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嗷嗚。 乖孩兒一點不乖,偷懶的本事爐火純青,要是讓你爹知道琴先生替你跪,又得多罰兩天。 梁昭歌攔住國公夫人道:本也是昭歌的錯。 你瞧瞧,多好的孩子被你坑進國公府。 祝久辭委屈:請琴先生來教習琴譜,何錯之有哇。 國公夫人又盛一碗姜湯,祝久辭伸爪子來接被一掌拍回去。 姜湯遞給了梁昭歌,國公夫人沖祝久辭道:請琴先生自是沒錯,但你也不想想前些日子你在京城做了什么事,風風雨雨神神鬼鬼,天都要被你攪翻了! 祝久辭一驚躲到梁昭歌后面,您們都猜到了? 你爹什么不知道?國公夫人嘆口氣,你這些小孩子把戲也就糊弄糊弄京中百姓,好在沒鬧出什么大事來,想來圣上也不會怪罪。 祝久辭流下兩行清淚,圣上也知道了? 傻孩子。 梁昭歌把姜湯遞給祝久辭,小公爺安心,國公爺說罰跪之后便不再追究。 祝久辭點點頭,抱著湯碗剛喝一口,手中的碗就被搶了去。 國公夫人把湯碗放到食盒里站起身,梁昭歌亦撫撫衣袖站起來。 祝久辭仰頭看他們,你們要去哪? 該罰跪的人來了,我們自是不用在這里打掩護嘍。國公夫人笑嘻嘻道。 嗷嗚!不要走哇! 嘭,門關上了。 長明燈的火光隱隱晃動,刀劍的影子映在幽深的墻上。 祝久辭放下爾康手,耷著腦袋跪在祖先牌位前,列祖列宗在上,晚輩祝久辭雖無征戰沙場之德,但本性良善,此番京中鬧事絕非惡意,救人于水火,濟人于危難,亦是祖訓之一,還望先祖原諒。 聲音在空蕩的祠堂里回響,余音幽幽轉轉。 長明燈火晃了晃,數座牌位與刀劍的影子被無限放大,縱橫交錯。 祝久辭搬著蒲團往后挪了挪,有些害怕。 原書中小公爺大搖大擺將紅坊美人兒抱回府上,國公爺大怒,直接下令罰跪三天,等人出來時,都瘦得不成人形了。 此番他為梁昭歌換了琴先生的身份也是有這層考慮在先,本以為躲過了罰跪,沒想到還是沒能逃過。 嗷嗚,命運如此無情。 祠堂之外,天空大晴,陽光正好,祠堂內陰陰森森,不見日光。 嘀嗒。 祝久辭警惕地豎起耳朵。 嘀嗒。 !炸毛。 想來列祖列宗常年孤守,且聽晚輩為您高歌一曲。 祝久辭從旁抱起一蒲團,凄凄慘慘唱起來: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護著我噢噢! 木門吱呀一響。 小公爺在思念誰? 祝久辭轉過身,梁昭歌提著食盒站在門口。 昭歌!祝久辭嚎一嗓子撲上前,我錯了,我再也不整那些神神鬼鬼了,好可怕哇! 祝久辭感受到懷中的人有些呆滯,他揚起頭晃晃手,昭歌怎么了? 我嗎? 祝久辭:嗯? 梁昭歌倏地回神,提起手里食盒,國公夫人把姜湯重新熱了。 娘親真好哇。 梁昭歌看他一眼。 琴先生也好。祝久辭嬉皮笑臉。 二人走回蒲團前,祝久辭掀袍跪下。梁昭歌也在他身邊跪下,盛出一碗姜湯遞給他。 昭歌不用跪的。 沒事。 姜湯下肚,涼意退散,渾身變得溫熱。 梁昭歌抬袖蹭過祝久辭鼻尖,后者捂著鼻子往旁躲去。 昭歌! 小公爺出汗了,有失禮儀。梁昭歌看向祝家牌位。 祝久辭眼皮一跳,連忙抓著袖子在臉上胡嚕一圈。 磕頭。梁昭歌道。 ??? 梁昭歌看著他,茶色的眸子里長明燈的火光在閃爍。 祝久辭糊里糊涂磕下去,額頭處在冰涼的地面上凍得一個激靈,身旁有響動,他貼著地面看過去,梁昭歌亦面額觸地。 昭歌為何要磕頭? 此番小公爺是為救昭歌才在京中掀鬧風雨,昭歌自是有錯,該當認罪。 二人直起身。 磕頭。 還磕? 嗯。 二人一同在祝家列祖列宗面前磕下去,長明燈熠熠輝煌。 起身。 再磕。 嘭嘭。 還磕嗎?祝久辭捂著腦袋問。 小公爺可數了? 三。 梁昭歌看著他,許久沒說話。 那夠了。 梁昭歌扶著祝久辭起來,俯身提起食盒。 不用罰跪了嗎? 國公夫人說喝了湯就可以走。梁昭歌道。 這怎好。 國公夫人也說了,歷次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