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不管一開始賢妃想要這女子做什么,固寵也好想要刺探皇帝行蹤也罷,如今在皇帝這里,她全身上下都是罪。 皇帝又想到賢妃原本根本沒⑺闈叭メ髁裕當時說的是蕭羨病了。 有了疑心,就會覺得賢妃做什么都目的,都有算計。 經過內衛細查,賢妃宮中有宮女無意中爆料,蕭羨原本沒有病,是賢妃因為生氣懲罰了他,讓他在院子里跪了半天所以才病的。 看著內衛查來的消息,皇帝第一時間召見了蕭羨。 蕭羨雖年幼,但最近宮里氣氛緊張,尤其是賢妃被軟禁,他也被人看管著之后。 蕭羨到底年幼,賢妃被軟禁后,他又接觸不到別人,心里的惶恐根本不知道該同誰說。 所以當皇帝召見,詢問他出宮狩獵前的情況時,蕭羨第一反應是為賢妃開脫。 作者有話要說: 先寫一點,明天繼續哈~ 第61章 061 蕭羨掩蓋了賢妃罰跪他的事,只說真是自己病了,不是什么大病,前去日寧圍場前已經好多了,賢妃怕他給皇帝過病氣,所以才不想讓他前去狩獵。 皇帝聽了神色不變,只是看向蕭羨的眼神越發冷淡。他已經命內衛查證過的事,蕭羨說的與事實完全不符,那就是心里明白一些事所以在做幫兇。 皇帝在沒有受到利益威脅時可以是一個父親,但父親前面還要加個君字。君父君父,永遠都是先君后父。 等蕭羨把話說完,皇帝冷淡的說道:“你說的朕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br> 蕭羨聽出皇帝話里的冷淡,他的心克制不住的慌張起來。 他知道賢妃對他期望甚高,對太子之位要說沒有一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那次賢妃罰他反省,也是因為從蕭藝那里回來后看到賢妃又在那里督促他學習。他突然學起了蕭善,用話把賢妃懟了一頓又以要見皇帝為由跑了。 只是他到底學不來蕭善,也沒有去見皇帝。因為他不可能去皇帝那里說賢妃的壞話,慌里慌張跑了,蹲在御花園的假山旁一個時辰,又回去了。 賢妃對他的行蹤自然了如指掌,對此她很生氣,把他狠狠訓了一頓,很是冷淡了他幾天。蕭羨很小的時候賢妃就這么做過,每當他不想讀書不想費心費力去討好皇帝時,賢妃就會說,他這樣的人不配當她兒子,如果他一直這樣下去,還不如把他送人。 蕭羨每每聽到這話都很害怕,他怕被賢妃丟下,所以一直很聽話。 可說實話,也許是年紀大了,也許是太過羨慕蕭善應有的自由瀟灑。那幾天不被親生母親時時關注不用天天讀書背書,蕭羨覺得輕松極了,有點惶恐不安,但又真的很輕松。 如果日后賢妃不對著他冷言冷語,不刺激他,他甚至想一直這么下去。 但是蕭羨這態度對賢妃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所以賢妃把他叫了過去,在宮里把他狠狠教訓了一頓。人生起氣來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尤其是賢妃覺得蕭羨脫離自己控制時,她是既驚又怒。她說蕭羨蠢笨,說他不思進取,說恨不得沒生過他這個兒子。 最后賢妃甚至說,如果蕭羨不去反省,那以后都不用再給她請安,他不想讀書就不讀,她也不會再怎管著他。 那時說這話的賢妃眼睛明亮,里面滿是認真。 蕭羨不用讀書覺得輕松,可賢妃要是真的不再見他,他心里還是害怕,于是他跪在地上反省自己的過錯。 那天的風冷,他的心也冷。當他跪下的一瞬間,他有種再也逃不出去的感覺。 當天晚上蕭羨病了,病的不重,主要是心情郁結。正逢秋獵時,在賢妃上告皇帝說他病了,要留在京城照顧他時,他心里其實有點害怕。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賢妃就算對他打罵也要顧及隔墻有耳。 皇帝帶宮中嬪妃離宮,賢妃就成了最大的人。如果她想對蕭羨做些什么,事后根本不會被人察覺。 好在皇帝看他只是精神頭不好沒有同意。 日寧獵場,他仍舊被賢妃看管的很緊,但至少獵場上不需要學習,至少那時候呼吸是暢快的。 有刺客那晚,一切塵埃落定,皇帝盛怒,太子查案,皇帝下令四周戒嚴。蕭羨只知道那幾天賢妃臉色很難看有些心神不安,她在營帳中來回踱步,連續幾夜都沒有睡好。 蕭羨問過她怎么回事,賢妃只說害怕。 再后來就是回宮,回京的日子平靜了兩天,然后賢妃突然被囚禁,他連人影子都見不到了。 蕭羨內心也不確定刺殺蕭錦這事同賢妃有沒有關系。 可皇帝面前他還是想護著賢妃,所以蕭羨在察覺皇帝眼中的冷意時,他并未起身告退,而是跪在地上道:“父皇,兒臣想知道母妃到底犯了什么事?!?/br> 沒有人告訴他實情,僅憑他的猜測,他猜不到,所以還不如直接問。 皇帝本來想揮斥他退下,但轉念又想,這些事瞞著蕭羨也沒意思,與其讓他從別人口中得知真相,不如他這個當父親的親口說。 于是皇帝把舞女和內監的事說了出來,包括前因和后果。 蕭羨聽完忙道:“父皇,兒臣雖年幼,但一聽此事就覺得里面有隱情。那內監被母妃懲罰過差點丟了性命,心中懷恨在心也是有的。至于女舞女,聽父皇之意,她心中似乎有他人,嫉恨母妃實屬正常。還望父皇明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