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晉王楊廣(第三更,求訂閱)
書迷正在閱讀:涉江而來(一路向你)、云水深處有個家、家傳私房菜[重生]、神偷鬼盜之鑒寶空間、主神競爭者、重生攝政王的心尖寵、蟬鳴里(啞巴妓女和反水臥底的故事)、沉醉、惡魔kiss,惹上撒旦殿下、監守自盜(青梅竹馬)
大殿當中,楊堅憤怒的罵道:“這個逆子,不過少年,就數落為父,這是欠揍!” 獨孤皇后道:“小二有些不像話,可終究是良言苦口。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倒是不錯!” “可是佛門不能不禮!” 楊堅說道:“我能有今天,都是佛祖保佑!禪定寺不能不修!” 獨孤皇后道:“天下未能平定,還有南陳存在,天下百姓困苦,國庫糧草不足,此刻大興土木,對百姓不好!” “那就延遲幾年!” 楊堅說道。 “小二回來了,也該冊封為王了!”獨孤皇后道。 “也對,楊家的天下,必須要楊家人守護!”楊堅說道。 不久之后,消息傳來。 冊立長子楊勇為皇太子,參決軍國政事。 次子楊廣,冊封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并州總管,時年十三歲。后又授任左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等。 三子楊俊,冊封為秦王。 四子楊秀,冊封為越王。 五子楊諒,冊封為漢王。 跪在地上,接過冊封詔書,項羽心情起伏著。 果然,努力奮斗不如投胎好。 前世,努力拼殺,巨鹿大戰,九死一生,才成為項王。 可現在,投胎好,直接躺贏,躺著就是當晉王; 當然,大哥楊勇最好,直接躺著當太子。 正所謂,穩定壓倒一切,只要太子不犯下大錯誤,就能穩穩的當太子,最后直接當皇帝。 不久后,修建下晉王府。 項羽入住其中。 楊堅是有名的簡樸,可再簡樸,府邸是奢華而巨大。 作為晉王,有著封地,大約是兩萬戶,雖然不管理,只是收稅,可也是巨大收入,還有大約是五十萬畝的土地,都是在關中地區上好的田地,還有奴仆,家丁,護衛等等,生來就是站在人生巔峰。 隋朝時代,王爺是能入朝為官的,剛進入朝廷,項羽就是在戶部。 盡管只是掛名的,不需要天天上班,只需要巡查不已,可也是大權在握。 進入戶部,項羽主要是監察為主。 可很快,項羽進入開噴模式,進入魏征模式,開始噴著朝廷的官吏制度,還有用人制度,還有戶口制度。 前世當了三十年皇帝,項羽對朝堂上的東西,熟悉至極,可謂是老練至極,很快能找到朝堂的弊端,文武的不足。 時常與楊堅爭吵在一起,好幾次氣得楊堅大罵逆子,罵的臉紅脖子粗。 可項羽照樣是開噴不誤。 隋朝是草臺班子,各種問題不少,各種問題也多,也虧得這是開國初期。若是到了中期,就是不好動手了。 比如科舉制度,是為了打壓世家,可事實上,科舉早期在打壓世家上作用很少,反而是壯大了世家勢力。 畢竟同樣是考試,自然是世家弟子見識廣播,考中的人數居多。能考中秀才的,多是世家之人,前十幾名多是世家。 寒門也只是少數人。 同樣,建立倉儲制度,制度上很好,為了災年救濟百姓??蓡栴}是掌控倉儲的官員,主要是世家為主,很多倉庫的糧食直接被世家貪污了,或是用各種制度漂末了,未能起到救濟百姓的作用。 當然了,這些問題都不大。 致命的是戶籍問題和世家問題。 各種隱藏戶口,大量的百姓論為隱藏戶口,淪為家奴,這也影響了征稅;也擴大了世家影響力,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隋朝有八百六十萬戶,可這只是記錄在案的,只是納稅的人群,很多黑戶,潛藏戶口不計算在其中。 還有各種和尚,尼姑等,也是不計算在其中。 若是計算上和尚尼姑,各種逃戶黑戶,還有世家的隱藏戶口等,實際的戶口至少有一千二百萬戶。 此外,所謂的戶衡量起來也不準確。 一戶,可能只有五口人。 一戶,也可能二三百人。 這能一樣嗎! 可收稅的時刻,往往是一樣的。 后世,對戶口精確到了人,華夏有十三億五千萬人,印度有十一億三千萬人口,對人口的計算,精確到個位數,十位數。 可現在,人口能統計到戶,就算是不錯了。 被統計到的戶口,才是征稅的對象;無法統計的戶口,是無法征稅的。 隋朝初年有民860萬戶,“貞觀之治”時不足300萬,給人的感覺是隋朝大亂,導致戶口減少,人數減少。 其實這是一個理由。 另一個理由是,戰爭讓很多小戶,直接成為隱戶,或是直接投靠大家族,成為奴仆,于是戶口減少了。 戶口減少,并不一定代表著全國人口減少,更多是代表著國家征稅的對象減少了,國家對地方,百姓的控制力減弱了。 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后世,有著電腦,有著照片,能能精確定位戶口,儲存全國人口的數據,能實行精細化管理,管理定位到村,定位到居委會。 可現在,只有木板代表身份證,戶籍管理落后,中央管理最多定位到縣,至于縣以下,就是交給世家管理了。 甚至一些縣,州等,也只能交給世家管理。 因為官僚數量不足,不能精準化管理,只能粗放管理。 在中央,皇帝說了算。 在地方,世家說了算。 經過協商,世家包稅,將某個定額的稅收,還有兵役,徭役等完成了。地方上世家就是為所欲為,中央就是不管了。 當然,想要皇權下鄉,想要從粗放化管理,向精準化管理,就要增加官員數量。 可增加官員數量,就要增加財政開支。 可是龐大的財政開支,政府吃不消,只能是這樣了。 況且,山東發發生一個事件,可能三個月后,才傳到長安。若是遇到下雨天,遇到盜賊,半年傳到長安,也是正常的。 落后的交通,落后的信息傳遞,注定了中央必須要將全力,讓渡給世家,讓世家負責治理地方,負責收稅,征兵等等。 當然作為皇帝,可直接砍掉某個世家,直接滅其滿門,很是容易。 所謂的千年世家,在皇權面前,只是弱雞,可以隨意宰殺而已。 可殺人容易,治理容易。 殺人之后,萬一地方出亂子,稅收征不上來,地方混亂,那就是麻煩事情。 這是世家的時代! 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世家。 很多世家不會造反,也不需要造反,只需要非暴力不合作,中央的皇帝就得妥協。 當然了,妥協是有原則的, 隋朝的生態政治,就是皇權與世家的爭斗,中央與地方的爭斗,彼此有爭斗,有合作,也有彼此妥協。 彼此都是維持著,斗而不破。 皇權,需要世家,維護地方的穩定,需要世家幫助征稅,征兵等。 同樣,世家也要靠穩定地方,幫助中央征稅,征兵等,得到中央認可,官位和爵位更進一步,世家的權力也更加穩固。 …… 時間在流失著,五年時間過去了。 楊堅篡位后,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消除而去,北方變得穩定起來、 楊堅將目光看向了南方,看向了南陳。 要滅掉南陳,一統天下。 “隋朝君王,貪花好色,沉迷美色,無力進取,南陳兵力虛弱。寡人欲派兵,覆滅南陳,一統天下!” 這一天,朝會上,楊堅意氣風發道。 “南陳當滅??!” 眾多臣子說道。 高顧說道:“當出兵疲憊陳國,破壞其農業,使百姓不得耕作,不得秋收。派遣間諜,燒毀陳軍的儲糧!” 崔仲方說道:“滅陳,當分為上中游和下游兩個方向,一同作戰,使其首尾不得兼顧,中游之兵無力救援警金陵,金陵無力出兵中上游!” 其他文臣武將,紛紛開口。 這些政策,極為有效。 項羽沉默著,許久不發言。 楊堅問道:“晉王,你如何看?” “沒有什么好說的!”項羽說道:“南陳必滅,天下必然一統。父皇不是曹cao,不是苻堅。至于南陳天子,也不是周瑜,諸葛亮,不是謝安。戰爭還未開始,大局卻已定!” …… 又是交談片刻后,眾人皆是退下。 只剩下楊堅和項羽。 楊堅說道:“這一戰,我打算動用五十萬大軍,分兵八路,一起進攻陳朝,這一次動用了傾國之兵!” “若是勝利了也罷,若是失敗了,可能淪為苻堅!” “當初,苻堅統一北方,兵力是何等強大,可一個淝水之戰,全軍覆滅,苻堅也隨后死了。這一戰要小心!” 楊堅叮囑道,眼中有不安之色。 若是這一戰敗了,后果不堪設想。 項羽說道:“父皇放心,我會小心的!” 楊堅說道:“我知你一向小心,謹慎。至于其他人,我不放心。此戰,你要小心一些,莫要當曹cao。為父在后方,坐鎮天下,為你們運送糧草!” “一旦敗了,我也好穩住局勢!” 雖然沒有開打,可楊堅卻做著最壞的打算。 “父皇,為何不讓大哥出征?”項羽說道。 楊堅說道:“為父坐鎮洛陽,你大哥要坐鎮河北,此次南下大軍,東西兩路,你坐鎮淮北,你三弟坐鎮荊襄!” …… ps:第三更到了,求訂閱,求打賞。感謝書友20200422190813041打賞200起點幣,感謝沒錢也要活打賞100起點幣。