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空間農家寶、寵心、難得心動、女配要革命、星火微芒、穿成六零男配的懶媳婦、她改行修情了、我成了魔神的短命白月光、午夜女主播、穿成反派的病美人道侶
林貴心情煩悶,借口看書躲在屋內沒出來。林老嬤做著飯呢,聽見動靜出來一看,竟來了那么多人。林老嬤心里犯了嘀咕,自家又出什么事了?怎么他都不知道呢。 有村里關心林正的村民忙將周鳴的身份說了,催著發愣的林老嬤道:“還傻愣著干什么,趕緊去喊林貴呀!” 林老嬤回過神,連忙邊跑邊大喊:“阿貴!阿貴快出來,你們書院的先生來了?!?/br> 林貴乍聽見喊聲以為聽錯了,待放下書出來,一眼就看見自家院子里站著個面熟的人。等認出來人,林貴滿眼驚訝,立刻迎了上來,執禮拜道:“學生林席文拜見周先生。不知先生到來,學生有失遠迎,望先生見諒?!?/br> 周鳴打量眼前的人,若不知其底細,乍一看確實像個謙恭學子。 嘖,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放著好好兒的書不讀,盡擺弄些小聰敏妄圖走捷徑。 此時林貴心里七上八下,不住的猜測周先生前來的目的,隱隱有絲不詳。 周鳴雖不足四十歲,可卻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曾在國子監任教,后來不知何故到了鹿鳴書院,據說是和院長私交頗厚。初時有不少人慕名拜訪,可大多被其一頓嘲諷批判灰溜溜的離開,這才使人想起他往日的傳言。都說周鳴是笑面虎,看似溫和親切,實則最是清高傲氣,等閑瞧不上任何人,也極厭惡讀書人行諂媚齷齪等事,一旦撞在他手里,可不管什么人,準落不下好來。 “我哪里是你先生,不須如此,我周某人可教不出你這樣有本事的學生?!敝茗Q溫和的笑容里吐出的卻是諷刺。 林貴面色一變,猜測成真,不禁心里慌了:“學生……” 周鳴擺擺手,不愿聽他辯解,直接說道:“身為讀書人卻沒該有的品格,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還不如在家種地,起碼也是腳踏實地用雙手掙口飯吃。鑒于你德行嚴重缺失,有損書院聲譽,因此往后你不必再去鹿鳴書院讀書了,另擇他處吧?!?/br> “先生,學生到底做錯了什么?”林貴臉色慘白,猶不死心的追問。 周鳴瞥他一眼,諷笑道:“自己做的事要我來說?人在做天在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好自為之吧!” 之所以周鳴不詳說,乃是因為牽涉到宋家,未免有損宋家聲譽乃至宋小公子的名聲,對外只透出其嫌貧愛慕拋棄糟糠等事,且稱是有人匿名舉報才查證的結果。再者,這樣含糊其辭,讓人在猜測的同時越發覺得事情定然非常嚴重。說穿了,周鳴最看不上的便是拋棄糟糠,林貴剛好犯了他的忌諱,兼之與宋家有私交,便討了這件差事親自來走一趟,也是想親眼看看騙了小宋菡的人究竟什么樣兒。 不得不說,這林貴卻是有幾分可取之處,可惜心不正。 林貴盡管勉力堅持,一雙顫抖的手仍是xiele心緒。他知道,一定是他娶過親又和離的事被宋家知道了,也只有宋家才有能力直接將他從書院中趕出來。一旦鹿鳴書院不要他,那縣城里的其他書院同樣也不會收他,誰會和宋家作對? 讀了這么多年書,眼看著就要擺脫農家門戶,怎料一朝巨變,眼前竟是絕路了。 不讀書做什么,去種地嗎? 慘然一笑,林貴腳步蹣跚的回到房里,一聲不吭的便倒在床上,昏過去了。 周鳴此時卻是心情大好,也不管村民們還在震驚之中,施施然的撥開人群,打算登車返城。在放下車簾子時突然看見一個人,驚詫中忙又把簾子掀起來,可卻再也找不到那人。 “難道眼花了?”周鳴喃喃自語,又在人群里找了一會兒,最終只能當眼花了。 喬墨住的偏,等知道林阿爹這邊有熱鬧時已經來晚了,好戲都演完了。原本還有些失望呢,卻無意看見李雪在林家鄰居的院子里朝他招手,便過去了,于是便聽見這家的小孫子柱子講了一遍故事,頓時便對那位不曾謀面的周先生欽佩贊嘆不已。 真乃牛人! 第70章 杜撰舅舅變成真 村子里忙著收花生玉米,忙著議論林貴被逐出書院,喬墨和林正則忙著開店。其間似乎還聽說英子招夫上門的事,因為太忙,也就沒多理會。 為了趕上中秋的好生意,喬墨決定八月十二開張。 提前兩天就將準備好的精美竹編布置在鋪子里,又掛了色調鮮亮的天青色簾子,靠墻一溜兒擺上供客人歇腳的椅子。裝糖果糕點的蘋果小罐兒和方形小食籃也都運來了,全都放在后院的屋子里,幾個人一齊動手,將里面鋪好油紙,以供隨時取用。 另外,喬墨還準備了紅紙,將所售賣的糕點糖果名稱一一寫下來,再一一貼在相應的地方。至于糖果糕點,則在十二號一大早入鋪,為的是保證新鮮,香味才更誘人。 “從今兒起,我們就要改稱呼了,得叫掌柜了?!崩钕沧類壅f笑,這會兒說著話,眼睛還在林正和喬墨之間打轉,顯然是不知道究竟喊誰掌柜才好。按理是該夫君當家,可他們有些不一樣,特別是這家鋪子,似乎打理和拿主意的都是夫郎。 林正笑著接話:“往后你們就喊阿墨掌柜,這店里的事情都是他做主?!?/br> 李喜李良于文領會其意,都笑起來。 李良突然問道:“咱們這鋪子叫什么名兒???牌匾做好了沒有?” 喬墨說道:“早做好了。名字也簡單,就叫喬記小食鋪?!?/br> 轉眼到了八月十二,一大清早喬墨和林正就與李良幾個去了縣城。先將各樣點心和糖果一一裝在食架上,又在貨架的格子擺上各樣精致小巧的竹制工藝品,既是裝飾,也是贈品。喬墨打算把八月十二到八月十五這幾天都定為活動日,但凡來店消費就有一份禮物,具體什么禮物,則視消費金額來贈送。 比如一整套竹編的茶壺茶杯帶一張竹托盤,這份贈品只此一份,實在是因為很難做。東西本就不大,又要細細密密的照著茶杯茶壺的模樣一絲不茍的編下來,甚是耗費功夫,再加上里面的內胎是一套素白茶具,對于這樣一間小店的贈品來說,算是高檔了。 喬墨將其定位消費滿十兩銀子才能贈送,且先滿先得,只此一件。 又有竹編的方形提包,寬窄比書本略大,十份,每個都是不同裝飾紋樣和顏色。消費滿八兩贈送一個,先滿先得。 再有各種不同款式的小花籃兒,不過一尺來高,不用插花就能做裝飾品。二十份,消費滿五兩可得。 三兩到五兩,可選擇風車或水車擺設一個,三十份;一兩到三兩,可選擇各式花樣果盤一個,五十份。消費在一兩以下的,則是各樣實用的竹編器具任選一件,例如竹籃、竹筐、竹箅子、竹漏勺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從村里收的,所幸村里人都做的認真扎實,還沒遇到以次充好拿來賣錢的。 除此外,格子架上擺的最多的便是各式各樣的花燈,一個個皆是巴掌大小,精巧異常?;衾锩嫜b的并不是蠟燭,而是兩顆水果糖,一軟一硬,吃到哪種水果味兒全憑運氣。這些花燈一共五十份,只作為中秋節當天的購物贈品,凡滿八錢銀子就送一個,每人只能領一次。 李良幾個當時看到這些東西都暗暗咋舌,覺得這樣的贈品太虧了。畢竟喬墨自己做不了這么多,大部分都是出了工錢讓李雪幾人趕工做的,工錢可不少,現在沒拿來賣錢反倒全送出去。 此中緣由,除了喬墨本人,只有林正知道。一是為新鋪子開張造勢,吸引客源,二來是為竹編蓄力,若反響不錯,往后又是一項買賣。再者說,乍一看贈品很多,其實開銷有限,真有顧客上門消費,那些糖果可不便宜。為了這家店已經投入了那么多,總不能吝嗇這點兒小錢,該做的營銷還是得做。 臨近中秋,村里也暫時閑下來,開業這天李阿嬤帶著秋哥兒和李雪夫夫都來幫忙。 一陣鞭炮聲中,鋪子開業了。 方錦年早讓觀風送了賀禮來,因有事絆在京城趕不回來,聽著觀風口氣,似乎是家事。茶樓的肖掌柜、吉祥酒樓的掌柜、萬寶銀樓的掌柜都來了,除了肖掌柜,其他兩個都是看在東家面上過來走個過場。除此外,這條街上好些店鋪的大小掌柜都來了一趟,有只是看看的,也有送了賀禮的,參觀了一遍心里有了底。 臨近中秋,人們都要在街市上逛一逛,看看熱鬧,買些東西。 新開了家鋪子,人們總要湊個熱鬧。一進鋪子,首先聞到的便是各種香味,惹得人分外垂涎,而觸目所及處,各式各樣或精巧或美觀大方或別致古樸的竹編器物也分外亮眼。若說糕點,哪怕是讓人分外新鮮的小蛋糕也不過是糕的一種,可另一邊賣的東西就不同了——糖果! 為了便于展示給顧客們看,所有的蓋子都是揭開的,一眼掃去,五顏六色分外漂亮。別說是孩子,即便是大人也忍不住想買一顆嘗嘗,于是問價聲此起彼伏。 李良、李喜、于文、林大慶和林正五個人齊齊上陣,因為是頭一回做生意,縱使反復練習過很多遍,也難免有些手忙腳亂。所幸都不是扭捏人,慢慢兒膽子放開,流程也熟練了,情況便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