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鄧環娘和三夫人董氏因沒出上什么力,也即客套上兩句,不過因著她二人都是事出有因,自然沒人真怪,王氏只半玩笑著對董氏道:“你如今可是名正言順的在躲懶啦?!?/br> 董氏礙著老太爺在,不敢太過表現她那小女兒情態,只捂著肚子笑嘻嘻稱“是”。 說完這一席話,老太爺的思維忽地又跳躍到幾個孫女身上,他指著明珠和明玥問:“這兩個丫頭怎么都是病怏怏的?” 他一問,其他人便不敢多嘴,王氏兩句話就略略帶過,至于明玥的傷也只說是幾個孩子在園子里玩耍時不小心。 老太爺微微皺了下眉頭,卻也沒說什么,自打鄭佑誠娶鄧環娘的事他一力拍了板,事后約莫也覺得駁了王氏的面子,因此打那之后他對于后宅的事幾乎是一概不問,全由著王氏做主。 不過眼下瞅著四個孫女三個都是虛弱,只一個完好的明霞還像是被明玥那一摔給嚇著了,怏怏的沒什么精神,老太爺嚴肅的面容倒是溫和了些,隨即見明玥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崇敬而又好奇的看著自己,全沒把身上的傷當回事兒一般,老太爺下意識想要哄這最小的孫女兩句,然而他嚴厲的久了,竟是不知道該如何慈祥,憋了半晌才對幾個孫女一板一眼的說:“要好好吃飯,以后才能像祖父一樣英姿勃勃?!?/br> 幾個女孩兒面面相覷地互看一眼,不明白她們為何要英姿勃勃,但祖父說了她們也只好恭敬而又茫然的應聲。 老太爺說完也意識到自己說的不甚好,又把孫女當孫子了,于是他咳嗽一聲,直接起身往外走,邊走邊道:“時辰不早了,都趕緊回去,明兒一早還有正事?!?/br> 一廳的人目送他的身影飄飄而去,都有些想笑不敢笑。 二夫人和三夫人午時都知曉老太太這里的動靜,然而都裝不聞,晚上時見了自然不能再裝,本來打算正說幾句面上的話,結果老太爺提前結束了,把她們未出口的話都給堵在了肚子里。 不過兩件事都是長房內里自己打自己,老太太也不想她們多說,便含混著過去了,二夫人也是沒多提鄭明珠的事,只說將扎秋千的小廝、婆子都打了二十板子,又乏了一月的月錢,王氏聽了也就罷了。 眼下有正經事,眾人也都不在這上面多言,聽老太爺的話各自回房早早歇下,第二日人人早起,忙前忙后地收拾著前往安縣祭祖掃墓。 整整折騰了兩日,第三日中午才算祭掃完畢,浩浩蕩蕩啟程回了燕州城里,一路上車來人往,皆是清明祭掃之人,馬車行得慢,近傍晚才到家。 眾人都累得不輕,王氏連晚上的問安也免了,各方得了令,都拖著步子回去休息了。 二更入夜,三夫人見夫君歇下,她自己倒沒什么困意,由著鄧嬤嬤攙著去了外間,她見劉蒙媳婦已然侯在哪里。 鄧嬤嬤在圈椅椅面和靠背處各墊了個靠枕,三夫人懶懶地坐下來:“我的天,總算得了個空,這幾日把人忙得頭都暈了?!?/br> ——實際相比起來她真可說是最清閑的一個了,她這個身子讓她萬事皆做不得。 劉蒙媳婦上前一步,將一張小方塌放在她的腳下,以便她搭著腳更舒服些:“再忙您也得以自己個的身子為緊要?!?/br> 三夫人笑了笑,問起正事來: “這兩天沒顧得上見你,一來是忙,二來大姑娘那吃食上出了事,雖說廚房是摘清了,但我不好說什么,免得要落了人口實。今兒就是想問你,這事是真跟廚房沒干系,還是有人被著你動了什么手腳而你不知道?老太太那拿慶婆子定了罪,我卻是不信那婆子真有這個膽子的?!?/br> 劉蒙媳婦微微躬著身,聞言答道: “說來也巧,夫人那日不是想吃炒紅果么?我想著那個東西煮熟后要放涼了才好吃,便提前讓劉嬸子去煮,所以從慶婆子來,到廚娘做甜湯的這過程中我一直都在,是不大可能有什么人動手腳的,直到小桃子試了湯,慶婆子帶著甜湯出了廚房有一會子后我才離開。且出了事之后我把廚娘也問了一遍,她們那兩個灶是分開的,中間也沒出什么差池,倒確實與廚房這里沒干系?!?/br> 三夫人將腳緩緩踩在榻上,思索著出聲:“不是廚房,倘使也不是慶婆子,那.....難不成是明珠自己?” 但下一瞬她就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你看這事最終的結果是打發了慶婆子,明玥與大嫂又沒事,明珠為了一個奴婢那犯不上。廚娘.....也都是咱們后來換的么?還是之前二嫂的人?” “是后來換的。廚房里先前的老人也就只有兩個劈柴的粗使婆子還在,我想著她們沒什么大礙,又省得人說將原來的老人都換完了,便留下了她倆,不過廚房的食材、杯碗碟盞等器物也都有專人專管,她們近不了手的?!?/br> 三夫人“嘖”了一聲:“那就奇了,莫非蛋花自己長腿了?” 劉蒙媳婦看她還是不放心,自己也跟著懷疑起來,細細將事情又想了一遍,不太肯定的自語:“除非是在各房來領午飯的時候,我可能看得沒那么仔細......但是最后小桃子試的時候好好的.....,最后是小桃子,小桃子?” 三夫人聽她喃喃自語,眼里不禁聚起了光:“你說誰?是不是曾與二房交好?” 劉蒙媳婦微微搖頭:“是試湯的丫頭小桃子。她原倒不是二房里的人,是老太太院子里灑掃的粗使丫頭,后來老太太知道她有這忌口舌頭又靈,專門遣到廚房里來試菜的,可是,她那日試了并沒什么反應啊?!?/br> 三夫人皺眉,這時一旁的鄧嬤嬤說了話:“若是.....提前服了藥呢?況且她只是試菜,所食的分量又不多.....”。 三夫人蹭一下站起來,嚇得兩人連忙去扶,她自己倒不甚在意,只問:“那小桃子現今還在么?” 劉蒙媳婦道:“在呢”,想了想她臉色微微一變:“若是小桃子果真有問題,那也得有人先往湯里加了東西,最有可能就是兩個廚娘啦,可他們是年后才換進府的呀?!?/br> 意識到這一點她慌忙跪了下來:“夫人,是奴婢太粗心大意了,以為新換進來的人就不會出問題。幸好夫人的飲食都是我與嬸嬸親自過手,否則....”,劉蒙媳婦真是一陣后怕。 三夫人下了腳塌,在地上來回踱了幾步,倒是并不意外,她將聲音微微放低: “這也不能全然怪你,有千年做賊的卻沒千年防賊的,現今看來她們當中定然有人得好了好處,而且也明白這事與咱們并無直接影響,所以才會財迷心竅。 這樣,那兩個廚娘暫且不要驚動,你明兒個先去抓上一副藥來,哄著小桃子喝了,再暗里讓她試試加了蛋清的湯水,若是沒有明面上的反應,那說明她們八成用的就是這個法子。 先與這丫頭好好說,想法子套她的話,實在問不出來,就給我尋個錯處狠狠地打,專挑那看不見的地方! 另外鄧嬤嬤你明兒讓人給娘家送個信兒,讓家里趕緊幫忙尋兩個可靠的廚娘,并且去另尋一個小桃子這般體質的人來,不然不定哪天你們就被人裝進去了,龔嬤嬤這個老虔婆!” 二人看她這是動了氣,又愧又急,忙勸道:“夫人放心,我明兒一早就親自去辦,您可別動氣,當心身子?!?/br> 三夫人壓壓手,示意她仔細行事。 —————————— 第二日午飯過后,劉蒙媳婦果然又悄悄來了:“夫人,都弄清楚了,那小桃子似乎并不知情,奴婢今兒賞她湯藥的時候,她喝了幾口就說那湯藥氣味有點熟悉,很像幾天前龔嬤嬤賞給她喝的。之前每日給大姑娘試菜她只試兩勺,今兒喝了三勺也沒什么反應?!?/br> 三夫人神態了然,劉蒙媳婦繼續道:“只不知這慶婆子哪里得罪了龔嬤嬤,用這般細致的功夫,竟還敢拿大姑娘作筏!” “龔嬤嬤?哼,要是只有她自己個兒,那對付慶婆子的法子多了去了,犯不上折騰明珠這一遭,想了這個法子的除了林氏都不能有旁人?!?/br> 隨即她有些譏諷的一笑: “那么多年前的事情了,她還記恨著。自己沒坐住胎,反怨恨明珠和昭哥兒的命硬,覺得是他倆妨死了她的孩子。我看她壓根兒就見不得明珠和昭哥兒的好! 二老爺不過是個庶出的,這些年老太太一直看老太爺的意思,將他記在了名下,當嫡子一樣待,便是連當年謀差事都是先緊著二老爺,咱們老爺卻只打理家里的鋪子田產!后來小王氏沒了,老太太看不上鄧氏,索性連家都讓林氏管了,她還要怎樣?她當時嫁進來的時候,連件像樣的嫁妝都拿不出!如今管著家,見著錢了就往錢眼兒里鉆,指不定挪了公中的銀子去做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 還有龔嬤嬤,呸!老太太跟前現今是沒人使喚了才輪得到她,她反翹起尾巴來,還想把手往廚房伸,真當自己是跟蔥吶!” 劉蒙媳婦和鄧嬤嬤都曉得她之前有拉攏龔嬤嬤的意思,如今看來龔嬤嬤怕是早倒向二夫人那邊了,心里定然是氣。 劉蒙媳婦看她罵痛快了,便提醒道:“夫人,咱們猜歸猜,可沒有證據呀?!?/br> 三夫人又何嘗不知道,不過是心里憋了一口氣,這會兒不發泄一通她不舒服:“林氏比猴還精,哪能讓咱們抓把柄。況且,我現在也不敢過多的分神?!?/br> 然而頓了頓她卻又笑了,聲音也恢復了冷靜:“不過這日子還長著,今年我只要平平安安生下這一胎,給這府里再添一喜,以后法子有的是?!?/br> 隨即她正色轉向劉蒙媳婦和鄧嬤嬤: “今日這事你們暫且都給我放進肚子里,外人面前丁點兒也不要露,現在還不是咱們露尖的時候,不過總有一日......還有我先前囑咐過你的,未免人起疑也是安全起見,——把兩個廚娘都換掉,這個借口倒是好找,只隨便任誰說飯菜不和口就是;另外盡快找到能接替小桃子的人,而且小桃子畢竟是老太太指過去的,尋錯處的時候不能讓老太太訕臉?!?/br> 劉蒙媳婦點頭:“夫人說的奴婢都記住了。小桃子的這個倒也簡單,人都有會生個病鬧個災什么的,府里的奴婢不能有疾,放在哪了都是沒辦法的事,更何況是廚房那么緊要的地方?!?/br> 說完這些話,三夫人半躺在炕上長長吁出一口氣,心里卻在想,此事要不要稍稍給長房透一透?還是不急,以后慢慢來? 她在這費了一番心思,而于此同時,長房也正在說著類似的問題。 ☆、第12章 從長計 鄧環娘將明玥在隔間安置著午睡了,自己則換了身松寬衣裳拉著邱養娘說起話來: “依著慶嬤嬤的話,前幾日的事情倒是因她頂撞了龔嬤嬤,我覺得這不大說得過去。單是言語頂撞的話,龔嬤嬤抽她幾個大耳刮還不夠?費這番事?還有就是邱養娘你看.....大姑娘是被人利用還是自己也動了手腳?” “夫人可是想到了什么?” 鄧環娘皺眉思索了一會兒,末了卻嘆了口氣,她掏心般地說到: “邱養娘,說實話,——小王氏留下的這三個孩子,你要說我毫無芥蒂的把他們當親生骨rou一般看待,那我確實做不到;可是反過來,我也可以摸著良心說我對這三個孩子也全沒有歹毒心思。 當年我嫁進府里時不過十七歲,雖然對照顧孩子全沒經驗,但也是有那份心的,我給老太太請安,日日都要多逗留些時辰,為的就是想與三個孩子多親近親近。 可是老太太防我,就跟防賊一樣,——那會子,昭哥兒和明珠才五歲,卻對我抗拒的很,我想著他們才沒了親娘不久,也是怪可憐的,總是想法子送些好吃的好玩的想哄他們開心,幾個孩子才剛剛有了點親近意思,老太太竟然說我這是想“捧殺”! ——邱養娘你不知道,我當時看著昭哥兒和明珠那般防備又憤恨的神情,我當真是心涼半截! 哼,后來我也知道,她即便曉得我沒什么歹心也是不能叫我養育三個孩子的,因為她覺得我鄧環娘并非出身名門,不配教養鄭家長房嫡孫! 再后來,我生了明玥,倒確實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管他們三個了,但是一應的吃穿用度四個孩子從來都是一樣,我沒能像親娘一樣的待他們,那我也不求他們多孝順我,大家若能一直相安無事下去也不錯,可這事一出,我心里實在有點拿不準。 去年過年時,明珠跟明玥吵鬧,兩個雙雙掉進了河里,明玥說是明珠拉扯的她,明珠的丫頭卻說是明玥先動的手,那會兒明玥的一場風寒還沒好利索,掉進冷水那一下——養娘你也是知道的,差點折騰掉她半條小命??! 我當時也是急了些,看明珠沒什么大礙便說了兩句“你比明玥大,要讓著meimei些”之類的話,后來冷靜下來也覺得那話說得不大恰當,也與明珠說來著。明珠一副沒當回事樣子,我年后就隨著老爺去鎮州,這事也沒往心上擱,可是眼下......邱養娘你說許不是明珠那丫頭心思重,一直記掛著,尋了機會打明玥的臉面?” 邱養娘不答反問:“若是又如何?夫人是打算跟大老爺說,還是即刻鬧到老太太跟前去對質?” 鄧環娘即刻坐直的身板:“我自己怎樣都罷了,但欺負到明玥頭上我卻是忍不得?!?/br> 邱養娘也不急,只道:“夫人這是關心則亂了,難不成還真要把長房的日子過成兩家?那可是真遂了有些人的愿?!?/br> “我雖也是昭哥兒他們名義上的嫡母,但日后他們成了親,怕是也要分出去單過的?!?/br> 邱養娘就笑了笑:“父母在不分家,我朝如今雖說不必靠舉孝廉入仕,但孝之一字還是能壓死多少人的?!?/br> 見鄧環娘有些不解,她沉默了一下然后直接道:“這有些話老身說來可能逾了規矩,還請夫人莫怪?!?/br> “養娘你說,我求之不得呢?!编嚟h娘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邱養娘微微頷首,四平八穩的道來: “其實,前幾日這事倒是個契機,一來讓我們看清了不少事;二來也是個見人心的機會。夫人實在不必自己去猜大姑娘的心思,等一家人到了鎮州,您尋個空兒,把這事前前后后掰扯清楚,直接往大姑娘跟前一攤,應該是讓大姑娘去琢磨?!?/br> 鄧環娘忍不住插嘴:“你是說要把明珠也帶去鎮州?老太太才不會同意!” “這就是我要跟夫人您說的第二件事——大老爺今年是任期的第二個年頭,家眷都可以隨行了,昭哥兒和瑞哥兒在范先生那求學自然沒法,您和七姑娘都去,便是連兩房妾室都是隨同的,難道偏偏將大姑娘留在府里?那沒有這樣的道理,說出去也不好聽。 老太太那您放心,她指定是同意的。 ——如今已不是幾年前,那會兒大姑娘還小,老太太自然唯恐她在您這吃了什么暗虧,這會子大姑娘懂事啦,您看她那日的話說得滴水不漏,老太太當然放心的多,尤其大姑娘如今這歲數,該是暗暗留心親事了,跟隨父親到鎮州呆個兩三年,既長見識又抬身價,老太太沒有不樂意的?!?/br> “那她有個什么老太太豈不是更要唯我是問了?這與咱們可沒甚好處呀”,鄧環娘苦著一張臉。 邱養娘搖頭,心話兒這位還真是個急性子,便續道:“凡事好壞都是兩面的,夫人可曾想過老太太怎么就那般明目張膽的護著大姑娘?婚事上也不擔心?” 鄧氏就哼了一聲,邱養娘也不要她接話便緊跟著說:“除了她自己之外,還因為有昭哥兒和瑞哥兒??!她們姐弟間感情向來要好,兩位哥兒看著又都是出息的,尤其是昭哥兒。這姑娘出嫁后,娘家兄弟可就是她們最硬的腰桿子!” 話說到這,鄧環娘猛地醒神:她如今還只有明玥一個親生女兒,沒兒子。即便是現在懷了,也要曼等上十幾年。 ——女孩兒嫁人,豐厚的嫁妝固然能夠傍身,然若是沒有親近的娘家兄弟姊妹,那光她一個后宅婦人很多事上是幫不上忙的。 鄧環娘對此深有體會,——她如今能在鄭家仰得起頭,一是她娘家并非小打小鬧的富賈之家,她嫁進來時光能看得見的嫁妝就有十六抬,還不算鋪子和田產;而二來就是她有一個爭氣親厚的哥哥。 而明玥......現成的倒是有兩個,只是,難吶。 “養娘是叫我將此事揭過去,然后拉攏拉攏昭哥兒和瑞哥兒?” 邱養娘依舊搖頭: “他們現今并非是誰想拉攏就往誰那邊倒的,老身想說的是咱們不能叫別人牽著鼻子走。長房里怎么鬧,那和該是長房關起門來自己院里的事,可若由著叫別人在這里插一手,那往后的日子可真是沒安寧啦。這個底兒不僅是您心里要有,還要讓大姑娘和兩位哥兒心里也有數??! 大姑娘那有可能是舍了自己一回,但也有可能是讓別人當槍使而不自知。 夫人想想,不論龔嬤嬤用了什么法子,那湯是打廚房出去的,廚房那就定然脫不了干系。 眼下是二夫人管家,廚房那一直都是她自己的人,后來三房那邊出了兩回事,老太太把人換了一遍,說是老太太換,但管事的和廚娘都是三房舉薦過來的,這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蛇@次出事,廚房上下卻摘了個干干凈凈,要么就是她們跟龔嬤嬤有些牽扯;要么就是她們也被人設計了卻不自知,——當然也可能后來知道了,但有口難言?!?/br> 鄧環娘點頭:“這事我也想到了,但總的來說,這事對三房沒什么好處,估摸她們是不自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