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
不,不只是沸騰。 馬桶賣出后,她算沸騰。那時候心潮翻滾,而現在,則是汽化飛升,她有些飄飄然了。 她覺得鉛筆的賣出成就了那塊奠基的碑石,召示著自此以后,她就穩站在了有錢人的行列了,基本上,她這一生,不會再為錢愁了嗎? ——這簡直具有劃時代意義啊。 ··· 后面的拍賣進行的很順暢。馬桶君做為最不受歡迎之最,鉛筆君做為是不最歡迎老二,它們倆交出了極其漂亮的成績單。 倒是那些暢銷榜上,因為基本上都是大家熟悉的品種,定位準確,價值深挖掘意義不大,反而賣得四平八穩。 最高的一筆加價百分之七十,其他百分之六十,五十,二十,十,不一而足,也有兩樣是原價賣出的,但貨量較少的,怎么賣都影響不了大局,實在是讓人上心不起來。 并且,最終到貨全部出清為止,低于老外參考價出手的,一件沒有。 近乎空手套回來近乎三百萬的利潤,這戰績,不可謂不炫酷。 至此,她這一趟,終是大功告成拉拉??! ——所以說,學門外語吧,很重要! 所以說,學門特長吧,很重要! 所以說,學會思緒發散膽大心細勇敢出擊巧舌如簧……學會什么都很重要! 反正老杰說,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剛從翻譯那兒學來這個新詞兒不久,就真的趴在地上演示了一番。然后他終于說,要大采購了。 他一開始仍是試探的一樣樣報出名目,讓武梁報價。武梁笑說她不可能知道那么多價格,她又不是做這行那行的,怎么可能清楚價格。她得一樣一樣找人問價才行。 實際上這趟武梁收獲頗豐,她已經不想再做老杰先生的采購大使了,畢竟她真不想暴露自己語言方面的無師自通,解釋起來很麻煩的。 再說采購那事兒,肯定是老杰原來的翻譯張羅著辦的,她這里橫□□去,跟搶人飯碗似的,能賺上幾毛還不清楚,沒準就先惹上亡命徒。何必呢。 她之前那么自告奮勇,賺傭金只是一小方面,更多是因為怕無銀子周轉,想以貨抵貨罷了。 如今,不需要了。 并且,武梁正尋思著要不要回京看看去。 之前程向騰寫信來,總是說些閑話,然后少不了問她一句:什么時候回來? 上一封還是這樣的,說嫵兒能耐大啊,聽說賺了不少銀子呢,不過還是吝嗇地把自己餓瘦了?然后問:你什么時候回來??? 但后來她接到的信上,卻是說熙哥兒摔下馬受了傷,不過不嚴重,也已經快好了,讓她別擔心。最后說:你在那里等著,等我得了閑就過去找你,你帶我游歷一番可好? 武梁讀著就覺得很不對勁。且不說程向騰是不是真有空能往膠東跑,就說熙哥受傷了,他老子要出游,這合理嗎? 然后很快的,武梁就收到了季光的一封信。 信上的內容大體和程向騰的差不多,但卻更詳細一些。說熙哥兒同哥哥jiejie們一起出門騎馬,不但摔了下來,并且被煦少爺騎的馬追上來踩著了,侄子們挨了罰,叔嫂倆吵了架……一句句交待得很詳細。 然后也少不了安慰一句:不過不嚴重,讓她別擔心。然后問她什么時候回京。 程向騰寫信,她一向是不回的,身邊自有人把他們一行這了那了的回報過去。而季光,卻是第一次給她寫信。 武梁對比著兩封信看,自然明白熙哥兒這次摔下馬肯定不單純,至少他們兩個都在懷疑著什么。只是一個顯然不想她摻和,另一個卻是想與她商議。 所以,她到底要不要回京一趟呢? ☆、第170章 .和睦 武梁吩咐大家開始打包掃尾準備撤退,她還是決定不回去了。不過她如今落腳的地方多,不拘哪處,反正先離開膠東再說。 她在這里斬獲如此之多,換句話說,沒少坑人,誰知道有沒有招人嫉恨。 關于程熙的傷,武梁覺得吧,既然程向騰和季光都說不嚴重,那就應該真的不嚴重。并且既然程向騰已經在懷疑著什么,那他肯定就會著手防范,所以根本不用她擔心。 再說,就算她回去,又能做什么?程熙在侯府里養傷,她連去探視都不方便,她還能做什么? 如果真的只是意外,那就沒什么好說的。 如果真是大房故意下的手,那就是因為爵位的事兒。 程熙年齡不小了,程烈年紀更大了,至今侯爺世子未立,有人只怕也該著急了。 這件事兒,程向騰很早就跟她說起過。 從前吧,程向騰是承的他大哥的爵,只是那時,時勢所迫,也由不得他推脫。但是當初他就說過,以后這爵位,是要還給他大侄子程烈的。 他這么說了,他肯定也會這么做。 程向騰告訴她這個,武梁想,大約也是告訴她,別惦記那個位置吧。 反正武梁是從來沒肖想過。 程熙不爭,他自有平坦的日子可過??伤魻?,首先程向騰就絕不會答應,然后那邊又有大房一家子緊盯著,這邊唐家當初也一直看著,程熙若也冒頭,找死么?何必呢? 如今程向騰不想她回去,是怕她會摻和么? 至于季光為什么想讓她回去,自然也是為著這事兒吧。季光或者覺得,她可以利用程熙的受傷鬧騰一下,影響一下程向騰,讓程向騰改了主意? 季光此人,心里很有些想法,大概有些才智的人總是會想得多些。這也可以理解,象他這種人,跟了程熙,從小打點程熙的一切,將來也一輩子會被打上程熙的標簽。下人們付出了心力,想跟著更有前途的主子,也是無可厚非。 他大約從很早起,就有這樣的想頭了。 上一次,她借錢需程熙擔保,季光就曾神色殷切地看著她,鄭重問她,“若少爺有需要,姜掌柜可會傾力付出?” 那時她就覺得他太過鄭重了些。 說起來他也很不容易,她就算出府在外,但她是程熙生母呀,她能害他不成?但季光誰也不敢相信,對她說話,也得先行試探。 后來季光還有那么一兩次提起,比如她受傷那次。季光大約覺得她被放了一回血,程向騰正滿心感動,是個好機會提些要求,便又那么旁敲側擊過一回。 武梁挺嚴肅告訴他,不可橫生妄念,好生過自己的日子便是,鼓動熙哥生不切實際的念頭,那就是害他。 那時候她想著,如果季光在后面一味慫恿,程熙沒準也會頭腦發熱,實在不行,等程熙大了些,想個法換了他去。 但季光告訴她,他想積攢些力量,絕不是想爭什么,而是防著什么。他說身為長子,少爺無奈就處在礙人眼的位置上,萬一被人逼得狠了,也得有自保之力不是。 這個武梁很以為然。 后來查了季光,發現這人處理很冷靜很有條理,也很會鋪展人際關系,行事并無不妥。程向騰看中的人,當是也不差。 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兒,如果是有人故意,季光是否就覺得到了那種“被逼”的境地,想要動一動了? 可是,他只怕還不夠了解程向騰。在立世子這樣的大事大非面前,指望她女人一言就想投機取巧?太高看她了吧? 她不回京,就是表態了。 這邊武梁也明確告訴杰克遜她不再奉陪了,大家有緣再見吧。 反正當初關于采買只是個口頭約定,他又一拖再拖,如今對她已無多大意義?!袔装偃f兩呢,這位一船貨滿打滿算一百六十萬的主,能采買多少東西去? 結果她越是要退,老杰先生越是不肯放人。最后干脆把訂貨單拿給了她,直白告訴她:就按這個清單上列的數量和價格,只要總價能按單上標示的優惠百分之三十,其它賺錢多少都算她的。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清單啊。 武梁聽了這話更是興趣全失,人家給你報過價,她得給講價到七折,之后還指望有錢賺?怎么聽著那么不靠譜呢。 不過話說回來,老杰同學也不至于還指望她給他賠上點兒去吧? 武梁好奇地仔細瞧了瞧那單子,然后不得不說,老江湖就是老江湖,靠猜的,也猜得相當不錯嘛。那標價,真是相當觸目驚心啊。 上面列的貨物,武梁也不是行情全懂,但個別她是知道的。比如各地名繡,特產,藥材等,這些東西在市面上價格還是相當透明的,就這樣單上的加價一般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這就是明著坑老外啊。 這還是有固定價格可考的,而象有些手工藝品,根本就靠估價,只要吹得玄乎一點兒,引得老外的興趣,那價格就更沒譜了。 統總一百五十萬兩的貨單,武梁約摸著,得坑人家一半以上的差價吧? 這顯然就是那兩個翻譯的手筆。他們年紀都不算小了,沒想到膽子也很肥大呀,太敢下嘴了,讓武梁不佩服都不行。 不過話說回來,有錢不賺是傻蛋。這么算下來,好好的討價還價一番,替老外省個百分之三十啥的,也還能得個小幾十萬兩的賺頭?? 那干嘛不干? 武梁講價,最后答應給老杰省兩成。 然后她也省勁兒,直接亮出清單,在聚在膠州灣的商人們中間詢價:你家有沒有啊,有什么價???沒有,你朋友家有沒有啊…… 有貨的便紛紛來投誠示好,哎喲,姜老板訂我家的吧,我家的比旁人的好…… 看吧,買東西比賣東西容易多了。 只是采購這事兒吧,比較瑣碎繁雜,要看樣訂貨,和人溝通講價,等人備貨,驗貨,運輸,錢銀如何交付等等,一堆的事。 這一忙,就一直忙過了年尾年頭,完全把受傷的程熙放在了一邊。 直到來年陽春三月,才徹底辦完膠東這坨事兒。 送杰克遜同學走時,她被程向騰的一隊私衛在碼頭上給攔住了。說是她這趟賺了大錢,別人猜也猜得到,怕她行走不太平,侯爺特意又遣人過來保護她的。 蘆花說哎喲喲,侯爺是不是怕姑娘坐船跑了呀?哎喲這船聽說要去好遠好遠哪,是不是日頭落地兒的地方?姑娘咱們啥時侯也去看看吧? 然后還怪腔怪調地模仿和笑話人家的鳥語。 ……蘆花你真不小了,童真都被你玩壞了。 還有,咱說話連說帶笑的就算了,能走路別連跑帶跳的嗎?你娘給你找的隔壁鄰居阿三兒憨厚老實你不要,非說要找個象姑娘這種走南闖北的,還矯情說找不著就不嫁,陪著姑娘一輩子。 可姑娘又不能娶你呀。 看看咱們現在的隊伍多壯大,丫頭你近水樓臺還不趕快好好表現,將這些走南闖北的漢子們撥一個到你盤里啊。 不過隊伍太壯大了也是愁人,這出行也太過拉風惹眼了吧? 仔細想想還真沒什么地方想去,并且小唐氏已經身在黃土隴中了,那鳳釵的事,根本沒有人提起,也不知道有沒有陪葬了去??傊?,這件事兒應該牽連不出什么來了。 所以武梁便決定回京。 她回去稍事休整,回味一下享受一番什么的,反正暫時也沒有雄心壯志去繼續拓展什么業務了。 并且,姜十一正是月底下場,她早讓人送去了一應用品和銀子,如果順利,她回去還正好能趕上為他作賀呢。 而程熙,也早就好利索了吧? ··· 這么久過去,程熙的傷當然早好了,并且程向騰和鄭氏的關系,也早和解了。 或者說也不算和解,是被程老夫人鎮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