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一個市民在街頭對記者說: “如今,有些觀點令人難以理解,非常極端。例如,網上說什么買日貨花的錢,都有可能變成射向同胞的子彈。義和團還抵制洋貨呢,那會兒,家里有盒火柴的都被滿門抄斬。我支持理性愛國,我只抵制蠢貨?!?/br> 有個中學生在電視節目里這樣說: “抵制日貨,并不是砸掉自己或者別人的日貨,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各行各業,都比日本做得更好,我們的官員比他們的清廉,我們的街道比他們的干凈,我們的橋也比他們的結實,我們的食品更安全,我們的言論更自由,還有我們的年輕人比他們的更有希望,更有未來?!?/br> 負責陳帥案件的辦案民警向特案組反饋了一條重要的線索,9月18日這天,街上的游行隊伍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人。這是一個老人,白發蒼蒼,衣衫襤褸,竟然戴著一頂柳條編織成的帽子,身上還綁著竹葉,他突然出現在游行隊伍中,大家都感到很詫異,有人覺得他是一個流浪漢,有人認為他是一個瘋子。 當時有人說:“看,就連老乞丐都這么愛國,更何況我們年輕人?!?/br> 老人走在游行隊伍的前列,什么“武器”都沒拿,身后是一群手持棍棒和磚頭的人。老人神態安詳,奮力前進,唯恐落在后面。一名穿校服的學生想攙著他的胳膊,老人擺擺手拒絕了。 梁教授說:“這個老人身上綁著竹葉,符合兇犯特征,這條線索我們必須重視,調查清楚?!?/br> 畫龍說:“其實我現在卻覺得,也許是憤青干的,開日系車的中國人都能被他們打成植物人,殺死一個穿日本兵服裝的演員,也沒啥可奇怪的?!?/br> 蘇眉說:“憤青好可怕,我喜歡日本動漫,日本化妝品也不錯,這些都要抵制嗎?” 畫龍說:“那老人可能是個老憤青?!?/br> 包斬說:“也許是個老兵?!?/br> 特案組多方走訪,很快找到了當時的幾個目擊者,那名穿校服的學生說,老人在游行隊伍里并沒有呼喊口號,而是用微弱的聲音唱著一首歌。根據這名學生的回憶,蘇眉找到了老人唱的這首歌曲: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云!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 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凈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 第二十九章 衛國軍魂 蘇眉調取了當天全城各路口的監控錄像,制作出這個老人的行走路線圖。 老人從烈士陵園附近最先出現,沿街行至解放路,一路上翻了幾個垃圾桶,從里面揀東西吃,隨后加入了反日游行隊伍。 老態龍鐘的他有些駝背,走在隊伍里極力挺胸昂頭,精神矍鑠。 恒店警方使用了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投入了大量警力,拿著這個老人的照片在烈士陵園附近挨家挨戶走訪,最終確定了他的身份。 老人名叫何衛國,曾是一名遠征軍抗日士兵。 他在游行隊伍里唱的那首歌,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會唱了,歌曲最初叫作《知識青年從軍歌》,后來成為中國遠征軍新一軍軍歌。 1942年,何衛國只有14歲,因家園毀于戰火,背井離鄉。當年他加入孫立人將軍的新一軍38師,赴滇緬戰場遠征抗日。歷經曼德勒會戰、胡康河谷戰役、孟拱河谷戰役等幾十場大小戰役,隨后轉戰印度,四次榮立戰功,多次受到嘉獎、表彰。 日寇投降后,國共開戰,國民黨軍潰敗,何衛國去了臺灣。 戰爭時期,何衛國的頭和腹部受過重傷,頭顱里有兩塊彈片。嚴重的腦損傷使他患有精神障礙,他這大半輩子的時光都是在臺灣的一家精神病院度過的。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直到晚年,何衛國頭顱中的彈片才被取出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康復出院。 醫護人員問他:“你還有什么愿望嗎?” 老人回答:“回家!” 何衛國的一生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這個老人沒有結婚,無兒無女,只在大陸有個弟弟。但是唯一的親人已于90年代去世,經過臺灣“退輔會”核準,以及榮民之家的從中斡旋,經過一番煩瑣的手續,老人終于回到大陸定居。 村口有一株老槐樹,槐樹后的那間土房子就是他的家,如今早已不在了。 在外地工作的侄子給老人找了一份工作,看守烈士陵園。 這個孤獨的老人回到大陸后,一直擔任看守陵園的工作。烈士陵園后面有一片墓地,無名無姓,無碑無冢,這片沒有任何標志的墓園埋葬的是臺灣老兵的骨灰,這墓地乃是私人管理,不是國家設立,屬于當地的一個慈善機構。 他駝著背,清掃落葉,一整天都不說話。 無名墓地里,長眠著他的戰友。 有一年的清明節,學生們陸陸續續前來掃墓,兩個調皮的學生偶然闖入陵園后面的墓地。老人感到欣慰,終于有人前來祭奠,然而一番交談之后,學生詫異地問道:“什么,國民黨也抗日?” 老人沉默不語。 老人久久地沉默,繼續掃著落葉,沒有反駁什么。 特案組從臺灣有關部門了解到,何衛國患有戰爭性創傷后應激障礙,這種精神疾病是一種戰爭后遺癥,雖已治愈,但仍有復發的可能。一旦復發,他就會迷失自己,長久地困在從前的某段記憶里,例如抗日戰爭。 也許,恒店拍攝現場傳來的一聲爆炸,使他認為自己還生活在抗日戰爭中。聞到硝煙和汽油的味道,看見那些穿著日本軍裝的演員,這促使他精神分裂,達到了崩潰點。然后一直留在了這種錯亂的精神狀態之中。他驚慌失措地躲藏在竹林里,極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士兵,沒有忘記戰場上的技能,他制作繩套陷阱殺死一個日本士兵。很不幸,這名士兵其實是個演員。 蘇眉說:“我有個疑問,何衛國是個八旬老人,還有能力殺人犯罪嗎?” 陳處長說:“我以前做過獄警,里面有個老頭,80多了,他兒子是小學校長,就讓老頭在學??创箝T,老頭幾年時間糟蹋了十幾個小女孩,他的判決書一度是監獄里‘暢銷’的黃色讀物。對了,抓捕他的時候,這老頭還打傷了一名民警。進了監獄還每天晚上在被窩里手yin……” 畫龍打斷陳處長的話說道:“你拿一個老流氓和一個抗日老兵做比較,不合適?!?/br> 梁教授說:“兇手受過非同尋常的軍事訓練,極度仇恨日本人,對他來說,這不是謀殺,這是戰爭?!?/br> 包斬說:“抓到他不太容易,他知道如何在戰場上生存并且隱藏自己?!?/br> 何衛國已經精神錯亂,離開了烈士陵園的住所。特案組要求恒店警方注意搜索廢棄的爛尾樓、工地上的水泥管道以及橋洞和山林等偏僻的地方,這些很可能是他臨時的落腳點。同時,為了安全起見,特案組建議恒店各大劇組暫停拍攝抗戰劇。 然而各大劇組沒有聽從建議,他們考慮的是成本問題,畢竟暫停拍攝會造成經濟損失。 兩天后,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胡子導演所在的拍攝現場遇到了襲擊。當時,煙火師設置了好幾處炸點,剛剛用線控引爆了道具炸彈。這種道具炸彈的外殼多數是泡沫做的,里面填充些土灰,制造爆炸后塵土滿天飛的逼真效果。他們拍攝的是一場重頭戲——英勇的地下武工隊喬裝打扮炸了鬼子炮樓。 爆炸時,不知道從何處射來一支箭,正中一個日本演員的眼睛。 爆炸的聲音伴隨著演員的慘叫,大家都驚得目瞪口呆,隨后手忙腳亂地將演員送去醫院,大胡子導演帶人展開搜尋,一個老人驚慌失措地跑向山間小路。 恒店警方與特案組隨后趕來,通過描述,確認了這個襲擊日本演員的老人就是何衛國。 何衛國逃向了附近的一座小山,這名經歷過幾十場大小戰役的老兵具備高超的殺人技能,這使得警方不敢輕敵。 第一次圍剿以失敗告終,數百名警察將何衛國包圍在山頭,步步為營,慢慢逼近。 這個老人竟然逃脫了,還打傷了一名武警,奪走了一把手槍。 這一次,他搶到的可是一把真槍。 當時,形勢對老人非常不利,武警呈包圍之勢向山頭逼近,老人放了一把火,時值夏季,天干物燥,大火熊熊,很快就燒了起來,隨后蔓延至整座山頭。武警官兵緊急撤退,何衛國用弓箭襲擊了一名落單的武警,搶奪了槍支,他并沒有向山下跑,那里是死路一條,而是躲藏進了一個山洞。 山火被消防官兵撲滅,因為何衛國持有槍械,極具危險性,恒店警方向上級緊急匯報,請求協助,第二次圍捕開始了。此次圍剿追捕除了數百名武警之外,還出動了野戰部隊防化連、偵察連,子彈打了1000余發,甚至動用了火箭筒和迫擊炮。 一名士兵問道:“我們這么多人是抓誰???” 連長說:“抓一個人,一個老頭?!?/br> 士兵說:“這么多全副武裝的警察都搞不定,還得派咱們連隊上去,就是為了抓個老人?” 連長說:“這個老人是個老兵,參加過好幾次戰爭,你要小心點?!?/br> 士兵說:“他就一個人,我可不怕?!?/br> 連長說:“如果他瞄準了你的頭,絕不會打中你的腿?!?/br> 山下的拍攝現場,大胡子導演換上一身武警服裝,扛起了攝像機。 煙火師說:“導演你干什么去啊,還換了這身衣服?!?/br> 大胡子導演說:“作為導演,不要以為我就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總是拍垃圾電視劇,我也想拍一些正能量的片子。這次的場面要是能拍下來,我也沒白當這導演?!?/br> 煙火師瞪大眼睛說:“你這是要混進去當戰地記者呀,很危險的哦?!?/br> 大胡子導演說:“戰地記者,這詞真不錯?!?/br> 煙火師說:“我也換衣服,我做你的助手,不過我們拍的只能發微博啦?!?/br> 武警官兵將何衛國堵在了山洞里,陳處長請來了當地的一個村民,詢問得知,這個山洞并沒有別的出口,但是洞內地形復雜,易守難攻,不宜貿然出擊。一個軍官用喇叭向洞內高喊,要求老人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洞內悄無聲息,軍官再次喊話,回應的是一聲槍響,軍官立即臥倒,他的帽子被打飛了。 梁教授看著山洞,對畫龍說:“穿上防彈衣,率領一隊武警,把他擊斃?!?/br> 畫龍卸下了彈匣,說道:“對不起,梁叔,要我擊斃一名抗日老兵,我做不到?!?/br> 第三十章 歸家之路 黑龍江,一個農民擊打屋檐垂下來的高粱,一條大蛇咬住了他的拳頭。 石家莊,一位教師在劇院里打哈欠,一只壁虎正好掉落進他的嘴巴里。 浙江,一個演員哼著歌曲走在小路上,有只蛤蟆蹲在路中間,他邁步跨了過去。 群眾演員楊小凡不小心踩中了兩個繩套陷阱,兩只腳被套住,拉向空中,死狀極慘。 楊小凡扮演最多的角色是日本兵,沒有臺詞,一天要“死”好幾次。楊小凡有時會和朋友交流演技,他說,扮演鬼子,越猥瑣越笨拙,導演越喜歡。進村掃蕩時要彎腰走路,看見花姑娘和村里的雞鴨要露出垂涎欲滴的表情,戰斗時必須驚慌失措狼狽逃竄,總之要表現出鬼子弱智的一面。 朋友說,我們被這樣一群弱智和笨蛋打了8年多,我們豈不是更…… 中國軍人在抗日戰爭中有許多俊杰英靈,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無論國共,所有為捍衛祖國尊嚴征戰沙場的軍人,都值得尊敬。 百團大戰中,一位八路軍士兵委托老鄉給父親寄了一封信,信中沒有文字,只有幾粒玉米種子。那一年,父親和兒子準備在地里栽種玉米,兒子卻沒有回來,戰死沙場,只有幾粒玉米種子寄回了家。 日軍進攻中條山,國軍31軍以陣亡27000人的代價,把10萬日軍阻隔在西北之外,改變整個戰局。八百陜西籍的軍人,被日軍逼到懸崖邊,彈盡糧絕。他們面朝陜西,跪天,再跪爹娘,唱著秦腔,寧死不降,跳進滾滾黃河。 據一個老人回憶,那幾句秦腔是這樣唱的: 兩狼山,兩狼山,戰胡兒??!天搖地動,好男兒,為國家,何懼死生??! 何衛國總是不能忘記那個清晨,他離開了母親,離開了自己的村莊。 14歲的少年,挑著擔子去犁地,卻被鬼子抓去建造炮樓。他半夜逃跑后,村莊已經毀于戰火,他也不敢回家,恰好遇到一隊潰散的國民黨軍士兵,他就哭哭啼啼地跟隨著隊伍一路前行,后來參軍打仗,顛沛流離,從此以后,客居臺灣幾十年,一生飄零……再也沒能回家。 逃難的時候,這個孩子一直在挨餓。部隊停下來吃飯,也會給他一點。更多的時候,他只有去撿剩飯。日本鬼子讓他感到恐懼,他只知道自己跟著部隊會很安全,他不停地走,不知道身在哪里。在一個縣城,他撿到一張中國地圖,每走一個地方,就在上面畫一個圈。這些圓圈連在一起,就是一幅逃難的路線圖。 有一天,一個軍官對他說:“孩子,你怎么老跟著我們,你走吧,回家去?!?/br> 何衛國說道:“我家被鬼子燒了?!?/br> 軍官說:“鬼子燒了你的家,你就要殺鬼子?!?/br> 何衛國說:“我要一支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