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節
二月底,會試首輪放榜,入榜者即為貢士,貢士再經一輪殿試后,即分列三甲,這屆貢士榜出爐后,需要由蕭清淮過目,并摁上玉璽刻章后,方能正式生效,打發走禮部的主考官,蕭清淮叫南姍從書房隔壁出來,指著底單的某個名字,笑道:“你這位南斐堂兄,這一次出貢了?!?/br> 蕭清淮記憶絕佳,只要是他見過或聽過的人名,基本不會再遺忘,縱與南斐無甚往來,蕭清淮也記得媳婦有這一位堂兄。 南姍定睛瞧了一瞧,見南斐的名字下頭,簡略備注了年齡和籍貫,果真與南斐堂兄吻合,南姍抽了抽嘴角,四十三歲終于要杏榜題名,古代科舉果然是活到老考到老——南斐都抱上孫子了好嘛,不管怎樣,向他表示祝賀,同時向葉氏遙遠賀喜。 但是,有個詞叫樂極生悲。 南斐入選貢士本來是件喜事,可沒過幾日,喜事竟變成了喪事。 南姍常居深宮,時不時會叫南芙進宮來,給她講些京城新聞,這回南姍沒召南芙進宮,南芙卻主動打申請,要求拜見南姍,南姍批準后,于是姑侄倆在勤政后殿會面,略敘過幾句話后,南芙便道出來意,也可以稱之為報喪:“姑姑,南斐堂叔歿了,三祖母家里現在一團亂,祖母便囑咐我進宮,給你說一聲?!?/br> 若不是知曉南芙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南姍頗有些匪夷所思,目光極古怪的問道:“那個……不是,你斐堂叔不是剛出貢么,怎么會歿的???!”雖然大白話里,有時候愛說‘高興死了、高興壞了’,別是真高興過頭了吧。 南芙幽幽的嘆氣:“斐堂叔從考場一回家,好像和斐堂嬸吵了嘴,就又喝起了悶酒,如今正是倒春寒,想是吹了涼風,便著了風寒,發了高熱又咳嗽不止,一直迷迷糊糊的病著,前幾日,斐堂叔出貢的喜訊報回家,三祖母全家都喜壞了,斐堂叔喜出望外,自是十分高興,大笑不止,誰知……笑著笑著,忽然就翻了眼厥過去了,一探鼻息,竟然已斷了氣!” 南姍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良久也嘆氣道:“這算什么事啊?!?/br> 南芙扯著手里的帕子,繼續道:“祖母叫我來給姑姑報個訊,還有,未免白事沖了滿月酒宴,月底的筵席,祖父祖母和爹娘他們便不來了?!?/br> 南姍理解的‘噢’了一聲,南芙離開后,蕭清淮從前殿挪回來,見南姍蹙眉發呆,不由問她何故,南姍便簡略給蕭清淮說了下情況。 蕭清淮聽了之后,輕撫南姍的后背,低聲詢問:“你心里難過?” 南姍輕輕搖了搖頭,道:“說不上多難過,我剛出生時,他早就是讀書識字的年齡了,在娘家除了逢年過節,素日里也沒怎么相處過,出閣之后,見的便更少了,就是有些感慨而已……” 蕭清淮勾了勾南姍的鼻子,道:“那略感慨感慨便是,別感慨太長時間?!?/br> 南姍眨眨眼睛,低聲道:“我知道?!?/br> 蕭永鄴滿一個半月后,南姍瞅著一個晴好無風的天氣,叫姚氏抱他來勤政殿,也讓蕭清淮新鮮一下大孫子,蕭清淮抱嬰孩的手法很熟練,蕭明昭兄妹幾個,他全都抱著哄過玩過,實踐經驗非常豐富,蕭明曦抱著老爹的大腿,嘟著嘴巴嚷嚷道:“父皇,我要看鄴哥兒,我也要看鄴哥兒?!?/br> 南姍輕拍一下蕭明曦的腦瓜,橫眼輕斥道:“甜甜,說話小點兒聲,鄴哥兒還小,不能聽大動靜,會嚇哭的,母后跟你說的話,你怎么就記不住呢?”和你爹生的一樣的容貌,你老爹的記憶若打正十分,你就是零點五分。 蕭明曦忙雙手捂嘴,忽閃忽閃大眼睛,悶悶的聲音從胖手指間傳出來:“母后,我忘了……” 姚氏幾步上前,掰下蕭明曦捂嘴的小rou掌,柔聲道:“meimei別捂著嘴了,當心悶著氣兒?!?/br> 蕭清淮略逗了會胖孫子,便叫姚氏又抱回去,南姍負責叮囑兒媳婦要細細照看,待姚氏行禮退出后,蕭明曦立即連爬帶滾,黏到了蕭清淮身上,一口一句父皇長父皇短,哄的蕭清淮眉開眼笑,南姍再瞅瞅又已昏昏欲睡的蕭明紳,無語望天,都是一個娘肚子里爬出來的,怎么一個那么歡騰,一個那么沉悶,走極端噢你們! 耳邊父女倆在歡聲笑語,伏在懷內的蕭明紳,已經呼吸綿長,靜謐恬香,南姍望向窗外,只見一院春光,充滿生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又只有一次,每個人的生命中只有一次十八歲,自然也只有一個七十歲,南瑾活了七十年,從未做過大壽,是以,膝下兒孫一致提議,要給南瑾過一次大壽,南瑾仍表示興致缺缺,不感興趣,某次,南芙來宮探望南姍,便把他南屏老爹的苦惱給南姍說了,南姍當即招來已十四歲的蕭明軒,要他出宮到忠敬侯府,給自個兒的南瑾老爹帶話,大致意思是——老爹,你就做回壽吧,你的老閨女很想出宮回家看你的啦。 蕭明軒生的肖母,他往忠敬侯府走了一遭,回來后給南姍回話已成事,南姍饒有興致的問次子,你怎么說服你外祖父的,蕭明軒露出環保無害的笑容,隱帶淘氣之意:“……外祖父一直推辭不應,后來,兒臣便對外祖父說,我出來的時候,母后對我說了,若是我沒完成吩咐,就別回宮里去了,于是,外祖父應了?!?/br> “……呃,???”南姍有點語無倫次道:“臭小子,長本事了你!”她什么時候說過不叫你回宮的話!不過,南姍拍拍次子的后腦勺,笑道:“雖然說謊話不好,但是善意的謊言,母后就原諒你一次?!?/br> 蕭明軒又道:“母后,外祖父雖答應辦壽宴,但是,有條件,他說只邀近親好友聚聚,不要亂七八糟的一堆人一窩蜂的擁過來?!?/br> 南姍笑笑:“你外祖父一向不愛虛熱鬧?!睕r且,皇后的娘家還是不要太招搖的好。 日落黃昏時,蕭清淮從御書房下班歸來,用過晚膳,打發走子女各自回屋歇息后,南姍找蕭清淮批請假條:“皇上,我要出宮一趟?!?/br> 已開始上夜班的蕭清淮,正提筆蘸墨,聞言嘴角掛笑:“出宮做什么去?” 南姍捧腮俏笑:“我爹難得過一回大壽,我想回去瞧瞧他,皇上允許不?!?/br> 蕭清淮意態閑閑的蘸了墨,然后眉目含情道:“只要你好生服侍我,這事便好說?!?/br> 殿內紅燭高燒,明亮璀璨,映得南姍依舊嬌俏若花,夜漸深,熄燈撤帳,南姍使出吃奶的力氣,好生服侍蕭清淮,數層帷帳遮掩的床榻內,糾纏不止,喘吟不滅,只羞的月亮都悄悄捂了臉。 如此如膠似漆至九月中旬時,南瑾的壽辰將近,某夜好生服侍完蕭清淮的南姍,幾乎軟成了一灘水,綿軟地伏在蕭清淮胸口,有氣無力道:“不來了,不行了,你哪來這么多精神頭兒……”蕭清淮親親老婆的脖頸,啞聲笑道:“是你太不中用了,睡吧,后兒個,我陪你一塊回去,老丈人難得做回壽,當姑爺的哪能不捧場?!?/br> 被蕭清淮親自捧場的壽宴,自然十分引人注目,奈何忠敬侯府發出的壽貼,數量著實不多,無緣一睹皇帝皇后風采的眾人,只能唏噓感嘆,有幸得觀帝后雙生子的人,紛紛贊嘆小皇子和大公主,當真生的鐘靈毓秀,活似一對小小的金童玉女。 清歷十年初春,隨親子就藩渝州的德貴太妃薨逝,若藩王薨逝,則葬在藩地修建的王陵里,而德貴太妃乃是先帝后妃,需葬在元啟帝皇陵的妃陵中,同年夏,安親王妃彭氏攜子扶柩回京。 “十多年不見,皇后娘娘風采依舊?!兵P儀宮內,風塵仆仆回京的彭氏,嘴角露出一抹極悲苦的笑意。 南姍靜靜看著四十歲的彭氏,見她容貌雖變化不大,卻神態疲憊,眉心刻痕,稍微細細看她的發髻,便能瞧見遮不住的白發,片刻后才道:“嫂子這些年撫育幼子,孝順德貴太妃,著實cao勞辛苦了?!辈粏稳绱?,彭氏所生的嫡子最年幼,今年還不滿十三歲,而過世的蕭清裕還留下五個庶子,最小的如今也已十六歲。 彭氏聲音淡淡的疲憊:“妾身比不得皇后娘娘好造化,兒孫滿堂,清閑享福?!?/br> 南姍眸光微轉,只道:“都是托了皇上的福?!?/br> 彭氏抑制住滿腔的苦恨之意,咬牙問南姍:“妾身在渝州聽聞,廢太子已經死了?” 南姍輕輕頷首:“先帝駕崩之后,他便水米不進,絕食而亡了?!痹獑⒌垴{崩后,蕭清淮每晚都會將蕭清斌從牢內提出,讓他在蕭元德的靈前待上一整夜,自打聽到喪鐘之后,蕭清斌便再沒有進食飲水,元啟帝還未下葬皇陵,蕭清斌已先行餓死。 “那廢太子妃呢?”沉默良久后,彭氏又啞著嗓音問道。 南姍低垂了眼簾,緩緩道:“被幽禁之人,最常做的事情,便是望著頭頂四方方的天?!?/br> 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然后彭氏慢慢從椅中起來,朝南姍姿態端儀地福了福身,低聲道:“妾身告辭了?!?/br> 南姍亦站起身來,溫雅道:“我送送嫂子吧?!?/br> 彭氏扶柩回京后,只在京城停留一月,便又啟程返回渝州,從此以后,南姍再未見過彭氏。 只要蕭清淮不變心,南姍就能一直過的快樂幸福,幸好蕭清淮一心永恒,便是南姍眼角冒出了象征歲月的斜斜魚紋,蕭清淮依舊寵妻似寶,帝王自來愛美人,有人很信奉這句話,在掰算出皇后已過三十四歲后,心底不禁暗猜,皇后就算再貌若天仙,皇上看了二十年,也該膩味了吧,要不再試探下。 試探的結果很悲慘——本想拍一記龍屁,結果拍到龍蹄子上了,后果能不悲慘嘛。 至此,蕭朝再無官員上奏選秀之事。 皇帝共有五子,且已有嫡皇孫一名,子嗣數量基本過關;皇帝比較勤政,愛民程度較為過關;皇帝只寵皇后,荒yin指數低的不能再低;皇后為人口碑還算不錯,又不縱容娘家逞威風;綜上所述,一眾赤膽忠心的肱骨老臣表示,皇帝的私生活,咱們就不干預了。 轉眼又是新的一年,比南瑾小兩歲的溫氏,今年七十歲整,老爹過了個像樣的整壽,怎么著也不能落下老娘啊,于是,故事重復循環,南姍繼續使出吃奶的力氣,好生服侍蕭清淮,蕭清淮又捧場地陪老婆回娘家,給丈母娘拜壽。 到了夏末,姚氏再度被診出身孕,南姍大喜,將已一歲半的蕭永鄴摟在懷里,捏捏他的小鼻子,笑道:“鄴哥兒要當哥哥了,你高不高興啊,鄴哥兒,給祖母說高——興——” 蕭永鄴咧著滿口小白牙,吐出倆字:“刀幸……” 姚氏的肚腹再一次隆起時,南家又有喪事報進宮來,這回是六十四歲的南琦三叔歿了,南姍感慨的嘆了口氣,叫十五歲的蕭明愷出宮代為拜祭,已過十六歲的蕭明軒,不樂意早早娶媳婦,在征得父母雙親的同意后,拍拍屁股離開京城游玩去了,直把蕭明愷羨慕的嗷嗷嗷叫喚。 在與南芙的閑聊中,南姍得知,南琦三叔過世后,南瑾建議葉氏給兒孫分家,三房長子南斐已逝,還有嫡子南敬一枚,庶子南陶和南檣兩枚,至于之前一直寡居娘家的南嬋,在獨子鄧飛娶妻立室后,已搬離父母家中,隨兒子兒媳同住,南瑾的意思很簡單,反正葉氏又不喜南陶南檣,早分早自在,但素,葉氏不干,據南芙形容的那調調,貌似葉氏也想好好過一把當老夫人的癮。 南姍聽得不由黑線:葉三嬸的腦瓜子永遠這么神奇。 葉三嬸如何演繹她的老夫人戲碼,南姍只偶爾聽南芙爆爆料,大多數時候,南姍不是陪伴蕭清淮,就是逗一雙小兒女,抑或和小孫子頑笑,再者,還有用心照顧姚氏的第二胎,那是兒子的親生骨血,自己的血脈傳承,焉能不看重。 所以,南姍實在搞不懂,那些消遣懷孕兒媳的老太太到底是怎么想的,庶媳的話勉強也罷,關鍵是有人特愛消遣親生兒子的媳婦,搞不懂啊搞不懂。 在南姍細致的照料下,清歷十二年春三月,姚氏產下一女,辦雙滿月酒之日,賜名蕭永娢,到秋天之時,南姍送平寧六長公主蕭清環出閣,至此,京中除了只成婚一年的十一王爺外,別的王爺都已離京就藩,入冬之際,南姍聽聞南嬋病逝,使人送了份祭禮過去,次年春,滿周歲的蕭永娢,被欽封為凝芳郡主。 兜兜轉轉,南姍已到了三十七歲,雖保養得宜,到底抵不住歲月的摧殘,頭發有白色的了,臉上也有細紋了,南姍照鏡子照的都郁悶了,蕭清淮撫平老婆的愁眉苦臉,笑道:“是人都會變老,我又沒嫌棄你,你皺什么臉吶?!?/br> 南姍環住蕭清淮的腰背,安靜地聽著他的心跳,蕭清淮撫著妻子的后頸,輕輕微笑。 一場春雨瀟瀟之后,南芙又來皇宮看南姍,南姍先問爹媽可好,待聽了南芙的描述后,兩人又瞎侃點八卦,雖然南姍三十有七,南芙這個大侄女也三十有一了,兩人在年齡上,勉強也算半斤對八兩,這回瞎侃的主題是葉三嬸嫁孫女。 南芙飲了幾口茶,潤潤嗓子后,開始吐槽南姍的葉三嬸:“三祖母的兩個嫡孫女兒,噢,就是汀丫頭和芷丫頭,她倆已到及笄之年,三祖母想給她倆說親,最近尋上了娜姑姑?!?/br> 南娜算是庶女中的好命女人,她的夫婿顧仁文從窮秀才,一路做到朝廷重臣,南娜妻憑夫貴,已被封為誥命夫人,之所以說南娜是個好命女人,不僅因為顧仁文上進成材,更可貴之處,是顧仁文未納一妾一室,只與南娜生下三子一女,算算年紀,想來葉氏瞧中的是南娜的幼子了。 “不是我故意說壞話,三祖母的那兩個孫女,一個牙尖嘴利,一個爆炭脾氣,討了這種兒媳婦回去,若是個柔弱婆母,還不知被怎么擠兌呢,反正我是消受不起?!蹦宪降拈L子今年正巧十五歲,也到了擇親的歲數,小伙子長相周正帥氣,家底豐厚,因早從陵安侯府分出來,家中人口十分簡單,絕對是女子婚嫁的理想人選,正在認真篩選大兒媳婦的南芙,又頑笑著自我打趣道:“姑姑,我琢磨著,若非我兒比三祖母的孫女低一個輩分,估摸她也要尋我嘮嘮呢?!?/br> 南姍正捏了干果吃著,聽了南芙的腹誹猜測,認真的點了點頭:“極有可能?!?/br> “都是知根知底的親戚,娜姑姑也知那倆丫頭實非良媳人選,便說小兒子的親事,顧姑父已有安排了?!蹦宪揭材罅丝旌颂胰?,放嘴里吃了,忽想到均未成婚的蕭明軒和蕭明愷,又壓低聲音說道:“其實,依我猜,三祖母心里最想招的孫女婿,只怕是軒表弟和愷表弟?!?/br> 南姍挑了挑眉,未置可否,片刻后,南姍笑著道:“你軒表弟到江南逛了一圈后,這回又出門,你愷表弟也嚷嚷著一道出去玩了,這兩個臭小子喲,全成了沒籠頭的馬,一到外頭撒歡兒,就不知道回來了……” 南芙笑盈盈道:“兩位表弟能這般逍遙自在,還不全是姑姑縱著他們?!?/br> 送走南芙后,南姍出了勤政殿散步,去看望自己二十一歲的長子,蕭明昭日漸成熟穩重,在蕭清淮悉心的教導下,已對朝中各項事務上了手,望著長子充滿生機的面容,南姍忽然覺得,蕭明昭或許也很向往自由自在野馬撒歡的生活,只因是長子,身負重擔,才憑著父母安排婚事,認真學事。 蕭明昭見母親目露哀傷,不由問道:“母后怎么了?” 如今的南姍需要踮起腳尖,才能摸到長子的腦袋,笑道:“若你父皇只是個普通藩王,說不定你現在也不肯成家,到處跑著玩呢?!?/br> 蕭明昭笑了笑,與母親進行深層次的心靈交流:“誰讓我是大哥哥呢,雖然很羨慕母后和父皇不分尊卑,無話不談,姚氏還好……雖然不是伉儷情深,但也相敬如賓?!?/br> 南姍踮起腳尖,又摸了摸蕭明昭的腦袋,就像他小時候一樣,頑笑道:“好兒子,下輩子記得投個好胎?!?/br> 蕭明昭略無語地瞅著母親,他這胎已投的極好極好了,身為皇家子弟,父嚴母愛,好吧,其實父親也不是很嚴厲,勉強算是父慈母愛,弟妹又都是一母同胞,和兄弟們勾心斗角的事情,他一點沒經歷過,弟弟們都很尊敬他,因為母親失寵而被父親忽視的情況更是沒有,他的情況剛好相反,因母親太受父親寵愛,父親無暇顧及他們,才會把他們拋忽到腦后。 清歷十三年的下半段,對南姍而言,是個悲傷的階段,夏末之時,南姍唯一的親舅舅溫玉玳去世,入秋的時候,母親溫氏撒手離世,一月之后,父親南瑾也跟著過世,一下子失去三位至親,南姍情緒很是低靡了一陣子。 就像先帝過世時,南姍無微不至地關懷蕭清淮,這一回,蕭清淮亦對南姍體貼入微,細心寬慰開解,人不能永遠活在悲傷中,總是要走出來的。 南芙依然是皇宮的???,紅霜開始染色楓林的初秋,南姍叫她進宮和自己閑逛散步,距南瑾和溫氏過世已快一周年,南姍問了家中兄嫂可好,又問了些周年祭的準備事宜,最后讓南芙給自己說說,南家子孫學業功課如何,南芙一一答了后,還簡略說了些南玨大伯和南琦三叔府里的事。 為老父丁憂三年后,南翔起復回職,因勤勉有加頗有政績,吏部回回評優,南毅留下的遺腹子南瞻,也在埋頭用功,努力備考科舉。 至于南琦三叔家里—— 若南玨大伯的子孫是枯木逢春、半道又結出了優質竹筍,南琦三叔那邊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代更比一代衰,南斐最好的科考成績是貢士,南敬最好的科考成績是童生,庶出的南陶和南檣因幼時縱火釀災,均被打的落了瘸姿,從而無緣科考,至于這四位男士的下一輩,讀書不成,學武不成,一堆庸碌。 末了,南芙又透露南敬的最新境況,他得了花柳病。 南姍驚得瞠目結舌——沒聽說過為父守孝,還能守出花柳病的!南琦三叔的三年孝期,剛結束沒幾天吧。 南芙又道,南敬應該是離京做生意時,私訪了秦樓楚館,這才染上的。 南姍默默嘆氣,無話可說。 到了清歷十四年的尾巴,染了花柳病的南敬,不治身亡,葉氏親生的兩子兩女,全軍覆沒無長壽,唯一剩下的親兒子也死了,一次次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葉氏,也一蹬腿跟著過身了,葉氏命亡后,喪禮剛過,三房的子孫便開始鬧分家,吵吵嚷嚷鬧的著實不成體統,實在懶得理會卻不得不理會的南屏出面,講事實擺道理給三房分了家。 一出新年,四房子孫就又爭又吵的各奔東西。 春意正盛時,南翔之母,四十八歲的小楊氏母憑子功,被敕封誥命夫人,旨意下達后,次日小楊氏一身誥命服飾珠冠,入宮謝恩,謝恩禮走過之后,南姍留小楊氏敘了會話。 終于熬出頭的小楊氏,細細答了南姍的問話,譬如已是一府老夫人的南嫻過的自在,隨夫外放的南如常常來信,南娜又新添了個大胖孫子,南瞻也考取了秀才的功名,自己素日逗逗孫子,和南毅之妻張氏處的也好,娘家凡有上門打秋風的,都被她強大能干的兒媳婦,輕輕松松打發走了。 南姍聽的欣然微笑,一晃快入夏,南姍掰著指頭數日子,細算和蕭清淮一道游山玩水的日子,還有多久。 不想,在蕭清淮統治下太平盛世了十多年的蕭朝,被突然爆發的時疫籠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陰影,蕭清淮忙得焦頭爛額之際,卻驚聞愛妻似乎也染上了時疫。 頭痛,發熱,頸腫……驚覺中招的南姍,不覺心生悲意,穿越之旅要完結了么,可是,她期盼中的全新生活,就快要開始了。 正值時疫泛濫的節骨眼上,一向勤政愛民的皇帝突然撂挑子,將一應朝事全部交托大皇子處理,此諭旨一下,驚得眾大臣紛紛瞠目結舌,不理會一堆老頭子們的苦苦諫言,蕭清淮將自己隔絕在勤政殿之內,抱著渾身guntang意識模糊的南姍,輕聲道:“姍姍,別害怕,有我陪著你呢?!?/br> 整整半個月,喂藥,擦身,清潔,換衣,梳發,一切的一切,蕭清淮均不假他人之手,半個月烈火烹油似的煎熬,仿佛一下子帶走了蕭清淮十五年的光陰歲月,在南姍熬過死劫,睜開眼睛的時候,映入眼簾的蕭清淮,兩鬢斑白,眼窩深陷,胡子拉碴,南姍看得一下子就淚涌如流,哭著罵道:“你怎么變成這樣了……” 蕭清淮哭的比南姍還厲害,將終于清醒的南姍緊緊抱著,低低的哽咽。 聽到動靜的小包子,悄悄撩起一縫帷帳,然后默默地阿彌陀佛了一下——老天爺,皇后娘娘可算否極泰來了。 在南姍徹底康復后,憂火焚心的眾皇子和唯一的公主,才被把守勤政殿的御林軍,放進勤政殿里頭,九歲的蕭明紳和蕭明曦,伏在母親懷里,哇哇大哭,蕭明曦哭的最夸張,直嚎的一把鼻涕一把淚,把南姍新換的衣裳,當成了手絹用,其余大些的兒子,上至蕭明昭,下至蕭明崇,個個紅著眼圈兒。 蕭明曦在母親懷里哭夠了,又鉆到父親懷里繼續哭,之前,蕭清淮因日日夜夜守著南姍,直把自己折騰搗鼓成了蓬頭鬼模樣,在南姍開始康復好轉后,才讓人近身剃胡梳發,長成的胡子能刮掉,深陷的眼窩能養回,蓬亂的頭發能梳順,可那些已經如霜如雪的鬢發,卻再也變不回黑色。 時疫引來的狂風浪潮,漸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