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庚突然冷笑一聲:“我君說了,不喜歡用說的,都用做的。威脅是什么?” 弋羅一噎,態度放緩了許多:“不知您有何垂問?” 衛希夷道:“我很擔心阿瑩的情況,你當然會幫她,但是,我要知道實情?!?/br> 弋羅想了一下,緩緩地道:“即便是王,也不是人人都依順的,此時依順,彼時反悔,也是……有的……” “在我面前,不必這樣小心,王經受到背叛,當然會小心。你要記著,對王講實話,他能分得清,無論有多少考量,王做事,多少會給人留一線生機的。給你講個故事吧,知道當年太子慶嗎?” “是?!?/br> “他在國中養尊處優,一朝北上,發現自己的父親是‘僭越’,登時便不認了父母。至今未歸。是啊,從小經歷的、學的、所有人都告訴他的,與自己見到的不一樣,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 弋羅忽然道:“我想明白了!”他明白衛希夷為什么突然講太子慶的,也驚嘆衛希夷確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勇直”,他的童年,在南君“老子天下第一”的環境中生長,積累出無數的自信,又因部族與荊國相鄰,兩個敵國,互瞧不起。有朝一日,南君被親生母親背叛,國家陷入分裂,自己的父親又投靠了荊伯,從此低荊人一等。 “不錯,好幾年了,我的心確似太子。然而公主回來了,令尊說得很對。自從見到公主,我便知道,自己的軟弱,也找到了自己的信念?!?/br> “哦?!毙l希夷答應了一聲。 “越君?!?/br> “嗯?” “還是威脅朋友的情郎了呢?!?/br> “……”再見! 庚淺笑一下,戳戳衛希夷,又點點案上絹卷。衛希夷又將弋羅喊了過來:“你很明白阿瑩現在的心?” 弋羅警惕地道:“正在……” “行了,過來看看,阿瑩會想要塊地方?唔,三百里我還能送得起?!?/br> 弋羅:……我還沒送得起三百里地呢! ———————————————————————————————— 衛希夷一把豪擲,擲的也不是自己的越地,而是……荊國的土地。荊人不曾舉國來投,卻不妨礙不斷有小股過不下去的百姓攜家帶口南奔。自南君時代起,蠻地便是一些過不下去的人的最后選擇,荊國南部的百姓,往北走太艱難,便會往南。 也因此,越地收留了不少荊人,邊境上的荊人跑來了,還興越君好心幫他們把故土給“保衛”一下嗎?人有了,選其中精壯入伍,將國土一點一點往北推。前年用的“鯨吞”,今年便用“蠶食”。遇到荊國境內的抵抗者,視情況而定,或打、或招降。反而荊國現在是一盤散沙了,單打獨斗,衛希夷可誰都不怕。 拿到的土地、人口,她也不獨吞,還想著姜先與女瑩呢。姜先哪能要她打下來的地方?何況,他也是個不錯的學生,學得很快,依樣畫葫蘆,個人武力比不上衛希夷,壞心眼兒可量一點兒也不少。 弋羅不好意思地為女瑩選擇了靠近他自己部族的一部分土地,衛希夷也不含糊,當場畫出地圖,火漆封好,預備連同回信,一道送給女瑩。 從此,弋羅便安心留了下來,打起了包袱,準備跟著衛希夷、姜先,一道沿河而下。不過,他還有一個疑問:“這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做成?我怕王城,等不到我隨越君處置完此間水患?!?/br> 衛希夷道:“得了吧,我派個人去,現在王城就能開工了,為什么派你們來?你就安心留在這里吧。阿瑩那里,我會派人去幫忙的,暫且能穩住情勢,等到你們回去?!?/br> 【王,您的打算被看穿了?!窟_忽然生出了一絲絲對南君的……同情? 余下的事情,就是看、聽、做,讓干嘛干嘛,不懂就問了。 弋羅收拾包袱準備出發的時候,衛希夷也在幫庚打包行李。新年的祭典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庚也到了該動身的時候了。衛希夷嘀咕著:“這一路并不很好走……” 庚道:“來都來了,去,自然也不會麻煩的。不過有幾件事,還請您示下?!币苍S是身份變了,庚如今說話也痛快了起來。 “什么事?” “是必要風師走一趟嗎?還是留在天邑代您周旋更好?夫人呢?太叔呢?您與太叔的身份,如何時相認?如何相認?要我謀劃嗎?如何待申王?不認他做共主,眼下恐怕是不行的,您的親人們,都還在北方呢,悉數南下,別人猶可,伯任……” 庚一口氣提了許多問題。 衛希夷悉數聽了,末了,給了庚一句話:“阿瑩曾說過,我就是她,她就是我,我的命令就是她的命令,我將這句話轉給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br> 庚低下頭,眨掉了眼中泛上的水氣:“好。我會向風師與太叔、夫人稟明。暫且承認申王,太叔與您,該挑明了?!?/br> “你等一下,”衛希夷道,“我得另派一個人跟你一塊兒去,帶上父親與我手書,讓娘再為你辦一場大宴?!?/br> 庚沒有推辭,只是問:“那……宮中王后那里?” “你問他?!毙l希夷指向門口,一個逆光的身影熟悉極了——姜先。 姜先大步進來:“在說什么?要我做什么嗎?” 庚一板一眼地道:“在說王后?!?/br> “呃?”姜先還真的很少想到陳后,陳后改嫁前,他流亡時,無日不思念,及陳后改嫁,這份思念不知不覺便少了很多。畢竟母子連心,且庚無事不會閑話,姜先不由關切。 庚道:“您可已經見過君上父母,并無人為難于您?!?/br> 姜先道:“我不是對你說過的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得了主。誰反對也不行!” “對你說過的”?衛希夷挑了挑眉毛。 庚道:“哦。那么,有什么要帶給王后的話嗎?要不要將王后托付給我?” 這話從何說起?姜先狐疑地問庚:“這是什么意思?” 庚敲敲膝蓋,吐出三個字:“新夫人?!?/br> 新夫人說的是女媤,原本不過是申王的新寵而已,陳后背后有娘家,還有一個越來越厲害的兒子,女媤縱能爭寵,也無法對她構成威脅不是?何況,一個老王,早有太子,有什么好爭的? 但是,女瑩如今歸國了,同胞meimei成為了南君的正式繼承人,問題驟然變得復雜了。衛希夷在南君與女瑩那里,很少提及留在天邑的許后母子三人,但是,只要他們活著,必然會產生某些問題。 女瑩為了跑路,著著實實朝著申王喊了好幾聲姐夫來著。而申王當時,哦,不止申王,許多人都以為南君已經死了!現在,南君還活著,這個…… 衛希夷與姜先面面相覷,姜先道:“我去寫信?!?/br> 衛希夷對庚道:“你先停幾日再走,我……要與阿瑩商議過……” 庚樂得多留幾天,衛希夷卻忙碌了起來,先是與女瑩通信。女瑩的信函到來之后,她又與姜先、庚、屠維等人再次商議此事,事情有些棘手——南君是完全不想理會留在天邑的母子三人的,不想再為許后、女媤,又或者是太子慶再費一絲一毫的心血。而女瑩,多少存著一絲血脈親情。許后、太子慶倒還罷了,女瑩如今還真沒有跟女媤計較的心情。在女瑩的心里,女媤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蛟S說得直白一點,與眾人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別人都有自己的主意,唯有女媤,只能依附于人。與這樣的人計較,有*份。 是以,女瑩的意思,女媤能好好過生活,就讓她過下去得了。 衛希夷卻從中其中讀出了別的意思——女瑩也不希望這些與她一母所出的人,統統沒有好下場。至少,有那么一個,能夠維持生活。女瑩在王城,恐怕也是有些愁思的。 這一切,最終卻要壓在庚的肩上,衛希夷皺起了眉頭。 庚卻坦然接受了這樣的難題,她覺得這樣很有趣,便說:“只要活下來就行?那倒好辦了?!被蛘?,過得不好,不傳到女瑩的耳朵里,也是行的嘛!再或者,將他們打發得遠遠的,女瑩不親見他們的情況,也只當他們好好的。 衛希夷卻又有一種主張,乃是自己作主,從荊地中又批出一座城來,以女瑩的名義,獻給了申王。兩邊糊,糊得兩邊都不計較了,維持一個和平的局面就好。這樣的事情,可是衛希夷鮮少去做的。 待一切準備妥當,也到了出發的日子了。不止庚要北上,衛希夷與姜先也要帶著弋羅等人沿河而下,雙方的任務都不輕。 衛希夷這里,不止要考察河道,還要丈量土地,河岸數十里,山川、植被、國家等等都要考察完畢。直到此時,庚也不得不嘆一句“原來唐公早就很狡猾了”。早在天邑的時候,姜先就向申王提出了合作治水的事情,本意是想自家承擔的。而治水,就要考察這一切,等于是將凡河流行處的國家人口等等一切情況,都握在掌中了。 然而,彼時姜先實是未曾想過這許多,他只是想,借此工程以立威望而已。 弋羅等人學到的更多,各族雜處,如何和睦相交,本是一個難題,以南君之智還翻了一回船,險些淹死,何況別人?然而一次大水,將許多人聚集起來,不分貧富貴賤,不分部族,都要同心協力,實是一個融合的大好機會! 各人有各人的收獲,分別的時刻也來到了。 ———————————————————————————————— 卻說,庚帶著衛希夷為她準備的一長串的車隊,有輜重有護衛,插著越君的旗子,卻向西行,經過姜先的領地,再折向涂國等地,繞過了荊國。庚還有些遺憾的——不能再從荊國經過,再搞點事情。然而奉命護衛之人大約是長辛失散多年的親兄弟,接了衛希夷的命令,無論庚如何動腦筋,他便只有一根筋,只認一條路,風平浪靜地將庚一口氣送到了許國,再折向北。 一路順風,乃是世間絕大多數人的追求,卻將庚憋了個夠嗆! 【什么鬼?!一點事兒都沒有!】庚憤怒極了!恨恨地撩開車窗,卻見那個面相吊兒郎當,沒一點正形的家伙,嘴巴里叼著一根枯草,哼著奇怪的小曲兒,松松散散地坐在馬上?!菊f你是個實在人,誰信????。?!】 然而,庚這回確實踢到了鐵板!這位獠人里的奇葩,既不像老族長之直白,也不似屠維之寬厚,與白露之伶俐可愛也不同,比起衛希夷那樣的活力向上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偏偏,這四個人都說“阿梃很可靠”,哪里可靠了?明明是個棒槌! 從許國再往北,便是當年姜先與衛希夷回龍首城時走的那一段路了,依舊是……風平浪靜。 再不出點事兒,庚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要生銹了!阿梃依舊不緊不慢地走,邊走還邊好奇地說:“這里水沒越地大么,怎么災成這個樣子了?哎哎,還是咱們越國好!” 庚聽了,憤怒地沖他喊道:“有這話,你就該早講!” “可我才看到呀?!?/br> 【……】庚氣得話都不想說了,有這話,應該早講,然后在荊國境內講上一講的…… 阿梃依舊慢悠悠:“哎呀,走嘛,快到那個天邑了,可要好好看看,比咱們那里好看不好看?!?/br> “……” 天邑當然是好看的,好看到……熱鬧極了!新夫人生下了兒子,這可真是……熱鬧了! ☆、第111章 神助攻 添丁進口是好事,不管是誰生的,爹總是申王。申王以眼下高齡,又得一子,極大地緩解了因洪水帶來的焦慮心情。龍首城的氣氛,也為之一緩,接著,麻煩來了。女媤自從做了母親,心境也為之一變,轉而要為兒子考慮起來了。她與母親面和心不和,面和也只是做給申王看而已,與哥哥從來是冷淡疏離的,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孩子,一顆心都撲到了孩子身上。 她想為孩子討封地。 女媤算過了,以申王的年紀,能活幾年還真不一定,不趁申王還活著,早早為兒子謀塊地方,一旦申王死了,自己母子會是個什么下場,還真不一定。反思一下,這兩年她真是將申王的后宮得罪得不輕,里面不乏一些背景雄厚,而有子女成年的前輩們。 那必須不行!不能落到他們手里!得趁王還在,討要個不錯的封地,多要些人口。 時機不對。 若是沒有大水,整個中土、北方,廣袤的原野,大片的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即便是荒野,因土地平整肥沃,只要有人,開荒也不用費太大的功夫。建城亦然,選近河之地,北山面水,起墻建宮。 如今倒好,大水一來,許多原本合適的地方,都不合適了。不少部族遷徙,又有一些國家的國君,自己便帶著百官百姓再尋合適的地方去了。適宜的地方少,幾乎不夠分的,女媤再想從中要一片地方,那便要從別人口中搶奪了。 哪怕是王,也不能干這樣的事兒??!王也只能分配他自己的土地,不是嗎?想動別人的家業,也有得個合適的理由,靠明搶,可是不行的。然而,申王可不是省油的燈呀,人人都怕他動歪心思。 不知道有多少人,日夜禱祝,只盼女媤母子速死。 陳后原本是不想管這件事情的,只要不侵占她兒子的地方,管你們怎么著呢!然而……陳后有姐妹,有兄弟,陳侯的姻親不少,申王的后宮里對陳后禮貌的人也有許多,當雙方再次結成姻親??傆心敲磶讉€,隱約聽說自家要被割rou。便求到了陳后的頭上。 作為王后,陳后也覺得自己有義務提醒一下申王,不要顧此失彼。她說得很委婉:“孩子還小,待長大了,水也退了,地方也多了,再擇合適之地,不好么?” 申王瞄了她一眼,不吭氣,心道,你哪里知道我的擔心? 陳后再勸,申王卻一言不發。王與后,隱隱有了失和的跡象。 庚便是在這個時候,到了天邑的。 ———————————————————————————————— 天邑的城垣還是那么高,阿梃看得呆了一呆,道:“哎喲,真是座大城了?!?/br> 庚哼了一聲:“當然啦!”又添了一句,“不過也沒什么,我們君上遲早會有比這更好的城?!?/br> 阿梃收起了嬉笑的模樣,端端正正在坐在馬上,認真地贊同:“那是當然啦!”這個王,也管不好他的國家,四處水澤,百姓流離,自然是不如越君身先士卒,不畏勞苦的。 庚看了他一眼,低聲道:“等下要去見的是上卿太叔,一定要尊敬再尊敬,不可對他無禮的?!蓖耆浟怂约寒敵鯇μ逵竦馁H詞。 幫親不幫理,就是這么的耿直! 太叔玉此時正在龍首城,王有召,不在也是不行的。為表對王的尊敬,庚作為使者還是要先求見申王的。不過,這不妨礙他們在事先互通消息。托衛希夷的福,太叔玉自己在宮中,安排了夏夫人提前出城來見庚,告知一些書信中不方便提的事情,又或者是近來發生不及傳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