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在下千手、紅顏風華錄、[綜漫]游戲才不會變成現實、[綜漫]琴酒和紅方稱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諧技巧、香濃入骨、鐵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襲、(穿越、重生)軟男嫩女H、嬌養成歡:鞏爺的隱婚夫人、我有一個恐怖直播間
顧鼎則倒退兩大步,對上顧卿雙眼,本能擺出防御架勢。 大敵當前,弒兄萬萬不可! 正在這時,忽有校尉來報,懷柔快馬進營,攜緊急軍情。 “懷柔?” 想到領兵增援的才氏兄弟,楊瓚神情微變。 南京 都察院值房內,戴銑放下筆,吹干墨跡,端起茶盞輕抿一口。 經歷一番磨難,戴銑整個人都發生變化。 聞窗外風聲,不由得冷笑。 史雍,爾今找死,就怪不得戴某。先時誣陷之仇,也該算一算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急轉 正德元年,十二月己巳,天子停朝三日。 北疆戰報抵京,言韃靼別部額勒親率三千騎兵,叩開慕田峪,殺邊軍三百,火燒峪口。其后兵分兩路,分襲渤海所及懷柔。 “懷柔總兵官親援渤海所,鏖戰兩日,負創十余處,力竭不退。鎮守太監領火銃兵增援,遇韃靼設伏,十不存一。渤海指揮及兵備副使領兵突圍,死于陣。巡撫都御史困于營堡,煙熏中箭而亡?!?/br> “昌平知州接應敗軍災民,不慎為箭矢所傷,折返永安城,毒發氣絕?!?/br> “是役,虜以內賊引路,叩關破隘,占地劫掠,得銀布牲畜無算。洗劫十余村,火焚黃花鎮,殺傷民丁百余?!?/br> 戰報之上,字字染血。 送抵通政使司,通政使以下皆默。 “營州左屯衛千戶才松,百戶才楊、才槐率領騎兵兩百,步卒五百北上懷柔。倉促應敵,死戰螺山,五日不退?!?/br> “有螺山獵戶山民,忠勇節義,為官兵引路,伏擊虜賊?!?/br> “懷柔衛學訓導不惜性命,詐降,引虜至城下。事覺,刺虜首不得,身死報國?!?/br> “巡撫都御史傷重,遺殺敵之言,絕命陣前?!?/br> “報送至,鎮虜營兩千步卒盡出,設防黍谷山,截殺來敵?!?/br> “虜賊兇惡,涂炭邊鎮。將士懷必死之心,以身報國,以命御賊,以魂守疆!” “臣都察院僉都御使楊瓚,兵部武庫司郎中謝丕,國子監司業顧晣臣,奉圣命監軍,不負天子,唯以身赴死,報效君上,護衛黎庶,捍衛國土!” “報送至,戰未絕?!?/br> “驅逐虜寇,臣死不足惜。伏望陛下江山永固,國朝康泰,萬民樂安?!?/br> 最后幾行字,力透紙背。 臺閣體方正,亦藏不住煞意鋒銳。 讀完戰報,通政使親自抄錄封存,遞送內閣。 當日,劉健微恙,謝遷代值文淵閣。得戰報,臉色驟變,雙手微抖。 “來人!” 顧不得體統,謝遷拿起奏疏,便要直往乾清宮。 剛出值房,正遇李東陽。因步履匆忙,險些迎面撞上。 “于喬,”李東陽側身讓開半步,面帶詫異,“發生何事,為何這般匆忙?” 如此倉皇不定,急三火四,同往日大相徑庭。 “出事了!”謝遷臉色微白,遞出戰報。 出事了? 李東陽翻開抄錄的戰報,一目十行,看到最后,眉心已然蹙緊。 “懷柔?” 鎮虜營剛剛擊退千名韃靼,軍情驟然告急。 慕田峪被破,渤海所、懷柔接連被下,如未能將其攔截,密云將再度危急。 “我要面圣!” 事到如今,謝遷顧不得那么多。 三千韃靼騎兵,以鎮虜營現存兵力,根本抵擋不住。永安城只能固守,根本無力支援。順義空虛,從興州調兵,也需要時日。 萬一被韃靼攻破防線,長驅直入,后果不堪設想。 戰報末尾,三人立誓赴死,直讓謝遷五內俱焚。 六個兒子,均材高知深,拔萃出類。謝丕更是金榜登科,狀元及第。年不及而立,已為天子信重??v然沒有按照謝遷的期許,以翰林院學士晉身,能夠入職兵部,手握實權,比之前朝同期,也是奔逸絕塵,足令父祖老懷大慰。 北疆戰況危急,謝丕御前請命,謝遷既吃驚又驕傲。 文士如何,書生又如何? 賊寇當前,同樣殺敵報國! 驕傲歸驕傲,不代表不擔心,更不代表會眼睜睜看著兒子去死! 想到這里,謝遷不禁咬牙,對主張罷兵的史雍,更添一份惱怒。 如不是南京那邊蹦跶得過分,天子為何稱??? 皇帝不升殿,內閣有權處理政事,卻無權調兵,遑論遣京衛支援。 日前,有刑科都給事中嚴嵩上疏,言韃靼一日不去,北疆一日不得安寧。乞朝廷再增援軍,借大勝之勢,一舉將韃靼趕回草原。 奏疏送進乾清宮不久,天子尚未批復,南京彈劾又至。這一次打擊面更廣,甚至牽扯到邊鎮守備,懷疑戰功俱是虛報。 此種情況,哪怕立即升殿,也將面臨一場扯皮。 如果史都憲在順天,謝閣老自然能擼起袖子,抄起笏板,揍他個滿臉開花。力有不支,大可拉上李閣老幫忙。 奈何人在金陵,地北天南,山高水遠,就算想揍,也是尋不到正主。 戰報和彈劾奏疏一并擺在面前,朱厚照如何反應,尚且未知。謝遷是當真怒了。 不論史雍出于何種目的,牽連到謝丕,都會引來謝遷怒火。 不比劉健善斷,不及李東陽善謀,不代表謝閣老是軟柿子,誰都能捏。 捏捏看? 信不信柿子皮破開,噴出的全是辣椒油! “戰事十萬火急,不容耽擱?!?/br> 看出謝遷焦急,知刻不容緩,李東陽當即道:“我和于喬同往?!?/br> 兩位閣老一同請見,把握更大。 謝遷心懷感激,卻沒有多言,只頷首。 以兩人交情,無需說得太多。今日情分記下,他日定當回報。 乾清宮門前,見到聯袂而至的兩位閣老,丘聚袖著手,搖搖頭。不是咱家不稟報,實是時機不湊巧,兩位閣老白跑一趟。 “陛下不在乾清宮?!?/br> 不在? “坤寧宮宣太醫,陛下方才移駕?!?/br> 謝遷李東陽很是為難。 情況緊急,不容延誤。但坤寧宮是皇后居所,屬內宮。兩人都是外臣,如何能入? “丘公公,可否行個方便,遣人稟報天子,我等實有軍情要事?!?/br> “這……”丘聚有些猶豫。見兩人焦急不似作偽,左右衡量,終咬牙點頭,道,“咱家去試一試。如果不成,還請兩位相公見諒?!?/br> “多謝!” 李東陽和謝遷都松了口氣。 如果丘聚搖頭,他們也沒辦法。 楊瓚有內府造的腰牌,隨時可以覲見。朝中文武卻沒這份優待,閣老也是一樣。 應下此事,丘聚不喚旁人,親自帶著小黃門,匆匆趕往坤寧宮。 既然要賣好,不如徹底些。 就算不能讓內閣刮目相看,好歹讓對方知道,公公也不全是胡攪蠻纏,也會關心社稷安危,疆域安穩。 坤寧宮內,李院判為皇后診過脈,表情稍現緩和。 中官送上筆墨,李院判搖搖頭,并未開出藥方。 “稟陛下,皇后娘娘并無大礙。只需注意膳食,少食熱燥油膩,每餐不可過飽?!?/br> 李院判說得相當委婉。 夏皇后健康得很,身體倍棒,吃飯倍香。腹中胎兒也很健康,足月臨盆,當可大安。唯一的問題,雖然皇后娘娘嚴格按照醫囑,用膳忌口,但胃口太好,吃得的確有些多。 以李院判的經驗,夏皇后當在明年五、六月間臨盆,以尋常孕期,肚子似乎有些大。 琢磨半晌,腦子里倏然閃過一個念頭。 難不成……雙胎? 自圣祖高皇帝至今,皇家從未有過先例。如能知曉夏家情況,便有七成把握。 可惜…… 李院判拽掉幾根胡子,到底沒將話說出口。月份未到,華佗再世也診不出來。還是小心看著,備好醫案應對。以防事到臨頭,手忙腳亂。 “僅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