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跪在地上的丫鬟迅速轉頭,投過去一個帶著恨意的眼神,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么。然而旁邊的丫鬟已經搶先道:“是啊是啊,這池子邊上有些冰,四姑娘不曾看見,一腳踩上去就滑進去了——姑娘想拉都沒拉??!奴婢們想救,一時間連根繩子都找不到,叫了好幾聲,才有人過來……” “你們——”跪在地上的丫鬟眼圈都是紅的,但也只說了兩個字,就頹然轉回頭來,只管盯著地上的蔣杏華了。 桃華對這些喧嘩充耳不聞。她向蔣杏華嘴里吹進一口氣后,就迅速放開,用另一只手去按壓她的胸部。這樣大力的吹氣十分吃力,沒一會兒就會覺得耳朵里嗡嗡作響,頭也有些發暈。 “姑娘——”蔣杏華的丫鬟呆呆看了一會兒,連滾帶爬地過來,“我來吹氣可行?” 這丫頭膽子不小。桃華看了她一眼,立刻讓開位置,指點她:“這樣,我說吹氣你就吹?!?/br> 有了一個人協作,桃華有節奏地按壓蔣杏華胸口,不停地道:“吹,吹,再吹——” “這,這究竟是在做什么?杏丫頭到底怎么樣了?”于氏摟著蔣丹華,睜大眼睛看著桃華和那個丫鬟的奇怪舉動,“紫藤這是——” 蔣老太爺擺了擺手,打斷了一眾女眷們的疑問:“都安靜些!” 荷花池邊安靜了。然而許多人相互交換著眼色,彼此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這吹吹氣,能救人嗎? “咳——”一聲低微的咳嗆聲在死一般的靜寂中響了起來,紫藤已經吹得頭昏眼花,心里幾乎要絕望了,忽然聽到這聲音,還疑心是自己耳朵響,待低頭一瞧,見地上的蔣杏華眼皮真的已經微微動起來,才一陣狂喜,大喊道:“姑娘醒了!” 桃華停下手,感覺著蔣杏華的心跳已經漸漸恢復了正常的節奏,也漸漸有力起來,這才輕輕吁了口氣,對上蔣杏華慢慢張開的雙眼,微微一笑:“四meimei,你現在覺得怎么樣?” ☆、第40章 重生 蔣杏華覺得胸口里一陣陣火灼般的疼痛,就像有一回喝姜湯嗆了一口,卻比那還要厲害些。眼睛被陽光閃得有些發花,腦子也昏昏沉沉的,然而一張臉俯下來將耀眼的陽光遮斷,讓她看得清清楚楚——這個,不是三叔家的堂姐桃華么?或者說,應該是貴妃娘娘?她怎么會在這里?但不對,這張臉為什么如此年輕,絕對不像是三十多歲還生了一對兒女的模樣??! “姑娘,姑娘你總算醒了,嚇死奴婢了!”耳邊傳來的哭聲讓蔣杏華吃了一驚。她有些困難地轉頭去看,果然看見了一張熟悉的臉。這不是紫藤么?可她現在應該在百里之外的夫家,為什么在她懸梁自盡的時候卻出現在身邊?而且,紫藤看起來也是過份的年輕,完全不是一個莊子上的農婦應有的面容。 不不,蔣杏華隨即發現了更多不對勁的地方。她是在自己那冰冷破落的小屋里深夜懸梁的,可現在她卻躺在屋外,身上還濕淋淋的——沒等想完,一個噴嚏先打出來,蔣杏華想說句話,牙齒卻不聽話地捉對打起架來。 “好了,沒事了?!碧胰A站起身來,只覺得腿都跪得發麻了,“四meimei衣裳都濕透了,快送她回屋里去,熬一服姜湯先灌下去,然后趕緊去抓祛寒的藥?!边@天氣北方還很冷,水里更是冰涼的,照這個丫鬟的形容,人在水里泡的時間也不短了,好不容易救回來,別再因為凍成肺炎丟了小命。 紫藤又哭又笑地向著桃華就磕頭。小于氏已經喚了一抬軟轎來,將蔣杏華放上去,飛快地抬走了,小于氏才低眉順眼地對蔣老太爺道:“還要勞父親給杏姐兒診診脈,看該吃什么藥……” 蔣老太爺掃了一眼蔣丹華,轉身往蔣杏華住處走的時候,淡淡地道:“桃華跟我來,其他人都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去?!?/br> 于氏的腳步停了一下,看著朱姨娘裊裊婷婷地跟著蔣老太爺去了,抓著蔣丹華的手不由自主地握緊,攥得蔣丹華叫了一聲:“祖母,你捏痛我了?!?/br> 于氏連忙放開手,低頭看看蔣丹華的手,果然手背上現出幾個指印來:“祖母是擔心你jiejie……” 蔣丹華心里一緊,顧不得手上疼,偎到于氏身邊,像蚊子似的道:“祖母,我沒推四jiejie,是她自己走的地方太滑,腳下一滑就摔下去了……” 于氏望著蔣老太爺的背影,心不在焉地道:“知道,是她自己不當心,走路還不離池邊遠點……” 蔣丹華心里稍微踏實了一點,又小聲道:“四jiejie不會有事吧?” “不會?!笔Y老太爺的背影都看不見了,于氏便又恢復了淡然的神態,拉起蔣丹華的手,“有你祖父呢,沒事。今兒你也嚇著了吧,走,跟祖母回去歇歇?!?/br> 蔣丹華乖巧地扶著于氏,又忍不住回頭:“那個就是三jiejie?她怎么會治病呢?” 于氏不怎么在意地道:“無錫老宅那邊有許多祖輩留下來的醫案,偏方也不少,她會一點也不算什么?!?/br> “可是——”蔣丹華隱約覺得這事并不像祖母說的那么簡單。祖母來得晚沒有看見,她可是從頭看到尾的,分明是祖父施了針之后蔣杏華都沒有反應,桃華才上前來施救的。想得再大膽一些,是否連祖父都沒有辦法,三jiejie卻還能救人呢? 有類似想法的還有在旁邊圍觀的幾個丫鬟婆子,不過她們倒還沒敢大膽地想蔣老太爺是束手無策,只是私下里悄悄議論了幾句,說新來的這位三姑娘居然吹吹氣就把人救活了,不知是從哪里得到的偏方——家里有個做太醫的主子,下人們也能說得出一點皮毛的。 想法更明確的,自然是蔣老太爺自己了。他給蔣杏華診了脈,開過方子,吩咐立刻去抓藥熬給蔣杏華喝。打發走了屋里的一干人等,便轉頭問桃華:“你今日用的那個法子,是哪里來的?” 桃華這一路上已經考慮好了托詞:“伯祖父給五meimei施針,是因為五meimei已無脈了吧?”無脈,就是心臟已經停跳,“我從前在莊子上,曾經看見有個人夏日里被雷擊,脈象全無,心亦不跳,其妻子俯在他身上痛哭,手肘在他胸口亂壓,后來這人竟醒過來了。那時我就想,這按壓之法,大約可以令人心跳重起?!?/br> 蔣錫怔怔地看著桃華,忍不住道:“這事,你怎么沒對爹說過?”桃華時常去莊子上看藥田,蔣錫反而去得少了,還真不知道女兒究竟遇到過什么事。 蔣老太爺擺手阻止蔣錫發問,盯著桃華道:“繼續說?!?/br> “那吹氣之法,卻是我在外頭聽見人閑聊之時,說起的偏方。說是有小兒溺水后沒了氣息,那母親平日里信奉觀音,頭一日晚上菩薩托夢,讓她對著兒子的嘴吹氣,母親照著做了,果然小兒便活了過來?!碧胰A覺得在蔣老太爺的目光下撒謊真有點兒壓力,蓋因老頭兒雖然年紀不小了,此刻卻是一臉的求知,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這不叫偏方?!笔Y老太爺淡淡地說,皺起了眉頭,“有些人管這叫神賜方,譬如什么解砒霜毒、驅狐方之類,但大多數都是道聽途說,根本不可信,更不能拿來救人?!?/br> “可是這個方法,想一想卻是有可行性的?!碧胰A鎮定地說,“人若不呼吸必死,若是無法自己呼吸,那么有人吹氣,豈不就是代他呼吸了么?” 蔣老太爺目光一閃:“你繼續說?!?/br> 桃華只得繼續往下編:“侄孫女想過。這吹氣之法是代人呼吸,按壓之法卻是代人心跳,兩者似乎同理。侄孫女親眼看見按壓令人醒,那么吹氣之說,未必僅僅是神言鬼語。所以今年中秋節間,無錫望月橋突然塌陷,有個孩童落入水中,撈起來的時候已經沒了氣息,侄孫女就冒險用了這法子,居然救活了?!?/br> 蔣老太爺眉毛一揚,但沒有說話。這法子聽起來仿佛十分的難以令人相信,然而今日桃華剛剛用它救回了蔣杏華,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這個法子,其實用的時候,我也心中并無把握……”桃華悄悄觀察了一下蔣老太爺的臉色,不敢確定他是不是已經相信了,不過她的話說得很含糊,只用過一次的法子,無論蔣老太爺相不相信,都找不出什么破綻來,“不過是實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死馬當作活馬醫,無論如何總要試一下的……” 人工呼吸不是神仙的返魂香,絕不是什么人都能對著嘴吹一下氣就救活了的,桃華也是看蔣老太爺還肯行針,證明蔣杏華身體還是溫暖的,還有救活的可能,所以才跳出來毛遂自薦。 “據侄孫女想,這法子也不是包試包靈,若是人氣絕時間過久,恐怕就……” “人若氣絕身冷,就是已然死去,便是神仙也救不得,何況是你呢?!笔Y老太爺擺擺手,又問,“你用帕子蒙了杏丫頭的嘴,又是何意?” 桃華想不到蔣老太爺觀察得如此仔細,只好道:“這個……侄孫女只是覺得,這樣會更干凈一些……”預防唾液交叉傳染什么的,讓她怎么能自圓其說呢? 好在蔣老太爺不但沒有質疑,反而點了點頭:“你說得對,醫者須要時時注意保持清潔,有備而無患?!彼烈鞯?,“你呼氣及按壓要用多大力道,節奏如何,可有仔細想過?” 桃華想了一想,答道:“呼氣力道總要盡量大些,但若遇到孩童,理應適量減小力道。至于按壓也是如此,尤其要注意對方是否已有外傷,若是按得傷上加傷,反而更加麻煩。至于節奏,侄孫女倒未曾仔細想過,不過大約三息一次,若太快的話只怕力道不足,慢的話又恐救不過人來,畢竟人之脈搏總在一息左右便是一次?!?/br> 蔣老太爺靜靜地聽著,忽然又問:“你只用此法救過一個孩子,就考慮得這般仔細了?” 桃華頓時有些汗顏。人工呼吸是已經成熟的急救方法,也就是“驗方”,可不是她自己考慮出來的。然而瞎話已經編上了,也只能硬著頭皮裝糊涂:“當時救人時稀里糊涂,也不曾注意,回家之后才細細回憶,大約就是這樣做的,所以……” “很好?!笔Y老太爺到這時候才露出了笑容,“老三,你這閨女,有大醫之才,亦有大醫之心?!?/br> 桃華臉上一陣抑制不住地發熱:“伯祖父您太過獎了,我不過就是——總不能見死不救?!笔裁创筢t之心她是不敢當的,但上輩子養成的職業習慣,有些時候也實在是忍不住。 “不能見死不救,這便是大醫之心?!笔Y老太爺肅然道,又看一眼蔣錫,“老三,不是我貶低你,你還沒有這份才能,桃華丫頭是跟誰學的醫術?” 桃華還沒說話,蔣錫已經笑道:“伯父您說得對,我這份能耐可教不了桃姐兒,不過,我也教過她一點診脈方法的,至于其它,桃姐兒是跟蘇家那位老郎中學的?!?/br> “蘇老郎中——”蔣老太爺回憶了一下,“他的確是行醫經驗極之豐富。在民間行醫,比我被困在太醫院里強得多了。不過這吹氣救人之法,他也未必知道。桃華丫頭能想得出來,可謂青出于藍?!?/br> 蔣錫得意洋洋道:“伯父有所不知,桃姐兒在這上頭的確有些天份。家里那些醫書醫案,她已經全部讀過,今年在藥堂之中,她憑望診之法,就看出一樁風熱錯診為風寒的病癥……” “爹爹——”桃華不得不低聲叫了蔣錫一聲,打斷他的吹噓,“都是些皮毛,讓伯祖父笑話……” 蔣老太爺微微笑道:“這卻不是皮毛了。何況你今年才多大年紀,若是假以時日,必定——”他說到這里,忽然沒了聲音,桃華心下明白,便笑了一笑:“侄孫女是女兒家,也不曾想過要成什么名醫,不過是喜歡讀那些醫書醫案,多少學一些打發時間罷了。就是今日之事,也還是不要外傳的好,畢竟這法子在大多數人看來怕也是匪夷所思,若是以伯祖父之名傳出去倒也罷了,若說是侄孫女發現的,只怕非但沒有人相信,反而要被有心人捉住把柄,給家里帶來禍患?!?/br> “你說得對——”蔣老太爺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轉頭對剛從蔣杏華屋里出來的小于氏道,“老大媳婦,今兒這件事,杏華丫頭究竟是怎么落水的,你可知道?” 小于氏怔了一下,強笑道:“媳婦問過那幾個丫鬟,是那池邊上有些冰,杏姐兒跟丹姐兒說著話,不曾看見,所以滑了腳跌下去。丹姐兒也是膽小,見了嚇得不成,也不知如何救人……” 自己的女兒自己知道,小于氏一看蔣丹華的模樣,就知道蔣杏華今日落水,與她脫不了干系。然而到了此時她還能說什么?既不能把蔣丹華扯出來,當著蔣老太爺的面又不能將責任全推給蔣杏華——這位公公雖然平日里對蔣杏華并不多過問,但畢竟是他的孫女,如今險些出了人命,看蔣老太爺的模樣,就知道不能隨便蒙混過關了。 蔣老太爺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女孩兒名聲是最要緊的,若是今日之事傳出去,外人要怎么說丹姐兒?” 小于氏心里惴惴,她怕的也就是這個。女兒嬌縱些,爭一爭長輩的寵愛,于姐妹之間有些小齟齬都不算什么,可若是出了人命,縱然沒有證據說是女兒害死的,外人也會疑心,將來誰還敢聘這樣的女孩兒回家做媳婦? “父親說的是,媳婦日后一定對丹姐兒嚴加管教……”小于氏這會兒也不敢再替蔣丹華開脫,但又忍不住要含蓄地說,“丹姐兒是淘氣了些,之前媳婦總覺得她年紀還小——都是媳婦的不是?!?/br> 蔣老太爺瞥她一眼,沒有再深究下去,只是道:“這件事交給你,管束好了下頭的人,還有今日桃姐兒救人的事,都不許傳出去一言半語?!?/br> “媳婦知道,父親放心?!毙∮谑闲南肴魝鞒鋈ゾ热?,就掩不住有人需要救的事實,她哪里會有那么傻呢。 蔣老太爺嗯了一聲,站起身來:“杏姐兒這里你也上上心,再怎么說,春蕙已經亡故,她不過是個孩子?!?/br> 小于氏臉色微微變了變,低下頭道:“媳婦知道了?!贝恨ナ撬呐慵扪诀?,卻趁著自己有孕之時,在蔣鈞酒醉后爬了床。她自己帶來的人,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可是這口氣卻是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 幸而春蕙沒多久便難產而亡,卻留下一個蔣杏華,仿佛一根刺扎在rou里,只要碰到了就是一痛。她所能做的,也就是不克扣她的份例,卻絕做不到噓寒問暖,如對自己女兒一般的關心。 外頭的對話,蔣杏華自然是聽不見的,此刻她正倚在床頭上,睜大眼睛仔細打量著自己的房間。 這里不是她在劉家那個破敗的小院,這些陳設看起來熟悉中又透著一些陌生,畢竟她已經十幾年沒有在這里住過了——這是她做姑娘時的房間,她在這里一直生活到十八歲,才嫁到了劉家。 墻角的銅鏡有些時日未磨,照起來已經有些模糊,但蔣杏華從那里仍舊能夠辨認出來,鏡子里映出的絕對不是一張被難以啟齒的病折磨得蠟黃憔悴的臉。這張臉兩頰還有幾分豐潤,眼睛也還透著神采,這是她從前的臉,是她未出嫁之前的臉,不會錯! “姑娘,藥煎好了?!币还勺訚庵氐目辔稕_進鼻子,蔣杏華有些想嘔吐。為了治那病,她不知悄悄喝了多少藥,幾乎花光了自己的嫁妝,以至于聽見一個藥字就要作嘔。然而她強行壓制住了,只盯著端藥進來的人:“紫藤?” 是的,的確是紫藤,雖然這張臉也年輕了許多。蔣杏華覺得自己已經有些僵化的回憶正在慢慢蘇醒——是的,她還記得,就在自己十四歲那年,恰逢祖父六十大壽,遠在京外的二叔和三叔都攜妻帶子回來賀壽。就在三叔一家抵達的那天,她掉進了荷花池,幾乎淹死,是被祖父施了針才救回來的。沒錯,今天就是那一天,再過幾個月,就是她十四歲的生辰!她,又回來了…… “姑娘——”紫藤看著蔣杏華,有些擔憂,“姑娘是不是還有哪里不舒服?” “不,沒什么,我只是嚇著了……”蔣杏華接過藥碗,一口氣灌了下去。 紫藤松了口氣,眼圈又紅了:“姑娘可真把奴婢嚇死了!都是五姑娘,好好的路不許咱們走,才把姑娘逼到荷花池邊上去的。若不是老太爺來施了針,三姑娘又給姑娘吹氣壓胸,說不定……” “你說三jiejie給我吹氣壓胸?”蔣杏華有些疑惑,“這是做什么?”難怪她覺得胸口現在有些痛。 “奴婢也不知道……”紫藤當時只是一心想幫忙,現在回想起來,也是一頭霧水,“當時老太爺先給姑娘施了針,姑娘一點兒反應也沒有,三姑娘就說讓她試試,之后就一邊向姑娘嘴里吹氣,一邊壓姑娘胸口……” 蔣杏華下意識地按了按胸口,覺得一陣疼痛,拉開衣襟一看,胸口上已經有一片瘀青。 “呀!”紫藤嚇了一跳,“剛才給姑娘換衣還不曾注意,怎么就——姑娘可疼得厲害?” 蔣杏華微微一笑:“還好?!痹趧⒓?,比這更疼的情況還有得是,這點悶痛可算什么呢? “對了?!弊咸倜腿幌肫饋?,“三姑娘說了,到明日給姑娘用熱帕子在胸前敷幾次——剛才奴婢還想呢,用熱帕子敷什么,原來是為了這個?!?/br> 蔣杏華并不在意地點點頭,問道:“你說三姑娘又是吹氣又是壓胸,這是什么法子?” “奴婢不知道……”紫藤訥訥地答不出來。 蔣杏華微微皺起眉頭。雖然她的時間其實已經過了十幾年,但對這位后來做了貴妃的三jiejie,她的印象還是極其深刻的。 這位三jiejie是個活潑的性子,雖然早年喪母,但父親寵愛,繼母不敢難為,比起她這個庶出的女兒實在是幸運得太多了。且她生得美貌,那年來京城為祖父賀壽,被宮里的大jiejie蔣梅華召見,不知怎么的就遇見了皇帝。 蔣杏華極力回憶著。自從那次之后,三jiejie就屢次被召進宮去,打的幌子卻是說她會烹制藥膳,要為大jiejie調理身子。之后這調理著調理著,她就成了宮中一名美人,之后連連升位,很快就超過蔣梅華,成了九嬪之一的昭媛。 皇上子嗣稀少,幾名宮妃有孕都未能保住,偏這位三jiejie有福氣,進宮三年一舉得男,直升賢妃。到蔣杏華自盡之前,賢妃所出的大皇子被封為太子,她本人也升為貴妃,至于皇后,當時已經失勢,只是在中宮閉門不出,熬日子罷了。 蔣杏華眼前不由得出現一張雍容華貴的臉——生育之后兩頰微豐,肌膚白膩,上頭又沁著薄薄一層微紅,氣色極好;烏黑的頭發上壓著九翟冠,圈口為翡翠雕成,排鑲著赤金珠寶花鈿十八件,冠上用翡翠鳥的羽毛貼成九翟之形,四周圍繞金玉所制祥云四十片,兩邊還有一雙赤金鳳凰,口銜滴珠,墜下來的珍珠最大有蓮子米大小,滾圓瑩潤,在鬢邊微微晃動。 這九翟冠僅次于皇后所戴的九龍四鳳冠,但據說貴妃娘娘戴的這一頂冠是特制的,品制雖不逾制,工藝卻極其精致,無論是其上鑲嵌的珠寶,還是所花費的手工價值,都絕不遜于皇后那頂冠。就是配冠的那頂黑綾頭巾,也是精工細織,繡的金線鳳凰栩栩如生。因貴妃素愛紅色,所以頭巾上鑲嵌的二十一顆珍珠皆是粉紅之色,戴出來比皇后的還要顯眼。也在蔣杏華心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讓她知道,原來女子的生活,還可以是那個樣子…… ☆、第41章 計劃 如蔣貴妃那樣的尊貴寵愛,是別的女子一輩子連想都不敢想的。彼時蔣梅華入宮二十年,才從婕妤升為淑媛,只是早已不再被召幸,人人都說那不過是貴妃念著姐妹之情,提攜她一二罷了。 那是蔣杏華嫁入劉家之后有限的幾次出門機會。劉之敬要在皇帝面前博個孤臣之名,不但自己不與僚屬上司應酬往來,連女眷也不許出外飲宴,蔣杏華嫁他十五年,出門的次數簡直屈指可數,且大部分都是幾位姐妹之間的邀請。 那次入宮賀賢妃升為貴妃,也是蔣杏華最后一次出門了,之后沒有幾個月,她就因不能忍受身體上的折磨以及婆母的冷言冷語,懸梁自盡?,F在想起來,如果她沒有進宮,沒有親眼看見姐妹所能得到的幸福與尊貴,或許還不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那樣難以令人忍受。 但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別人就能過著那樣的生活,而自己卻只能在劉家默默地死去?蔣杏華幾乎可以肯定,即使自己是橫死而非病終,嫡母也不會因此去向劉家問責,而是默許劉家將此事遮掩下來,一口棺材就將自己草草下葬。 啊,或許葬禮不會太潦草,畢竟劉之敬素以守禮自許,自己雖是他第二任妻子,但因前妻乃是休離,故而自己在禮法上仍是原配嫡妻。嫡妻亡故,他怎能不借此機會再標榜一下他的守禮?說不定自己還能得一口好些的棺材,妾室所出的一個兒子也會披麻戴孝為自己嚎哭。 不,也不一定能得著好棺材呢。劉之敬不但標榜自己守禮,還素以清廉自得,恨不得能擺出一副家無隔宿之糧的模樣來,又怎會給妻子用好棺木呢,那豈不是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