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楚陽娿看著他清俊迷人的臉,暗嘆一聲美麗的蘑菇都有毒,她當年真是腦子被驢踢了才下口的??上КF在想這么多多也沒用,還是趕緊吃完睡覺,明天還要早起呢。 可惜她想休息,云起的精神卻很大,洗完澡,那人就扛著楚陽娿回了房間,將她折騰個半死。 次日直到日上三竿,楚陽娿才懶懶醒來,身邊早就沒了云起的身影。楚陽娿起了床,剛洗漱完出來,就聽聽女人嚎哭的聲音。 “是三房還有何家以及許家幾位太太?!?/br> “他們哭了多久了?” “有一會了,七爺怕不讓說,怕吵著您?!?/br> “她們在哭什么?” “大房那頭,大老爺今日一早,被發現吊死在房梁上了,大太太氣的得了失心瘋,鬧著要殺了七爺,所幸沒有傷到人,七爺只好先將人關了起來。二太太跟少奶奶們聽了,都跑到咱們院子外面來,哭著要提大太太求情呢?!?/br> 楚陽娿眉頭緊皺:“大伯上吊了?這是怎么一回事?” “可憐哪,白發人送黑發人,一時想不開,所以就……”明輝感嘆一聲,沒繼續說下去。 楚陽娿點點頭,也不繼續問了。 云培東此人,不是沒有經受過一點打擊的,他絕對不是一個會上吊自殺的人,想來這里面,少不了云起的手筆。 楚陽娿皺眉,這個人太狠了,會不會有一天,他看自己不順眼了,自己也就列在了他的死亡名單上了呢? 不過很快,她就搖頭按住了這個想法。她跟云起沒有利益沖突,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都需要自己的這個助力,所以至少現在,她不用擔心自己的小命。 說來也可笑,明明是夫妻,她想到的不是情分,卻是利益。大概真的只有利益才是最好的衡量方法吧。 小何氏跟小許氏等人,在院子外面哭了好半天,也沒把楚陽娿哭出來,實在無奈,只得先回去了。 現在家里死了這許多人,管事的大何氏也被當瘋子囚禁了起來。 又接到圣旨,皇上前來文山避難,馬上就要到了。 這管家的擔子只得落到了二太太大許氏頭上,二太太接到云起的通知時,真是被駭得不輕。 迎接皇帝,并不是一件輕率的事情,大許氏連皇宮都沒進過,雖說現在是云家女眷中最年長的,卻從未辦成過什么大事兒。 聽說要讓她準備太后皇后與眾妃嬪女眷的衣食住處時,竟驚慌半晌,又把媳婦女兒叫來商量,最后只能厚著臉皮去找楚陽娿。楚陽娿是京里出來的,從小進宮無數回,比她們懂得多,宮里有什么制儀忌諱千萬初步的錯,免得到時候沖撞天家被降罪。 楚陽娿只得從旁協助,緊趕慢趕的,才好不容易將所有正房騰出來收拾好,給后妃們做臨時行宮。 這時候,原本想要鬧事的云家上下,都突然老實起來了?;噬系鸟{臨,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希望。 現在云家損失慘重,整個文山都落入云起之手。老爺子又一病不起,現在由云起的人看著,他們連想見一面都見不到。 他們想要讓云起付出代價,可自己有無能為力,所以只能等著,等著皇帝的駕臨。他們會告御狀,讓皇帝親自處置他。 然而等皇帝帶著后宮妃嬪以及文武百官逃到文山之后,他們才發現,他們還是太天真了。 那是一個好日子。 在陰沉沉下了幾天雨之后,天氣終于放晴。 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天還沒亮時,云起就將楚陽娿從床上挖起來。兩人穿上了進宮才用的大服正裝,隨便吃了兩口飯,就下山準備迎駕。 云家除了臥病的老爺子之外所有人都到齊了。 從晨光熹微,等到太陽高照。又到太陽偏西,直到最后一縷霞光印在西天,皇帝的儀仗隊,才終于緩緩地出現。 楚陽娿此時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卻只能候在原地,等著接駕。 好不容易等到隊伍到了近前,只見云起一個健步沖了過去,對著皇帝跪行大禮,而后顫聲道:“皇上,臣救駕來遲,還請皇上恕罪!” “愛卿,此次朕能離開京城,多虧了愛卿你呀!” “皇上!” “愛卿!” 這一對君臣包頭痛哭,后面的官員其也衣袖抹臉,一起啕號大哭起來。 楚陽娿不能特立獨行,也只得跟著掉眼淚。 好不容易,等皇上哭夠了,楚陽娿才帶著女眷,去給太后以及皇后娘娘請安。 太后養尊處優多年,如今從宮里逃出來,一路得舟車勞頓,委實辛苦。 見了楚陽娿,也微微紅了眼圈,她拉出楚陽娿的手,看了好半晌才道:“官官,沒想到今日,才又見到你了?!?/br> “太后娘娘?!背枈阒荒鼙人友蹨I掉得更狠。待抹了眼淚,才將云家幾位輩分高的女眷讓道前面,一一給太后引見。 這一來回,又花了些時候,待到好不容易上了山安歇下來,已經是后半夜了。 本以為云起會留在皇帝身邊,跟他抵足相談直到天明,誰知皇帝說要見老爺子,云起便又帶著皇帝去青松齋了。 當天晚上,楚陽娿再沒見到云起,次日藏風來傳話,說主人下山去了,大約過兩日才回來。山上的事,就交給她管著了。 云起身邊助力無數,輪得到讓自己管的,自然是指內宅的事。而現在要說到內宅,自然就指的是住著太后跟皇后以及眾位妃嬪的臨時行宮了。 這所謂的臨時行宮,實際上只是云家大房二房,以及老太太仆氏曾經住過的正院。將原先住在里面的人搬出來,又加了幾道高墻就成了臨時行宮了。因是逃命,各位后妃每人身邊只帶了要緊的兩三個宮女跟太監,不夠的人手,自然要從云家這里補上。這一來,整個臨時行宮,對楚陽娿來說幾乎就是透明的。 不過人家現在再怎么勢不如人,到底身份在那里,楚陽娿在她們面前,也只有恭恭敬敬扥份兒。何況女眷不如男人那樣膽大,如今剛從京里逃難出來,這些宮里出來的女人,一個個都嚇破了膽,規矩的很。要說管,還真沒什么好管的。 楚陽娿心大,該陪吃陪吃,該陪喝陪喝。 便是見了楚燕陽,也恭恭敬敬行禮。 楚燕陽大約不怎么稀得見她,大多時候,都稱病躲在屋里不出來,楚陽娿只派人送吃送藥,卻也不去打擾。 不久又收到徐州來的家信,弟弟的傷已經全好了,安國府眾人也都回到了徐州,路上雖辛勞,卻都安全。楚陽娿松一口氣,又將信紙反面浸濕,上面又有字跡。 父親果然已經知道了云起的打算,家里正在商量對策,囑咐她不要輕舉妄動。 楚陽娿看完,將信紙撕成碎末溶于水中倒掉,又才安安靜靜當起憨厚純良的賢良主婦來。 又三日,云起從山下回來了,楚陽娿那時正在正院里陪著皇太后下棋,卻見一太監急急忙忙闖了進來。 太后沉了臉正要發落,卻見那太監慘白著臉,跪在地上報告:“太后恕罪,奴婢該死?!闭f完又不顧太后黑沉的臉,繼續道:“太后不好了,皇上當著文武百官下旨,要禪位……” “你說什么!”太后驚得站了起來。 楚陽娿心里也咯噔一聲。 那太監已經嚎啕大哭起來:“太后娘娘,您快去勸勸皇上吧,這禪位的旨意,如何能下得?” 太后哪里還顧得上許多,當即沖了出去。 宮女太監見狀,也立刻跟著去了。 楚陽娿抿著唇,思量半晌,終于悄悄離開正院,回到了天香閣。叫來雪雁耳語幾句,讓他出去幫她打探消息。 第145章 正殿里,皇帝蕭翰德高坐中位。 殿中央,跪匐著跟隨他一起逃到文山的幾十名官員。 他們此時個個哀聲哭嚎,求皇上收回禪位成命。 蕭翰德垂目看著這些大臣們,對他們此起彼伏的哭聲充耳不聞。 這些人,晉國的文官武將,朝廷的社稷棟梁。他們就在不久之前,還站在京城乾明殿上激烈萬分地反對自己。 他們是大臣,他們想要名留青史。 他登基為帝,他們反對。他想撤銷世家征兵權,他們反對。他準備收回兵權御駕親征,他們還是反對。 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禪位讓賢之時,這些人,還在一味地反對。 他們難道就沒有看到么?這簡陋的大殿之外,全都是云起的人。 他那位大將軍,可真是好樣兒的。 短短幾年時間,就收攏了人心,軍中幾乎所有將士都唯他馬首是瞻?,F在天下大亂,作為真命天子的自己,卻沒能保得百姓平安,恐怕早就失去民心了?,F在甚至連皇城都丟了,離開了皇宮,離開了金耀殿,誰還認他這個皇帝? 他知道云起要什么,就算自己不主動禪位,那人也會讓他,讓整個蕭氏皇族全部消失,然后自己登上皇位。因為那時候天下無主,誰都能來做皇帝??伤降走€是不甘心,所以才決定主動禪位,因為這樣一來,云起即便真正登基,也不得不奉他為太上皇。 雖然不再是名正言順的一國之君,但蕭氏皇族還能保全,未來的日子也還很長。等到天下安定,再謀求他法,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畢竟,蕭氏統治這么多年,普通老百姓,認得還是他這個正統。 可惜,他的打算,他的大臣們卻是不懂的。 也或許并不是真的不懂,他們只是不在其位,不用為自己想而已。 大臣們還在哭求,他們涕淚橫流,滿口切切之意。還有人以頭搶地,欲要以死諫言,最后碰得滿頭是血,不得不被抬了出去。 而被讓位的云起,卻哭的比他們更傷心。 那人才二十來歲,他有著云家人特有的美貌與出塵的氣質,站在朝堂上,分明不像朝臣,到像是哪位走錯地方的風流名士。 可惜此人的手段,卻與他那秀麗的外表大相徑庭。蕭翰德早就預感到他的不一般,也不止一次朝他下死手,可惜他命不該絕,次次都躲了過去。 倒是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落到了這個人的手上。 一國之君,他可是真龍天子??! 卻不得不坐在這里,看著那幕后黑手,在他面前假惺惺哭得肝腸寸斷,好像真的對他的皇位沒有任何奢求。 可是他知道,自己的主動禪位,那人是很滿意的。甚至他還知道,自己這樣規矩懂事,他的母后,皇后,還有那些幸存的可憐妃嬪,就都能保住。 妃嬪們他可以不在乎,可年事已高的皇太后,以及他那幾名小皇子,他卻是不能不放在心上的。 于是在大臣們嗚呼哀哉,再一次準備以死諫言之時,他終于又開了口,再次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 “諸位愛卿……”男人長嘆一聲,用格外莊嚴,又含幾分柔和的聲音,鄭重地說:“諸位愛卿,你們的顧慮朕都明白,然而朕之此舉,實乃迫不得已?!?/br> “皇上!”卻是云起跪到了跟前:“皇上若有不得已,微臣必當替主分憂,萬死不敢辭。所以這禪位之事,還請皇上千萬不要再提了?!?/br> 其他人爭相附和:“是呀皇上,您是真命天子,是我大晉君王,怎可輕提禪位之言?” 他們一個個情真意切,只是蕭翰德卻知道,今天自己說出去的話,是絕對沒有辦法收回來的。 所謂君無戲言,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所以在扶起云起之后,他才紅著眼眶,沉痛道:“諸位愛卿,且聽朕把話說完。朕之不得已,并不是起因其他,卻是為天下百姓,為黎民社稷不得不做也?!?/br> “皇上此言,卻是何意?” 蕭翰德道:“如今天下紛爭,戰火不亂。朕之子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朕乃國君,本當順應天命,安國定邦,救萬民于水火。只可惜,朕少年害疾,多年積患,雖有心扛鼎衛國,卻既不能上馬提刀,征戰四方,也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如今國難當頭,內憂外患,正需賢者主事,才能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喜樂。朕當大位,于國無功,與民無利,禪位讓賢,算是朕為這天下蒼生,所做最重要一件事吧?!?/br> “皇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