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在下千手、紅顏風華錄、[綜漫]游戲才不會變成現實、[綜漫]琴酒和紅方稱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諧技巧、香濃入骨、鐵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襲、(穿越、重生)軟男嫩女H、嬌養成歡:鞏爺的隱婚夫人、我有一個恐怖直播間
局面方好了些,陡然冒出這件事,實在令人措手不及。 比起閆璟,晉王更惱怒安化王。如不是對方不安好心,留存書信,豈會予人把柄!說一千道一萬,也怪自己年輕不知事,不曉得天高地厚,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現如今,后悔也晚了。 “下去吧?!?/br> 忽覺疲憊,晉王靠在椅上,頹然搖頭。 “王爺萬萬保重!”屬官咬牙道,“屬下立即點人,裝作商旅,前往延慶……” “不必了?!?/br> 苦笑一聲,晉王面色發白,似萬念俱灰。 屬官正著急,不知如何勸說,忽見一名中官走到殿外,行禮之后,小心翼翼拿出一頁紙,言是王妃令其送來。 “呈上來?!?/br> 再是心煩,王妃送來的東西也不能輕忽。 薊州一場戰事,晉王妃兄長領兵支援懷柔,立下不小功勞。得天子封賞,升調大同府,手握實權。 看在大舅子的面上,晉王也會讓王妃兩分。 更何況,夫妻關系向來不錯,王妃常能為夫解憂,雖未誕下嫡子,地位仍牢不可破。 別說尋常姬妾,曾有一爭之心的側妃,都被打壓得沒了脾氣?;ㄐ拍耆A,竟如一潭死水,終日誦經念佛,難尋初入府時的嬌俏。 懷抱野心,冒名入府的劉良女,被許給楊姓樂工,不甘命運,意圖再生事,直接被杖十五,鎖在房內。 宮人送來湯藥,困于逼迫,當面喝下,轉頭便挖著喉嚨,一股腦都吐了出來。 饒是如此,五日后,依舊變得聲音沙啞,形容枯槁,彷如即將枯萎的鮮花。 以為其必死,宮人放松警惕,未再送藥。 不料想,劉良女竟身藏剪刀,殺死楊樂工,換上一身男衫,當夜潛逃。 臨行之前,放火燒屋,躲藏暗處。趁一片混亂時,尋到后門,故技重施,以利剪殺死守門的婆子,自掘開的土道逃出。 大火熄滅,樂工的尸體已成焦黑。 房內家具擺設,衣物樂器,俱被付之一炬?;闀跫堊圆豢蓪?。 劉良女不見蹤影,找遍四周,也未能尋到蹤跡。 宮人自知辦錯差事,跪在王妃腳邊請罪。 王妃未見生怒,反令其起身。其后,喚人取來兩張身契,至太原府衙,劃去楊樂工和劉良女的戶籍。 “人死了,戶籍留著無用,自當銷去?!?/br> 宮人低著頭,只覺寒意從腳底升起。 太原大同,都是邊塞之地。 寒冬臘月,設法逃出王府,未必能活下去。加上沒有戶籍,遇上巡檢,必做流民處置。 運氣好的,發衛所充仆婦。運氣不好,迷路跑到北邊,遇上韃靼游騎,被擄至草原,更是生不如死。 在晉王妃眼中,劉良女有點小聰明,也是微不足道的蟲子,隨手能夠碾死,不值得再費心思。反而是寧夏生出的麻煩,才更需用心。 左思右想,憶起日前兄長送來的家信,腦中靈光一動,立即動筆,寫下一頁紙,令人送給晉王。 前番薊州大戰,邊軍缺衣少糧,軍餉不足。晉王府慷慨解囊,送出米面千石,肥羊百腔。 吃過王府的米糧,不求感激,好歹知曉王爺對朝廷的忠心。 留在鎮虜營的僉都御使楊瓚,深得天子信任。如能請他幫忙,攔住閆璟,截下大逆不道的書信,王爺再上表自陳,舉發安化王和寧王,有極大把握,求得圣上開恩,免去一場大禍。 看過王妃之策,晉王茅塞頓開,頹然一掃而空。 當即寫下書信,派遣王府長史,持腰牌印信趕往薊州。 信中大篇驚惶悔過之詞,誓言舉發不軌之人,以報天子。對攔截閆璟,燒毀書信,只字未提。 如此行事,即便楊瓚上交,天子震怒,也有借口推脫。 假若楊僉憲能顧念前情,網開一面,晉王府上下都會感激。這么大的人情,足夠晉王掏空半個私庫,再送糧萬石。 信送出,晉王鄭重謝過王妃,猶不敢掉以輕心。 召來幕僚,動筆寫下一封上表,痛陳年少之時見識淺薄,神短氣浮,庸目俗耳,以致被jian人蒙蔽,生出懷怨之心,實罪該萬死。 “今幡然悔悟,愿傾全力,戍守邊塞,以尊圣德,以報國恩?!?/br> 其后,附寧王和安化王不臣的罪證,直接遞送京城。 危急將至,必當爭分奪秒。 表書遞出,再沒有回頭路。 晉王知道,事發之后,縱能保全性命爵位,也將被各地藩王孤立。 但他不在乎。 事既不能兩全,保存性命為先。更何況,身為宗室藩王,理當效忠天子。 今上年輕,頗有太宗皇帝之風,定有一番作為。 一條路走到黑,保子孫后代恩寵榮華,被孤立又有何妨? 天子姓朱,藩王也姓朱。 同為圣祖高皇帝子孫,不能坐天下,卻可守疆土。 大明強盛,后嗣子孫方能綿延。否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參照蒙元入關,南宋皇室的下場,聰明人都當警醒。 這個道理,晉王之前不明白,現下卻記在心里。 出賣昔日戰友,愧疚略有幾分。但比起家人安穩,存世之義,這點愧疚,著實不值一提。 晉王府屬官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疾馳鎮虜營。 因事有拖延,啟程較慢,終落后閆璟一步。 好在薊州剛經戰事,對往來之人盤查嚴格,閆璟在密云耽擱兩日,方得路引,趕往鎮虜營。 不曾想,前腳遞送腰牌,后腳就被人攆上。 因彼此未曾見過,不知底細,當面對坐,尚可平安無事。 帳篷里,楊瓚看過兩枚腰牌,展開晉王書信,表情變了幾變,眉毛越挑越高。 合上書信,重又拿起腰牌。翻到刻有“安化王府”字樣的一面,摩挲過凹凸不平的陰刻,沉思半晌,令長隨請營中錦衣衛。 校尉入帳,抱拳行禮。 楊瓚遞出腰牌,低聲吩咐一番。 “如此行事,當盡速動手?!?/br> “是!” 校尉離開,不到盞茶,晉王府屬官被請入軍帳。閆璟則被五花大綁,押出帳外。 驟然被拿,閆璟驚愕失色。似不敢相信,楊瓚見都不見,就令人將他押下。 張口欲喊,卻被直接堵嘴,綁到柱上。 聽到鞭響,轉過頭,赫然發現,同行的家人,正縮頭縮腦,跟在錦衣衛身后。 “唔——” 閆璟不敢置信,也不愿相信。 見家人道出藏信處,掙扎得更為劇烈,狀似瘋狂。 校尉不耐煩,掄起刀鞘,狠狠拍在閆璟臉側。 “老實點!和楊僉憲玩心眼,合該有此下場!” 軍帳內,楊瓚滿面笑容,請晉王府屬官落座,著人奉上香茗,態度極為親切。 待屬官道明來意,立即道,王爺托付之事,定然盡力。 “只一點,”楊僉憲笑容愈深,“王爺信中直言,將舉發不臣宗室,可為實情?” “楊僉憲放心,在下來時,王爺已上表朝廷?!?/br> “甚好?!?/br> 楊瓚點頭,喚人帶屬官前往西營。 “奔逃之人已被拿下,長史不妨親自辨認。其私逃寧夏,助不臣之人謀逆,本官定會上奏朝廷,治其重罪?!?/br> “多謝楊僉憲!” 長史不識得閆璟,看過路引腰牌,知楊瓚沒有誆言。 等木盒取來,見兩封密信被燒,余下一封不痛不癢,雖有抱怨,不致天子降罪,不由得感激萬分。 “此封留存,可堵他人之口,還望長史體諒?!?/br> “在下知曉,楊僉憲無需多言。待回稟王爺,定言僉憲高義?!?/br> 一番客套,長史滿意離開。 楊瓚親自送出營房,待背影遠去,對身邊主簿笑道:“梁主簿這項本領,本官著實佩服?!?/br> “僉憲夸獎,下官實不敢當?!?/br> 原來,燒毀的書信,俱由梁主簿臨摹,全是贗品。 展開書信,楊瓚笑呵呵點頭。 這樣的把柄,豈能說燒就燒。遞送入京,交給天子,才有大用。 他相信,晉王能做到這個份上,定有十分誠意。但一時服軟,不代表一世如此。 留下后手,總是必要。 如晉王忠心不移,這兩封信便用不上。哪天不甘寂寞,生出妄念,這就是絆倒馬腿的長索,壓死駱駝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