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外星人婚后指南、重生之真的美麗、防不勝防、鬼手娘子、誰動了爺的世子妃、穿回被我渣成蟲帝的媳婦身邊、[修仙]師父,我們來談談人生、穿成主角內衣怎么破、[綜漫]御主說她強無敵、魔凰逆天之廢材封印師
繼續下去肯定不行。 慶軍等得起,滄州百姓等不起。 叛軍入城后,幾乎將城中洗劫一空,他們從百姓那里搶來錢糧,大肆喝酒吃rou,又對良家女子行不軌之事,簡直是喪心病狂! 他們自詡替天行道,可實際做的事,同魚rou百姓的貪官污吏沒什么兩樣。 如今城中多處變成廢墟,百姓無家可歸,無糧可食,凡此種種,亟待解決。 眼下城池剛剛收復,捷報尚未傳至京城,等朝廷回復還不知要等到何時。 霍延索性送信回慶州,將滄州情況詳細言明。 樓喻立刻擬定了一個戰后重建草案,寫到回信里,在末尾簽上名。 正要裝入信封,他突發奇想,從書架暗格里取出一個木匣。 匣子里裝的是一方精致小巧的玉印。 這是霍延之前送他的生辰禮。 樓喻在印底蘸上紅泥,啪一下蓋在信尾。 信被快馬加鞭送入霍延手中。 戰后重建計劃內容不少,樓喻寫了好幾頁。 霍延本來還面容嚴肅地記下計劃內容,等翻到最后一頁,見到末尾的印章,眼中驀然流露出幾分笑意。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br> 他自然希望那個人,一輩子幸福安寧。 “統領,”李樹掀簾而入,滿臉喜色道,“殿下是不是來信了?信上怎么說?” 霍延將前幾頁信遞給他,卻留下最后一張。 “怎么不全部給我?”李樹一臉納悶。 “你先照著前面去做?!被粞用C容叮囑。 他將最后一頁紙折好,小心塞入衣襟里。 樓喻寫的計劃還是比較詳細的。 戰后重建,無非有幾個方面。 一是物資供給;二是人員安置;三是恢復生產;四是基礎建設。 物資供給方面,樓喻已經安排人手準備,不日就會送去滄州。 至于剩下三個,得等朝廷回復后才能繼續做。 有慶州的物資援助,滄州幸存的百姓得以熬了好些天。 年都過了,朝廷卻遲遲未派出新知府,更別提救濟糧了。 在新任知府來之前,樓喻本來是不打算大動干戈的。 可眼下這情況,又不能棄滄州百姓于不顧。 朝廷等得了,滄州百姓等不了。 樓喻左思右想,終于決定不再等下去。 他攜帶大批物資以及匠人,領周滿等一千府兵,從慶州趕往滄州。 慶州界內沒有大股流匪,滄州叛軍被俘,自然也不會出現流匪,這一路上都很順暢。 慶軍依舊在城外駐扎,只有小部分留守城內。 樓喻到時,霍延正帶人在城內清理殘局。 叛軍燒殺搶掠,不少民居都被燒毀,獨留一些斷壁殘垣,根本無法住人。 就算日后重建,也得先收拾清理出來。 這段時日,慶軍的所作所為,滄州百姓都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他們入城后沒有進行任何搶奪,他們從叛軍手里解救了被欺壓的老百姓,他們默默無聞地清理城池。 因為這些,滄州百姓大多自發聽從慶軍指揮,同他們一起重建家園。 說是重建,但如今滄州城內百姓十不存五,城外鄉野遭受搶掠更加嚴重,不少百姓都逃離家園,說不定再也不回來了。 能逃走的大多是青壯年,留下來的多是老弱病殘。 沒有足夠的勞動力,重建怎么開展? 總不能所有事都由慶軍來做吧? 他們天天也很忙的。 城門被撞破,要換新的;房子被燒毀,要建新的;府衙被破壞,也得重新修繕。 凡此種種,都需要許多原料和工匠。 好在樓喻這次帶來不少物資和匠人,可以提供短期援助。 霍延快馬趕到營帳,掀簾而入,就見到樓喻伏案寫字。 一陣寒風見勢鉆入。 樓喻抬起頭,眉眼皆生笑意:“你這仗打得也太快了,快來坐?!?/br> “殿下怎么來了?”霍延在他對面坐下。 樓喻道:“我總得親自來看看滄州城什么樣子。阿蔚怎么樣了?” “前幾日滄王、滄王妃下葬后,他就一直待在府中?!?/br> 霍延言簡意賅,他對其余人并不沒有太過在意。 “等會兒我去見見他?!?/br> 樓喻單手支頤,望著霍延,“朝廷下令滄州事務暫由‘韓昀’代理,在新任知府來之前,咱們還是可以做點事兒的?!?/br> “嗯,府衙相關書冊我都整理好了?!被粞拥?。 樓喻由衷感嘆,霍延總是能提前猜出他的意圖,并默默執行。 他確實需要翻閱滄州府的一些文書及案冊,了解滄州府各行各業的情形,才能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重建措施。 “那就先去府衙?!睒怯髋d沖沖起身。 霍延問:“倘若到時候新任知府要與‘韓昀’交接事務,該如何?” “不如何?!?/br> 樓喻已經考慮過了。 朝廷之所以遲遲不能定下知府人選,可見有很多人不愿過來,愿意過來的又沒有背景資歷。 如此,最終的結果無非有三。 一是,朝廷故技重施,既然韓昀能夠總管兩州軍務,那么郭濂也可以總掌兩州政務。 二是,朝廷最終決定派遣新任知府,但這個知府原本無權無勢,只是個小人物。 三是,有權有勢又有膽量的人,主動請纓來當滄州知府。 一和二對樓喻來說是有利的,在這兩種假設下,他都可以順利掌控滄州。 三就有些棘手了。 雖然真正的韓昀沒死,但樓喻也不指望他能配合自己演戲。 韓昀不出面,新任知府怎么可能看不出端倪? 只要一封奏疏,樓喻所作所為就會暴露得徹底。 但樓喻已經暗暗做了決定。 “只要對方配合我重建滄州,我便與他井水不犯河水,要是不顧百姓生死,只顧著參我一本,那就……” 余下的話樓喻沒有繼續說,霍延卻聽明白了。 他不覺得有什么。 要成大事,總是需要流血犧牲的,不管流的是己方的血還是對手的血。 兩人一同前往府衙。 府衙大部分官吏都被殘忍殺害,只有小部分正巧因外出辦事,反而躲過一劫。 在慶軍的指揮下,小吏們仔細清理府衙各處。 內堂是知府及一眾官員的辦公室。 叛軍洗劫后,這里書架桌椅倒了一地,有不少書冊被撕毀燒毀,滿室狼藉。 眼下已大致恢復原樣,只是有些被損毀的書冊已經很難還原了。 樓喻快速翻閱案冊,稍稍了解了滄州的基本情況。 滄州基本都是平原,地勢平坦,有河流經過,是以耕地眾多,農業相對比慶州要發達。 滄州同樣靠海,但和慶州的區別是,滄州沒建鹽場,而是在海岸修筑了海運港口,是以滄州的造船業和海運業非常發達。 有了對外港口,滄州的經濟便富庶起來。 樓喻幾乎瞬間想到了滄州的用處。 慶州而今生產出不少工業產品,若是想對外貿易,現在這世道,陸路運輸不僅效率低還危險,走水路比較好。 滄州有大船,有海港,他若能掌控滄州,便可將慶州的工業品運到南方換取稻米等糧食。 南方偏遠,稻米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而且尚無戰亂,百姓應該有不少余糧。 起義軍大多在北方流竄,暫時也不會想著往南方去。 他越想越覺得這條商路有戲! 更何況,滄州耕地眾多,土壤肥沃,他可以將滄州發展成一個糧食生產基地,為慶州的工業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后盾。 他眉梢帶喜,將這條思路分享給霍延,然后問:“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