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語音日志:sol120 我的背確實疼死了。 那個微妙的、經過實踐檢驗的“背撞墻”技術存在不少瑕疵,撞十次大概只有一次真正起效,但每一次都很疼。我必須停下來休息,伸展伸展,然后再強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拿背去撞墻。 這個過程持續了一整夜,還好我挺住了。 現在離棲息艙只有十米了,我已經沒法繼續往前滾了。減壓造成的大片混亂舉目可見,這又不是一個“全地形”氣閘室,這些狗屎我可滾不過去。 棲息艙爆掉時是早上,現在又是早上了。我已經在這個該死的盒子里待了一整天了。但是我馬上就要離開啦。 我身穿eva太空服,準備行動。 好的……沒問題……再把步驟過一遍:用手動閥門減壓氣閘室,出去后馬上前往棲息艙,在塌掉的帆布下找到馬丁尼茲的太空服(沃格爾的也成,要是先找到的話),前往漫游車,然后就安全了。 如果還沒找到太空服時間就不夠用了,那就趕緊奔向漫游車。這樣的話麻煩就大了,但至少我還有時間和資源來想想下一步該怎么辦。 深呼吸……出發! 日志:sol120 我還活著!而且在漫游車里! 事情的發展跟計劃的不完全一樣,但是我沒死,這就是勝利。 給氣閘室減壓很順利,30秒后我就來到了地表。跳向棲息艙(在這種重力環境下,跳是最快的移動方式)的路上,我盡量避開殘骸。泄漏引發的爆炸還真是把什么都炸飛了,包括我在內。 看東西非常困難,我的整個面罩都被那個臨時補丁蓋住了。幸運的是,我手臂上有臺攝像機。nasa發現,身穿eva太空服時,轉動整個身體去看東西實在是一件極其費力且浪費時間的事,因此,他們在右臂上懸掛了一臺小型攝像機,視頻流直接投影在面罩內部。這樣一來,我們要看什么東西的話,直接指著它們就行了。 面罩上的補丁沒那么平滑,反射度也不夠好,我能看見的只有混雜著各種干擾的視頻圖像。不管怎么說,也夠我搞清楚東西南北了。 我照直走向那個氣閘室原本所在的地方。我知道那里肯定有一個超大的洞,能鉆進去。很容易就找到了?;镉?,這洞也扯得太嚇人了!要把它補好非補到我吐血不可。 從這里開始,我計劃里的缺陷就顯現出來了:我只有一只手可以活動。我的左手跟身體擠在一起,那個圓鼓鼓的短袖蹦得正歡。結果就是,在帆布下摸索時,我必須用僅存的一只自由手撐起頭頂的帆布,速度于是慢了下來。 從攝像機畫面看來,棲息艙內部簡直是一團糟,沒有一件東西還在原位。桌子和床鋪都被甩出了好幾米遠,小物件則撒得到處都是,大部分都躺在地面上,每一件東西上都覆蓋著泥土和支離破碎的土豆植株。 我蹣跚向前,終于到了放置馬丁尼茲太空服的地方。很不可思議的是,它居然還在那兒! “耶!”我想得很天真,“問題解決了?!?/br> 不幸的是,這件太空服被死死地壓在一張桌子底下。如果我兩只手都能騰出來,只要將桌子移開就行了。但現在這種情況,肯定不成。 眼看時間就要用完了,我只能把他的頭盔取下,放在一邊。然后,在手臂攝像機的幫助下,找到了桌子另一頭馬丁尼茲的補丁包,找到后馬上往頭盔里一扔,趕緊挪屁股離開。 趕到漫游車時情況已經很緊急了。在漫游車的氣閘室恢復到美妙的一個大氣壓之前,我的耳朵里一直因為壓力下降而嗡嗡作響。 爬進去后,我完全癱了下來,大口喘著氣。 就這樣,我回到了漫游車。就跟那次偉大的探路者回歸探險一樣,呃,至少這次它聞起來沒那么糟了。 nasa現在肯定很擔心我。他們很可能已經觀察到氣閘室又回到了棲息艙旁邊,所以,他們多半知道我還活著,但一定想知道具體情況如何。跟往常一樣,我還是只能通過漫游車跟探路者聯絡。 我發了一條消息,但探路者沒有反應。這一點也不奇怪,它的電源直接連在棲息艙上,而目前,棲息艙已經斷線了。我驚慌失措地在地表狂奔時,曾偶然瞥見探路者號還在原地,殘骸沒炸到那么遠。只要給它接上電,應該就能搞定。 對于我目前的狀況而言,最大的收獲就是這個頭盔了。我們之間的頭盔都是可以互換的,因此,馬丁尼茲的頭盔完全能用在我的太空服上。那個蹦跶的袖子仍是個問題,但有全新的補丁包在手,我也就有了更多的樹膠來對付那條手臂了。 不過,這些都可以等等再說。我已經24小時沒合眼了,當下沒有什么致命威脅,還是先睡上一覺再說。 日志:sol121 睡了一個好覺,今天的進展不錯。 頭等大事就是重補手臂。上次大部分樹膠都用來補面罩了,這一塊難免涂得太薄。眼下我有完整的補丁包來對付手臂,肯定能補得特完美。 沒錯,我確實還是只能活動一只手臂,但至少不用擔心另一只會泄漏。 昨天的一系列活動讓我損失了大部分空氣,還余留大概半小時的氧氣。就像我之前說的,人體其實并不需要太多氧氣,維持壓力的問題更緊急。 有這半小時時間,我就能利用上漫游車的eva再充罐。要是太空服還是泄漏狀態,我肯定干不了這事。 再充罐本身是應急用的。對于駕駛漫游車而言,eva太空服應當滿載出發,回來后還會有空氣余留。漫游車不是為長途旅行設計的,連過夜都不在考慮范圍內。不過,出于應急考慮,它的外部還是架設了再充軟管。一方面,內部空間已極為有限;另一方面,nasa估計,絕大多數跟空氣有關的應急行動也都發生在戶外。 但是,再充速度遠跟不上我那件太空服的泄漏速度。所以,這個應急口在我更換頭盔之前一直用不上?,F在,有了能穩定氣壓的太空服,再充那些氣罐簡直是小菜一碟。 再充完畢,并確保太空服沒有任何泄漏后,我得馬上處理幾件事。雖然單手干活兒也不是不行,但我還是想穿上有兩只手的太空服。 我再次回到棲息艙內。既然這次不用趕時間了,就可以用根桿子把壓住馬丁尼茲太空服的桌子給撬起來。拉出來后,我把它拖回了漫游車。 經過一番精心檢查,我終于又有了一件功能完好的eva太空服!雖然為此跑了兩趟,最終我還是拿到了。 明天,我要修好棲息艙。 日志:sol122 今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漫游車附近用石頭堆出“一切都好”這幾個字,這多半能讓nasa高興一會兒。 我又回了趟棲息艙,檢查具體的受損情況。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恢復主體結構以維持壓力。在此基礎上,才能繼續維修各種器件。 棲息艙的構造基本上就是一個穹頂,高韌性桿子在四周撐起拱梁,并起到將地板材料拉平的作用。內壓是維持整個結構的核心要素。一旦氣壓發生泄漏,整個結構就會立即崩塌。我檢查了那些桿子,全都完好無損,只是都倒在了地上。有幾根我可能要重新連一下,問題不大。 1號氣閘室原先所在的位置現在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洞,但并沒有壞到無法修補的程度。 我手頭還有不少密封帶和帆布,工作量肯定不會小,但我有信心讓棲息艙再立起來。這個工作一旦完成,我就能重建動力系統,并讓探路者重新連線。在此之后,對于我無從下手的維修工作,nasa可以指導我。 我對這些問題一點也不擔心,現在有比這大得多的麻煩橫在我面前。 農場全完了。 壓力全失,水分蒸發殆盡,同時,溫度也降到了冰點以下,即便是土壤里的細菌,也挺不過這種災難環境。有些作物種在三角帳篷里,但它們也都死了。我曾將帳篷和棲息艙用軟管直接相連以維持氣壓和溫度,棲息艙爆炸時,三角帳篷也一起減壓了。就算它們沒減壓,低溫也照樣會殺死所有作物。 土豆在火星上暫時是滅絕了。 與它一起滅絕的還有土壤里的細菌。只要我還困在這兒,就別想再種任何植物了。 我們曾有過完美的計劃。我的農場可以讓我撐到sol900,一艘補給飛船將在sol856到達,遠在我的食物耗盡之前?,F在農場完了,這個計劃也徹底報廢了。 爆炸并沒有損壞原有的包裝食品。我種出來的那些土豆是死了沒錯,但死了也能吃。本來就快要收獲了,所以仔細想想,爆炸的時間點還不算太差。 包裝食品大概能讓我維持到sol400。我還沒檢查到底還有多少土豆幸存,所以沒法具體說它們能吃多久。但是估算下來的話,我一共有400株植物,每株平均有5個土豆,一共就是2000個小土豆。如果每個能貢獻150卡路里的話,我每天要吃10個才能活下去。也就是說,它們能讓我多活200個火星日。全部算上,我的食物只能撐到sol600。 等到sol856我早死得透透。 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在發射臺上執行測試任務時,指令艙內起火,三名宇航員犧牲。當時艙內環境為純氧,事后調查認為是由于電線摩擦產生的靜電引發了火災。 荷蘭的傳說。有個小男孩路遇堤壩漏水,便用手指將漏水口堵住,在那里待了整整一夜,直到大人們趕來將堤壩修好,保住了大家的性命。 第十五章 [08:12]沃特尼:測試。 [08:25]jpl:收到!你真把我們嚇得不輕,多謝那個“一切都好”。通過分析衛星數據,我們發現1號氣閘室完全脫離了。能否確認?你的狀態如何? [08:39]沃特尼:如果你說的“脫離”指的是“把我像個加農炮彈一樣射出去”,那就對了。額頭有點小傷口,eva太空服有點小問題(等會兒詳細解釋)。棲息艙已修補,重新增壓平衡(主氣罐沒出問題)。電力剛剛恢復。農場完蛋了。盡可能收集土豆殘余并將它們儲存在室外。數下來共有1841個,能夠支撐184天的供給。算上任務還剩的包裝食品,我將在sol584斷糧。 [08:52]jpl:是啊,我們也發現了。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食物問題。棲息艙系統狀態如何? [09:05]沃特尼:主氣罐和水罐沒有受損。漫游車、太陽能電池板和探路者號都沒受爆炸影響。在等待你們回復期 間,我會在棲息艙的系統上運行診斷程序。順便問一句,我在跟誰說話? [09:18]jpl:文卡特·卡普,人在休斯敦,通訊由帕薩迪納中繼。從現在開始,將由我直接和你進行所有通訊。首先檢查氧合器和水循環裝置,它們最重要。 [09:31]沃特尼:切。氧合器功能完好。水循環裝置徹底斷線。我估計是因為內部的水結冰撐爆了管子,應該能修好。棲息艙的主電腦功能完好,沒有任何毛病。對于棲息艙為啥爆掉,有想法嗎? [09:44]jp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號氣閘室周邊的帆布老化了。反復增壓導致其過度拉伸,直至破損。從現在開始,交替使用2號和3號氣閘室進行eva。另外,我們會盡快給你一張清單和工作流程說明,來對整個帆布進行系統檢查。 [09:57]沃特尼:呀,看來我接下來的幾小時都要盯著墻看了!等你們找到不讓我餓死的方案,告訴我一聲。 [10:11]jpl:當然。 *** “現在是sol122,”布魯斯說,“我們要在sol584將飛行器送到火星。也就是說,還有462個火星日,相當于475天?!?/br> 集合起來的jpl各部門頭頭兒紛紛皺起眉頭,揉著眼睛。 他起身站立?!暗厍蚝突鹦堑南鄬ξ恢貌皇呛芎?,整個航程需要414天。將飛行器組裝到助推器上,外加檢查的時間,需要13天。也就是說,我們只有48天的時間來制造這個飛行器?!?/br> 一陣嘀嘀咕咕的不滿聲迅速塞滿整個屋子?!耙d啊?!庇腥苏f。 “一切都得推倒重來?!辈剪斔估^續說,“我們的著眼點是食物。除了食物,其他任何東西都是奢侈品。我們沒有時間制造一個動力方案完好的著陸器。它必須彈跳著陸,也就是說,里面裝不了什么貴重的玩意兒。原本計劃的那些東西,現在全得說拜拜?!?/br> “助推器從哪兒來?”諾姆·敏問道,他負責大氣返回流程。 “鷹眼3號土星飛行器,”布魯斯說,“它預定于下個月發射。nasa將其推遲,這樣我們就有助推器了?!?/br> “鷹眼小組肯定要氣瘋了?!敝Z姆說。 “那還用說?”布魯斯說,“但只有這架助推器的推力夠用。這同時也是我要說明的第二點:我們只有一次發射機會。如果發射失敗,馬克·沃特尼就死定了?!?/br> 他環顧房間,給大家一點時間消化。 “我們手上也不是什么都沒有,”他最后說道,“我們有不少原本為阿瑞斯4前期補給任務準備的組件。我們可以偷點出來,這能節省不少時間。此外,我們這次只送食物,它們板實得很。就算我們有大氣再進入問題,飛行器以高速彈跳著陸,食物也還是食物。 “而且我們也不需要精確著陸。如果需要的話,沃特尼手上還有能行駛幾百公里的漫游車。要做的就是盡量離他近一點??傊?,這將是一個標準預補給翻滾著陸方案。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把它造出來。大家行動吧?!?/br> *** [08:02]jpl:我們正著手一個項目,希望能為你送去食物補給,目前已經進展了一周左右。我們會在你斷糧前把食物送到,但時間很緊急。飛行器里只有食物和通訊設備。我們沒法將氧合器和水循環裝置放進去,任何需要軟著陸的東西都別想了。 [08:16]沃特尼:一點抱怨也沒有!你們給我食物,我就開心得不得了了。棲息艙的系統恢復了,運行正常。水循環裝置目前也沒有問題,我把爆掉的軟管換掉了。說到水供應問題,現在還有620升余量。我最初有900升水(300升是原有的,另外600升是從聯氨里提取的),所以,由于升華導致的損失大概是300升。不管怎么說,只要水循環裝置無礙,水肯定是夠了。 [08:31]jpl:很好,如果你有任何機械或是電子方面的問題,及時通知我們。順便說一下,這個飛行器的名字已經確定,叫作伊里斯。她在希臘神話中以風的速度行駛在天堂間,同時還是彩虹女神。 [08:47]沃特尼:基佬飛行器要來救我,懂了。 *** 里奇·布內爾在一棟安靜的建筑里啜著咖啡。他剛在自己寫的軟件上跑了最后一次測試。測試過了。他舒了口氣,又陷進椅子里。他瞅了眼電腦上的時間,搖了搖頭,凌晨3點42分。 作為一名航天動力學家,里奇很少工作到這么晚。他的工作是為各種指定任務精確定位軌道和航線。通常而言,這類工作應當是一項工程最早啟動的項目,其他所有項目都得基于所計劃的軌道。 但這次,事情似乎是反著來的。伊里斯需要一條軌道航線,但沒有人知道飛行器什么時候發射。 行星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動,為特定日期計劃的軌道航線只適用于那個特定的時間點。就算只相差一天,也會讓飛行器徹底偏離火星。 所以,里奇必須計算很多航線。他所得到的信息只有一個25天的時間窗口,伊里斯有可能在這期間的任何時候發射,他只能為每一天設計一條航線。 他開始給老板寫郵件。 “邁克,”他寫道,“附件里是伊里斯的航線規劃,每天一條。我們應該馬上進行評審和檢查,以便它們可以正式通過。你猜對了,我在這兒待了一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