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出京!
然而這才僅僅只是開始而已,當杜如晦離去之后,沒有多長時間,又有一隊皇宮禁衛帶著一只只大箱子前來,同樣將其堆在了功德碑面前! 而后當這些皇宮禁衛離去之后,太子府侍衛同樣如此,帶著一只只大箱子前來,也堆在了功德碑面前! 秦王府杜如晦先來,而后便是皇宮禁衛,再之后是太子府侍衛,三波人馬,可謂是前后腳而來, 但是在這三波人馬來了之后,功德碑面前數十只大箱子,卻是堆得滿滿當當的! “剛剛那是秦王府的人吧,然后是皇宮禁衛,再之后好像是太子府的人,把這些箱子里……” 有人心中頓時不由怦怦直跳起來,功德碑前,百姓們捐獻的銀錢和銅板,此刻早就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兒, 那送來的一只只大箱子則是以功德碑為中心,圍成了一個大圓。 朱雀大街上真的出現了一座錢山! …… 燕王府, 對于太子府,秦王府和皇宮派人送錢的消息,李默在回府之后第一時間便得知了! 對于皇宮,秦王和太子這三方的動作,李默不以為意,那功德碑上面的名字不是白刻的,想要把名字刻在上面,好歹也得給一點手工費,雖說這手工費有點貴了! 書房, “魏征,明日出京路線,可曾規劃好?” 書房當中,此刻卻是只有李默,魏征,李淳風與周清四人, 其實按理來說,此次三道賑災事關重大,包括路線規劃以及相關事宜,應該及早做好準備, 不過這三道賑災總官是李默強搶而來,不管是太子府還是秦王府,自然都不會這么好心提醒李默,不過也不要緊,這些事情有魏征和周清兩人足矣了! “殿下,此次三道旱災蝗災嚴重至極,從山東,河南,山西一直到關中之地,千里旱災,千里蝗災,但是受災最為嚴重者還是河南和山東兩地, 臣建議此次東巡第一站應當是河南洛陽,洛陽曾經為西漢故都,處中原腹地,當年王世充盤踞洛陽,是秦王勁敵,臣擔心此次三道除旱災和蝗災之外還有人禍,殿下能夠控制洛陽,進而便能夠輻射整個河南地區,若能夠將河南中原地區的災情延緩,三道之地的災情,便能夠步步而定!” 魏征頓時沉聲說道,這幾天來,魏征也不再彈劾人了,除了承天門給燕王捧過一回哏之外, 魏征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思考此次三道之地賑災如何進行! 李默之前已經說的很清楚,此次三道賑災,燕王府基本上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了, 不僅魏征要前去,周清也要前去,甚至連胡三刀都要帶走,不過這也是應有之意, 現如今李默在長安城當中的勢力雖說已經初成規模,但畢竟麻雀雖小,一旦分割開來, 就算把魏征留在長安城當中,但是沒有了李默做靠山,以魏征這個性格,在長安城秦王和太子兩黨碾壓的情況之下,魏征非但不能夠起到潤滑的作用,反而還可能加劇矛盾產生。 再者此次前去三道之地賑災,李默有預感,魏征這面人鏡前去的作用可能會非常巨大! “不知道長可有何意見?” 李默點點頭,又向李淳風看去,此次前往三道之地賑災,李淳風自然也要帶去, 不然,任憑李淳風留在長安的話,李默擔心以秦王的魅力,恐怕李淳風抵擋不??! “一切盡由殿下安排便是,貧道悉聽尊便!” 李淳風頓時微微笑道,自然沒有拒絕, “久聞道長卜卦之術,靈妙非凡,不知道長可能夠為本王此次出京算上一卦!” 李默頓時間笑問道,李淳風和袁天罡這兩人所做的推背圖,可謂是大名鼎鼎推算,八八六十四卦推背圖,可謂解盡天下玄妙, 當然以現如今李淳風和袁天罡的能力,恐怕是還沒有達到能夠推演出這推背圖的地步,不過即便如此,也絕不一般! 李默對于算卦這種事情其實是不太相信的,但是無奈歷史上關于此種傳言比比皆是,而且都是有鼻子有眼! 從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到諸葛亮借東風擺八卦陣,而后又有大唐李淳風和袁天罡所做的推背圖,之后還有明朝的一代奇人劉伯溫…… 這些人一個個似乎都有窺探天機之能,不能不說這易經八卦,若是真的琢磨透了的話,的確有非凡之妙用! “愿為殿下效勞!” 李淳風同樣微笑著說道,伸手便排出幾枚大錢,這幾枚錢與尋常銅錢相比要顯得稍大一些,很顯然不是制式銅錢,而且銅錢的磨損也很嚴重, 看得出來,有些年頭了,不過李淳風作為道門人宗掌教,擁有幾枚年代久遠的占卜銅錢,倒也極為正常,畢竟這些銅錢越久,越能夠顯現出道門的底蘊來! 李淳風隨手便將手上的三枚銅錢拋在桌面上,銅錢落,帶字三面朝上,李淳風默默將這三枚銅錢收起,而后起身公身對李默說道: “恭喜燕王,殿下此去,龍出九淵!” …… 第二日, 長安東門,一大早就已經匯聚了無數百姓, 今日,便是燕王出京,前往三道賑災之時,長安百姓自發前來相送! 辰時初,大陽初升,東門徹底大開,而燕王李默的車架此刻也已經到了東門外! 此次出京,李默幾乎將整個燕王府全都帶走,黃金火騎兵和陷陣營也全部撤離長安,隨行人員有魏征,周清,胡三刀,武媚娘等人,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不得不提,那便是杜如晦! 東城門街道兩側是密密麻麻的長安百姓,所有百姓的目光當中都涌動著一種希冀之色, 就在車隊眼看著要走出東城門之時,人群中百姓見狀,頓時間發出一聲高呼: “燕王殿下一路順風!” 這道聲音響起后,頓時間便是數以萬計的聲音呼嘯而起! “祝燕王殿下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