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在下千手、紅顏風華錄、[綜漫]游戲才不會變成現實、[綜漫]琴酒和紅方稱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諧技巧、香濃入骨、鐵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襲、(穿越、重生)軟男嫩女H、嬌養成歡:鞏爺的隱婚夫人、我有一個恐怖直播間
弘治帝頭也沒抬,放下兵部的上言,看到禮部的奏請,不由得皺緊了眉。 “陛下?” “無事?!?/br> 合上奏疏,弘治帝端起茶盞,微微抿了一口。 弘治帝雖不上朝,卻是放心不下國事。精神好些便要掙扎起身,翻閱奏疏,處理朝政。 重病不下第一線,堪稱天子典范。然勤政的代價,卻是病情每況愈下。 苦撐半個月,內閣三位相公和六部尚書終于看不下去了。 禮部尚書張昇奏請,言圣體違和,乞俯從臣下請,再寬限視朝之期。 翻譯過來:陛下,您都病成這個樣,就別擔心工作了。一切有臣,臣無法決斷,還有太子殿下。 這種情況下,御史言官都縮起脖子,再不說什么天子怠政,禍之將起。更不敢輕易刺激天子,彈劾朝臣的奏疏都少了許多。 誰敢在這個時候找不自在,內閣三位相公就能收拾了他! 在詔獄小住的楊瓚,自然隨之泯然。斬衰殿試之事,再無人提及。 朱厚照進殿問安,弘治帝猶剩一半奏疏沒有看完。 見到親爹的病容,想起詔獄中同楊瓚的長談,朱厚照眼圈發紅,雙拳緊握,一股悶火從胸中燃起,頃刻燎原。 “兒臣拜見父皇?!?/br> “起來?!?/br> 弘治帝放不筆,令寧瑾移來圓凳。 “別站著,坐下,同朕說說話?!?/br> 坐到弘治帝身邊,朱厚照仍是面頰緊繃,怒容難掩。 發現到兒子不對,弘治帝自然不能不問。 “這是怎么了?” “父皇……” 朱厚照猶豫片刻,終咬著牙,將楊瓚之言一一復述,說話時,怒氣愈發明顯。 “父皇為國事殫精竭慮,日夜cao勞,以致沉疴復起。這些蠹蟲卻是蒙面喪心,蠅營鼠窺,斂財無算,簡直無恥之尤!兒臣恨不能將之盡除!” 越說越怒,朱厚照握緊拳頭,大有人在面前,必一腳踹飛的架勢。 弘治帝靜靜聽著,干枯的面容多出些許生機,語氣更是少有的欣慰。 “吾兒長大了?!?/br> “父皇?” “為父甚慰?!?/br> 弘治帝抬起手,寧瑾知機,立刻帶著殿中伺候的中官宮人退到門外,留天家父子敘話。 “朕先時給你的名單,可都記著?” “回父皇,兒臣都記著?!?/br> “可能處置?” “兒臣能!” “即便……是壽寧侯和建昌侯?” 朱厚照瞪大眼,愣住了。 “照兒,你要記住,為國之儲君,必繼天立極,命以億兆之民?!?/br> 弘治帝肅然神情,枯瘦的手按在朱厚照的肩上,沉聲道:“為君者,當居天高而聽卑,撫萬民使之教。勤政愛民,信賞必罰?!?/br> 弘治帝說得很慢,胸中像藏著風箱,轟隆隆作響。每說一句話,便要停頓許久,咳嗽數聲。 “兒臣受教?!?/br> “不以言罰,不以情縱。四近之臣,擇以德行。夾輔之勛,論功封賞。逋慢之罪,恭行天罰。束身自重,不恣意隨行。宗親外戚逾越法度,當訓以教化。如此,方可垂統國社,祭萬年宗廟?!?/br> “是!” 朱厚照躬身聆聽,神情莊重。 “主圣臣良,國穩民安。此八字,爾必牢記于心?!?/br> “兒臣遵旨?!?/br> 盞中水已涼,朱厚照親自執壺,換過茶盞。 殿中不聞話聲,唯有汩汩水流,沁入盞中,溢出杯沿。 “日前四道敕令,你可看過?” “兒臣看過?!?/br> “可有計較?” “請父皇明訓?!?/br> “宣府上下罪證確鑿,如何處置,全交于你,朕不過問。若拿不定主意,可詢內閣?!?/br> “是?!?/br> “開中法定當再行,鹽引之事,亦可請教三位相公?!焙胫蔚埸c播過兒子,接著道,“楊瓚此人,年少有為,大才榱盤。其能藏巧于拙,藏鋒于內,更是難得?!?/br> “父皇,楊編修同兒臣講習經義,尤以《孝經》為重,兒臣多有所得?!敝旌裾諊L試說道。 聽出朱厚照拐彎抹角為楊瓚求情,弘治帝放下茶盞,難免有些好笑。 兒子學會和老子玩心眼,不知該高興還是狠拍一頓。 “此事涉及太廣,暫不宜輕動。待處置妥當,自會放他出來?!?/br> “謝父皇?!?/br> 父子一番敘話,弘治帝疲憊更甚。 服下的丹藥越來越不頂用,太醫院的方子怕也撐不了半日。 趁著還有精神,弘治帝道出選妃之事,笑道:“由太后和太妃掌眼,朕也能放心?!?/br> “父皇,”朱厚照有些踟躕,想問皇后,到底沒能出口,“一切憑父皇做主?!?/br> “時辰不早,你且回去?!焙胫蔚鄯啪徚丝跉?,道,“你母后喚你,你便去看看?!?/br> “是?!?/br> “壽寧侯和建昌侯為人彈劾,如何處置,一直懸而未決。你母后若是提起,便說朕言,已著有司收回兩人牙牌,令他二人在府中反省,無召不可進宮?!?/br> “兒臣明白?!?/br> 朱厚照行禮,退出寢殿。 行到門外,見著劉瑾諂媚的笑臉,不知為何,下意識覺得心煩。 見太子殿下沉下表情,劉瑾心頭一跳。 半年時間不到,殿下的性子竟是變化這么大,越來越難以捉摸。先時還想著得回殿下恩寵,如今看來,怕是不那么容易。 送走朱厚照,寧瑾返回內殿。 扶安和陳寬站在廊下,想起跟在太子殿下身邊的劉瑾,同時皺眉。 “回頭給戴義遞個話,”扶安道,“這個奴婢不能留?!?/br> 陳寬點頭,沒有多言。 弘治十八年五月戊子,天子允禮部奏請,命各衙門奏本直送內閣,非要事,不送乾清宮。 同日,為太子選妃的消息從宮中傳出。 一時間沸沸揚揚,京城茶樓酒肆都在談論。 楊土聽到幾句,卻沒有打探的心思,每日里在詔獄外轉悠,只想確定四郎是否安好。如楊瓚所料,獄卒拍著胸口擔保,楊土仍是半信半疑。 坐大牢,怎么可能不受罪! 奈何守門的獄卒鐵面無情,雖不會惡聲惡氣,但想進詔獄探監也是千難萬難。太子隔幾日便要駕臨,牟指揮使親自下令,無論是誰,一律不許探監。 楊土只能繼續在詔獄外守著,直等到楊瓚“刑滿釋放”那一天。 弘治十八年五月己丑,朝廷下詔,停止婚娶,采選各地美女進京,充東宮妃嬪。 為防內廷與朝堂勾結,洪武帝令儒臣修女誡,立綱陳紀,嚴令后妃嬪嬙不可干預政事。更定下規矩,凡后妃宮嬪,慎選良家女。 自永樂朝后,天家妃嬪多采選民間,四品以上的官家女,縱然才貌雙全,溫柔婉約,也不會入采選名額。 五品以下的官員想送女進宮,也是困難重重。一句“進者不受”就卡死了門檻。 朱厚照年少英俊,雖是愛玩些,到底沒有如后世般的名聲。弘治帝仁厚,雖下詔停民間嫁娶,卻也言明:凡有親者,不可采名。 詔書先頒京城,旋即飛送各府州縣。 飛送的快馬抵達宣府,恰好是端午節當日。 彼時,大理寺復審的文書已達涿鹿縣。如文吏所料,楊瓚無罪,告發他的閆二郎卻要倒大霉。 “民告官,流千里?!?/br> 這些日子,閆二郎一直關在縣衙,先時還盼著閆大郎來救,隨著日子過去,連家中仆人都沒見到,對楊瓚的恨意竟漸漸轉到閆大郎身上,甚至連閆王氏一并恨上。整日里咒罵不休,狀似瘋魔一般。 聽他罵得不堪,隔壁囚室的人犯難免出口譏笑:“還是個讀書人,就是這副熊樣?呸!老子做賊還知道孝敬爹娘,這樣的簡直是天生狼心,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見閆二郎仍在罵,干脆撕開衣角堵住耳朵,好歹還能清凈一會。 “閆二郎,出來!” 賊囚剛躺下,兩名皂吏提著枷板鐵鏈,一前一后走了進來。 獄卒打開囚室,呼喝道:“閆氏子誣告今科探花,現已查證,依大明律,行十杖,流放千里?!?/br> 早看閆二郎不順眼的犯人登時來了精神,囚室中的閆二郎卻是目瞠口哆,大驚失色。 “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