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李不疑差事出錯, 致使對西戎的防備軍出現問題。 消息甫一公開,立即在京中造成地震! 后宮中的玉河如今震驚憂心不論,事情的始末卻是飛快地傳開—— 兵部負責收集軍情等事, 李不疑資歷尚淺, 如非成國公世子的身份,絕對不能接觸到機要。盡管如此,兵部的要員們也只是派給他不要緊的工作。 可即便如此, 這位公子哥兒居然還是能夠惹出亂子來! 本朝軍中規矩甚嚴,縱然對陣之時, 將領有決斷的權力。但是未開戰時,哪怕是百人長的調動,都需要寫成詳盡文書,報給朝廷,等待批復。 自然,批復的官員輕易也不會駁了, 無非是程序問題。 但壞就壞在, 邊關這次送來的文書上, 有兩名將領的名字寫反了。 李不疑辦的只是最簡單的差事, 負責對照資料, 將文書核對一遍有無缺漏, 再報給上官,由上官進行批復。偏偏, 他核對的時候, 沒能發現問題。 那上官又是親近成國公的, 有意提拔他。批復的時候,也讓李不疑寫了名字。 誰知這樣一來,便出事了! 名字寫反本來就有個不敬的問題, 是以邊關忐忑不安地等待駁斥。誰知朝堂沒有發現問題,已經發了旨意過來。這下,他們要再解釋也難,便不得不按照這封旨意,將兩名將領調換位置。 但是邊關原先排布主將時,便已經籌謀到了最好。 這驟然一換,不僅有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風險,更是…… 兩名將領一姓胡,一姓聶。那聶將的駐扎邊上,是一姓王的將領。如今胡將與聶將換防,便成了胡將與王將毗鄰。偏偏這兩位大將,彼此有仇! 王將早年嫁妹給胡將,結果胡將不留心后宅,致使王將之妹被其長輩磋磨至死。 之后,王將便與胡將反目。兩人見面就要打,更在戰場上有過斗氣之舉,曾被重重處罰。 這些都是錄在兵部的檔案里的! 為何兵部的上官對照檢查時,未能發現任何不對? 如今邊關仍在防備西戎,所有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點。若將兩個彼此有仇的將領放到一處,那便是明知道稻草易燃,還不防備明火了! 可是,要承認文書寫錯了?還是要指控…… 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封發還的文書上,李不疑的名字。 最終,主將選擇了沉默。這興許與他曾經跟隨李伯欣作戰有關。只是重新安排了一次換防,將王將又調走,命快馬將新的文書遞到京中,懇請批復。 但十余日后,與那文書一同遞到圣前的,還有一封來自偏將的血書! 血書內容很快便傳遍了京城。偏將義憤填膺在其中,說李不疑辦差出錯,主將更是意圖包庇!這豈非將軍國大事當做兒戲么! 事態如此嚴重,涉及了邊關的布防。 故而消息一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 …… 彈劾的奏折如雪花般飛來。 寫錯文書,原本便不算小事。在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上未能發現不對,核對時輕易地放了過去,更是不該有的罪。 如果說前兩者勉強還能有回旋余地—— 無數奏折上彈劾的“成國公與邊關的唐主將串通,包庇親子!”“堂堂守關之將,在軍國大事居然為了包庇勛貴之子而緘默不言,成國公還不夠一手遮天嗎!”…… 這才是真正的殺招! 明陷李不疑,實指李伯欣之野心! 縱然人人都知道成國公不安分,可一旦被指出來,他倘若不是明日便準備造反,那么今日,還是必須站出來自辯的!哪怕他是大夏軍神,勾結邊關守將、包庇親子,也是重罪! 倘若李伯欣想要將兒子撈出來,他就必須做什么來證明自己“很安分”。 這無疑是帝黨蓄謀已久的一次出擊,且動手便是殺招,直指核心! 成國公,將要如何保下他犯罪的兒子? …… 李不疑第一時間便被鎖拿收押,縱然不曾遭受苛待,也見不到父母家人。 他慌亂至極,想要自辯,卻沒有任何人肯聽?;袒滩话驳氐却藥兹?,終于聽到鎖鏈上“哐啷”一聲響,李不疑抬起頭,驚喜地喊道:“父親!” 趙忠福的聲音不陰不陽地響起來:“成國公,請趕快罷,圣上只允了一盞茶的時間?!?/br> 李不疑這才留意到他的存在,頓時有些慌了:“父親?父親!” 他撲到鐵柵之前,急道: “請父親相信孩兒!也請公公向圣上轉達。我、罪臣收到文書時已經翻過了全部的存檔,只是當時并沒看到對幾位將領恩怨的記載。許是有同僚拿去看了,還望圣上明察!” 趙忠福只是一團和氣地笑著,連個虛應也無。 李伯欣將兒子的全身上下掃視一遍,轉頭道:“看過了,這小子沒受什么折騰。帶我出去罷?!?/br> 趙忠福露出些不可置信之色:“您不和世子再說些什么……” “不用了?!崩畈赖穆曇艏扔睬依?,“走罷?!?/br> 他轉身大步而出,不顧身后李不疑茫然又驚恐,一疊聲喊著“父親父親”。成國公狠狠閉上眼睛,心想這小子,被別人算計了都看不出來么! 難道他真以為是他父親買通了那邊將,替他包庇、遮掩罪行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