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很累?” 他模模糊糊地嗯了聲。 “我替你按摩?!?/br> 沒有回應,就是默許。 樊希坐下,讓他的頭枕在自己的大腿上,按著他的太陽xue。低頭望下去,他棕色的眼睫毛又長又翹,像兩把扇子,濃密地蓋在眼睛上?;璋档臒粽赵谀橗?,投下陰影,立體感極強。 她有些力道,按在xue位上,酸疼卻也舒爽。她的手很香很好聞,女人的味道刺激著鼻子,讓他想起了在村民家躲避沙塵暴那次抬杠。她要用水刷牙,她說,干凈比命重要。 這么嬌氣的人,卻自愿留在這種鬼地方。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他。 這么一想,他思緒起伏難耐,突然沒了睡意。 尼爾斯伸手,將自己的掌心貼在她的手背上,緩緩地彎下手指,將她的手包裹在自己的手里,與她十指交纏。他拽著她的手,湊到嘴前,親了一下。 不是情人,卻做著情人間才有的親密的動作。 不曾表白,卻懂彼此的心意。 有些人,說著愛,卻口是心非。 有些人,從不言愛,一旦纏上,就是一輩子。 兩人四目相觸,他的眼中布滿血絲,帶著疲憊,卻盈滿了溫柔。 溫柔了時光,也溫柔了她的心。 她彎下腰,底下頭,捧住他的臉,嘴唇對上他的,送上一個吻。 柔軟的唇,像清甜的泉水,溫潤彼此的靈魂。 太短,不夠回味。 尼爾斯勾住她的頸子,向下一拉,兩張嘴再度湊到了一起。 樊希心一動,突然想到馬克的話,我們的頭兒,是個暖男,你對他好一點,冰山也就融化了。 她在心里微笑,現在,冰山成了火山,一點就炸。 他一天沒梳洗,但她不在乎,他身上的味道,好聞難聞,都是男人味。 能讓她不嫌棄的,只有他一人。 沒有語言,也不需要言語,兩人的身體在一起,心也離得很近。 她的手在他臉上游移,男人的堅韌剛毅,和女人的細滑全然不同。他的胡渣扎手,卻也性感,還有他喉結,以及鎖骨……讓她流連忘返。 女人的手,軟軟的,仿若無骨,像羽毛拂過,撩撥他的心。 尼爾斯按住她不安分的手,再摸下去,他怕自己會忍不住。有些東西,會不顧一切地,噴薄而出。 樊希離開他的嘴唇,問,“睡不睡?” 一語雙關。 她很聰明,設個套,讓他鉆。 尼爾斯苦笑,不管他的回答是什么,結果都一樣。 心湖已被攪亂,哪由得他。 以前他說過,他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控制。 這個女人,真正的,讓他又愛又恨。 樊希起身,當著他的面,將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直到只剩下的內衣褲。然后跨坐在他的身上,部位剛剛好。 她扭動身體,輕輕地摩擦,腰肢柔軟得像一條水蛇。即便隔著衣物,仍然帶感。 他能感受到她的濕潤。 她能感受到他的硬實。 他摸上她的腿,揉捏她圓潤有彈性的臀部,身上的細胞活躍起來。 她咬著嘴唇。 他手下使勁。 兩顆心相互吸引。 沒有月亮的夜晚,卻不感到孤獨。 她身體向前傾,手指蜻蜓點水般地劃過他的背脊,讓他渾身一顫,誘惑不能更多。 尼爾斯覺得自己快被她弄瘋,扣住她的后背,將她鎖在懷里,臂上的肌rou盡顯。他不強壯,卻足夠保護她,如果她愿意,可以是將來的一輩子。 只不過,這句話,他沒說出口。 不是不想,是時間沒到,怕驚走她。 她強大,但物極必反,她的脆弱,只是用面具掩飾了起來。 樊希咬住他的嘴唇,纏住他的舌頭,一股電流抨擊了彼此,深深的震撼,讓兩人欲停不能。 外面,刮起了大風,一陣一陣,飛石走沙,吹得帳篷呼呼直響。 里面,激起了驚濤駭浪,一波一波,洶涌澎湃,撞得帳篷瑟瑟發抖。 你在我心里。 我在你身里。 就像魚和水。 誰也離不了誰。 ☆、64| 10.5| 自阿里走后,共有三個德國士兵進入機房使用電腦,而且,都在同一時間。這無疑給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是接頭人。 問題是,是誰。 尼爾斯道,“問他們,真人不說假話,說謊的那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br> 馬克叫了起來,“這不是廢話?問題是你怎么判斷他說真話假話?!?/br> 尼爾斯不答,卻胸有成竹。 他走進第一個帳篷,找到a君,問,“昨天在機房的時候,你身邊坐著誰?” a君道,“右邊坐著b,左邊坐著c?!?/br> 尼爾斯又問,“b和c分別在做什么?” a君,“c在看網頁,b在發郵件?!?/br> 尼爾斯接著問,“你在做什么?” a君,“我在打電腦游戲?!?/br> …… 尼爾斯走進第二個帳篷,找到b君,問了同樣的問題。 b君回答,“右邊坐著a,再旁邊是c,左邊沒人?!?/br> 尼爾斯,“a和c在做什么?!?/br> b答,“a在聊天,c……大概在看新聞吧。我不確定?!?/br> 尼爾斯,“你在做什么?” b君,“我在寫郵件?!?/br> …… 尼爾斯走進第三個帳篷,找到c君,將問前面兩人的問題又提了一遍。 c君答道,“我左邊是a君,a的左邊是b君,右邊沒人?!?/br> 尼爾斯問,“a和b在做什么?” c道,“a在打電腦游戲。b在寫郵件?!?/br> 尼爾斯問,“你在干什么?” “我在看足球聯賽?!?/br> 尼爾斯問,“德甲?” “是的?!?/br> 尼爾斯點點頭,從帳篷里走了出來。 馬克在后面跟著,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這就算是問完了?” “問完了?!?/br> “那結果呢?” “有問題的人是c?!?/br> 馬克問,“你確定?” “確定?!?/br> 馬克一聲不吭,立即讓人去把c逮捕起來。誰知,還沒到帳篷,人已聞聲而逃。 這不是做賊心虛,是什么? 馬克派出五名特種兵,組成一支小分隊,不出一個小時就將他緝拿。 人雖然捉了回來,但馬克想來想去,還是摸不著頭緒,撓著頭皮問,“你怎么就知道他是嫌疑犯?難道就憑他祖籍是阿富汗人?” c君名叫卡扎,在阿富汗出生,因為歐盟的難民政策,十歲的時候,跟著父母一起逃到歐洲,在德國定居。他在德國受教育,拿的也是德國護照,高中畢業后,在軍隊里服役?,F代德國,這樣的人也有不少,如果光憑生活背景斷定,未免有點種族歧視。 尼爾斯當然不會看得這么膚淺,邏輯清晰地道,“假設這三人當中有一個是阿里的接頭人,那么至少有兩個人說的是實話。a說左邊坐著c右邊是b;而c說左邊是a再是b,右邊沒人;b說右邊是a再是c,左邊沒人。a的說法和bc不一致的,而我按照bc的口述,重新排列了一下,正確的秩序應該是:b在最左邊,a在中間,c在最右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