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不是葉閣老看死兒子,明顯這就是個坑。想了一回,葉閣老對庭芳道:“明兒,你想個法子見福王?!?/br> 庭芳問:“要說什么?” 葉閣老道:“問一聲兒,誰出的主意?!?/br> 錢良功道:“閣老病急亂投醫了,明顯的是平郡王?!?/br> 楊志初點頭:“也不用旁的,只要在圣上看著聯民上書著惱的時候,在邊上添把柴禾就成?!?/br> 庭芳贊同的道:“昔日坤寧宮對答,先娘娘問忠孝兩難何解?大jiejie答曰:‘賜之孝悌傳家’,就投了娘娘的脾性?;始胰硕际怯衅獾?,既然如此心系邊疆,那就別只說不練。原工程都歸工部管,爹爹為工部郎中,叫他去領此事,天經地義。便是有心幫我們說話的,都只好閉嘴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豈能怕苦就不去邊疆?”除非他們家幾輩子都不用做官了,不然便是送死,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葉俊文去。在文官體系里,氣節比一切都重要,包括結果。史書寫趙構,幾乎沒一句好話,就因為他主和??床坏剿麆摿⒘私洕飞献顝姾返哪纤?,只看得到他對金人的臣服。在庭芳看來,功歸功,過歸過。固然不能因功蓋過,也不能因過蓋功??稍谖娜搜劾?,尤其是明朝以后的文人,其實是真的不適合混朝堂的。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很多時候不是梗著脖子嚷嚷就行的。聽起來憋屈,甚至無恥,可這就是政治。然而很不幸,本朝沒幾個政治家。故主流定然還是聽文學家的。政治家們也只好妥協為上。 一時間,屋內都沉默了。葉俊文遠赴邊疆,已是定局,甚至結果都已注定。性格決定命運,葉俊文活生生的自己害死自己。真有個三長兩短,葉家自己死了人,還得去給福王賠不是。說葉俊民是豬隊友,葉俊文自己何曾不是?除了葉俊文,所有人都在對著葉家羨慕嫉妒恨。因為葉家用了個無比取巧的方式,搭上了太子。庭芳在婚姻市場上變成香餑餑也正是有很多很多人想借此上太子的船??扇~俊文卻不甘心,真是跟姨娘混久了,冷靜全無,盡知道撒潑打滾求關注!怪道兒連陳氏煩他煩的不行,往日還吃點醋爭點寵,如今竟是扣住庭芳不放,逼的丈夫無法進屋。 車輪滾滾向前,每個人都在變。有些人變好了,有些人變糟了。而葉俊文,就是越來越糟的那個。 葉閣老深深嘆口氣:“想法子,看能不能助俊文一臂之力吧??倸w最差不過如此了?!?/br> 第200章 喵喵喵 文學政治家害人之處有許多條,其中一條就是對文轉武的大將極盡贊美之詞。歷史上確實有許多軍事天才是文人出道的,問題在于,請勿忘記文人犯過的蠢好么?尤其在文人昌盛的年代,多少文人都自命不凡。確實,他們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算帝國最優秀的一批人才。然而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缧兄笓]必定遭殃,除非你真有王陽明之才。 被父親訓斥后的葉俊文滿心不爽,而葉閣老還得想讓他老老實實變鵪鶉的辦法。對普通軍官而言,文臣非常不好惹,尤其是閣老的兒子。但對趙總兵而言,他都快比所有文臣都不好惹了??晌某紓冞€看不起他,覺得他是外戚,是裙帶關系。這里頭就有個死結,按照福王的脾氣判斷,他的小舅舅必然是熊過的。葉俊文不愿去邊疆,趙總兵更不愿京城來個傻x,兩下里相對第一件事必然是給雙方一個下馬威。大同都打塌了一面墻了,居然還穩穩當當守在那里,想也知道葉俊文弄不過人家。這特么真是有的掐。 次日一早,圣旨就明發了。葉俊文不意外的懵了半天,但也不意外的生出一股“壯志饑餐胡虜rou,笑談渴飲匈奴血?!钡暮狼閴阎?。葉家集體:…… 就在庭芳默默計算著,親爹掛了大房一屋子孤兒寡母要如何才不會生存艱難時,徐景昌匆匆而來。 庭芳忙問:“大師兄你……” 徐景昌道:“大伯在家么?” 庭芳道:“才出門。有急事?” 徐景昌道:“我要去一趟邊疆!” “嗯?” “昨天半夜里接到緊急軍報,”徐景昌快速的道,“卻是不知詳情。只知圣上臉色極其難看的對太子道叫趙總兵堅守,撥款卻是沒個準信兒,趙貴妃哭暈在宮里,殿下今早紅著眼睛扒庫房,得要信的過的人一齊送物資過去?!?/br> 庭芳目瞪口呆:“殿下的私庫才幾個錢?他會不會算賬???知道什么叫戰爭嘛?” 徐景昌道:“咱們一塊兒長大,哪里顧得了那么許多。有多少是多少吧。我想約著大伯一塊兒去?!?/br> 庭芳忙問:“那殿下呢?” 徐景昌道:“在家點庫房呢。你別管他,他是逼的圣上吐銀子?!?/br> “大同到底有多慘?”庭芳道,“我們家得給我爹預備好呀。他一個書生……我就不想要他去,他裹亂!” 葉俊文去了衙門里交接,徐景昌的事要說急也急,要說有多急卻是說不上。犯不著把葉俊文請回來,便在葉家等。偏葉俊文被圣上擺了一道兒,攛掇他上書的人都不好意思,背地里替他抱不平,一行人跑去外頭吃酒了。徐景昌等的半死,沒把葉俊文等來,只得托庭芳帶口信,先回家了。 走到家門口,才想起此事還沒同父母說。趕緊找到父親定國公,恰好,定國公夫人也在一邊。徐景昌想著這都是要送死的事了,那一對齷齪的人渣應該一說就通,哪里知道定國公夫人居然竭力反對。 徐景昌一臉懵逼,竟是有些反應不過來。 徐景昌就沒想到定國公夫人根本不懂戰爭,她全部智慧都用在討定國公歡心上。聞得徐景昌要去與趙總兵匯合,自然是不肯。他去鎏了層金回來,家里還有她兒子說話的地兒么?徐景昌的世子之位本就難廢,再叫他掙了軍功,豈不是還得逼的定國公沒言語了?她在定國公府的儀仗只有丈夫,豈肯干休?于是便裝作慈母心腸,哭道:“我的兒!聞的大同墻都塌了,你跑去大同,刀劍無眼,磕著碰著我可怎么跟jiejie交代?” 徐景昌聽到繼母提起生母就覺得惡心,他腦海里全是趙總兵的安危,一時不察就把抓著他胳膊的定國公夫人甩了出去。定國公夫人不小心跌在地上,竟是又爬起來道:“我不許你去,就不許!你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哪兒都不許去!” 徐景昌這才反應過來定國公夫人在怕什么,只得解釋道:“趙總兵生死未知,蒙古生性殘酷,我不去瞧瞧不放心?!?/br> 個屁!定國公夫人才不肯信,塌了墻還能守那么久,雖是吃了敗仗,圣上卻還贊了趙總兵忠勇的??梢娳w總兵所謂敗仗,不過是朝姐夫撒嬌兒,要錢要糧罷了。不然何以徐景昌早不去晚不去,要過年了他肯跑去邊疆?必然有詐! 定國公叫老婆哭的煩,十分不耐的道:“你母親叫你別去,你就別去。那邊兒冷,風能吹掉耳朵,你別不識好歹!” 聽聽!這是父親說的話嗎?徐景昌氣的臉色發青,還得溫言解釋:“可福王殿下要我去?!?/br> 定國公夫人猛的一個激靈,死死抓住徐景昌,捶胸跺足的道:“你就是個棒槌!我們是你父母,還能外了你去?真要沒事,他自己怎么不去?叫你去送死,看我不打殺上他家門!便是皇子,也沒有這樣坑人的?!?/br> 徐景昌差點惡心的隔夜飯都吐了出來。正欲說話,卻聽定國公道:“你什么態度?你母親那樣勸你,你還無動于衷!成天價的抬出福王來壓老子。你是福王的兒子還是老子的兒子????扒上個閑王,連老子都拋到腦后頭了。你要去便去,橫豎你不拿我當爹,你去了就再別回來!”格老子的,老子忍你很久了。認了皇家人就不把老子放在眼里!于是又補了一句,“你要那么嫌棄國公府,就給我滾出去?!?/br> 徐景昌:“……”特么的這都哪跟哪?跟一對瘋子沒法交流,抬腳就出門去了。離了這對窮鬼,他還置不起行李了怎地。 定國公見徐景昌走的利落,幾乎怒發沖冠:“你給我站??!你敢走!你敢走就別怪我不客氣!” 徐景昌頓了頓,頭也不回的走了。 定國公氣的倒仰,偏定國公夫人還在邊上大哭:“福王不是好東西,福王離間了你們父子情??!國公爺!咱們要找圣上評評理!” 定國公氣的滿面通紅,長子打進宮伴讀,就再沒把他放在眼里。老婆一句話提醒了他,騰的站起來,一疊聲的喊文書:“評什么理!看我不廢了他!” 定國公夫人眼里閃過一陣狂喜,硬生生的忍住,眼淚卻是再也出不來。索性拿帕子捂著臉假哭:“國公爺你可不能沖動,邱家打上門來可怎么是好?” 定國公最恨邱家,不提還好,一提非要滅一滅徐景昌的威風。立逼著府里白養著的專在過年過節給圣上寫賀詞的文書寫奏章,要廢徐景昌。 文書想了半日,也覺不出徐景昌非要報國有什么好罵的,還要鬧到圣上跟前。他本是京里秀才,京城里什么人都不缺,找個輕巧的工作不容易。文書想著還是別鬧的圣上不高興,叫他丟了差使。于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實際一句實話都沒有。 定國公立等在邊上,待文書寫完,拿在手里細看,只見上書:“臣徐永勝頓首。臣出身事君,忝備近詢。夙有志愿,銘之在心。然近遲暮,或今日之際,是臣死之秋。將死之言,庶裨萬一,特乞陛下,少垂聽覽,則甘就鼎鑊。 伏念臣受皇恩,雖有子不孝,家事區區,有辱君聽。蓋人有感一餐之惠,殞七尺之身;況臣為陛下官,受陛下祿,有見而不言者,是負恩矣。國公是朝廷之爵,食陛下之俸,當有敬事后食之心。臣子景昌,無孝悌友恭之心,惟肆惡暴戾,難出諸口。恣行乖覺,無所不至。種種惡端,不可枚舉。其之少年,喜謗前輩。不敬其母,不體臣心。窮兇極欲,出口不遜。不孝不悌,為人忤逆。國公之位,朝廷之爵,孺子難教,不堪大任。臣之爵位,承祖上而沐皇恩。先人幸苦,締造勤勞?;识骱剖?,沒齒難忘。朝廷之爵斷不可付此人矣。伏請陛下圣明,廢臣子景昌世子之位,不使孺子立于朝堂,為天下人笑。此則臣之萬幸矣。 臣聞:虎毒不食子。天下父母皆愛其子,其言善矣。景昌為長,臣豈不重之。幼時諄諄教訓,尚不能改。蓋因天性頑劣,不堪教養。稍加其責,反忿然怒。不遵臣言,另更滋甚。種種惡端不可枚舉,臣私心尚冀其悔過,故隱忍至于今日。然今觀其行,暴戾依舊。故不令其立朝堂而禍天下。伏愿陛下察之,臣再拜頓首。 ” 定國公是個半文盲,文書生怕他看不懂,寫的特別淺顯。定國公看著滿意,就遞了上去。定國公就是個打醬油的,他的折子還沒法直接到圣上跟前,而是到了通政司手里。通政使是個略有些迂腐的讀書人,看到折子的當時就:“……” 待到晚點,得知徐景昌是想去大同戍邊,而定國公卻是不肯,更加無語。你攔著兒子給朝廷盡忠,還要圣上替你評理。定國公你腦子里全是水吧?順手就把折子往上遞了,還習慣性的陰了從來看不順眼的勛貴定國公一把。就跑回通政使衙門四處傳笑話兒。不一會兒接到副本的內閣也笑成一團。近來天災人禍不斷,大伙兒好似白撿了個相聲似的,都捧著茶杯,暗戳戳的全等著看定國公府如何倒霉。 出乎眾人意料的,定國公府確實倒霉了,但不是定國公。 不到下午,圣上在定國公的折子上,用鮮紅的朱砂寫了血淋淋幾排御批:“可,廢徐景昌世子位,著定國公幼子徐景林為定國公世子?!?/br> 京城,炸鍋了! 第201章 喵喵喵 通政使的茶杯應聲落地,guntang的茶潑在他的腳上,似毫無所覺。他臉色蒼白,嘴唇發抖。好半晌才用恐懼之極的聲音道:“我跟圣上……說了前因后果……”他五十歲中的進士,正兒八經三十幾年八股練習,說旁的不論,告狀的本事是吃飯的家伙,再不落的。何況定國公本就是個丑角兒,誰也沒拿他當回事。此刻心中悔的不行,早知道就把折子扣下了!現如今,至少福王要恨他個死。再想想朝堂局勢,連腳都開始抖,倒寧愿只被福王恨個死了。 自家上峰是什么德性,通政司衙門的人哪個不知?見他嚇成那樣,整個通政司衙門的人頓時汗如雨下。國公之世子,再幾乎沒有錯的情況下,說廢就廢。大家都是在朝堂上混的,響鼓還用重錘敲么? 左通政抖著聲音道:“圣上是想……”廢太子三個字硬是不敢出口。圣上對太子不滿,已是有些表征,卻是沒有一次如此直白。徐景昌在宮里長大,便是真犯了錯,通常都會從輕發落。不過為了戍邊的事,與父親頂了兩句嘴,說白了還是為了朝廷,竟就無端端的廢了他。要說不是圣上別有用心,誰敢信?聯系前兒工部郎中葉俊文被派遣大同之事,所有的得了信兒的文官都瘋了! 沒有人對太子不滿!文臣本就講究嫡長,太子既嫡又長,執政偶出小錯在所難免,但一點都沒有昏庸的潛質。至少對文臣而言,和氣的太子與跋扈的平王,哪怕用腳趾頭都知道該選誰。尤其是平王跟文臣關系極不好,他喜歡勛貴。作為一個藩王,文臣管他去死,愛跟誰攪和就跟誰攪和??墒侨绻鳛樘幽??文臣們想死的心都有。朝堂派系林立,打本朝太祖起,就沒有這么齊心過??煽粗鴥乳w一片死寂,誰也不敢冒頭。 就在此時,有個小官匆匆趕來,在內閣里低聲丟下一句:“王閣老歿了?!?/br> 史閣老沉默了好久,才沖葉閣老拱拱手,卻是什么都沒說。 錢閣老道:“內閣,要添人了?!?/br> 葉閣老沉默了好久,才道:“是要添了?!闭嘉恢玫耐蹰w老去了,按順位他該升首輔,可是一點也沒法子高興起來。太子危矣,旁人或可倒戈,他們家卻是與平郡王有仇。庭芳與福王交好,更是加深了矛盾。畢竟福王與平郡王之間,都只差互砍了。圣上是想把太子硬逼到對立面么?而他又該何去何從呢?輔助太子上位,與謀反是全然不同的概念。輔助太子上位,失敗了,至多罷官滾回老家。謀反,可是誅九族??涩F在的形勢,竟是進退維谷。長子正在準備遠赴邊疆,他辭職都來不及了吧! 各路消息在京城里瘋狂流動,而實際上觸動圣上的話不過一句——“然近遲暮,或今日之際,是臣死之秋?!迸缘氖裁炊疾挥谜f了,有這一句盡夠了。圣上心中清楚,朝臣是不可能不分派系的,也不可能不對著太子溜須拍馬的。圣上并不想廢太子,他就是想敲打敲打。前兒他是病的要死了,又沒有真死了,你們上躥下跳的討好太子,當他瞎嗎?便是沒有徐景昌之事,他也要尋個由頭告訴世人,太子是他封的,他能給,就能收!徐景昌挺冤枉的,可他不是想去大同么?他那小舅舅定照拂他。到時候再封便是。心里更是有些陰暗的想法不愿提起:什么都叫你們猜到,我還做什么圣上?聽著回報,他很滿意各房的回應?,F在沒空吵吵了吧?內憂外患了都,全給我老老實實干活! 可是滿朝沒有人會這么想,沒有人猜得到圣上千回百轉的心思,大伙兒只看到徐景昌被用莫須有的罪名廢了。而徐景昌,是太子的人。就好像圣上發作只需一句話一樣,朝臣看事也只需要一件。關鍵的事,一件足以。 定國公夫人怔怔的看著圣旨,覺得幸福來的格外突然。都說要廢徐景昌多么不容易,可就那么輕描淡寫的一封奏折,就廢了?原來他那個嫡長子那樣好對付,如果早攛掇著上書,是不是早就廢了?何必等到今天!定國公夫人定了定神,從箱子底翻出一塊染了香料的帕子,往自己眼睛上擦了擦,就紅著眼睛跑去找定國公了。 定國公亦是懵的,他沒想廢了徐景昌,就是跟圣上吐吐苦水。他們這些勛貴,一年到頭少說有百八十件雞毛蒜皮的事要圣上裁定。通政司少有截下他們的帖子,只要不是政務纏身,他們才懶的管皇帝親家們三姑六婆。數代聯姻,錯綜復雜,通政使能弄的明白也懶的去弄。要求廢世子的不稀奇,還有要求要殺兒子的呢。橫豎勛貴上的折子圣上全當逗樂子,就從來沒有人當真過,連定國公都沒有。 通政使遞折子上去的時候,連瓜子茶水小板凳都準備好了,萬萬沒想到,落下的不是好戲,而是驚雷。定國公真傻了,幼子才七歲,全看不出好歹??尚炀安翘拥娜税?!太子也就罷了,他與福王殿下一塊兒長大,福王焉能不替他出氣?想起福王的蠻橫,定國公差點就嚇尿了。偏偏奏折是他親自提的,竟是不好反口。嘴里好似含了黃連,苦的他幾欲作嘔。 定國公夫人找到定國公時,見他神色倉皇,誠心嚇他一嚇,好把定國公盡囊入手中。先哭了幾聲兒,再故作驚恐的道:“昌哥兒那孩子到底做了什么?該不會是得罪了圣上吧?” 定國公眼皮一跳,用自己都不信的語調說道:“他一個孩子,只怕見都見不到圣上?!笔橇?,該不是那孩子犯了哪處忌諱吧?莫不是想去大同的事?不像??!要疑趙總兵,何必派葉俊文去。派個不對付的才合理??啥▏貌焕沓?,一時哪里想的分明。 定國公夫人胡謅道:“聽說圣上厭棄了葉家,偏他總跟葉家的孩子耍,難道是礙了圣上的眼?” 在定國公世子被廢之前,朝上最離譜的八卦就是葉俊文被派去大同修城墻。定國公就是個廢物,正抓耳撓腮的想徐景昌到底哪處踩雷,就聽得老婆說是被葉家連累,全忘了當初是自己硬把孩子塞到葉家去的,只管跺著腳問:“那怎么辦?怎么辦?” 定國公夫人見丈夫臉色都發青了,知道她可以出劍了。先是大哭一場,而后,用極為難的語氣道:“只怕得委屈了昌哥兒了,還得問問邱家……” 定國公沒聽明白,條件反射的跳起來道:“問邱家干屁!關他們屁事!你倒是說怎么委屈他!咱們不能一家子都掉溝里!” 定國公夫人猶疑著說:“要不……暫時除名,將來太子登了基,咱再寫回來?”果然邱家就是定國公的脈門,凡是不好的事,提起邱家,就能更不好了。要說也怪不得定國公,先定國公邱夫人實在太厲害了。管的后宅水潑不進,逼的定國公只好向外發展,結果鬧的自家早產,生的姐兒沒養活去了,還怨恨定國公不懂事。叫上娘家人把定國公打的半死。兩下里從此結了仇,再沒來往過。每每想到此處,定國公夫人就忍不住嗤笑先夫人之愚蠢。男人么,哪個不好色?你管死了家里還有外頭呢。光厲害在面上有何用,看賠了夫人又折兵吧! 定國公早慌的六神無主,見夫人陷入沉思,慌的立刻就道:“好!我去開祠堂!” 定國公夫人好懸沒忍住笑出聲來,用力攥了攥拳頭,才把喜意壓下。趕緊拿帕子再擦眼睛,擦的淚如泉涌,就快步跟著定國公跑去了祠堂。 接到消息的徐景昌游魂似的往家走,他倒不是覺得他爹干了什么,只是局勢變化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不由想到,如果太子真的被廢了,該當如何?太子,要反么?不反做不到了吧?他必須去大同,必須當面告訴趙總兵京城的事。趙總兵手握軍權,是太子一系最有力的保障。軍權、軍權!沒有軍權,便是圣上親冊封的太子,也是枉然。心中有事,就沒留意周遭,直到走到家門口,差點撞了墻才停下??墒撬粩r在了外頭,門房為難的說:“世……公子……呃……” 徐景昌沒好氣的道:“都什么時候了,我進去收拾東西,立等去大同?!?/br> 門房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公子……國公……國公把您的名字,從族譜里刪了……” 徐景昌一個踉蹌,險些沒站穩。門房忙忙的扶了一把,哭著道:“夫人吩咐不讓您進門,我們都道您委屈,只沒法子?!?/br> 徐景昌愣了好久,久到門房的站的腿都有些發酸,才道:“行,我不進門,你去告訴那老虔婆,把我的書都拿出來??偛恢劣谖冶怀?,他們就連殿下的書都敢昧了吧?” 門房聽了點點頭,飛奔往里頭報信,老虔婆三個字自是不敢說的,只說要搬書。定國公夫人最不想的便是徐景昌父子見面,生怕徐景昌一哭,又把名字哭回族譜了?,F還來不及去衙門備案,倘或定國公心軟了,她不是白忙活一場么?直接就把門房打發了。 不一會兒,門房滿頭大汗的跑出來道:“夫人說,書太多,沒法子搬動。明兒一早就把您的書都理好,用車拉去福王府……” 徐景昌都被打擊的麻木了,扔了塊銀子給門房,囑咐道:“勞你替我看著點兒,一本都別落。也幫忙勸著定國公,節骨眼上,休節外生枝。我那些書他們拿著沒用,別叫殿下找著了借口朝他們撒性子?!?/br> 語氣雖不好,倒是實在的叮嚀。門房在定國公家做了一輩子,與徐景昌多少有些香火情,聽得他的話,心中一酸:“世子……” 徐景昌扯了扯嘴角:“我可不是世子了?!闭f畢,退后三步,對著正門跪下,磕了三個頭,頭也不回的走了。 第202章 喵喵喵 定國公夫人聽說徐景昌回來了一趟,驚出一身冷汗。忙不迭的催著定國公去衙門改戶籍,說辭還特別好聽,只聽她道:“你想啊,咱們當天處置了,才顯的誠心。如今正是向圣上表忠心的時候。只要公府在,什么時候不能照看昌哥兒呢?圣上……”說著壓低聲音道,“年紀大啦!昌哥兒跟福王殿下交好,福王殿下又跟太子殿下好。到時候咱們略求一求,不過就是個圣旨的事兒。忍得一時氣,保得一生安。你若怕昌哥兒怨你,只管推到我身上。橫豎做父母的都這樣?!?/br> 定國公被夫人催的頭昏腦脹,牽著馬暈暈乎乎的出門了。他身邊的長隨正是定國公夫人的心腹,二話不說就領著定國公辦好了手續,又引著定國公回來。公府里頭什么都準備好了,定國公夫人母子三個,擺了一桌子亂七八糟的素菜,假惺惺的哭的肝腸寸斷。定國公郁悶的道:“行了,是他自己不懂事,你別哭了??尴沽怂部床灰??!?/br> 定國公夫人哭道:“誰哭給他看了!”說著又給定國公倒酒。到底是親生兒子,定國公再不喜歡他,就這么舍出去,總是不高興的。酒入愁腸愁更愁,定國公夫人母子三個還借著由頭可勁兒灌,沒多久,定國公就醉死過去了。 不過短短的一天,京城風云突變。到了下衙的點兒,誰都不敢走,全坐在衙門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在此時,翰林院的人接到一條消息:“定國公把長子攆出家門了!” 就有人撇嘴:“他撇清的倒快?!?/br> “做個樣子罷了,趕出去,過了風頭接回去就是??上Я肆说?,好好一個世子呢?!?/br> 傳消息的那人道:“正緊去衙門里備了案,逐出家門,斷了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