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她當著程烈的面兒,罵散布流言的人興風作浪令人不齒。說如今外間人心險惡,但這樣的人千萬不要在侯府里出現才好,否則她一定容不下他。 雖然并不確定自己大孫子在這事件中起了什么樣的作用,還是忍不住給了這樣的警告。 程熙說,之前大伯母幾次三番請求老夫人出面,向太后請旨立侯府世子,老夫人都不為所動。 老夫人說,咱們女人家cao心后宅的事兒就行了,外間大事兒自有侯爺審時度勢處理。 程熙的意思,程老夫人十分護著他,又對大房行事不滿,這就是他的優勢之一。 那可是老夫人啊,上可求太后,下可命侯爺,那一票相當重要。 所以他說,如果單是反擊流言,就痛扁程烈??墒侨绻麍D謀爵位,那就讓程烈繼續得瑟。 老夫人對程烈越失望,他們的希望就越大。 當然最重要還是程向騰的意見。 程烈至今沒立世子,程向騰沒下死力也是真的。 程向騰本身年輕,不著急。對程烈也不算滿意,有磨練之意。加上圣上不滿程家軍的強硬,程向騰還想協調緩和雙方關系,他需要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來辦這事兒。 這么一拖二拖的,最終讓程烈至今干著急沒結果。 當然程烈名正言順,本也不需要程向騰在那兒逆著圣意費大勁兒,只要大房表那么著急,慢慢等著總會成的。但他們偏偏著急忙張的動作很多,越這樣,越讓程向騰失望。 而爭爵位這事,說復雜不復雜,其他手段當然要全方位的來,但也都只是輔助。 只要攻略下程向騰,大事定矣。 在這一點兒上,程熙做為親兒子,先天優勢自不必說,至少當爹的看著自己兒子被欺凌,心里不會好受吧。并且他娘在親爹面前影響力甚大。所以老爹這里,就指望親娘了。 至于流言,程熙是想和程烈一起收拾的。之前的主意,是揍人。但既然是圖謀爵位,打人就算了,他得等程烈作上這么一陣子,尾巴翹得夠高了,落的把柄夠多了,再來踩他的尾巴。 他對武梁說:“到時候,我這里可以設計些類似上次墜馬那樣的重大事故,歸功到程烈頭上。娘這里可以給他遞個信兒,找個僻靜包廂約見他,擺出談判討饒的姿態,問他多方散布謠言到底是想怎么樣,引著他把自己干的事兒說出來。 他得了意了,警惕性就必然沒那么好。到時候廂房外,咱們多安排一些熱心聽眾,讓散布流言惡意中傷的事,不打自招。到時,流言的風向自然就改了?!?/br> 還是很有想法的,不過武梁挺奇怪,“那你最開始怎么不直接說這法,卻琢磨著揍人悶棍?” “那不同。之前吧,想著以后要在人家手底下混日子,當然不能明著對上,偷偷打一頓出口氣就行了,也算給他個警示,不能拿著人可勁的欺負。但現在既然盯著的是爵位,肯定得撕破臉直面對上,所以那就各施手段直接上了?!?/br> 合著揍人悶棍還是隱忍的作法? 武梁既然約了人來說話,自然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想法的。 不過程熙既然這么說,她決定就按他說的辦,以引導和鼓勵為主,從旁協助和完善,照他的調子行事就完了。 所以最后,武梁說:“你的最大優勢,在于人脈,這方面不錯,但仍需要鞏固和拓展。并且這件事兒,不能指望你爹爹,咱們得背著他悄悄進行?!?/br> 這些年,不管外間曾把她說成什么樣,但她實際行事上一直算是老實本份的,她也一直心安理得沒做什么虧心事的。所以程向騰一向對她相當寬等,甚至包括一些觀念上的不同,他也盡量包容她。 若只是爭寵上床討小便宜之類的事情上攻略程向騰,武梁是相當有信心拿下他的,這方面她算得上無往不利。 但這次不同。 這件事兒,實打實地踩了程向騰的線了。只不知道,他得知以后,還能不能容她。 呵。 ··· 當務之急是流言。 但仔細歸類那些流言,不難發現,流言也是經過篩選,欺軟怕硬的。 說武梁與男人有染,提到的那些人中,有好幾個都是程向騰的營中弟兄。象廖恩凡他們,是跟著程向騰去過充州立了戰功的,程烈大約對這部分人敢欺負,又心懷不滿,報復私怨似的,將人拉出來遛。 但同樣是程向騰的兄弟,就沒敢提毛六之類的大家公子,只提了如今已經家敗的申建。當初她曾和申建在茶樓里喝過茶,被人撞見過也有可能,但她明顯后來跟毛六互動的次數更多。 之前提到柳水云,但后來柳水云自己行為張狂,連續逮著幾個人當街打了之后,提到他的聲音慢慢少了。但象燕南越和陶遠逸他們這些人,卻從來都是流言中的主力軍。 這些都不算冤枉,畢竟她的確跟他們都相處過于親近。 那么,如此說來,鄧隱宸呢?從充州到江南,一路的派人跟隨。在成兮酒樓,那么大咧咧的撐過場放過話,不夠明顯張揚么? 但流言里卻不曾提到他半分。 流言反復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就容易顯得逼真。何況那些流言也不是純胡說,用幾分事實,混淆幾分假話,倒是真真假假的相當耐人尋味。 武梁就決定多拉些人進來攪攪水,讓流言變得夸張可笑,荒誕不經。 另外,別人不想得罪不敢沾惹的人,她偏統統拉進來。 想染黑她?大家一起黑好了。 ··· 很快,流言越傳越兇,其中沾染的男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上檔次了。 鄧隱宸首當其沖,與武梁間的淵源及韻事被傳得有鼻子有眼兒。 然后還有唐端謹和唐端慎被拉進來,這兩兄弟從替meimei出手斗小妾,到后來與那女人惺惺相惜,其間的情形轉換情懷變遷相當精彩。 甚至還有關于當年充州,和程家老大程向驥的花邊兒的。沒看到現在,程家大房夫人還這么不待見這位嗎?往日積怨呀。人都死了?沒關系,感情可歌可泣就好了。 還有和程家老三程向騫的。喜歡上兄長的女人,求而不得,遠走他鄉……悲情的三少。 當然,那些與程向騰關系密切常來往府里的毛六等其他眾兄弟,也被一一掰扯。 這些人,高門,強權,沒有哪個好惹的。 事兒鬧得有些大了。 ··· 這些話傳出去,且不說別人聽到如何,程烈先就一頓的狂罵。 他父親已經沒了呀,把死人都拉出來溜彎兒,什么人這么狠這么缺德?程烈好想揍人。 程烈迅速召集了自己的人仔細這么一探問,就明白了,自己的人沒敢這么大膽妄為的,大膽的是那個女人。 就是她將這水攪得浪起三尺啊。 說不上為什么,程烈聽說是武梁干的,心里忍不住就有些暗驚。他甚至還沒想透這女人為什么要這么干,這么猛力地往自己身上潑墨,他就先嗅到了后果嚴重的味道。 不該是這樣的。她縱然不驚不慌,也不該是這么歡快助攻的樣子。 流言于她不利,難不能她還能站在統一戰線里喂你吃糖? 程烈深感大事不妙,真的,越想,越覺得不妙。 他敢梗著脖子跟程向騰對著干,因為他心里清楚,程向騰再怎么樣,也是既維護他的面子——那是程府的臉,也不會真的下死手將他處置了的——沒爹的孩子,無論對錯,總是他這當叔叔的責任嘛。 所以他甚至敢拿程向騰開涮玩。 程向騰氣急敗壞,打他一頓屁股,警告了他,果然沒當眾提他散布流言的事兒。所以程烈覺得,程向騰也就這樣了。 但現在牽扯上的這其他人,可沒有那么好相與的。 連那些寒門陋巷出身的營中兵將,被牽連上了都敢跟他打一架呢,何況這些高門貴胄。這萬一被查出來他是始作俑者,那他得罪的人可嗨了去了,難纏了去了。 他被人將計就計,踢了大麻煩過來了。 這女人,狠! 程烈深思良久,然后迅速約束自己手下干將,散布流言這活兒,千萬別再繼續干了,添油加醬的事兒,也趕緊省了。以后要盡力遠離這場是非,力求與這件事能摘清關系去。 另外,他讓手下隨從小廝們,以后但凡再聽到遇到坊間議論聲,得擺出程府身份,嚴正維護程府以及那女人一些。 就這樣心里也不踏實。 從前的挑眉冷笑,變成了現在的惴惴然。 ··· 其實除了程烈有反應外,別人,比如武梁,比如鄧隱宸唐家兄弟毛六他們這些人,卻都毫無動靜,個個沉得住氣的得很。 本來牽扯上這么些大人物,八卦的人們還是有一定的觀望期的。結果后來發現當事人根本沒反應嘛,都該如何如何了,連個出頭意思意思鬧鬧事兒打場架的都沒有啊。 于是市井民眾嗨了。 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啊,都不屑于理會這種流言了?還是此事當真,所以集體默認了? 不論如何,反正也沒人理會嘛,于是大家在最初的觀望之后,議論來得更猛烈了。 甚至還有更大膽的,破衣爛衫就敢胡呲起來,信誓旦旦表示自己也跟成兮老板娘有染哪,真的真的,相當年啊…… 很快就跟風者眾,“有一天哪……”,“曾經啊……”各種艷遇版本,俺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哪。 男人嘛,夸夸??谡凑幢阋耸裁吹?,美。 吹牛派崛起,胡謅教盛行。 江湖一片凌亂傳說。 ··· 武梁本人倒沒怎么亂,她依然住在昭陽寺,跟惠太妃相處和睦。 關于外間的傳言,惠太妃當然也略知一二。但她不關心這個,她手里有了銀子,忙張她的大事兒呢。 最先忍不了的是惠太妃娘家陸家。 據說他們得了什么人的授意,放出話來,說從前被蒙蔽至深,還覺得這姑娘不錯,“差點”要認做干女兒呢。 如今,不相干了! ——說好的象親閨女一樣待,說好的入祠堂認祖宗,都不作數了呀。 也是詔告四方,挺鄭重的與武梁劃清了界線。 當初武梁訂親,可是以陸家二小姐的名義呢,如今陸家這般態度,有些明白人便覺得些意味兒來。 覺得這是程家,是程侯爺,終于要與這女人解除婚約的前兆啊。 就著流言的勢頭,外間議論紛紛。從前訂親時,許多人意外,不解,為程侯爺叫屈的是大多數,夾雜著對武梁手段的嘆服,對她攀上高枝的羨慕嫉妒恨等等,各種情懷。 如今眼看著親事要不成了,說風涼話的一片,但到底為武梁一嘆的也不少。 無依無傍的女人哪,想登堂入室嫁進高門去,終不過黃梁一夢啊。 武梁默默接受,惠太妃更無所謂。外間的紛紛擾擾,似乎也都隔離在這幽靜的山寺之外,兩人依然在寺廟小偏院里安然度日。 ··· 再次見到鄧隱宸,就是在昭陽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