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 “希夷,不已經是越君了嗎?”回答太叔玉疑問的是屠維,他不覺得太叔玉有什么好苦惱的,“難道有了男人,她就不是她了?就不是越君了嗎?” “可是……”太叔玉猶豫地道,“她若與唐公成婚,不要依夫而居嗎?可是,那樣,恐怕希夷會憋悶?!?/br> 屠維問道:“北人難道沒有女君?北人都是如何相處的呢?” 太叔玉博學多識,女息之為將、戎人有女主,離衛希夷更近一些的,女瑩南下而承嗣,風昊門徒之內,亦有女性封君狼金。然而,大多數的情況下,婚姻還是以男家為主的。 太叔玉也想知道:“南人女君很多嗎?都是如何相處的呢?” 女杼以前只想著女兒從心所欲,不必拘泥與婚姻,此時不得不以這種形式結盟,且姜先為人亦可,便要思考這個問題。 兩個男人,全不如她痛快:“那便再建新城好了!” 她經歷過許多城池的毀壞與新建,看過許多國家的興衰,不以為再建一城又有何不可:“大水來臨,多少人拋棄家園另建新城?洪水退去,難道不要重建?離開舊地,選一個全新的地方就好了嘛?!?/br> 女杼的辦法簡單粗暴,然而卻是十分有效的——離開原有的地方,勢力必然會受到削弱。 太叔玉問道:“希夷,是怎么想的呢?” 女杼道:“我絕不許她過得像王后一樣!” 屠維比她樂觀得多:“希夷會有她自己的主意的?!?/br> 太叔玉不得不提醒他們重點:“名份,名份!” 屠維恍然大悟:“你是說,希夷也稱王?” “稱稱稱……稱王?” “她不已經是越君了嗎?”屠維理所當然地道,“更進一步,有什么不可以?集了這些人,一道從天邑出走,難道只是與申王鬧個別扭撒個嬌嗎?” 那必須是要扯旗單干,還要做好與申王對立的準備呀!都與王鬧翻了,再自己做個王,有什么不可以?屠維的想法很是簡單明了,若說發家史,獠人的傳說里,也是天神造出來的、流傳至今的血脈呀,有什么不對? 南君一著不慎,還要被自己的母親掀翻在地,當然,他爬起來了。老虞王身死,家國分裂。申王又面臨這樣的窘境,朝不保夕。 王,有何難以攀登之處么? 并沒有! 一個王,如何從小國之君,變成南方霸主,又如何跌落王位,再爬起來的,屠維圍觀了全過程。雖然敬佩南君之能,也佩服他的堅持,卻不覺得王有何神秘之處了。 王后更是廉價!知悉許后所作所為,再想昔日蠻人對許后的歌頌,真是莫大的諷刺。再看陳后,比許后強了不少,出事也只能跑回娘家去,也不曾有自己的勢力。 屠維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我閨女,得自己單干。 太叔玉有些懷疑:“唐公,答應嗎?” 女杼奇道:“我們在做的事情,他答應不答應,有什么干系?若是不愿意,我們讓步了,便會甘心嗎?此事于他原有的,有何損害?得到的不如以前多了嗎?” 太叔玉還有微不樂觀的:“日后……” “日后難道不是他們的孩子繼承一切嗎?誰來的孩子,不能繼承父母的一切呢?” 好像,也是這個道理哈…… 太叔玉帶著最后的一點猶豫,道:“那,跟希夷說說?” 女杼與屠維都不以為意:“當然要告訴她,不然她還不要掀了屋頂?” ———————————————————————————————— 衛希夷沒有掀開房頂,掀了還要再重蓋呢,現在人手緊,經不得這樣的折騰。聽太叔玉將自己的擔心、與長輩商議的結果原原本本告知,衛希夷手指一松,笑道:“這么相信我呀?” 太叔玉今天受到的沖擊,有一點點大:“什、什么相、相信?” “信我能做好王呀?” “……”我看你一點也沒有不自信的樣子呀,太叔玉突然明白了,親生父母果然是最了解衛希夷的人,“是,是啊?!?/br> 女杼就不客氣得多了:“干不了趁早說,干得了,就給我干下去!” “哇!好兇!” “少裝,”女杼沒好氣地給了她一個白眼,“變亂之前,我從沒想過讓你走上這條路。造化弄人,既然做了,就要做好?!?/br> “哎?!?/br> “唐人那里,我與他們王后講去?!?/br> “咦?” 女杼翹起一邊唇角,露出一個微帶輕嘲的笑:“陳侯未免將自己放得太高了,唐人的事情,他哪里做得了主?”昔年老虞王為何一意孤行想廢黜年長諸子,就是因為疑心他們受母族的干擾太多。姜先沒有這樣極端,然而唐人必然不想受別國的差遣控制。 【要怎么談呢?】沒有人將這句話問出來。 衛希夷老老實實地說:“我著手繪輿圖,堪河道?!?/br> “嗯,”女杼鄭重地說,“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根本?!?/br> “我與阿瑩約好了的,不能嫁同一個丈夫,就要征服同一個天下。我不會放棄的?!毙l希夷認真的說。 太叔玉還沒從妹子的偉大志向里回過神來,女杼已經雷厲風行地約見了唐人,并且主動要求前往唐宮面見陳后。 最初的時候,容濯等人,包括姜先,都認為她是要與陳后商談婚事。再者,太叔玉也與她同往,更是被視作是一個可以商談任何大事的人。許多人都認為,太叔玉才是此行的主角。 姜先自告奮勇,親自護送她往唐地。陳侯等人納罕驚訝之余,也不覺有異。姜先生父早亡,所親者唯母親而已,雙方母親見面,也是應有之義。在天邑,是陳后先登門,此時由女杼往唐宮,也是情理之中。 臨別時,衛希夷先與姜先透了底。姜先才驚訝起來:“原來是為了這個?” 這便是當事人的無奈了,情感再好,當你的背后站著無數依附你、有立場的人的時候,也需要就利益進行協商。姜先驚愕完,在衛希夷擔心的目光里,微微點頭:“會有人反對。我,答應你?!?/br> 衛希夷咕噥一聲:“我小時候,從未想過會為這樣的事情發愁?!?/br> 姜先微笑道:“我小時候,只想過從父親的手上,接過王的冠冕,可從沒想過自己去做王呀。其實,我與申王,有些時候的差別也沒那么大。我不想太像他,一定要做一件與他不一樣的事情。與另一個王相伴一生,可比娶個王后……風光多了?!?/br> 說著,低低地笑出了聲。 衛希夷心有戚戚焉:“生是猛虎,求偶于猛虎,讓我逮只兔子,確實沒滋沒味?!?/br> 姜先悄悄抹了一把汗,慶幸自己不曾被當作兔子。他的心里,自己還真是有些像兔子的,如今不被視作兔子,得到猛虎的評價,無疑增加了他許多的信心。心里同時也在嘀咕:外祖這些日子過于亢奮,將虞、祁、越等國隱隱有視作自己附屬之意,太叔等人不滿,也是情理之中的。 【沒耽誤我娶妻就好……】這么一想,也就沒有什么不滿了。 唐離虞不遠也不近,一路上也不辛苦,太叔玉十分滿意,這樣長的旅途,可以與母親同行,這是以往沒有經驗。只有他和女杼,姜先……估且當他不存在吧。行程,還是很美妙的。 太叔玉興奮不已,對即將要面對的事情,也有充份的準備——唐人若是不答應,要如何應對? 想得多了,女杼很快便發覺了,安撫地說:“不用擔心?!?/br> 太叔玉如何能不擔心呢?“新筑一城,恐怕不行……” 女杼理所當然地道:“當然啦,多提一些,才有讓步的余地嘛?!?/br> = =!太叔玉默。 女杼道:“你說的對,名份的事情,不可輕忽?!?/br> “是?!?/br> “名份已定,唐宮還能久居嗎?宮城不要擴建嗎?哪個王沒有建過新城呢?”女杼慢悠悠地問。 太叔玉心中越來越有底氣,心中詫異也越來越重。早就知道女杼不是尋常婦人,辦這樣的大事也這般熟練,就出乎意料了。女杼半合著眼,倚著車壁,含糊地道:“老了,能為你們cao心的事情也不多了?!?/br> 車輪吱呀作響,軋在不平的路面上,細微地顛簸著。 ———————————————————————————————— 出乎太叔玉的意料,女杼與陳后的會面出奇的順利。女杼說服陳后,沒有花太多的時間,二人說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傊?,秘會之后,兩位婦人攜手賞花,仿佛舊友。太叔玉自己,卻遇到了各方的疑問。 太叔玉:…… 他以為,事關兒子,陳后會更加堅決,反而是與唐國諸臣周旋,要容易一些。 凡事都有出乎意料的時候,太叔玉只能硬著頭皮,對上陳侯的目光。誰能告訴他,陳侯怎么湊上來的?! 容濯是早有思量的人,早在衛希夷還未曾有現在的成就的時候,他便認為衛希夷是姜先的良配,時至今日,依然這樣認為。太叔玉借了屠維一句“不稱王,從天邑出來,是撒嬌嗎?”自己又加上了一句“既已決裂,唐公若無意稱王,我家先王為敬?!鼻擅畹貙ⅰ胺Q王”算作是與申王對立的投名狀。 然而,陳侯平素看起來有點傻,此時卻問出了一個太叔玉也很難回答的問題:“諸侯未至,如何稱王?” 別逗了!申王稱王,容易么?可是打遍天下,不管服不服,都打不過他,之后才做的事情。如今唐、越聯姻,加上雙方的姻親,也不是“天下諸侯”呵!拿什么稱王? 王,不是筑個壇,豬羊牛馬龜鹿人,殺一堆祭個天,就可以擅自宣布自己是王的。沒有別人的承認,稱王不過是個笑話,是妄想者的夢囈。 陳侯的眼中充滿了懷疑。他不是一個奮發進取的人,甚至有些保守,看起來顯得平庸,許多時候他的意見是不被放在心上的。然而這一回,他戳中了一個要點——你們怎么稱王呢? 在他不看好衛希夷的時候,太叔玉可以說他有眼無珠,不識瑰寶。當他提出稱王的條件的時候,太叔玉也只能苦笑。北地稱王,需要他們的支持。這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容濯卻是站在衛希夷一邊的,他對陳侯頗有意見——將陳后改嫁申王。此時挺身而出:“陳侯此來,難道還要回龍首去嗎?” 陳侯改口道:“我只說,稱王未免cao之過急,不如先收人望?!彼傔€有些擔心之意,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肯出頭。 太叔玉與容濯對視一眼,容濯向太叔玉拱手:“不知祁叔可聯絡之諸侯有幾何?可有把握令其歸心?” 太叔玉的熱血澎湃的心漸漸冷靜了下來,慎重地回答:“唐公與舍妹婚禮上,絕不會有背叛者?!?/br> 陳侯添了一句:“還不夠,呃,不是要治水么?他們先成婚,治水,收了人心,再稱王也不遲吶!頂好是別人束手無策,治水的事情被咱們辦成了。到時候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登高一呼擁戴稱王?!?/br> 太叔玉心道,這些你說出來自己信不信?“則要我等何用?” 陳侯還是有些猶豫:“時機未到。譬如兒女婚事,長到二十成婚,水到渠成。十歲為他們成婚,他們能做什么呢?” 容濯道:“做夫婦?!?/br> 陳侯急了:“現在稱王,是要與申王宣戰嗎?” 容濯對申王更不喜歡:“他還打得起來嗎?” 陳侯難得被激怒:“在這汪洋澤國之中開戰嗎?” 太叔玉:…… 到最后,還是沒有達成共識。即便是容濯,也得承認,陳侯說的,十分有理。他為難地望向太叔玉。陳侯也緊張地看著他,從在天邑開始,太叔玉便一直是眾人信服之人,連虞公涅到現在都被他掰上了正道,還有何事他不能做呢? 太叔玉緩緩點頭:“陳侯說得有理?!?/br> 作者有話要說: 嗯,太激動了,不好!不好! 稱王什么的,還是先結婚,再說吧233333333 ☆、第121章 結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