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表格再次變化,排名也隨之變化。 “這是知名航運、物流網站MoreThanShipping給出的排名,第一中餐,第二法餐,第三意大利,第四印度,第五日本,第六摩洛哥,第七西班牙,第八泰國……” “這是Uproxx文化資訊網站給出的排名,第一意大利,第二法國,第三印度,第四西班牙,第五希臘,第六墨西哥,第七日本,第八中餐……” “還有WorldChefsTour,南非一家美食網站的排名……” 第264章 世界美食 米柔展示了一張又一張表格。 有些排名相差不大,有些排名則差了十萬八千里遠,比如南非的媒體評出的排名,排名靠前的國家幾乎都處于南半球,而東方菜系如中餐、日料之類在排名里通通吊車尾。 這也說明口味確實是一個非常受地域限制的東西。 “看了這么多排名,看出什么名堂沒有呀?”米柔笑瞇瞇的問。 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 “意大利和法國基本上沒掉出過前五?!?/br> “中餐排名也差不多一直在前五里,除了那么一兩個排行里掉到第七第八……” “日本料理挺厲害的,排名很穩定,明明才那么大一點兒地方……” “日本餐飲的工業化、標準化很強,品質把控非常嚴格,那什么吉野家每個地方吃起來都一個味,完全沒偏差,這就是品牌供應鏈的厲害?!?/br> “照你這么說,那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也都一個味?!?/br> “吉野家不好吃啊,我就不愛吃這些連鎖店,不如在街上隨便找家小館子來得驚喜?!?/br> “可是飲食文化輸出靠的就是這些連鎖店,想讓別的國家了解我們的飲食文化,靠街頭小餐館沒用的?!?/br> “那我們在國外有連鎖餐飲店嗎?” 大家一時沉默下來。 汪小悌猶豫的問:“……小肥羊火鍋連鎖?” 丁洋洋直搖頭:“那是火鍋店,沒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麥當勞的漢堡,必勝客的披薩,吉野家的牛rou飯……” 米柔打斷他:“小肥羊火鍋和必勝客、肯德基一樣,都屬于美國的百勝餐飲集團?!?/br> 眾人:“……” 暴擊了。 更沉默了。 又過了一會兒,Rick開口說:“我在國外留學的時候,看見挺多沙縣小吃很受歡迎?!?/br> 單清嘆氣:“沙縣小吃又不是品牌?!?/br> 就,更更更沉默了…… 謝螢歌左看看,右看看,說道:“慌什么,咱們不是還有裴總嗎?裴總進入餐飲業只有六七年,就已經在全球范圍擁有26家星級餐廳,三星級別的有3家,帶動了國內的餐飲業和服務業發展,并且創辦生態農場出產高品質雞蛋,投資牧場引進海外牛rou評級系統,現在又投資美食綜藝節目,就是想要以餐飲結合娛樂的方式更快更順暢的進行飲食文化輸出,以裴總這個效率,再過幾年,你們且看!” 大家:“哇噢……” 米柔十分欣慰,這種時候還能給裴氏集團打一波廣告,謝螢歌真是個人才??! 不過,今天課程的重點不是國內外的餐飲業差距。 米柔清清嗓子,開口說道:“你們說的都有些道理,連鎖店未必比街頭小店美味,傳播到國外的美食,未必能延續本土傳統,就算做出正宗的風味,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好比我們許多人對印度菜的刻板印象,就是各種糊糊,但其實印度有許多優秀的面點,而提到墨西哥,我們只知道墨西哥卷餅,實際上墨西哥融合了美洲本土、西班牙和后續移民的美食傳統,論起飲食文化的深厚,比起任何國家都毫不遜色?!?/br> 在米柔身后,再次投射出新的畫面,左邊是文字“多元”,右邊是文字“融合”。 第265章 替換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 原來這就是今天培訓課的主題:多元和融合。 “你們要了解世界美食的多元性,同時也要明白,當下餐飲正進入無國界烹飪融合時代,互聯網拉近了所有人的距離,人們可以輕易買到墨西哥的辣椒,挪威的三文魚,比利時的巧克力,加拿大的楓糖和鮭魚…… 這是一個全球化時代,現代烹飪也必將走向融合,美國菜里的左宗棠雞源自于中餐,上海菜里的炸豬排和辣醬油源于維也納炸豬排和伍斯特醬汁,還有日本的紫蘇梅意大利面,就是典型的日料與西餐的融合?!?/br> 米柔輕輕按了下遙控器,投影畫面再次變化,出現了菜品的圖片。 “這里有五道現代融合料理的代表作品,你們需要仔細鉆研它們的食材搭配和技藝特點,學習怎樣在傳統菜色里加入新元素和新理念,并將分子料理、現代藝術、先鋒烹飪結合在一起,給予烹飪無限可能?!?/br> 大家認真看著畫面的料理,紛紛低頭做筆記。 剩下的時間,米柔詳細介紹了五道融合料理采用的食材與特色,至于該如何掌握其中的精髓,就要看各個選手自己的悟性了。 課程結束后,米柔問了下導演,有沒有聯系上霍克。 導演苦皺著一張臉搖頭。 課都上完了,老師卻不見蹤影,這叫什么事?明天的錄制工作怎么解決? “得盡快找人頂上,可是現在國內誰能替代霍克?”導演快愁死了。 評委不是誰都能當的,三位評委各有各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