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那我便先行謝過侯爺指教?!?/br> 回侯府一路上策馬疾馳,風從耳邊呼嘯而過,衛嫤靠在晏衡胸膛上,只覺得各種安心。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明明她馬術也不錯,京中道路平坦騎起馬來很容易,按理說兩人騎馬感覺應該差不多,可這會她卻覺得晏衡馬術好到不行,坐在他馬上格外穩當。 “是么?” “恩,我的馬術可是阿衡教的,是不是你刻意藏私?” 緊張了一天的心放松下來,靠在晏衡懷里,這會她終于有心情說笑。 “阿嫤發現啦?!?/br> “這么明顯怎么會看不出來,說吧,你究竟藏了多少真本事?!?/br> “沒藏多少,馬馬虎虎也就夠教阿嫤一陣?!?/br> “一陣,大概多長?!?/br> “讓我想想,”頓了頓,晏衡附在她耳邊,小聲說出三個字。 聽到這三個字,衛嫤心中止不住涌起一股溫暖。一輩子,阿衡要教她一輩子,也會陪在她身邊一輩子。 “但愿你說到做到?!?/br> 單手握著韁繩,晏衡另一只手撫摸著她的肚子,柔聲道:“不光為了阿嫤,還有咱們的孩子,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出事。這兩天讓阿嫤擔心了,現在我已經平安出來,你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天塌下來我個子也比你高?!?/br> 完全被他說到點子上,衛嫤鼻子有點酸,周圍全是他的氣息,一股安全感襲來,不知不覺間他心里踏實了。 等三人停在府門前時,她已經徹底平靜下來。由晏衡抱著下馬,還沒等上臺階,一直跑在兩人前面的楚英扭頭,神色間有些不好意思。 “阿嫤,日后你來侯府時也帶上青娘?!?/br> 青娘……哦,這是衛mama名字。衛嫤有些納悶,別說她失去了先前記憶,就算記憶完好無損,來侯府拜訪時墾地也會叫上衛mama,這事還用得著多囑咐?腦子里再過一遍他方才的話,仔細想下去她發現很多疑點。 首先是楚英說話的時機,既然想叫衛mama,為什么他不在刑部衙門跟前順道提一下。還有他剛才的神態,似乎這句話是他鼓起好大勇氣才說出來。再然后是他這句話整體的意思,本來是邀請她來侯府走走,這會她總覺得自己成了陪襯,衛mama才是主角。最后便是稱謂,“青娘”什么的無形之中透露出一點親昵。 這到底怎么回事?莫非楚英對衛mama有意思? 衛嫤被自己這想法嚇到了。 可當她想起世子對自己那份深厚到幾乎逼瘋吳氏的感情時,又覺得這事不難理解。 世人重門第,看重的不光是高門華府那塊牌子,更多的則是生于大戶人家熏陶出的教養和見識。世家豪門擁有更多的資源,孩子從生下來便穿綾羅綢緞,吃山珍海味,好吃好喝地供著,冷不找餓不著,這樣長起來的人自然比窮人家下地耕田的要細皮嫩rou。不僅外表上,生在富貴人家,自幼便見家中長輩招待同層次的人,各種宴會就是日常生活,這樣長起來的人,即便沒有人際交往天賦,時日久了也熟能生巧。 可凡事總有例外,富貴人家也有不成器的紈绔子弟,寒門百姓家更有天資聰穎之人。衛mama便屬于后者,雖然沒有好的出身,但她各方面都不比她見過的那幾位大家夫人差。那些人有的本事她全有,可那些人卻未必有她的美貌。這樣優秀的衛mama,楚英動心也在情理之中。 身為女兒,她為能有這樣一個完美的親娘而驕傲。 “我娘一直記掛著老太君,一直想與老太君多走動走動。只是礙于前面一些事,她不方便過來。這下好了,有侯爺這句話,娘肯定很高興?!?/br> 青娘真的會高興?想到這種可能,楚英也忍不住心底雀躍。 他本來就看衛嫤順眼,這會更想著多幫她一些。一邊帶兩人往老太君院中走著,他一邊說起了自己了解到的青火衛情況。 ☆、第169章 酒中豪杰 從楚英口中,衛嫤知道了青火衛的詳細情況。 這股與青龍衛名字相近的暗衛組織來源也差不多,當年太祖建立青龍衛負責情報,為防帝王權利過分膨脹,便又建立了一支青火衛用來制衡。按規定青龍衛只能傳給宗室公認最公正賢德之人,可這樣一來容易養得后者心大,利用手中權力篡權奪位。就這樣青火衛應運而生,它本身實力比青龍衛稍弱,但本身為帝王所掌控。 太祖果然高瞻遠矚,聽完兩支暗衛來源后,衛嫤對想出此計策的開國皇帝佩服不已。 “太祖皇帝確實圣明?!?/br> 說這句話時楚英的心情頗為復雜,大越開國皇帝做了許多事。他不僅建立了制約王權的兩支暗衛,還徹底改革了歷經多朝的律法,這些空前絕后的變革目的只有一個:約束為官者權利,讓至高權利頭頂時刻懸一柄利劍。 憑良心說這種改變很好,可當楚家成為這些新政下的犧牲品,他心中那點崇敬之情便要大打折扣。 “侯爺,不知青火衛如今由誰執掌?” 一路走到老太君院前,衛嫤終于問到了關鍵。 青龍、青火,本來皇帝掌弱些的青火,宗族內另一方勢力掌強一點的青龍。帝王有皇權,即便手中暗衛弱一些,整體也處于優勢,但這優勢不至于大到讓他為所欲為,這邊是當年兩股暗衛設立的初衷。 可愿望是美好的,執行時出現了偏差。制定此項政策的皇帝能管住自己,不代表他的繼任者也如此自律,心甘情愿受外物束縛和制約。先帝朝時青龍衛基本形同虛設,到今上登基更是直接將兩股暗衛捏在手中。最后礙于祖宗家法,慶隆帝掌握了最強的青龍衛。 “稍弱一些的青火衛,當年冊帝儲時,作為賞賜給了太子?!?/br> 竟然是太子,愣神之下她邁過門檻的腳被別下,身形一陣搖晃幾乎要跌倒時,旁邊晏衡傾身抱住她。與此同時正院門打開,裹著斗篷的封老太君由衛mama攙扶著走出來,兩人旁邊站著世子楚璉。 見到這一幕封老太君下意識地看向孫子,見他痛苦之余更多地則是欣慰,她心下點頭。當初阿嫤是想要出府嫁人的,璉哥兒之所以能從她這要走人,不是因為吳氏那兩句要人的話,而是私下里他跪下來求過她。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她將他那份感情看得清清楚楚。如今他這幅反應,顯然心里還有情,但已經能說服自己去放下。 這種反應讓她滿意,楚家的男人即便離開西北沙場,也該頂天立地,拿得起放得下。 這幾年璉哥兒的確是長進了,這份長進卻跟阿嫤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是阿嫤的受傷刺激到他,還有她打聽到阿嫤出嫁前對他說得那番話,闡明鎮北侯府如今處境后她鼓勵璉哥兒憑自己的才學再次撐起侯府。要說璉哥兒最聽誰的話,那肯定非阿嫤莫屬。青梅竹馬外加男女之情,這份感情深到連她這做祖母的有時也要嫉妒。 這些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拍拍旁邊衛mama的手,再次開口時封老太君滿臉笑容。 “這就是阿嫤夫婿吧,果然是一表人才,還是青娘眼光好?!?/br> 衛mama同樣余光瞥了眼世子,見他面色如常,心下松一口氣,謙虛道:“老太君謬贊?!?/br> 被所有人偷偷觀察著的楚璉心下苦澀,好歹他也是個讀書人,發乎情止乎禮什么他都懂。他不否認,自己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三年前糊涂又懦弱,糊涂是因為沒有及時發現吳氏陰謀,懦弱則是因為明明喜歡阿嫤卻不敢名正言順地許以她高位。通房,說到底跟丫鬟沒什么兩樣。如果當時他順從自己的心意,名正言順去寵妾滅妻,把阿嫤牢牢護起來、寵上天,吳氏還敢那樣對她么? 這問題他想了無數遍,直到時隔兩年他再次見到阿嫤。她依然那般嬌俏,西北塞外的朔風并沒在她臉上留下絲毫痕跡,只打磨得她氣質更加堅強。僅僅一眼他便有所明悟,這兩年她過得很好,名正言順出嫁做正牌夫人,這樣的生活才真正適合她。 除去男女之情外,阿嫤在他心中更重的分量,是那個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meimei。不論通房還是后來結義金蘭,內心深處他都是希望她幸福的。如今見她這樣,他也就放心了。 將那點不甘隱藏在內心最深處,楚璉走上前,正對著晏衡,滿是書卷氣的臉多了一分嚴肅。 “好歹我還是你大舅兄,見面也不知道打個招呼?!?/br> 收斂周身冷硬,晏衡頭一回對楚璉升起敬佩。扶正阿嫤,帶她邁過臺階后,他抱拳微微欠身:“見過舅兄大人,這兩年家中生意承蒙舅兄照料,晏某不勝感激?!?/br> 他照顧的明明是阿嫤生意,什么時候成了他家的了!聽出他話中劃清界限之意,楚璉突然覺得面前這張臉很欠扁。 所以在稍后接風宴時,他特意命人拿來了酒窖深處那幾壇陳年烈酒,一杯又一杯灌了起來。察覺到他的用意,拜托衛mama好生關照衛嫤后,他上來便自罰三杯謝過鎮北侯,而后他來者不拒,跟父子兩人對飲起來。 這酒還是老鎮北侯在世時從西北運過來的,據說出自酒泉一位釀酒大師之手。祖傳老方子,釀出來的酒勁大但又不上頭。還沒等楚英說完這段淵源,衛嫤和晏衡就都想到了,這是酒泉郡那位跛腳王伯家釀的酒。 釀酒之人對上了,晏衡又說起王伯腳之所以變跛足的原因。聽完他如何處置酒泉那位跋扈的周千戶,又如何把周家這些年貪墨的民脂民膏還回去后,楚英連連叫好。 “為官之人,不論文臣武將都該福澤一方。這杯酒,本侯敬你?!?/br> 楚英親自舉杯,楚璉也跟一個,晏衡哪敢真讓這兩個人敬酒,趕緊站起來舉個平杯。 “我做這點事比起侯府當年差遠了,當日審周千戶時,酒泉百姓都很想念當年清廉為官、一心為民的老侯爺。說到福澤一方,這杯酒無論如何也得我敬侯爺和世子?!?/br> 互相吹捧一番后,雙方相互敬酒。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后,看著空空如也的琉璃杯,晏衡與楚璉相視一笑。隔著飯桌兩個同樣英俊但又各有千秋的男人,這會頗有點杯酒泯恩仇之感。兩人之間芥蒂全消,酒桌上徹底熱鬧起來。受這種氣氛影響,連日來心情沉重影響食欲的衛嫤這會也胃口大開。左邊衛mama右邊晏衡,兩人同時給她夾著菜,坐在中間她吃得不亦樂乎。 嘴里塞滿食物,品嘗著侯府精致美味的菜肴,她眼睛晶亮雙頰鼓鼓囊囊,明艷的臉這會跟只小松鼠似得,看得飯桌上其他人同樣開心不已。 等到吃個七八分飽時,三個男人間拼酒到達巔峰。方才還壓制著聲音在正常分貝內,這會直接扯著嗓子吼開了。出乎意料之外,聲音最大的不是性情豪爽的楚英,也不是歷經行伍的晏衡,而是一直頗有君子之風的楚璉。 端著酒杯,青袍云紋袖往上擼,露出那截白皙但肌rou均勻的胳膊搭在晏衡肩上,他大著舌頭說道:“阿嫤……那是我meimei,比親meimei還要親。你對她好,那我敬你是條漢子;你要敢對他不好,我們鎮北侯府以前也在西北帶過兵,別以為我沒辦法治你?!?/br> 點頭,晏衡什么都沒說,直接抱起了面前的壇子。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他站起來,壇子對在嘴上,因為喝太快壇中酒順著唇角往下流,灌到脖子里一直在胸前蔭濕一大塊。 雖然剛才三人喝掉不少,可那壇子足夠大,這會最起碼還剩三分之一。剩余的這些,晏衡仰起脖子一飲而盡。這樣不算,喝完了之后他跟沒事人似的,又給衛嫤夾了顆青豆。 因為顧念著衛嫤有孕,這桌子菜并沒有什么魚腥,大多數都是素菜和面食,rou則熬了湯。滿桌子菜里面,那碟下酒的青豆嚼起來嘎嘣脆,甜中帶咸,味道特別好。正因為太脆,夾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晏衡用一粒青豆證明了他此刻的清醒,親眼目睹他的海量,鎮北侯那叫一個佩服。 “千杯不醉,酒中豪杰!” 氣氛再次達到頂峰,正在所有人都高興時,在門邊負責添水的丫鬟走進來,面帶難色地稟報。 “老太君、侯爺、各位主子,吳家來人說世子夫人有些不舒服,想請世子過正院一趟?!?/br> “吳氏叫本世子?” 楚璉酒量本來就淺,方才為了灌醉晏衡他更是往死里喝,這會酒意上頭他有些醉了。朦朧中聽到吳氏故技重施,他心里的火一下竄上來了?;蛟S清醒時他還能存三分理智,這會借著酒勁,他體內遺傳自楚家人的擰突然爆發。 憑什么吳氏說什么就是什么,吳氏說阿嫤先做通房,他就委屈著阿嫤;吳氏說這幾天書院有大儒講學,他就得暫時離府幾天,給她留出空隙傷害阿嫤。 指著自己鼻子,他瓦著舌頭:“她叫我就得去?我又不是太醫,也不是太上老君包治百病的仙丹,身體不舒服我去了有什么用?!?/br> “告訴她:本世子、不伺候!” ☆、第170章 興教之意 雖然世子沒離開,可吳氏終歸影響到了眾人。眼見著外面太陽開始偏西,衛嫤覺得此次拜訪時間足夠長,便對晏衡打了個眼色,連帶衛mama三人一道告別。 對于他們的告別,侯府祖孫三代各有各的不舍,這會挽留起來也十分真心。 “好不容易阿嫤回京一趟,才坐這么點時辰就走?!?/br> 封老太君一臉感慨地念叨著,她也知道這會留不住,便改口要他們多跟侯府走動。 這般熟悉的說辭,不久前衛嫤剛從楚英口中聽過。一邊笑著應對老太君,另一邊她注意著楚英神色。似乎察覺到她的目光,楚英也往這邊看過來,四目相對間衛嫤有種心事被窺破的羞恥感,而本應羞恥的正主卻一臉坦然,笑著對她打個拜托的手勢。 這是承認了? 幾次三番她早就懷疑楚英對衛mama有意思,先前她雖然胡亂猜測,但也僅止于猜測。如今見他承認,她只覺身上壓力倍增。要不要把這事告訴衛mama?如果告訴了之后衛mama要如何自處?雖然在她心中衛mama千好萬好、就是仙尊下凡也配得上,可其他人不一定這樣想。 要是旁人她還能袖手旁觀,可這事關乎衛mama下半輩子幸福,她做女兒的怎么可能不上心。 渾渾噩噩的由楚氏父子親自送到侯府門口,上了馬車后她突然有點不敢面對衛mama??吭陉毯饧缟?,她裝作假寐、一路糾結著回到家。聽著外面衛mama吩咐下人燒水,又壓低聲音吩咐他們小點聲不要打擾她休息,這般關心又緊張的純純母愛,讓她糾結的直撓墻。 “阿嫤可是在煩惱青火衛一事?” 見晏衡從外面走進來,她先仔細檢查遍他全身,確定沒添什么新傷后,她點頭又搖頭。 “青火衛畢竟關乎太子,如今跟泄露軍機之事攪和在一起,任誰都會發愁??捎行┦鲁钜矝]用,剛才聽侯爺說出來我便打算好了,咱們先寫信告訴舅舅情況,然后這幾日拜訪下文史候府和柳祭酒府。這兩家前兩年就有聯系,只不過咱們遠在西北一直不得空見。如今到了京城,出于禮數也得登門拜訪?!?/br> 阿嫤的確想得很周到,晏衡點頭,開始盤算登門時的禮單。這次進京他們雖然沒帶多少東西,但他先前在京城相熟的通源商行、錦繡閣等處存了一些東西,這幾年阿嫤做生意,也跟著存了些,如今湊出幾份像樣的禮倒是不難。 “除此之外,應天府書吏說那賭坊也得去看看?!?/br> 剛把禮單想個□□不離十,聽她提賭坊,晏衡松一口氣:“這事阿嫤放心,茍書吏負荊請罪前一天,我已經安排人前去那個賭坊?!?/br> 差點把這一茬給忘了,想到茍書吏,她便想起負荊請罪當天府門前的鬧劇。一心回護茍書吏,卻絲毫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茍夫人,以及那對哭求著要認回兒孫的貧苦母子。當時她就覺得不對,天底下哪有那么湊巧的事。茍書吏昨天惹著她,一大早后院寵妾紅杏出墻的情郎便找過來。 “恩,辦這兩件事的人是我一道找的?!?/br> “可信?” 在她懷疑的目光中,晏衡篤定道:“比柱子還可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