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呃……還不曾,我……不做出些事情來,哪值得她多看呢?” “就是先下套兒?”這不是我玩剩下的手段嗎?夏夫人撇撇嘴,哈,老娘當年就是這么將夫君弄到手的!我能用,你不能對我meimei用。 跟擺明了不想講道理的女人,是沒辦法講道理的。姜先沒在這上面與夏夫人拌嘴,坦誠地說:“是免得別人先下了套兒,我先占個地兒,擠一擠別人?!?/br> 太叔玉看到了偃槐看好戲的眼神,也接收到了容濯十分迫切又看好、恨不得做大媒的樣子。問姜先:“姜節在天邑,為何不問他?” 姜先低笑道:“稍后便去。我總覺得您更不一般,希夷更喜歡與您相處。從小,我便想,若是我有這樣一位叔叔就好了,是我想見您?!?/br> 太叔玉被許多人表白過,不差一個姜先,客氣地謝過了他的看好,依舊不松口:“為了南下的事情?” 姜先道:“正是?!苯忍拱琢俗约旱膽n慮,又將治水之事的要點也講了,端的是坦誠萬分,一點也不怕太叔玉出賣他。且講了自己請求太叔玉幫忙的地方,比方,如果自己南下了,有些需要周旋的地方,還請太叔玉幫助。 太叔玉道:“唐公應該與王后、陳侯多聯絡才是?!?/br> 姜先道:“謝上卿提醒,我會的?!?/br> 夏夫人還是咕噥著:“做事不誠懇?!?/br> 姜先道:“謝夫人提醒,我會的?!?/br> 夏夫人:……我提醒你什么啦? 姜先道:“年幼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她,就想將她帶離蠻地,不想自身難保,反賴她攜我出深山。后來數次想邀她到唐地,都沒能成行。如今更是不敢隨意開口了?!?/br> 太叔玉直插核心:“唐公想說什么呢?對我們說,又有什么用呢?” “我有沃野千里,城池百二,會治國,性溫馴,肯聽話,心悅她。無人可決定我之婚姻,無人可動搖我之心意。愿虛位以待。不對她講甘言虛語,會隨她同行,讓她自己判定我是否是可托之人。不求她親近的人為我講好話,只要不講壞話?!?/br> 【你比我當初還要直接啊……】夏夫人訕訕地:“哦?!?/br> 太叔玉注目良久,對姜先道:“知道了?!?/br> 姜先起身,再一禮。 太叔玉道:“龍首城,我會看著些的?!?/br> 姜先微笑著起身告辭,偃槐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能讓太叔玉做出許諾,可不常見呀。都說太叔玉脾氣好,他的承諾卻極少給出。 ———————————————————————————————— 姜先出了太叔玉的府邸,卻并不曾往姜節家里去。開什么玩笑,這個時候惹風昊的門下?走不出天邑,就要被罩麻袋里打個半死,一腳踢回唐國了吧? 他去了驛館。 驛館里,衛希夷與女瑩已經歇下了,連總是勞心費神的庚也迷迷糊糊要睡著了。任徵寫完了一天的總結,抻個懶腰正要入睡,接到稟報,是唐公拜訪。任徵喃喃地道:“他來做什么?”一面命人叫醒衛希夷,一面去應付姜先。 姜先與任徵只是周旋,一句實話沒有,直等到衛希夷出現,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衛希夷睡著了再爬起來,擦把冷水又精神奕奕的了。驛館里的油燈比王宮中暗些,將她的表情照得十分柔和,姜先掐了一把大腿,才沒有傻笑出來。衛希夷與他見禮,又問偃槐與容濯好,行禮如儀。 分賓主坐定,衛希夷爽快地問道:“唐公漏夜前來,所為何事?” 姜先道:“我去見了王?!?/br> 衛希夷盯著他的臉。好像從來沒被她這么認真地看過,姜先有點小激動:“我、我,我對王說,放你們走。?!?/br> “???” 容濯打斷道:“慢慢說?!?/br> 姜先深呼吸了兩下:“是這樣……”飛快地將自己已勸申王同意的事情講了,“自幼年相見,誰也不曾想到,我們都經歷了這么多的坎坷。此事對我們都沒有壞處,為什么不去做呢?只是,要麻煩小公主,明日去求見王,務必要表明忠心與臣服之意?!?/br> 哎喲,這是想到一塊兒去了。跟著過來的庚也驚詫地重新打量這個被她鄙視過的“公子”,有點懷疑這是不是偃槐的主意。 主意是姜先自己的,他不想多做表白。追求衛希夷這樣的人,說得再好聽也是沒用的,你得做。光說好聽的,什么也不做,只會讓她覺得你不可靠。不如去做!做到她滿意了,興許就水到渠成了呢? 刷衛希夷的好感,為她做事,很難,她近乎全能,還有一堆人等著為她做事。姜先決定迂回,幫了她的朋友,才能讓她有更深的印象,不是嗎? 女瑩謹慎地向他致謝。 姜先道:“人生的際遇總是那么的神奇,我不曾想到自己連日陰霾還能得到人面蛛卻得了。蠻地很好,人也不錯?!?/br> 說完,強壓下了還想多坐一會兒的想法,故作淡定地起身告辭。留下衛希夷與女瑩、任徵、庚又商議到了半夜,四人皆認為姜先沒有使壞的必要。次日一早,衛希夷起了個大早,親自護送女瑩入宮。 正午時分,接了個臉上猶帶淚痕的朋友回來,急切地問道:“怎么了?” 女瑩伸袖一抹臉:“成了!”不就哭兩聲么?表忠心的話隨便講,然后叫了一聲“姐夫”。 衛希夷見她不想說,也就不問。南下需要準備的事情可不少,兩人旋即便投入到了緊張的準備工作之中。待整裝完畢,卻又是夏末了,辭別太叔玉,與申王辭行時,卻看到申王面前立著另外一個人——姜先也要一同南下。 衛希夷女瑩庚:什么?他? 作者有話要說: 努力搶搶搶 ☆、第85章 行進中 小伙伴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姜先也耐得住性子,私下里準備好了自己要南下的一應事物,他的準備工作都是在唐國做的,龍首城里哪里知道?到了快要出發的時候,他才施施然帶著隊伍出現。自然博得了姑娘們的關注。 姑娘們對姜先的評價并不很高。衛希夷覺得他是雞崽,現在長大了些,比以前也長進了,只是不幸有了太叔玉做對比,便又顯不出姜先的長處來了。女瑩更不用講,打從在蠻地,她就不覺得這個嬌滴滴的上邦公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到了龍首城,女瑩自己的經歷坎坷,涉難渡險一路到了現在,看人的眼光自然也更高些。庚就更不用提了,她本來就是看誰都像傻子,只有她家主君最好。 三個姑娘初聞姜先要南下,驚是驚了,卻非驚喜,也不是另想相看。思忖了一下他之前表現出來的水平,都覺得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那個小身板兒!南下!不怕病死了嗎?當初就是差一點兒就死了呀! 還要帶兵……不是她們瞧不起他,姑娘們見過的勇士多了,也有看似瘦弱而勇力不凡的,可姜先左看右看的,都不是那塊料。女瑩與衛希夷兩個,各自的父親是什么樣子的體格?再看看姜先。 三人同時摒息,實在想象不出來他大殺四方的豪邁樣子。衛希夷還記得,當年姜先君臣三人,就是被荊伯追殺得狼狽逃躥來著!現在這是想要報仇嗎?報仇也……有點難度呀。她能理解想報仇的心情,卻不甚贊同姜先這樣的選擇。 姜先臉上一熱,他自知不擅廝殺,也主動向偃槐講過,被姑娘用這樣的眼神兒看,還是不好意思了起來。 姑娘們無論是熱心腸的,還是不愛多管閑事兒的,想到他曾向申王進言,幫忙說過好話,便有些不落忍。想勸他不要走得太遠,想報仇,派任續就可以了。對付荊伯,她們也愿意助一臂之力——帶著兵馬到蠻地,必然要與荊國有交集,道也不好借,不如打一打。 由最熱心、與姜先最熟的衛希夷來與姜先搭話,問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姜先得到心愛姑娘的垂問,頭腦一熱,差點兒便將計劃合盤托出了,幸虧是在申王宮中,他還留著點兒警惕,吞吞吐吐地道:“我已做好安排了,并非一時意氣之爭?!?/br> 衛希夷不愛勉強人,心道,雞崽從小也不算笨,既然這般篤定,或許真有準備也未可知。設若真有不妥之處,大家一同南下,能搭一把手,就搭一把手唄。打定了主意,她就不再多管姜先的閑事兒了。 出發的時候是一個烏云密布的天氣,這已經是近期以來比較好的天氣了,在那之前,整個夏天,雨水幾乎不曾間斷。因為雨水,出發的準備工作才拖延了這么長的時間。 本以為是自己等人走,一路走,一路接收女瑩先前散放的人。不想打從南門出來,背后就拖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尾巴真長??!足有兩千號人,還的綿延得看不到尾巴的輜重車輛。 女瑩與衛希夷都是乘馬,行軍而非疾馳的時候,庚的騎術也還能跟得上。女瑩勒住了馬頭,有點遲疑地問衛希夷:“那些不是你帶的人吧?” 那當然不能是啦!衛希夷有伯任與她的五百人,到了龍首城,太叔玉不放心,又與了她五百,統共也就這么多人了。輜重一類亦是二人資助,申王這里,因為答允了二人南下,又聽了姜先獻計,亦有扶植之意,也與了一些。 就這么多東西了! 所以? 庚作了總結:“都是唐公?!?/br> 女瑩道:“他是認真的?” 庚突然冒出來一句:“我們是不是小瞧了他了?” “嗯?”衛希夷遲疑地說,“你看他這次能成?” 庚道:“不是還有我們嗎?我于行軍之道懂的雖然不多,在中山卻也見過你們整隊出征、凱旋而歸。您看,他的隊伍也很齊整,要么是他自己深諳此道,要么便是麾下有能臣。有能臣而能用,而非一朝手握大臣便圖自己痛快,這可比自己能干要難做到得多了?!?/br> 女瑩與衛希夷對望一眼,衛希夷對于唐兵行軍有序給予了肯定。女瑩道:“是了,我們不該總將他當作當年那個模樣。聞說唐地被治理得不錯,可見他也是有些本事的?!?/br> 姜先如愿以償地被頻繁在衛希夷面前提起,也得到了肯定,然而衛希夷的朋友們對他的評價卻偏向了另外的方向。庚與女瑩都認為他別有所圖,姑娘們是去干大事的人,看出來姜先對衛希夷有那么點意思,也沒有將他的行為全歸因于此。與太叔玉夫婦一樣,他們認為,姜先南下是因為有利益。 庚說:“天邑諸侯云集,卻并不同心。唐公有兩種選擇,一、留下來,盡力從中取得更多的利益;二、暫避鋒芒。二者都有可能是正確的選擇,也都有可能是錯誤的選擇,是對是錯,端看各人如何把握。唐公有母親、外祖在彼,不須自家費神太多,又留重臣守家。無論天邑做什么,成了,他也有份。敗了,他便說他不知,可以出來重整旗鼓,做個好人?!?/br> 女瑩叔頻頻點頭:“是這個道理。至于隨我等南下,他既非攜舉國之兵,又非傾全國之力,隨時可以抽身。對付荊伯,勝了,自有好處。敗了,荊國離中土也不近,不會損傷他的根本?!?/br> 兩人一致認為,姜先此人,實在狡猾。 ———————————————————————————————— “實在狡猾”之人卻十分用心地與任續商討行軍事宜,天上陰云翻滾,眼看要下雨了,很容易讓人回想起在蠻地的時光。南君昔年曾為他們配過精干的蠻人向導,姜先與任續從他們那里學會了不少雨中行進的法門。 蓑衣斗笠是在唐國就備下了,為此,將許多工匠都累壞了。人手一根手杖,輜重車上一定有一捆柴草。天陰的時候,姜先還是乘馬的,任續卻很小心地為他準備了一輛車,一旦落雨,就會將他塞進車里。姜先再說自己變得強壯了,那也是不行。 老天這回幫了忙,足了數日沒再落雨,在王畿附近,道路也好走,這幾日行進得很快。一前一后的雙方,交流也不很多。只在開頭,雙方打了個照面,約定若有麻煩,會互相照應。因為不是敵人,是以先通了消息,確定會同行一段不短的路程。 許國是女瑩的外祖家,許侯老jian巨滑,無利不早起,要他支援外孫女也不是不可能,許夠了好處即可,尤其還有姜先同行?;蚩陕愤^許國修整,又可詢問些消息,許國有許多自蠻地而還的人,也可收束一些舊部。 然而無論女瑩還是衛希夷,對此都持謹慎的態度。蠻地之變,許侯可沒有護送外孫回歸繼位的舉動。此番能自許國得到多少支持,還是未知,可以試,但不可以依賴。倒是與姜先,要保持一個比較友好的關系,反正現在雙方是需要互相幫助的。 友好,又不粘連太緊。 姜先得到了比較友好的待遇,任續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回來報與姜先:“前面的人,好像在變多?!?/br> 姜先思索不得其解,要說投靠,也該投靠自己才對,他相信任續的觀察,下令:“再探?!?/br> 任續道:“有點難,她們很小心,我開始相信她們或許可以復國了?!?/br> 姜先想了一想,道:“她們在咱們的前面,路過她們的營盤,點點挖了多少灶?!?/br> 任續有些佩服地道:“是?!?/br> 又過數日,任續發現前面行軍灶并沒有變多,但是他確信,自己并沒有眼花,人一定是變多了,又報與姜先。姜先思忖一下,道:“從她們造飯的時候看,一頓飯花了多長時間?!?/br> 這一回,任續發現了問題,心中也不無詫異,回來對姜先道:“造飯的時間比先前長了,她們那里果然多了人嗎?而且很謹慎,為了遮掩,也不添灶?!?/br> 姜先皺眉深思,過了一陣兒,眉頭舒展開了,問道:“離開天邑的時候,是不是說過,直至荊,都與她們一路的?” “是?!?/br> “再派斥侯,往前走,繞到她們前面,看是不是還有人,是做樣的人,做什么樣的打扮。要快!” “是?!?/br> 派出去的斥侯還沒回轉的時候,天終于下雨了。十分不湊巧的是,此時離天邑已經有了些路,大路修得便不如臨近天邑的地方好,之前又下足了雨水,此時道路變得泥濘不堪了起來。 前方,衛希夷的隊伍有千人,女瑩的人馬已收束到了六百余人,將準備好的手杖、蓑衣等物分發下去,輜重車輕了許多,行軍的人也方便了一些。衛希夷道:“咱們還有些富裕,要不與他們一些?” 女瑩道:“好?!?/br> 衛希夷道:“我親自去送,再聽聽他們有什么章程?!庇H自押著兩車蓑衣,往姜先的隊伍奔去。 姜先的斥侯發現了她們,衛希夷打著自己的旗號,很好認。姜先聽說衛希夷前來,正了正衣冠,咳嗽一聲:“快請!不對!備馬!我親自迎接?!?/br> 衛希夷奔近了就失笑,她看到了姜先的隊伍準備周到,自己押送的這些東西,便是多余了。來都來了,與姜先再溝通一下,也是必需的。遠遠看著當初住在王宮里,細柴桿兒一樣的雞崽,扔山林里能餓死的雞崽,現在居然可以策馬奔馳了,這種感覺很新鮮,讓衛希夷會心一笑。 看到一個柔弱的人變得堅強,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心情一好,衛希夷便送了姜先一個大大的笑。姜先摸不著頭腦:【我做什么好事啦?】 及近了,衛希夷大方地道:“原以為你們會準備不足,沒想到是多此一舉啦?!闭f著,馬鞭往身后指了指。姜先也看到了她身后的車輛,驚喜地道:“是送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