后天就能來熱炒區報道,怎么樣,你考慮得如何?” 連續三個及格評定,保證進廚藝大賽前三,直升幫廚……魚莜沒想到錢昆會接二連三地拋出這些誘人的條件。 這張餅畫得太圓滿,她都有些心動了。 第20章 拒絕 賣芡實糕的馬老四。 孫寶田看向魚莜的眼神帶著幾分志在必得, 他料定她一定會答應。 從廚工到幫廚,并非從洗碗工到廚工那么容易。烹飪這行也需要天賦造詣,幫廚都是選取廚工中有天分的佼佼者, 資質平庸的, 可能一輩子也就是個負責殺雞擇菜的廚工了。 而就算是有天賦的廚工,也得需要四、五年的后廚磨練, 才能勝任幫廚這個位置。 幫廚是主廚的左膀右臂,會得到很多主廚親自的指點。廚工和幫廚之間如同隔著一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 這邊, 碌碌無為一輩子都未必能有出頭之日, 而那一邊, 康莊大道就踩在了腳底下。 現在只要魚莜輕飄飄的一句話,這塊尋常人努力多年才能嘗到的大餡餅, 就直接能砸在她臉上,換做任何人,誰會不心動? 魚莜確實心動了, 但心動不代表她會舍棄自己的原則去接這塊餡餅。 師父是個只會做菜的粗人,沒有多少文化, 但從小就教育她, 人在世上練, 刀在石上磨, 人若無志氣, 鋼刀也會折。 且蘇式面點究竟會不會輸給那些新派菜, 結果還未見分曉呢。 魚莜抬起頭, 回看他的目光清澈而沉定:“孫主廚,很感謝您的抬愛,但我想通過我自己的努力, 用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得到我想要得到的東西?!?/br> 沒想到魚莜再次拒絕了他,孫寶田漸漸收回了笑容:“小姑娘有志氣是好事,但是拿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做賭注,未免就有些不理智了,” 繼而嘆了口氣,“你既然不愿意,我也不會強求,希望你不要后悔你的選擇?!?/br> *** 下班回到家中的魚莜,第一時間奔向冰箱。 她中午給所有的員工做了面,唯獨忘了自己。她是最后一個點評完的,回到餐桌上時已經沒剩下多少菜了。沒有主食,她將就著吃了些菜,接著是五六個小時的工作,肚子早就餓了。 白天,烹飪是自己的職業,到了晚上,魚莜也有犯懶的時候,況且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吃,更是怎么方便怎么來。 從冰箱里拿出一包速凍水餃,拆開放入鍋中,這邊煮著餃子,那邊取了只空碗調汁。 適量的醬油,香醋,鹽,同紫菜一起放入碗中,待餃子煮熟了,先舀上一大勺餃子湯潑進碗里,激出紫菜的香味,再將餃子盛出,最后撒上香菜和蝦皮,淋上香油,再配上她自制的椒子辣醬,一碗簡單又好吃的酸湯水餃就做成了。 白菜豬rou的餃子百吃不厭,酸爽又麻辣的湯汁最能驅寒,富含微量元素的紫菜和蝦皮充分補回了一天消耗的能量。 吃完餃子喝完湯,魚莜整個人都溫暖了起來,肚子一飽,也有了力氣,便開始搭桌子扯布,開始進行每日必做的刀工練習。 兩小時過去,魚莜摘下眼罩,抖了抖絹布上的豆腐絲,依舊對今天的訓練成果不滿意。 她在絹布上練習盲切已有近三個月,剛開始時進步飛快,后來一直停滯不前。魚莜能明顯感受到刀工遭遇到了瓶頸,一直無法有新的突破。 她嘗試了很多方法,將練刀用的土豆換成更軟的豆腐,或是用豆腐皮,然而切出來的絲依舊保持在三毫米寬,想要再細已是不能了。 魚莜從電視上的美食專欄頻道中,見過擅長刀工的淮揚師父將豆腐切得細如發絲,名為文思豆腐。沁園春里也有這道菜,不過魚莜不是熱炒區的,并沒親眼見過那道菜的制作過程。 三毫米和細如發絲……雖然她是盲切又加了塊絹布,但也不至于差這么多吧。 魚莜想不通是哪里出了錯,如今師父不在身邊,也沒個人給她指點迷津。在研究出原因之前,魚莜也只能先暫時把刀工練習擱置,著重練習顛鍋及其他烹飪技法。 練了一會顛鍋后,魚莜拿著毛巾,大汗淋漓地走進浴室。 guntang的熱水從蓮蓬頭里噴灑下來,溫柔而迅速地包裹住全身,無形間驅除了一天的勞累。 不消片刻,浴室內蒸汽氤氳,四處彌漫著沐浴露的香味。 洗掉身上的泡沫,魚莜關掉了水龍頭,擦干凈身子后,從浴池里走出來。 她伸出手,擦了擦鏡子上的霧氣。 鏡中的少女眉眼清秀細致,黑亮的水眸里著這個年紀該有的活力,濕漉漉的烏黑長發垂在胸前,臉頰被熱氣染出了紅暈,像個白里透紅的蘋果。 魚莜歪頭對著鏡子笑了笑,她今天拒絕了一個很了不得的條件呢。 拋開幫廚的發展前景不提,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工資的漲額。 一位水臺廚工的工資是三千出頭,而幫廚則是八千到一萬不等。每月一萬塊,足夠她在這個城市過上不錯的生活,至少不用每個月掰著指頭緊巴巴地算交房租的日子。 這對于想盡快在城市里立足的魚莜來說,是個足夠誘惑的條件了。 她會拒絕孫寶田,并不是因為對面點房有多么強烈的歸屬感。她才來面點房兩個月,雖然和大家相處的都不錯,但若有了更好更適合發展的地方,她會選擇離開。 她是一個廚師,面食只是她所擅長的一部分,并不是她所學的全部。如果一開始孫寶田邀請她的去熱炒間,她可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而現在,她選擇留在面點房,賭氣和較真的成分更多一些。 因為她有著和錢昆同樣的信心和堅持——對本土飲食文化的信心,和一心想要做好中式料理的堅持。 這是每一個中式廚師都理應擁有的東西。 *** 馬老四在東街頭賣芡實糕已經賣了很多年了。 他做得芡實糕松軟料足,從不短秤,因此在附近也小有名氣。 他因為天生右腳有點跛,沒有娶妻也沒有孩子,靠著這份手藝,生活也過得下去。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要說毛病,單就一樣:嘴饞。 他的攤位離沁園春不過二百米,每天都能看到沁園春的客人們進進出出,迎來送往。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從沁園春飄出的菜香,隔著兩條街都能聞到。 坐在攤位前,聞著那時不時飄來的香味實在是一種煎熬。他也想換個地方擺攤,但其他地段都不如這條街人流多,也怕自己挪了窩,一些熟客就找不到他的攤位了。 于是生意好時,他兜里有幾個閑錢,就常會來沁園春打打牙祭,解解饞。 要說本地的哪家蘇菜飯館最出名,當屬秦憶樓和沁園春平分秋色。但秦憶樓因為位置稍遠,他只去過一次,點了一道清河蝦仁,一碗蛋炒飯,就花了他三百大洋。 從此他便再也不去秦憶樓了。 明明一碗面就能打發的事,何必花那個冤枉錢? 馬老四覺得論起面食,還得屬沁園春最正宗。 尤其是那蟹粉面,現在正是大閘蟹最肥的時候,滿滿一大勺橙黃的蟹粉澆在面上,那滋味別提多美了。 聽說沁園春已經換了秋季菜單,這天馬老四提前收了攤,早早地來到沁園春,就想吃一碗蟹粉面。 挑了個位置坐定,馬老四在桌上摸了一遍沒有找到菜單,左右看了看,發現其他客人都在低著頭,在桌角的電子屏幕上點菜。 好家伙,兩個月沒來,這店里的設施倒是大變樣了。 瞅著嵌在桌面里的光屏,馬老四依葫蘆畫瓢,也學著別人用手指戳著上下翻頁。 馬老四翻了一圈,沒找著蟹粉面,菜單里也盡起得怪名,什么起司、蔓越莓、沙拉,全都是一些他沒聽過也沒嘗過的東西。 喊來服務員,馬老四問:“怎么你們今年的秋季特色菜單上沒有蟹粉面了?” 服務員面帶笑容地解釋:“今年我們菜單翻新,跟往年有些不一樣。您要是想吃蟹粉,我們這的蟹粉豆腐,蟹粉撈飯,味道也都是很不錯的?!?/br> 馬老四來這就是奔著一口面來,對豆腐和米飯都沒啥興趣。 然而蟹粉金貴,以往都要一百五十塊一碗,若沒有秋季菜單的折扣,直接點的話恐怕得將近兩百一碗了。 他摸摸自己干癟的荷包,退而求其次:“……那就來碗老鴨面吧,要重青1?!?/br> “好嘞,您稍等?!?/br> 不一會,服務員端來托盤,送來熱氣騰騰的菜肴。 一碟油亮的鹵鴨rou,一碗熱乎的清湯,一碗白生生的面條,還有一碟子棕色的醬料。 以往沁園春的老鴨面都是湯面合一,鴨rou鋪在面上,現在怎么改成了分碗裝了?不過分量看著倒沒少,馬老四倒也不在意這種細節,心下嘀咕一句,無非自己多動動手了。 “這是什么?”馬老四指著那碟多出來的醬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