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節
書迷正在閱讀:外星人婚后指南、重生之真的美麗、防不勝防、鬼手娘子、誰動了爺的世子妃、穿回被我渣成蟲帝的媳婦身邊、[修仙]師父,我們來談談人生、穿成主角內衣怎么破、[綜漫]御主說她強無敵、魔凰逆天之廢材封印師
金色的陽光映照海面,絢爛而奪目。 范夫人看著看著,竟無聲落下淚來。 她笑著說:“真好?!?/br> 范文載喉頭發緊,雙目微紅。 這樣的盛世繁榮之景,他有多久沒見到過了? 眼前的一切,與京城虛浮的繁榮不同。 京城的繁盛是由天下人供養出來的,滄州卻是老百姓一點一滴辛苦耕耘出來的。 而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掌管者的嘔心瀝血、宵衣旰食。 聽說慶王世子才十七歲。 他才十七歲。 范文載沉默半晌,吩咐車夫:“去府衙?!?/br> 馬車行至府衙,早有人通報范玉笙。 范玉笙、樓蔚、方臨立刻出來迎接。 “范公,范夫人?!睒俏敌辛艘粋€晚輩禮。 范文載拱手道:“老朽見過滄王?!?/br> 范夫人亦回禮。 方臨眼眶紅紅道:“小子問范公安,問夫人安?!?/br> “這是方家阿臨吧?”范夫人慈祥笑道,“沒想到你也在滄州?!?/br> 范文載見方臨眼中隱露擔憂,遂安慰道:“方小郎不必擔心,方侍郎此前因公務離京,未遭此難。想必他得知消息后,應該會趕來與你團聚?!?/br> 方臨大松一口氣,鄭重道:“多謝范公?!?/br> 幾人同入內衙。 范文載一眼就看到桌案上的辦公文件,不由頗覺新奇。 “這是什么?” “這是季度報表,”范玉笙解釋道,“需要呈送慶州的?!?/br> “這又是什么?” “這是制式公文,避免繁冗廢話,便于辦公?!?/br> 見范文載還要繼續問,范玉笙不由笑道:“祖父,孫兒還有許多公務要處理,不如我拿幾本書冊給您瞧瞧?” “好?!?/br> 于是,范文載就攜范夫人一起,在內衙尋了個小角落坐下。 范玉笙特意挑選幾份文件和冊子,交到范文載手上,說:“祖父,這些可都是世子殿下的心血,您仔細看?!?/br> 范文載不耐煩地揮揮手。 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文件上,有些刺眼。 范文載一開始還沒注意,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倏地抬首去看。 他看到了明亮光潔的玻璃窗。 透過玻璃窗,他還看到了外頭的小池與翠竹。 范文載愣住了。 他拍拍老妻的手臂:“老婆子,我是不是看錯了?” 范夫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 “這……是什么?” 她情不自禁伸手去碰,指尖碰上一層堅硬而冰涼的東西。 范文載猛地低頭去翻冊子,然后指著冊子上的一段話,默念出聲:“府衙翻新,需木料、水泥、砂石、玻璃……” “這是玻璃?!睒俏岛鋈怀霈F,笑著解釋道,“是慶州工廠造的呢?!?/br> 范文載:“……” 活了這么多年,突然發現自己成了井底之蛙。 樓蔚繼續道:“范公和夫人要是感興趣,可以去慶州新城看看。咱們滄州到慶州修了官道,馬車快的話,半日就可抵達?!?/br> 范夫人果斷道:“去慶州新城!” 范文載拗不過她,又“不情不愿”地答應了。 得知范文載要來慶州,樓喻便吩咐人好生接待,不可怠慢。 “阿喻不打算親自去見范文載?”霍延一邊替他按矯,一邊問。 “老人家好面子,我若親自去了,他是該夸我好呢,還是該罵我好呢?”樓喻開玩笑道,“豈非讓他為難?” “太子棄城而逃,想必范文載已經對他失望,阿喻讓人救出范文載,是想借他之名,招攬更多人才罷?!?/br> 樓喻頷首:“范文載桃李天下,門生遍布,若他在慶州的消息傳出去,定會吸引不少人才?!?/br> 這就是名人效應了。 霍延手指微頓,卻道:“就算沒有范文載,憑殿下黜昏啟圣之能,亦可做到群賢畢集、四方輻輳?!?/br> 樓喻自詡臉皮厚,卻也被夸得臉紅心跳。 “阿延,你都這么說了,我若不能做到,豈非辜負了你的信任?” 霍延眸色溫柔深邃:“我信你?!?/br> 第二天,范文載攜妻入慶州城。 接待人員是楊廣懷。 不論是慶州舊城還是慶州新城,都令范文載和范夫人大為震驚贊嘆。 對比慶州之外的亂象,老兩口是真的心服口服。 楊廣懷只充當解說,其余一句廢話都沒有。 參觀完慶州城,楊廣懷親自將他們送至南門。 金烏西墜,流景揚輝。 他道:“天色已晚,范公與夫人不如在這歇上一晚,何必趕夜路?” 范文載意味深長道:“日星隱曜,長夜難明,老朽走一遭夜路,倒是遇見了光?!?/br> 楊廣懷一笑,“范公保重?!?/br> 回到滄州后,范文載將自己關在書房里,一遍又一遍研讀慶州相關書冊,一次又一次被感動到落淚。 皇宮里,史明簡直要氣得吐血。 “找了這么多天還沒找到!你們都是吃干飯的嗎!” 數日前,范府失火,史明本以為范老頭和他妻子葬身火海,雖覺惋惜,但心里頭還是挺暢快的。 可萬萬沒想到,滅火之后,他們居然沒有找到尸體! 范府被圍后,范府仆從全都被趕出府,府中只剩下老兩口。 卻未見一具焦尸! 火雖燒得旺,但后來救火還算及時,人不可能一下子化為灰燼的,畢竟范府書房都沒燒盡呢! 所以,人到底去哪兒了? 史明派人全力搜查,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直到一篇《觀慶賦》橫空出世,天下為之傳頌。 第七十六章 《觀慶賦》甫一問世,慶州城便名震天下。 文章乃范公妙手書就,精彩絕倫,引天下文人士子贊嘆不絕。 “范公詞華典瞻,蹙金結繡,實在是字字珠璣??!” “此賦璧坐璣馳,沈博絕麗,可謂是舂容大雅,筆底煙花!” “范公嘔心瀝血之作,實在是蕩氣回腸,讀罷令人深思!” 以上這些人的關注點都在文章用語和結構上,吹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也有不少人讀懂了范文載文中的深意。 范文載并沒有大贊特贊慶州,他只是從一個尋常百姓的視角,用樸實無華的筆墨,向世人呈現出一幅東風入律、擊壤而歌的盛世之景。 同時向世人傳達了一個訊息—— 范公在慶州! 之前范文載被困京城,不少人哀泣吁天,唯恐范公這等鴻軒鳳翥不幸桂折蘭摧。 而今得知范公身在慶州,思及慶王世子那篇聲振寰宇的《討史明檄》,不由心潮澎湃、斗志昂揚。 許多飽學之士紛紛踏上赴慶之路。 這還沒完。 《觀慶賦》后,范文載再次丹青妙筆,不易一字,著《竊盜》一文,匕首投槍,義正辭嚴,氣勢磅礴,如萬鈞雷霆,一針見血。 雖一字未言“史明”,卻字字都在痛陳竊盜之惡行。 其中一句“行不義者,天亦厭之”,更是令人感時撫事,發人深省。 在范文載的影響下,史明已經成為天下人恥笑鄙夷的對象,少有人承認他莫名其妙得來的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