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這理由聽起來冠晚堂皇,很能鼓動人心。哪怕覺得打仗拉幫手、找強者做靠山,也得說她講得有理。何況在座的諸位國力皆不甚弱,更起知己之感。 再沒有人討論“堂堂正正”的問題了,已經決定要將對方吞了,一切的爭論,不過是為了給己方找個合適的理由而已。衛希夷的理由找得很好,大家很滿意,齊聽她接下來的安排。 下戰書,攔截往天邑送信的使者。這一點很容易,祁叔玉久居天邑,熟諳申國內務,在求援的書信送到申王的案頭前,便在通往天邑的大道上攔截了下來。決戰的日子也要選得巧妙,不在最近,在對方算著天邑能夠收到求援,給予答復的時候。 這次發問的是陳侯:“是不是拖得太久了?” “不久,”衛希夷解釋道,“正在天邑能收到求援,給出答復的時候。若是沒有外援,便會使盡全力。若是知道有外援,而外援沒到呢?”會焦灼、會憤怒、會不安,準備也會不充足,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陳侯閉嘴,心道,我老了,怪不得王后為阿先求娶你。 衛希夷制定的計劃里,虞公涅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與祁叔玉,乃是老虞王“正統”的象征,雖然對方肯定不買賬,而虞國不少國人,也以為老虞王不公。 但是,那是以前。 人,若曾經輝煌過,再經歷低潮,則向上之心比從未經歷過輝煌的人要強烈的多!虞國舊人,或許會因為老虞王之不公而傾向年長諸子,然而在虞國分裂,申國崛起之后,不滿于現狀的心意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現在,大水來臨,連申王都沒有辦法,拖延至今。 真是煽人心最佳的時刻。 這件事,衛希夷以為虞公涅來做是最好的。如果他做不好,其次才是讓祁叔玉出頭。 虞公涅猶豫地問:“我?”他知道自己的風評并不好!爛泥扶不上墻,辜負叔父的忠心與培養,說的就是他。多少人將他當作反例,用來教育子女。不如讓祁叔玉作陣前的宣言呀! 衛希夷不客氣地反問道:“難道你要一直默默無言嗎?不打算為自己以前做錯了的事情,做點什么?” 虞公涅下定決心:“好?!?/br> 當虞公涅想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鮮少有不成功的。他想取得叔父的關注,就能取得,想和堂弟親厚,便能親厚??瓤?,前者的方式不作評論,他有能力做事卻是真的。 兩軍對陣,虞公涅極誠懇地承認了自己“年幼無知”,如今見到故國凋敝“痛心疾首”,指責諸位伯父無能。占領了故國領土,卻不思上進,虞國沒了昔日榮光,反而輪為“姻親”的附屬。遭逢大災,卻無能為力。他實在坐不住了,所以邀了正義之師,前來討伐,發誓要帶故國子民重新過上美好的生活。 完美! 這番誓言一出,對面便出現了不小的sao動。雖不至于臨陣倒戈,卻也無心再戰。 虞公涅再接再厲,許下諾言:“不戰者,不咎,反戈者,有功?!庇种柑鞛槭?,必不負此言。 對面的隊伍sao動起來,虞公涅越發找到了感覺,再次宣布,給對面時間考慮,以一炷香為限,一炷香內,愿意為美好未來而拼搏奮斗的,都可以找他。即便退守城中,此言依舊有效。 將對面欲回城堅守的想法給憋住了,萬一,回到城中,被反賊獻城怎么辦?還不如現在就放他們到對面去呢! 衛希夷笑對庚說:“他比我想的做得更好些?!?/br> 庚撇撇嘴:“便宜他了?!?/br> 衛希夷笑而不語。 虞公涅并沒有閑著,自己許諾完,便指揮著手下,選聲高嗓門大的士卒,不停地重復。不止講自己的誓言,又細數對面一年不如一年的窘境,再論及自己將參與聯合治水的安排。 漸漸的,對面的隊伍散亂了起來。虞公涅命人擂鼓,報了三次時間——香燒了三分之一了,燒了一半了,燒掉三分之二了。 然而,對面并沒有人動搖,虞公涅第一次親臨戰陣,居然沒有收效,心中有些不安,下意識地望向叔父。太叔玉向他點頭,表示他做得不錯。做得不錯,為什么沒人來投呢?虞公涅一如所以初次親力親為的年輕人一樣,急切地盼望著用一份完美的答案來證明自己。恨不得早上埋下種子,晚上就能結果。 事實上,并沒有那么快。 想要一方經營十數年的陣營出現倒戈,單憑一句話是不夠的。真正需要的,是用事實說話——你們跟著他,已經沒有前途了。 一炷香燃過了。 祁叔玉提醒:“該沖陣了。不靠實力就能取得的勝利是不可靠的?!?/br> 虞公涅初次上陣,祁叔玉卻是天下聞名的悍將,即便在申王麾下,他也是數一數二的,否則何以被申王重用? 中軍一動,左右兩翼也聞風而動。姜先一方更熟悉車戰,衛希夷等人以騎兵沖陣更順手些。援軍未到,對方鋪天蓋地過來,軍心漸漸動搖,大旗緩緩揮動,向城內撤去。 衛希夷與祁叔玉的策略是一致的,揀服色鮮明、乘戰車、且立于戰車主位的人進行打擊。蛇無頭不行,除去了主將,士卒便成了無頭蒼蠅,只能靠本能去作戰。這個時候,個人的想法便會冒了上來,而不會唯主將之命是從。 兄妹二人一生,從未有過敗績,此番亦然。 一場大戰,自早至晚,以守方敗績告終。雙方約定,來日再戰。 ———————————————————————————————— 回到營中,虞公涅見衛希夷與祁叔玉安排了巡營、守夜事宜,一人主持前夜,一人主持后夜,以防對方夜襲。忽然產生了一絲挫敗之感,這些他都不大會,雖懂,卻想不出來,也不會想到自己親自坐鎮,半宿不睡的。相較起來,他真是做得很糟糕了。 太叔玉心疼侄子,也認為他今日做得很不錯了,坦誠地開導他:“阿涅今天做得很好,不日便可見效?!?/br> 虞公涅在叔父面前,有人護著他、寵著他,話音里帶了一點點撒嬌的意思,嘟噥了一句:“不用安慰我啦,他們都沒有聽我的?!?/br> 太叔玉大笑:“阿涅以為,所有傳說的故事里,英雄一言,對方納頭便拜,是真的嗎?” “不、不是嗎?” “有一些是,更多的不是。譬如此戰,咱們贏了,便會記書‘虞公一言,虞人倒戈’?!?/br> 虞公涅:……原、原來是這樣吼…… “今日一敗,他們倒戈的日子,不遠了?!碧逵窈V定地說。大水這么久,人心憋屈得太厲害了,大家都需要一些改變。 太叔玉所料不差,第二次對陣的時候。虞公涅再次鼓起勇氣,又將先前的話重復了一回,再次點了一炷香。又補充了一句:“我的話,從來算數。今天也是如此。何人可依,何人不可靠,請諸君試目以待!” 對面經過休整,似乎也為安撫人如做出了努力,依舊不曾有陣前叛逃者。一炷香燃完,虞公涅親自擊鼓,再次發動了進攻。結果依舊。 這一次,虞公涅的沮喪之情少了許多——如果一直獲勝,對方投不投降,無關勝負,也就不需要太難為情了。人便是在這一次一次的經歷中,不斷打磨,日趨成熟的。 待到第三次對陣,衛希夷喜動顏色:“成了!”對面的戰陣已不復前兩次的整齊。 虞公涅充分展現了他的成長,依舊親自做了勸降的宣言。這一次,他又添上了自己的主張,指定了凡投誠的士卒,俱往中軍受降,以防對面施以詭計,借機沖陣。 對面給了回應,士卒陸續前奔,倒拖著戟戈,以示沒有敵意。 “嘩!”對面的士卒開始有人奔跑,督戰隊在后面放出了利箭。衛希夷與太叔玉同時搭弓,射落了對方的羽箭。 有人安全抵達了陣前,極大地鼓舞了后來者。逃來的人越來越多,虞公涅與祁叔玉收束降卒,整軍備戰。與此同時,兩翼奔出,直取敵軍主將。 ———————————————————————————————— 一切順利得不可思議,仿佛是照著衛希夷的籌劃來的,完全符合“大吉”的卜辭。諸盟友驚訝之余,不得不承認,此人委實得天獨厚。 實是從未遇到過衛希夷這等無恥之人!從來沒見過號稱堂堂正正決戰,卻攔著信使的事兒!以致給城內產生了錯覺——申王拋棄了他們。信心既失,仗便很難打勝。 又有虞公涅的出色發揮,陣前勸降了士卒,而令敵方之潰敗一發而不可收。 無論之前有多少關于衛希夷的傳說,夏伯、陳侯,都持謹慎的態度,他們相信的,自始至終,是祁叔玉,是姜先及他背后的唐。經此一事,兩人算是相信了,先前的傳說,縱有夸張之處,也是有根據的。從她用兵、使詐來看,足以成事。 太叔玉對侄子從來盡心,講的都是心里話“不靠實力就能取得的勝利是不可靠的”,當展現出實力的時候,連盟友,都會變得更真心一些。 接下來,虞公涅在祁叔玉的指導下安撫百姓,也沒有忘記如事先所約,分封祁叔玉的兩個兒子。并且許諾,衛希夷若要乘勝追擊,取得事先約定的領土,他贈予兩城,以供衛希夷整頓兵馬。 祁叔玉道:“且觀望數月,再分兵?!毙抡贾?,又是敵方舊營,小心總是沒有壞處的。 衛希夷道:“這些時日,足夠將此地水道粗粗疏理一回了。我不管太子嘉做得怎么樣,只要咱們做得更好,就行?!?/br> 陳侯詫異地問道:“不等太子嘉行事不成?” 衛希夷反問道:“若是他僥幸成了呢?已然翻臉,拿什么與他們相爭?我不會把勝利的希望放到敵人手里?!彼患m結了一會兒,便在“給太子嘉下絆子”與“自己做得更好”之間,選擇了后者。 陳侯代外孫問了十分關心的話:“那得什么時候能成親?” 作者有話要說: 嗯,當年的中二病,他也長大了。不過有點可惜,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第120章 潑冷水 問題來得太突然,衛希夷張了張口,發現聲音被自己卡在了喉嚨里,咬著舌尖說不出話來。一股奇異的感覺突然泛上了心頭,不同于向戴著斗笠卷著褲腳的姜先伸出手時的從心所欲,也不同于答允他向父母親友坦白時的理所當然。突然間,只是突然間,在已經答允結為夫婦之后,被再次問及婚期,她突然便生出一股微帶惶然的情緒來。 【就要和他結成夫婦了?!窟@個念頭,突然間變得有份量了起來。 手足無措,衛希夷幾乎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她一向是勇敢的,沒有門翻墻鑿洞也要突破障礙的。 不是畏懼,只是突然之間心境有了微妙的變化。她所熟悉的夫妻,一是父母,二則是jiejie和羽,其三便是南君與許后了。前二者那般和諧美好,到了南君與許后這里,又是另一種模樣。她的婚姻,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還好,她不是一個人,只要略帶迷惘地轉頭,太叔玉便自發地替她接話了。陳侯對姜先的婚事并無反對之意,看起來還很焦急贊成,這令太叔玉心情愈發好了起來:“此間事了,便請議婚?!?/br> 原本已經議過一次了的= =! 不過,可以重新準備,已經讓陳侯放心了。 親不親,都是自己的外孫,拴到一根繩上的螞蚱,陳侯對外孫還是很關心的。姜先選擇的妻子,一開始并不能令陳侯十分滿意。風昊的名字很閃耀,但也僅此而已了。那時候的衛希夷,放棄了中山的領地,離開了師門勢力之所在,一意孤行,只有數百士卒,堅持南下。 完全看不出來有什么希望! 現在不同了,她有自己的國家,南方蠻人是她忠實的盟友,祁叔是她的同母兄長。師門又重新聚攏在她的身邊,與虞國也結成同盟。這樣完美的聯姻對象,到哪里找? 一個人,可以隨意喜歡另一個人,無論對方是什么樣子的。然而說到婚姻,也就是這么簡單粗暴,毫無美感可言。 這大概,就是衛希夷的表情忽然凝重了的原因。從敷衍客氣,一變而為親切熱情,改變者自己很少能夠覺察得到,敏銳的人卻是一望即知的。 陳侯對自己態度的轉變卻一無所覺,越看越覺得滿意。不似申王新夫人那般惹人生厭,也不像車正那樣惹人發笑,與印象中的蠻人全然不同。能戰慣戰者,外在的許多行為,很難掩飾住侵略性,以及尸山血海中拼殺出來的蠻橫。所以太叔玉才顯得那樣的珍貴。衛希夷果然不愧是和太叔玉一個娘生的,不止相貌出眾,行為也不粗魯。 得到了太叔玉的答允,陳侯比得到了衛希夷本人的保證還要開心:“好好好!阿先也該讓他們準備起來了?!?/br> 原本定好的婚期后延,放到哪里都該是件大事。然而,在準夫婦要幫助虞公涅驅逐叛徒、收復故國的理由之下,便為所有人、包括賓客與雙方所接受了。虞公涅酬謝已畢,也是該考慮將婚姻落實了。 治水,什么時候都能治,沒看申王弄了這些年,還沒有個眉目么?總不能為了治水,不娶妻也不生子。 太叔玉想的,卻又是另外一件事情——成婚是可以的,名份怎么定呢?他不是擔心有人與衛希夷爭位,而是想,讓妹子就此依附于姜先?好像有哪里不對吧?這疑惑,且放在心里,回來與母親、屠維討論之后再講??蓻]有不經父母而決定的婚姻吧? 得到明確答復的陳侯發現自己忽然輕松了起來,自告奮勇,要襄助外孫娶妻之事。 太叔玉這回明確地告訴他:“總要與父母商議的?!?/br> 陳侯大力贊同:“不錯不錯?!?/br> 一直沒有機會插口的姜先,抽抽鼻子,隱隱嗅到空氣里一種名為“大事不妙”的味道,搶先開口:“還請外祖父代某安撫賓客?!币鈭D將陳侯從婚事的準備工作中剝離出來。 我娶媳婦兒!你們插的什么手?都讓你們決定了,要我何用?沒錯就是這樣!說完這句話,姜先感覺身上的壓力驟然減輕了。太叔玉含笑道:“陳侯長輩,德高望重,安撫賓客比我們更省力?!?/br> 陳侯被二人聯手糊弄了過去,高高興興接了這個將他打發走了的任務。他也算得仔細:先盟友們接觸,也是提高自己威望的好辦法。待與申王決裂,奪到更多利益的時候,也能多分得一些。 他精明,太叔玉只有算得比他更透! 名份! 誰主誰次?聯姻是合作,無論夫婦二人是否情投意合,諸侯間的婚姻,都免不得算清這一步。太叔玉的頭腦比陳侯冷靜多了,深知在中土,婚姻是以男方為主的,看看他自己的婚姻,看看申王的婚姻,再明顯不過的例子了。然而,這個規則套到衛希夷的身上時,便違和了起來。在天邑與姜先議事的時候,這個想法還不明顯,待到陳侯插言此事,太叔玉的意識便清晰了起來。 【為什么我meimei就得跟著你走呢?】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夫婦二人既然結合,必然要有固定生活的居所,但是,以誰為主,就值得說道說道了。若是以姜先為主,太叔玉等人皆變作姜先的附屬,總覺得哪里不對。 【我meimei不是這樣的性子,也不該過這樣的生活呀!】 可是,要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